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的需要

联合创作 · 2023-09-26

【内容简介】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什么?体面为人,我们需要什么?

◆我们有权为哪些人的需要发声,是只有我们自己的,还是包括陌生人的?陌生人是否介意我们为其发声?

···

为了回应这些疑问,叶礼庭对当代政治和伦理学领域里所说的“陌生人社会”进行了一次历史考察,探讨我们为了自己、为了陌生人,可以做些什么。他创作了一部令人动容的作品,让哲学回归其应有的位置:成为生而为人的艺术的指南。

叶礼庭以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曾面对的情境开篇,引人思考:面对门外陌生的、穷困的老者的需要,我们能做什么?继而从文学、宗教、启蒙运动等多个向度展开讨论,对“人的需要”的思考成为其中一以贯之的脉络。为此,叶礼庭带领读者重新审视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奥古斯丁等人的宗教信仰、休谟和鲍斯韦尔关于死亡的思考,以及亚当·斯密和卢梭对于乌托邦的设想。

···

援引西方传统中一些影响巨大的...

【内容简介】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什么?体面为人,我们需要什么?

◆我们有权为哪些人的需要发声,是只有我们自己的,还是包括陌生人的?陌生人是否介意我们为其发声?

···

为了回应这些疑问,叶礼庭对当代政治和伦理学领域里所说的“陌生人社会”进行了一次历史考察,探讨我们为了自己、为了陌生人,可以做些什么。他创作了一部令人动容的作品,让哲学回归其应有的位置:成为生而为人的艺术的指南。

叶礼庭以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曾面对的情境开篇,引人思考:面对门外陌生的、穷困的老者的需要,我们能做什么?继而从文学、宗教、启蒙运动等多个向度展开讨论,对“人的需要”的思考成为其中一以贯之的脉络。为此,叶礼庭带领读者重新审视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奥古斯丁等人的宗教信仰、休谟和鲍斯韦尔关于死亡的思考,以及亚当·斯密和卢梭对于乌托邦的设想。

···

援引西方传统中一些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之观念、智慧和论辩,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在讨论“陌生人的需要”时,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或者应该讨论什么。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凭借极具可读性的文风,叶礼庭将说服人们,本书所讨论的议题的确非常重要,而且值得一 再为之一辩。

——“布克奖”得主,萨曼·鲁西迪

一场关于生而为人我们有何需要,以及如何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确保有资源的人和资源匮乏的人维持陌生状态”的非凡思考。

——《卫报》

非比寻常、美妙的论述,引人深思!

——《新政治家周刊》

···

【编辑推荐】

◆叶礼庭是国际上公认的政治、人权和国际关系专家,他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且亲身参与政治实践。2001年出版的作品《伯林传》收获了中文世界读者的极高评价。叶礼庭在民族主义、恐怖主义、人权事务等问题方面见解深刻、著述颇丰,而其从政经历也使其区别于一般的学院知识分子,在西方学界和普通读者间影响力非常大,曾获乔治·奥威尔奖、汉娜·阿伦特奖等奖项。

◆2017年,三辉图书出版了叶礼庭的民族主义“三部曲”:《血缘与归属》《战士的荣耀》《火与烬》。这三本书相互补充,构成了叶礼庭在民族主义这一议题上的独到理解。

◆从“需要”的角度切入,本书对经典作品、经典论述进行了新的解读: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讲述的是一个人的需要取决于他的阶层与身份,在荒蛮的自然界,人类的需要无异于那些“寒碜的赤裸的两脚动物”;休谟、斯密也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也谈论了在宗教逐渐退出社会权力中心时,现代人所逐渐架构出来的“何为幸福,何以为人”的意识。叶礼庭将其糅合在一条思考脉络中——生而为人,我们需要什么?

◆《陌生人的需要》是叶礼庭早期的作品,但已经体现出他对公民权利、民主政治等议题的思考,他从文学、宗教、启蒙思想等方向入手,为当代哲学和伦理学领域惯常讨论的“陌生人社会”提供一个历史的考察向度。

【作者简介】

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 1947- ),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知识分子。叶礼庭曾任教于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等校,也曾担任战地记者和政治评论员多年,出任多国政府顾问,提供人权、民主、公共安全和国际事务方面的深刻洞见。其文章多见于《纽约书评》《金融时报》《新共和》等媒体,另著有《伯林传》《血缘与归属》《战士的荣耀》《火与烬》《痛苦的正当尺度》等作品。

1987年,他的家族回忆录《俄罗斯相册》获得加拿大文学最高荣誉——总督奖;

2001年,获乔治·奥威尔奖;

2003年,获汉娜·阿伦特奖;

2016年11月,获得加拿大平民最高荣誉——加拿大勋章;

2016年至今,担任中欧大学校长。

···

【译者简介】

陈晓静,女,浙江舟山人,所学为对外汉语专业,曾从事文宣等工作。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