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迎河中学
学校概况一、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近几年,学校大力改善和优化办学条件,先后兴建了三幢现代化教学楼,一幢综合楼,兴建的2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和1000多平方米的食堂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内教学区、生活区、运动休闲区布局合理,电教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尤其校园局域网和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网的畅通为师生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校园内香樟叠翠、绿草如茵、环境幽雅、景色怡人,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好地方。二、学校管理到位,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坚持质量立校、质量强校理念,示范、文明、和谐办学。为了强化教学管理,学校实行领导包班制,多层管理,堵漏纠偏。同时以“考”带教、促学,月考、抽考、竞赛成了学校教学活动的主旋律。为了保障校园安全,学校通过电子监控系统覆盖整个校园,及时排除隐患,并实行校园和教学区、男女生宿舍的双重封闭式管理。同时实行校长值周,中层领导值日,校警巡逻,门卫、男女生寝室管理员定点值班制度。在这里,学生学习、生活得安全、顺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选拔、培训优秀教师。学校现有教职工19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6人,中级教师75人。迎河中学已打造出了一批在县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师精英,形成了以中年教师为骨干,青年教师为主力的教师队伍。三、坚持特色办学,教学成绩喜人1、根据寿县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送阅材料》显示,2013年我校高考喜获丰收,本科达线33人,其中一本录取1人,列全县农村完中之首。2、我校在狠抓普通高中教育的同时,坚持特色办学,挖掘艺体人才。注重因材施教,因人选艺,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个人意向,进行有目标的培养,每年均有多名学子步入高校殿堂。3、我校摸索出了一条低分考本科的教育成功经验。近几年来,分别有陈明龙、林宝、周艺谋、余洋、孙良东、蔡怀睦、王婷婷、桑永庆、王康苗、程勋秀、钮婷婷、桑永素等同学,高中入学时仅三四百分,经过三年的自身努力和老师的辛勤培养,圆了读本科的大学梦。不俗的高考成绩,证明了迎河中学是广大莘莘学子放飞梦想的摇篮。校长寄语营造氛围,让每一位教师发挥专长。追求卓越,让每一位学生放飞理想。务实求真,让每一位家长实现希望。校训校风校训:爱国爱校 立德求知尊师守纪 健美强身校风:和谐奋进 高雅文明严教乐学 求实创新教风学风教风:敬业爱岗 教书育人严谨协作 务实求真学风:博学慎思 刻苦勤奋文明守纪 诚实谦逊领导机构校长室:校 长:聂世珠副校长:李先梅(主持工作)副校长:孙长高 朱勋举工 会:主 席:陈 磊 办公室:主 任:李景祥副主任:王才安 黄 菊教导处:主 任:马祥龙副主任:孙贤刚 杨 虎教科室 :主 任:张道齐总务处 :主 任:时召开副主任:毕如安 政教处:主 任:刘 俊副主任:周德山团 委:书 记:余绍东校史沿革寿县迎河中学座落在寿县迎河镇东首,十迎公路划门而过,淠河之水从西侧缓缓流过。迎河中学的前身是迎河初级中学,创立于1958年。解放前迎河镇土匪云集、盗贼四起,社会秩序极度混乱。解放后,社会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经济有所复苏。以前的迎河及周边地区的人在小学毕业后除大部分失学外,小部分学生读中学至少要到距离本地几十公里以外的隐贤中学、正阳中学,甚至是百里以外的寿县中学(寿县一中前身)。于是当时中共迎河区委会报请中共寿县县委批准,于1958年5月在位于现迎河镇朱祠村的朱家老圩,创建寿县迎河初级中学。陶国君任第一任校长,9月份开始招生,当年学额达400人左右,设六个班级。一年以后学校迁入现址,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当时由于勤工俭学、半读半农的需要,学校当时的占地面积近400亩)。1969年,由于形势所迫,迎河中学被一分为二,迎河中学和板桥中学。1971年学校开设高中教学,走上完全中学的发展之路。 “文革”结束后,伴随家庭联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学校的大片闲置土地被朱祠、常圩两村均分,学校占地面积减缩至原来的二分之一,后经上级主管部门的合理规划,形成了校园规模。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迎河中学在历经“文革”浩劫后在曲折中艰难前进。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迎河中学发展步伐放缓,举步维艰。 进入新世纪后迎河中学的办学规模和质量有了扩大和提高。2005年学校经慎重思忖决定争创六安市示范中学,经市教育专家组评估验收,2006年迎河中学晋升为六安市示范中学,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 迎河中学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初建时期(1958—1966) 1958年,为了响应县委的号召,中共迎河区委决定筹建迎河中学,由当时的区委宣传委员陶国君同志具体负责校址的选定及建校事宜。