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谈音乐
傅雷是学艺术史出身的,他在巴黎修读的亦是欧洲艺术史,他对音乐的热情完全是个人的嗜好,在音乐方面的修养亦完全是自修的,而且是以欧洲艺术为基础来欣赏欧洲音乐的,偶而渗入一些中国文人雅士的审美角度,因此有些评论和观点相当“人文”化―――集欧洲艺术和音乐以及中国诗词于一炉,形成一种中、欧综合的音乐艺术观。
阅读傅雷翻译的《贝多芬传》和《约翰・克利斯朵夫》,大家无不感叹他的音乐艺术修养。傅雷论述音乐的专著,除早年的《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外,皆分别散见于各个时期的报刊杂志;然而集中反映他的音乐艺术观,使人们真正领略到他丰厚音乐艺术造诣的,还是在他愤而弃世十五年后才面世的《傅雷家书》。
本书就“文革”洗劫后留存的有限资料,遴选有关论及音乐艺术和艺术修养的内容,经重新整合,编成“音乐述评”、“音乐赏析”、“音乐书简”、“与傅聪谈音乐”四部分。其中一篇《音乐之史的发...
傅雷是学艺术史出身的,他在巴黎修读的亦是欧洲艺术史,他对音乐的热情完全是个人的嗜好,在音乐方面的修养亦完全是自修的,而且是以欧洲艺术为基础来欣赏欧洲音乐的,偶而渗入一些中国文人雅士的审美角度,因此有些评论和观点相当“人文”化―――集欧洲艺术和音乐以及中国诗词于一炉,形成一种中、欧综合的音乐艺术观。
阅读傅雷翻译的《贝多芬传》和《约翰・克利斯朵夫》,大家无不感叹他的音乐艺术修养。傅雷论述音乐的专著,除早年的《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外,皆分别散见于各个时期的报刊杂志;然而集中反映他的音乐艺术观,使人们真正领略到他丰厚音乐艺术造诣的,还是在他愤而弃世十五年后才面世的《傅雷家书》。
本书就“文革”洗劫后留存的有限资料,遴选有关论及音乐艺术和艺术修养的内容,经重新整合,编成“音乐述评”、“音乐赏析”、“音乐书简”、“与傅聪谈音乐”四部分。其中一篇《音乐之史的发展》发现于去年年底。由这篇文章可以看到,傅雷早在三十年代中期,不仅喜爱与欣赏音乐,而且对中外音乐史的发展,也已颇有研究。
书中很大一部分是音乐论述的书信摘录,分别选自二封致夏衍函、八封致杰维茨基函、五封致梅纽因函以及八十封致家兄函。“与傅聪谈音乐”这部分,编入了傅雷的《音乐笔记》,其中有他对音乐艺术的心得体会,也有经他翻译并加批注的研究某些作曲家的资料,不远万里邮寄给儿子,使傅聪不断从成长走向成熟,不仅成为国际知名钢琴家,更是一位德艺俱备的受人崇敬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