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方交通大学

联合创作 · 2023-09-19 10:40

交大信息【英文名称】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英文简称】BJTUtitlename【曾 用 名】北方交通大学【校 训】国立交通大学时期: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北京交通大学时期:知行【校 歌】国立交通大学(北京)校歌平畴辽阔兮奠邦基,大陆关河万里。农产富饶兮庶物繁,贸迁赖吾曹综理。乐同轨之相交之兮,驰骤遍中原大地。河山险阻关塞庄严,固吾圄、男儿事。欢愉当此际,青梅竹马,数年华远大相期。美哉我平院,山林隐城市,有珊瑚绿树交织。美哉,交大,管国家流通之机。美哉,交大,看纵横宇内飞驰。『交大京院校歌由梁启超的弟弟、著名词学家梁启勋于该校任教时编写』【校 庆 日】 9月10日【毛体校名】历史沿革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渊源追溯到1896年,她的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 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我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我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该校任教。地理位置titlename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学府胜地”海淀区,毗邻中国“硅谷”中关村,总面积近1100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东西两个校区,教学、科研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全面推行“一卡通”使用。 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建筑与艺术系12个学院(系),还设有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燕郊、清河职业技术学院和黄骅海滨独立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 邮政编码:100044学科特色北京交通大学形成了特色突出与优势鲜明的学科体系。百余年来,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学校成为培养国家经济 社会发展、信息、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现代化建设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铁路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重大技术与政策问题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全力建设以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面对新形势,学校提出通过凝炼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汇聚学科团队,构筑学科基地等措施,瞄准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依托所服务的行业优势或区域经济建设强势学科,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使优势学科发展壮大,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新兴学科异峰突起。师资力量北京交通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全校在编教职工2842人,有专任教师1668人,其中教授286人,副教授58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4.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7.5%。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9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计划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1人。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科学设岗,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以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建立高层次人才管理新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聘评结合,努力建设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支队伍,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近年来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和学术交流达500多人次,学校还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订了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资助项目,每年有近百名教师以各种方式出国进修学习。人才培养北京交通大学教学设施先进,教学及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已向国家输送了10余万建设人才。现在校本科生13971人,博士研究生2094人,硕士研究生5433人,成人学生8767人,外国留学生2009年累计突破500人。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有国家精品课程3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基地被评为优秀国家工科教学基地;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交通运输实验中心4个实验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通信工程等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工电子和大学物理两个基地被评为优秀国家工科教学基地,正在建设数学、力学、大学英语3个教学基地,土木建筑工程专业通过国家教育评估。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环境、较强的办学实力使学校的声誉日益提高,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和优秀高中毕业生争先报考,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在京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设立了本硕联读试点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思源班等特色班,加强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科研实力titlename北京交通大学科研力量雄厚,产学研合作日益增强。学校的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在科研及产业化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 绩。学校现有38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及41个实验室;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5.23亿元。学校图书馆藏书138.6万册,有缩微、声像、光盘等各种影像、电子图书资料33万册,有中文数据库18种22个,西文数据库22种33个,网络资源等累计195万余册,学位论文全文118万余篇。建成铁路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有设备完善和技术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和音像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机构)(10个)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风力发电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检测站(分中心)电磁兼容国家认证实验室(3C认证)结构强度检测国家认证实验室(3C认证)网络管理国家认证实验室(3C认证)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软件示范学院◇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载运工具先进制造与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隧道与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牵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铁路基础数据整合及信息服务平台(教育部科技基础资源数据平台)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管理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运输自动化与通信铁道部重点实验室铁路信息科学与工程铁道部重点实验室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铁道部重点实验室光纤技术及铁路应用铁道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铁道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市教委、市哲社办)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城市交通北京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市教委、市工促局)◇国家权威研究中心(5个)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中国兼并重组研究中心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交通运输价格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4000余项。2006年以来3项主持项目获国家“973”立项。