几经周折最后决定在位于朱祠村朱家老圩以被罚没的地主厅屋为教室,作为学校临时校址,当年即开始招生,与此同时又选定新的校区并投入建设。 建校初期,由于资金的极匮乏,学校不得不组织大批学生远到孟家湖买芦苇用作房顶,到农村廉价买木料做房梁。学校建了窑厂,由教师带领学生自制砖坯,自烧砖块,再从师生中挑选出能工巧匠着手建造新教室。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1959年秋,新校舍终于建成,当年就在新址开始教学,到1963年完全和老校址脱离。 1959—1961年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校为了贯彻“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路线,并切实解决师生的伙食问题,学校办起了砖窑厂、猪场,还大规模地养鸡、养鸭,种植蔬菜、水稻。这些措施客观上缓解了建校初期物质匮乏、资金短缺的压力。 解放初期,虽然学校的中心工作受到国家大气候的影响,但仍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学校自力更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建了多栋砖瓦结构的教室,扩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2、办学质量有所提高,当时由有一批被打倒的“右”派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学校充实了教师队伍。 3、学校的勤工俭学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各种养殖业、种植业都已形成规模。 (二)、“文革”时期(1966—1976)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起初,迎河中学也只是开展一些宣传工作,没有影响上课和学生的勤工俭学。但到下半年,运动就席卷整个校园,学校开始停课,教师、学生每天都在搞大批判。随着运动的深入,全国范围的夺权行动开始,一部分群众、学生也向校长陶国君及其他领导夺权,向他们开展大批斗,一大批领导、教师遭到排挤、殴打、折磨,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随后以王金宝等人为首的群众在“贫下中农参与管理学校”的路线指引下,进驻学校,掌握了学校的领导权,学校的一切教学及生产活动全面停止。 造反派们对学校的历史档案、教学仪器、校舍课桌等进行疯狂破坏。1968年以后,学生虽然还在学校也仅仅是学习一下著作语录、唱唱革命歌曲,以此来代替功课,致使近千人的在校生荒废学业。 1969年秋,刮起一股学校下迁风,在所谓的“学校办在贫下中农门口,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声中,迎河中学被一分为二,即迎河中学和板桥中学。 即使在“文革”的动荡时期,迎河中学在1971年开设了高中教学班,这是迎河中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林彪集团覆亡后,全国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有所停息,迎河中学的教学秩序也逐渐步入正轨,从1973年到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前有接近一百人被推荐上了大学。 (三)、恢复发展时期(1976—1986) “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及时调整了知识分子政策和教育工作方针,特别是对在“文革”中受迫害的广大教师进行安抚和恢复名誉和地位。时任校长陶国君在“文革”结束后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文革”期间,学校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被批斗,靠边站,没有正确使用,陶国君同志都一一上报,给予落实政策,恢复原有的职务,摘去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各种“帽子”,使他们能够放下包袱,安心教学。 2、狠抓教学质量,把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把“文革”时的一些瞎干、蛮干的做法统统废止,并恢复原有的校风校纪。 3、以1977恢复高考制度为契机,召集“文革”前毕业生及当年的毕业生参加高考,当年即有8人考入大学学习。 4、规划校园、校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学校的占地面积缩小至原来的二分之一,学校在这个时候发动学生自备运输工具到寿县北山拉石头兴建了学校的大门、中心路及其它一些建筑。 1981年龙良九同志接任陈宏远同志任校长,学校的发展比较稳定,在周边引起不少的反响,迎河中学在此期间也迎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 (四)、缓慢发展时期(1986——1999) 这一时期的迎河中学的办学规模及质量有所发展,但比较缓慢。这期间 “普九”深入开展,学校初中部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每年大约有300人左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高中发展却步履维艰。