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端的影像 : 帕索里尼谈话录
这本访谈录是帕索里尼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过程的一次总体回顾,深入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和文化思想的嬗变。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时任意大利驻美国使馆的文化参赞朱塞佩•卡尔迪洛1969年在纽约对帕索里尼的录音采访,后由纽约大学意大利文学教授、美国意大利诗歌研究会主席、批评家路易吉•丰塔内拉整理而成。在整理这段访谈时,路易吉•丰塔内拉曾说:“听这份珍贵的录音,仿佛亲身感受到了60年代末的那些不平凡的岁月。”第二部分为著名文化记者奥斯瓦尔德•斯塔克1968年在罗马期间对帕索里尼进行的历时两周的采访,这份不可多得的访谈录从1969年出版以来,成为研究帕索里尼的著作引用最多的文字之一。
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1922—1975 意大利著名天才诗人、作家和电影导演。1922年,3月5日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的贫民窟。1941年,出版个人诗集《我们这时代的宗教》而受人瞩目,之后完成了《生活的青年人》、《暴力人生》等描写罗马贫民生活的小说,成为轰动一时的著名作家。1961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乞丐》,因为映像构成的独特,在威尼斯电影节受到热烈欢迎和赞赏;之后完成的《罗马妈妈》、《软奶酪》、《马太福音》都备受关注和争议。1967年,帕索里尼从古希腊悲剧中寻找人类宿命论的原型意识,导演了“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现代影像延伸了几千年的时间和空间,把故事叙述得凄美而动人。1971年、1972年和1974年,先后完成“生命三部曲”(《十日谈》、Ⅸ坎特伯雷故事集》和《一千零一夜》),完成了他对生命和性爱的思...
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1922—1975 意大利著名天才诗人、作家和电影导演。1922年,3月5日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的贫民窟。1941年,出版个人诗集《我们这时代的宗教》而受人瞩目,之后完成了《生活的青年人》、《暴力人生》等描写罗马贫民生活的小说,成为轰动一时的著名作家。1961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乞丐》,因为映像构成的独特,在威尼斯电影节受到热烈欢迎和赞赏;之后完成的《罗马妈妈》、《软奶酪》、《马太福音》都备受关注和争议。1967年,帕索里尼从古希腊悲剧中寻找人类宿命论的原型意识,导演了“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现代影像延伸了几千年的时间和空间,把故事叙述得凄美而动人。1971年、1972年和1974年,先后完成“生命三部曲”(《十日谈》、Ⅸ坎特伯雷故事集》和《一千零一夜》),完成了他对生命和性爱的思考。 1974年,导演了世界电影史上最为惊世骇俗的作品《萨罗·或索多玛的120天》,使他成为史上最具争议的导演。 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最大受益者和“后现实主义时代”最著名的导演,帕索里尼的电影以其题材尖锐、风格独特而著称,并获得一系列国际电影节大奖,由此奠定了世界电影大师的地位;同时,由于他的小说内容和部分影片场面充斥残酷、暴烈、血腥和不堪入目的性行为,不仅受到若干次指控,也被舆论赋予世俗的背叛者、文质彬彬的异教徒和赤裸裸的同性恋者等多重身份。 在影片《萨罗或索多玛的120天》完成后不久的1975年11月1日,帕索里尼在罗马郊外惨遭虐杀,时年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