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
█内容简介
本诗集是《R. S.托马斯诗选:1945—1990》的续集,是诗人75岁之后出版的五本诗集(《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艰难时期的弥撒》(1992)、《决不休战》(1995)和《残渣》(2002))的合本,充分展现了这位伟大诗人越写越精湛的高超诗艺。在这些关于时间、历史、自我、爱、机器、十字架和祷告的诗中,托马斯一如既往地怒斥现代技术和人的非人性,在自然中感悟上帝的救赎,在“荒地”寻找滋养灵魂的养料。它堪称诗人的晚年绝唱,对诗人而言,诗“经由心,抵达智。”
█媒体评论
他写得异常简洁,但又能小中见大,于是而有从一个停滞的村子跳到转动着的外面世界的意境上的突然放大。他用的形象对内容十分贴切,但又常有令人吃惊之笔。
他的诗艺是素朴、严谨的,从来没有多余的话。而在素朴与古老之下,他又能不受传统的束缚。他爱农民,但不讳言他们...
█内容简介
本诗集是《R. S.托马斯诗选:1945—1990》的续集,是诗人75岁之后出版的五本诗集(《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艰难时期的弥撒》(1992)、《决不休战》(1995)和《残渣》(2002))的合本,充分展现了这位伟大诗人越写越精湛的高超诗艺。在这些关于时间、历史、自我、爱、机器、十字架和祷告的诗中,托马斯一如既往地怒斥现代技术和人的非人性,在自然中感悟上帝的救赎,在“荒地”寻找滋养灵魂的养料。它堪称诗人的晚年绝唱,对诗人而言,诗“经由心,抵达智。”
█媒体评论
他写得异常简洁,但又能小中见大,于是而有从一个停滞的村子跳到转动着的外面世界的意境上的突然放大。他用的形象对内容十分贴切,但又常有令人吃惊之笔。
他的诗艺是素朴、严谨的,从来没有多余的话。而在素朴与古老之下,他又能不受传统的束缚。他爱农民,但不讳言他们的愚昧和落后。
他最动人的一点就是极具体的细节和极高远的玄思的结合。R.S.托马斯像一块白石那样,经过了时间的冲刷而更坚强又更玲珑了。——王佐良(著名翻译家)
他是圣公会的教区牧师,但同时也是普通人,相信上帝就是自然界本身。这是威尔士最古老的一个诗歌传统。——简·莫里斯(Jan Morris)
读R.S.托马斯的诗会变成阅读先知耶利米……我们发现他们的主题和宗旨有着相同的韧性,他们对人性的原材料被滥用这个问题都紧盯不放。 ——大卫·斯科特(David Scott)
托马斯像叶芝一样在晚年创作了最有力的作品,《决不休战》让我想起贝多芬最后的四重奏,无所畏惧地探索生死之谜。……他是自17世纪玄学派诗歌以来第一个从自己时代的科学中汲取意象的伟大诗人。——丹尼斯·希莱(Denis Healey)
在形式上,R.S.托马斯的诗就像坚硬的石头,顽强忍受着岁月的侵蚀。在色调与韵律上,它们往往阴沉单调。在语气上,它们似乎毅然“要求彻底认清丑陋之所在”。然而它们也会被突然出现的阳光照亮,因得神助而清新流畅。在情感上,他的诗歌取得的最大成就在于,它们表明了这样一种信念,在等待和分辨中成长起来的信念,坚信自己永远有读者。——英国桂冠诗人 安德鲁· 莫申
他所抒写的东西——永恒、灵魂、不朽、上帝——都不是我们这个浮华世界的特色。——格雷姆·特纳(Graham Turner)
他太神奇了,很纯洁,很痛苦,但这痛苦诠释得很美丽,很练达。他是至高无上的,非常好的诗人,完全凭自己的实力脱颖而出。——阿尔·阿尔瓦雷茨(Al Alvarez)
他的有些诗我喜欢的要死,有些诗让我恨啊,因为有种冷血的对生命无意义的嘲弄。这后一点可恨,也是我和人争论过的。有一个在美国的老头,退休的中学英文教授,也说到托马斯的残忍。这一点,他比哈代走得更远。——豆瓣网友adieudusk
█编辑推荐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是之前出版的《R.S.托马斯诗选:1945—1990》的续集,这两本诗集囊括了这位威尔士诗坛泰斗一生的精彩之作。
● 本诗集是R.S.托马斯75岁之后出版的5本诗集的合本,包括《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艰难时期的弥撒》(1992)、《决不休战》(1995)以及诗人去世之后出版的《残渣》(2002)。在这些语调冷静、语言极为简约极富张力的文与诗中,R.S.托马斯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探索。自我、爱、自然、上帝等以往的主题仍在。
● 诗人对语言的运用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让人叫绝的隐喻、双关处处可见。仿佛凤凰涅槃一般,他晚年作品有了全面的提升,他不断迫使语言去揭示人类的局限性,使语言艰难地超越了它自身。因此有评论家认为R.S.托马斯像叶芝一样,在晚年创作出了最有力的作品,在语言和思想深度上,都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无所畏惧的新境界。
● R.S.托马斯2000年去世时已是87岁高龄,此时他依然面对着种种困难和不确定性,这些也是困扰着我们所有人的问题,但读起来更像是一个年轻诗人所怀有的紧迫性和公正性。
●《残渣》中的这些诗都削减为对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与矛盾的思考,那时的他依然为此苦斗不止。精湛的诗歌技巧也进一步扩大了诗的关注面。《残渣》用一缕冬日的阳光照见托马斯在愤慨中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人的非人性和现代技术的非人性问题。他的目光紧盯他在自然界中感知到的上帝,并在“荒地”中找到营养。与此同时,他用平和的感情和广阔的洞察力来写作,抒写孤独、变老、婚姻和“爱的灿烂的花房”,并将冷峻的幽默和戏谑的讽刺语调混于其中。
诗人简介
R. S.托马斯(Ronald Stuart Thomas, 1913—2000),威尔士诗坛泰斗,20世纪英语世界最伟大的抒情诗人和宗教诗人之一。著有诗集20余部,多次获得各种诗歌奖项和荣誉,包括英女王诗歌金奖(1964),并于1996年获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终身在威尔士偏远的乡村教堂当牧师,自觉以自然和乡村的宁静、质朴来对抗现代世界的喧嚣与虚华。他的诗跟他本人一样,严谨拙朴,冷峻肃穆,厚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