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史 : 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专家推荐】
高彦颐的研究不断地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分类范畴。她修正了我们对传统明清女性社会角色的认识,颠覆了五四以来的缠足解释。这本《砚史》更进一步拆除了身体与物、匠与士、工艺制作与文字文化之间的藩篱, 让我们从崭新的角度窥视清代知识建构与政治文化的关系。这也是一本美丽的艺术史著作, 透过石砚、矿工、工匠、雕匠、文人、收藏家的社会史展现中国工艺文明的一个盛世。
——梁其姿(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兼历史讲座教授)
高彦颐教授倾十余年之精力,聚焦书写用具兼文玩的砚台,以此切入清初工匠与士人之间、性别之间、身体经验与知识生成之间的互动等社会问题,可谓别具慧眼。此书通过文献解读、田野调查、器物鉴赏、工艺过程描述、文人酬唱题铭、市场品牌营造,对以制砚名家顾二娘及其福州赞助人为中心的个案,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堪称一部学术力作。而其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观察...
【专家推荐】
高彦颐的研究不断地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分类范畴。她修正了我们对传统明清女性社会角色的认识,颠覆了五四以来的缠足解释。这本《砚史》更进一步拆除了身体与物、匠与士、工艺制作与文字文化之间的藩篱, 让我们从崭新的角度窥视清代知识建构与政治文化的关系。这也是一本美丽的艺术史著作, 透过石砚、矿工、工匠、雕匠、文人、收藏家的社会史展现中国工艺文明的一个盛世。
——梁其姿(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兼历史讲座教授)
高彦颐教授倾十余年之精力,聚焦书写用具兼文玩的砚台,以此切入清初工匠与士人之间、性别之间、身体经验与知识生成之间的互动等社会问题,可谓别具慧眼。此书通过文献解读、田野调查、器物鉴赏、工艺过程描述、文人酬唱题铭、市场品牌营造,对以制砚名家顾二娘及其福州赞助人为中心的个案,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堪称一部学术力作。而其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观察与分析方法,也为物质文化领域辟出一条新径。
——白谦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教授)
社会史写作关心“人”,乃题中应有之义;难得的是,这部著作同时展现了“物”(thing)的形状、灵魂和光芒。我提醒自己,下学期的艺术史课程书单中,绝对不能漏掉这部书。
——郑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
这是一部深具透物见人新境界的物质文化史研究力作。阅读此书,犹如跟随作者踏上关于砚台历史、技艺和鉴赏的迷人之旅。你会流连于北京紫禁城、肇庆黄岗村、苏州专诸巷、福州光禄坊,透过作者精心考证而构筑起来的采料、雕制、题咏、流转、收藏等诸多场景,体验砚台的生命历程。在这一旅程中,你会与皇帝、官僚、文人、砚匠、石工一一相遇,会心而行。与这些同一时空下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交织在一起,体悟清初社会政治运转机制和人际关系网络的真实图景,鲜活而生动。旅程过后,你也会产生拥有一方自己的砚台的冲动和欲望。
——郭福祥(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高彦颐的《砚史》从清代宫廷所带动的整个帝国的物质转向、广东肇庆开采端石的第一现场进入,抽丝剥茧地展现一个出身苏州专诸巷谜样的治砚名家顾二娘,其如何在看似男性为主导的士人文化中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超级品牌。
此书不仅为没有自己文字历史的工匠(尤其是女工匠)发声,更重要的是,其让我们看到田野调查、物质分析等经验与身体型的学术劳动,如何可能冲破传统历史学的限制。高彦颐教授结合社会文化史的训练,与其特有的对“物”的敏锐感官与细致写作,精彩地勾勒出一个由小人物与物品所推动,却很少被注意到之历史能动力。这是一本了解18世纪性别、文化史与艺术史的关键性著作。
——赖毓芝(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内容简介】
高彦颐教授倾十余年之精力,聚焦书写用具兼文玩的砚台,以此切入清初工匠与士人之间、性别之间、身体经验与知识生成之间的互动等社会问题,可谓别具慧眼。此书通过文献解读、田野调查、器物鉴赏、工艺过程描述、文人酬唱题铭、市场品牌营造,对以制砚名家顾二娘及其福州赞助人为中心的个案,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堪称一部学术力作。而其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观察与分析方法,也为物质文化领域辟出一条新径。
全书除“导言”和“结语”部分,共分五章。每一章都设置在不同的具体地方:紫禁城里的皇家工场,广东的采石场,苏州及南方其他地方的砚台雕刻工场,福建收藏家的家里。作者追查了砚台在宫廷与社会之间的运动轨迹,并通过砚台的整个社会生活,带入了与砚台相关的制作、使用、收藏和写作的人的生活。此外,这项研究亦展示了这个小物件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和技术投资。
【作者简介】
高彦颐(Dorothy Ko),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系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其研究方向是古代晚期和近代的中国科技与性别/妇女史、物质文化,著有《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等。
【译者简介】
詹镇鹏,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从事明清中国艺术史、物质文化研究,曾于《台大美术史研究集刊》《故宫学术季刊》《故宫博物院院刊》,Late Imperial China,Arts of Asia,Religion and the Arts等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