2008年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2009年“双主持”项目“复杂与高速条件下车载信号安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校建立了GSM-R技术实验室,主要进行中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调度指挥和无线传输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大秦线、胶济线与青藏铁路,填补了中国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取得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将用于亦庄城轨线。2006年,该校“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式服务体系下的基础理论研究”两项主持项目获国家“973”项目立项。以我校土建学院张顶立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申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经过函评、复评、综合评审等三轮专家评审后获得批准立项,将于2010年1月正式启动。学校注重发挥铁路科研的优势和特色,坚持围绕铁路现代化建设及跨越式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工作。近年来,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在铁路系统所占的份额一直保持着全国高校的领先位置。在国家“十五”重大工程----青藏铁路建设、高速铁路建设、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等相关科研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青藏铁路通讯信号方案”、“青藏铁路特殊运输组织模式研究”、青藏铁路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和“机车随车牵引实验系统装置”等科研项目;研制的微机联锁系统、机车主体化信号设备等在中国铁路推广,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和提高效率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建立了GSM-R技术实验室,主要进行中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调度指挥和无线传输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大秦线、胶济线与青藏铁路,填补了中国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全面参与高速铁路建设工作,组织校内相关学院20多名教授全程参与高速铁路六大系统招标文件编写与引进谈判工作,成立了市部级交通产业研究基地,牵头完成了“客运专线营运管理体制”等的研究,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加,“十五”期间科研合同经费较“九五”期间增长了150%,纵向项目经费比例超过50%;三大检索数同期增长197%,2006年在全国高校SCI排名第39位,EI第35位,ISTP第11位。2005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和铁道部设立了“铁道联合基金”,北京市在该校设立了“北京市城市交通技术转移中心”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人文社科基地。近几年来,该校“世界第一高隧——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带风火山隧道施工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等3项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无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由该校主持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JTU 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还被列入2006年国家产业化项目;“基于通信城轨列车控制系统(CBTC)”取得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形成了国内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亦庄城轨线将采用该系统。主持或参与北京奥运相关项目40余项。“北京交通发展研究报告”为北京市政府综合交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近年来学校加强了与地方、铁路企业间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0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中国设立的“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设在该校。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依托该校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一年一度的“北京·中国交通论坛”已形成独特的“品牌”。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园2001年成为北京市市级大学科技园以来,在轨道交通产学研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果。优势学科关于“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校作了科学规划,指出紧密围绕“轨道交通安全”总的研究方向,突出该校优势学科特色,并兼顾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依托该校现有与轨道交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进行建设。该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主要由公共创新平台和专用创新平台构成。公共创新平台包括:大系统仿真平台、综合实物平台和公共测试平台。专用创新平台包括:轨道交通运行控制与调度指挥平台、轨道交通安全检测平台、轨道交通专用通信及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平台、铁路特种货物及危险品运输平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平台、轨道交通牵引传动供电安全与质量控制平台、轨道车辆结构安全可靠性平台和轨道交通基础信息与决策支持平台。该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思路是,以建成轨道交通安全科学与技术国家平台为最终目标,以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为依托,以子平台为具体建设内容。子平台由各相关学院统筹规划,统一推荐,学校根据现有科研平台的建设任务、目标,择优确定最终建设的子平台。对于专用平台,相关学院提出了各子平台的建设内容必要性、功能、构成、水平、规模、建设时间、建设队伍、建设地点、建设经费(或设备)、配套计划等,以及在高水平人才、理论研究、科技奖励和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前景分析和目标,经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具体建设内容。学校先期启动的项目有:1、依托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列车运行控制系统;2)轨道交通专用通信及宽带无线移动通信;3)高速列车群运营安全综合监控与预警试验;4)轨道交通安全状态检测与远程监控平台;5)轨道车辆人因工程及检测控制等五个子平台。2、依托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运行控制系统研发及中试环境子平台。3、依托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面向轨道交通下一代互联网子平台。4、依托电磁兼容国家认可实验室,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及电磁兼容测试自平台。5、依托电力牵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轨道交通牵引传动供电安全与质量控制子平台。6、依托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1) 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建设综合试验平台;2) 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损伤与耐久性;3) 新型轨道结构综合试验平台;4)轨道交通综合实物试验平台-地下轨道试验线;5)公共创新平台-现代风工程实验室;6)公共创新平台-多台连振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系统;7)岩土工程试验等七个子平台。7、依托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高速铁路网络管理子平台。8、依托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1)轨道车辆结构安全可靠性;2)轨道交通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等子平台。9、依托物流管理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轨道交通物流技术研发子平台。10、依托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认证中心,建设铁路运营计划编制子平台。11、依托高速铁路基础资料库教育部基础数据库平台,建设轨道交通基础信息与决策支持子平台。学生奖项该校学生在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国内外数学建模大赛、全国电子商务大赛、电子电路设计大赛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都取得佳绩。该校是全国首批承办EMBA教育的30所学校之一,2007年第四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评选中该校EMBA项目名列第10位。该校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会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和全国学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 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及其标兵评选中位列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标兵”榜首。