印象主义
1874年,为了反对法国沙龙的艺术评判标准,一群艺术家决定团结在一起。这次颇有反判意味的举动拉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西方具有革命性的艺术运动帷幕。而由一位平庸的艺术评论家的讽刺之词而来的“印象主义”,则成为了任何喜爱或研究西方美术史的人都无法回避、需要直视的一场艺术运动。
实际上,印象主义的发展可谓峰回路转。起初,印象主义者们坚持对学院主义的艺术法则嗤之以鼻;印象主义者们坚持从1874年开始举办属于他们自己的展览;印象主义者们坚持要户外写生。很快,一切就发生了变化:有的艺术家中途退出画展,有的艺术家还是把画架搬回了画室。但是,印象主义者们始终坚持改变调色盘颜料排布,并用画笔试图固定对整个世界的短暂一瞥。最终,毕沙罗笔下的柔和乡村风景以及德加笔下芭蕾舞台的光线与演员身上的五彩薄纱,甚至马奈笔下脱去仙衣的平凡女子都进入了博物馆的收藏库。而流派代表人物莫奈则...
1874年,为了反对法国沙龙的艺术评判标准,一群艺术家决定团结在一起。这次颇有反判意味的举动拉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西方具有革命性的艺术运动帷幕。而由一位平庸的艺术评论家的讽刺之词而来的“印象主义”,则成为了任何喜爱或研究西方美术史的人都无法回避、需要直视的一场艺术运动。
实际上,印象主义的发展可谓峰回路转。起初,印象主义者们坚持对学院主义的艺术法则嗤之以鼻;印象主义者们坚持从1874年开始举办属于他们自己的展览;印象主义者们坚持要户外写生。很快,一切就发生了变化:有的艺术家中途退出画展,有的艺术家还是把画架搬回了画室。但是,印象主义者们始终坚持改变调色盘颜料排布,并用画笔试图固定对整个世界的短暂一瞥。最终,毕沙罗笔下的柔和乡村风景以及德加笔下芭蕾舞台的光线与演员身上的五彩薄纱,甚至马奈笔下脱去仙衣的平凡女子都进入了博物馆的收藏库。而流派代表人物莫奈则在一群美国崇拜者的簇拥下,将印象主义之风吹到大洋彼岸。回顾这场轰轰烈烈的艺术运动,我们要承认,诞生于马奈光环下的印象主义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审美秩序的到来!
本书由法国美术史学者执笔,作者试图对那些似乎习以为常的流派印象提出新的卓识。另外,本书还充分延展叙述了这场艺术运动的其他层面,如它影响了法国以外的艺术家,又如它在其他艺术门类(音乐、文学、摄影、电影)中产生共鸣,并推动了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发展,以及对20世纪西方艺术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变化。
作者:约瑟芬·勒·福尔法国艺术史学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卢浮宫学院研究员。她已出版的几本关于现代绘画的著作有:《拉斐尔,他的生活,他的作品,他的时间》(2012年),《曼特尼亚的工作室》(2008年),《苏珊娜和老人》(2002年),《基督和通奸的女人》(2001年),《花卉绘画》(1997年)。她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重新阅读和解释这些艺术作品。
译者:黄磊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专业博士,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系专任教师。译著有《委拉斯贵支:凝练繁华世界背后的真实》(已出版)。
* 本书为2021年“傅雷翻译奖出版资助计划”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