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修订新版)

联合创作 · 2023-10-08 07:05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套装上下册)》是我国第一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者以唯物史观的学术立场,对百年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了细致的梳理和独特的审视,全面细致地描绘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发展的历史图景。《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套装上下册)》有三大创新点。第一,把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滥觞,定在晚清末年,即在晚清的改良派和革命派这两股势力从政体上和文化上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情况下肇始,而在“五四”运动爆发及其以后,汇入了文学革命的洪流中去,成为文学革命的一翼的。第二,作者从流派的视角来统帅百年民间文艺学史,认为在百年学术史上,呈现为两大思潮:一是以文以载道的中国传统文学价值观为引导和宗旨的文学研究和价值评判体系;一是以西方人类学派的价值观和学术理念为引导的民俗研究和价值评价体系。这两种思潮几乎是并行地或错落地向前发展,既有对抗,又有吸收。百...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套装上下册)》是我国第一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者以唯物史观的学术立场,对百年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了细致的梳理和独特的审视,全面细致地描绘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发展的历史图景。《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套装上下册)》有三大创新点。第一,把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滥觞,定在晚清末年,即在晚清的改良派和革命派这两股势力从政体上和文化上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情况下肇始,而在“五四”运动爆发及其以后,汇入了文学革命的洪流中去,成为文学革命的一翼的。第二,作者从流派的视角来统帅百年民间文艺学史,认为在百年学术史上,呈现为两大思潮:一是以文以载道的中国传统文学价值观为引导和宗旨的文学研究和价值评判体系;一是以西方人类学派的价值观和学术理念为引导的民俗研究和价值评价体系。这两种思潮几乎是并行地或错落地向前发展,既有对抗,又有吸收。百年学术史,并非由一种流派或一种思潮一以贯之,而是存在过若干的流派,如乡土研究派、文学人类学派、古史辨派、社会—民族学派、俗文学派、延安学派等,不同的流派之间互有消长。第三,作者把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史与中国的国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刘锡诚

文学评论家、民间文艺学家、文化学者。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文系。先后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新华通讯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职。历任《人民文学》评论组组长、《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驻会副主席。1997年退休。退休前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社会职务:历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现兼任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民间文化论坛》特约主编。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