学校拥有500余人规模的学生艺术团,成立10多年来,在首都和全国历次高校比赛及对外交流演出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培养了大批校园和首都高校文艺骨干,排演的《长征组歌》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安剧院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学生艺术团和合唱团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得了两个一等奖。有近百人的高水平运动队,羽毛球队在近年在国际国内大学生羽毛球重大比赛中获得过所有项目的冠军,共获得29块金牌,在北京市及全国高校羽毛球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在第22届波罗的海大学生 运动会和第10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上,分获6金3银4铜和4项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2008年第12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上,取得了5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这些年,在市级以上羽毛球和田径比赛中该校共获得45项冠军,由该校韩松指导的朱鹏凯在北京残奥会上以1114分夺得男子标枪F11/12级冠军,并且打破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在2009年12月11日泛印度洋亚洲大学生 运动会羽毛球大赛上,北京交通大学羽毛球队代表中国代表队包揽了所有(男团、女团、男单、女单、男双、女双)的金牌和所有单项(男单,女单,男双,女双的银牌和铜牌),取得了创纪录的成绩!国际交流北京交通大学重视和加强国际交流工作,已成为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与美、英、德、法等10多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及西门子、 ABB等国际著名高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在中国的MBA合作项目——中澳商学院自1999年开办以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在社会上的声誉也日益提高。在比利时办有孔子学院,与比利时鲁汶理工学院签署两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合作协议6年来,该校已共派出了100余名学生赴对方学校学习,交大学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优秀的学习成绩为母校赢得良好的影响。近年来,共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的8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3000余名,还聘请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任教,诺贝尔奖获得者盖德·谢克等多位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多次主办或承办了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如今,有着113年辉煌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秉承“知行”校训,以谦虚谨慎、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实现交通大学百年华诞时江泽民同志“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和期望,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现任领导王建国 党委书记男,汉族。1959年9月生于江西省泰和县,1982年5月入党,1976年3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毕业。1976年至1978年江西泰和县农业局工人。1978年10月至1983年清华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清华大学团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其间:1984年9月——1986年6月在清华大学社科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国家教委政治思想教育司学生思想工作处干部。1989年至1992年国家教委政治思想教育司学生思想工作处副处长。1992年至1995年驻美国使馆教育处二秘、一秘。1995年至1996年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正处级干部。1996年至1998年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助理兼综合调研处处长。1998年至2004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2004年5月任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宁 滨 校长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博士生导师。1959年5月出生于山西省稷山县。1982年2月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铁道信号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4月和2005年4月分别在北方交通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历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校研究生部党总支副书记,外事处处长等职。1991-1992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伦敦BRUNEL大学电子电气工程系进修学习,2002年10月至2003年2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1997年12月任北方交通大学副校长。2004年10月任北京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2008年3月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社会兼职:国际铁路信号工程师协会(IRSE)高级会员,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中国铁道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交通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北京铁道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国《铁道学报》委员会委员。知名教授简水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纤通信及电磁兼容专家江西萍乡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建立了JN和IK函数,丰富了Bessel函数理论,研制成我国第一根偏振保持单模光纤;三万至三十万象素石英传像光纤;双窗口双零色散光纤;动态单纵模激光器;异型钢丝超强型束管式光缆系列。目前正在从事的国家重大课题有:利用漏泄波导综合光缆和光纤陀螺实现高速铁路列车实时追踪系统的研究;OTDM光孤子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光纤光栅色散补偿的研究。历任国家自然科学奖信息学部评委、北京市政府通信与信息技术顾问组组长等社会兼职。由他主持的四项属国际前言的国家863课题均通过了国家验收,全部评为A等。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叙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光学专家山东临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50年代以来,在领导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放射线发光和场致发光等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发现了光电子与热电子的复合及俘获截面之比的明显差别;突破了导带电子不可区分的概念及新的分析加热发光的准确方法;在瞬态光谱、能量传递、场致发光方面都有独创。在第三代场致发光的原理及应用方面独辟蹊径。发现了类阴极射线发光及无机有机异质结薄膜中的混合激发发光。组建了中国发光研究基地,培养了科技骨干,促进了发光学会及发光学报的创建,开展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徐寿波 中国工程院院士 综合能源工程、技术经济学专家浙江省绍兴市人。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动力系,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综合能源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物流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综合能源工程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在综合能源工程学和技术经济学两个学科领域共取得理论和应用成果300多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和北京市等各种奖励10多次,其中获科技进步奖8次(省部级一等奖和国家三等奖各1次,省部级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1977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 中国工程院院士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河南省温县人。1964年毕业于北方交大唐山铁道学院获硕士学位。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岩土研究所所长;北京交大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博导教授。开拓了铁路隧道复合衬砌新型结构领域的理论研究,摸清了结构受力特点、机理,确定了施工要点及工艺;主持并参加大瑶山隧道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周边钻孔预注浆等关键技术成果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实现了大断面、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使长大隧道修建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主持双线铁路隧道不稳定地层信息化施工,首次系统地创新了超前支护稳定工作面支护体系的理论分析和应用;主持创造了“浅埋暗挖法”修建城市地铁和车站的施工配套技术,为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修建开辟了一条新路。主持国内多条海底、江河水下隧道的设计、施工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二等奖。人事部科技一等奖,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学生物学专家山东省荣成人。现任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病毒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导教授。 1986 年被国家人事部命名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90 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会荣誉主任委员,“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总编,太平洋科协理事及公共卫生与医学科学委员会主席。是中国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学科的主要开创者。近年来,他主攻朊病毒、轮状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 获得了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世界卫生组织功勋服务奖等省部级以上国内外奖励 18项。著书 10本,许多属于我国最早并广泛使用的主要教科书。发表论文30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70余名。1996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施仲衡 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下铁道专家上海市人。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1]唐山铁道学院,1959年8月毕业于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高级顾问,中国地下铁道工程咨询公司总工程师,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专家顾问,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施仲衡教授在盾构研究中,提出极限平衡原理设计切口环法;主持铁道部重点科研项目,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压缩砼衬砌盾构;主持国家计委重点科技项目-局部气压盾构的研制。在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设中,提出深埋改浅埋方案,主持完成了浅埋地铁车站关键性技术的试验研究;主持完成了北京地铁复八线规划和初步设计;主持我国地铁与轻轨项目的评估,在优化技术方案、统一建设标准、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等方面,为国家决策提供了依据。主持完成“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子课题“大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基本数据(更新时间: 2009年10月)学院 13个(含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与软件学院) 另有:研究生院、物流研究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研究院、北京交大出版社、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重点学科 8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 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1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60个(其中17个为自设)硕士学位授权点 120个(其中18个为自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2个国家认证中心 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0个全日制学生总数 25073人本科生 13985人硕士生 4959人博士生 1954人成人学生 脱产 8152人外国留学生 275人教职工人数 2858人专任教师数 163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7人教授 277人副教授 588人硕士生导师 491人博士生导师 215人教学行政用房 25.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 21.1万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 66.8万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 76.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 136.5万册常用链接北京交通大学主页 http://www.bjtu.edu.cn/北京交通大学红果园站BBS(内网) http://bbs.bjtu.edu.cn/北京交通大学特思论坛 (内网)http://bbs.bjtu.org/校园三维全景:http://njtu.6dxy.com/北京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 http://www.eduei.com/njtu/百强排名该校在网大《2008中国大学排行》编制的2008中国大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28位。该校MBA与EMBA培养在2008年均进入全国前十(世界经理人)。2008年“中国大学评审”获得19名,2008年“你心目中的中国优秀大学”排名22名,2008年“凤凰卫视”大陆名校重点介绍的20所大学之一2008年,中国大学50强排名39位 (含港澳台高校)特色专业通信工程本专业与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公司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为学生提高学术水平,开阔眼界,就业及出国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学生毕业后也可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生继续深造。物流管理本专业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管理学科为理论基础,经济、管理、理学、工学学科相互渗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熟悉物流管理相关法规,掌握系统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熟悉物流系统规划、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控制、物流信息管理及相关物流业务运作与管理,能够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复合型物流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或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实际运作和物流管理工作,或在政府机关、咨询公司从事物流管理和咨询工作,也可报考本校或其他院校研究生继续深造,优秀学生有免试成为本校或其它院校研究生的机会。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类包含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按大类招生,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旨在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文化修养,扎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及土木工程、信息控制、经济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工程的知识和技术,能够从事交通政策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运输物流工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与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设计部门以及物流、商务、高科技产业就业,或者到相应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报考本校或其他院校研究生继续深造,本校专业方向包括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系统工程、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环境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其中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类(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管理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传统和优势方向,从1909年开始招生,培养出一大批铁路运输管理专家、学者和铁道部、厅局级高层管理者,该方向在国内外、铁路内外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声誉,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生毕业后,可到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规划与设计部门、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就业。也可报考本校及外校铁路运输方向或其他方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交通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大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以传统铁路运输专业建设为基础,通过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和宏观管理部门就业。也可报考本校及外校相关方向研究生,继续深造。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