高中每年班级数目都没有突破3班编制,尤其是1991、1992、1993和1994四个年度,每年高一招生不足百人,迎河中学的发展陷入了低谷,1995年以后形势有所好转。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迎河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交通闭塞,信息不便,导致大量骨干教师流失,像徐光亮、马扬骏、王忠跃、黄军、孙仁安、黄志美等就是在此期间相继调离。 2、受80年代打工潮的冲击,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毕业后都选择了外出务工,造成了生源流失。这期间又是中师、中专大发展的时期,也给高中招生造成了冲击。 3、学校办学条件相对简陋,教学设施不够齐备,这一时期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比较低,教师干劲不足。 (五)、快速发展时期(1999—2006) 1999年春经寿县教育局考核任命,聂世珠同志担任校长。当时的迎河中学虽然规模有所扩大,质量有所提高,但相对于起点基本相同的安丰中学已有明显的差距。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创工作新局面: 1、内抓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一届领导班子就任后,学校的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⑴、教师公开课、示范课及评议、学生抽考、竞赛等教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⑵、建立了一整套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师在职进修、继续教育、新教材培训学校锻造了一支高质量的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师队伍。 ⑷、高中实行月考制度,成立年级组。从1999年开始高中实行了月考制度,对每次月考成绩进行认真地评估总结。学校从2002年起成各年组选派懂管理、善教学的领导担任年级组长,主抓各年级事务。 ⑸、深化教改,力行教研。学校形成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教改队伍,为适应课改的新形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外塑形象,改善办学条件 从1998年至2006年学校投资近600万先后兴建了教师住宅区、三幢教学大楼、三座公厕、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主体设施,先后改扩建了学校大门、中心路、东西两侧操场(含操场护栏)、男女生寝室公寓,并且实现了对教学区的硬化、亮化和美化,实现了运动区、男女宿舍的小封闭和整体校园的大封闭。 通过两手抓,迎河中学从新世纪伊始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2000年高一招生首次突破400大关,当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迎河中学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2000年春,安徽电视台联合六安电视台及寿州报社,进驻校园进行大规模的采访报道活动,把迎河中学的新形象向社会进行推广。近三年高考成绩连创佳绩,受到县政府和教育局的通令嘉奖,在2005高考中,考生陈明龙高考数学成绩131分,居全县文科数学单科榜首,这在全县农村中学实属罕见。2006年高考达线首次突破500人大关,其中一本5人,二本84人,其中周艺谋同学入校分数仅363分,通过三年学习,高考成绩达579分,创造了迎河中学的又一个新奇迹。2006年高中招生,高一新生首次突破800人大关,高一班制达到空前的12班制。2006年迎河中学被认定为“六安市示范中学”。 六、稳定发展期(2007至今) 2007年秋,学校教职工集资兴建的公寓楼动工,教职工住宿条件由有房住向住得好迈进。2008年学校综合楼动工兴建,多年来困扰学校的办公用房不足问题即将得到缓解,该楼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公条件。2009年,校安工程学生公寓楼和学校食堂动工,2011年学生公寓楼竣工投入使用,学生的住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11年起,学校投入资金兴建了校园水泥路网,路网连接校园的各个主要区域,下雨和稀泥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三、历届校长领导 (一)、校长 姓名 在任时间 第一任 陶国君 1958—1959 第二任 徐德兰 1959—1960 第三任 张进书 1961—1962 第四任 陶国君 1962—1978 第五任 陈宏远 1978—1981 第六任 龙良九 1981—1984 第七任 余支彬 1984—1988 第八任 余国林 1988—1999 现任 聂世珠 1999—至今所获荣誉该校被授予县“花园式学校”、县级“绿色学校”和县级“文明单位”。2001年,荣获“六安市文明单位”、“安徽省体育卫生工作优秀学校”,2002年被县文明委推荐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争创单位,2003年获寿县“文明标兵单位”称号,2004年荣获“六安市第二届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荣获“六安市第三届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荣获县“平安校园”称号。市级示范高中——寿县迎河中学,始建于1958年,座落于迎河镇商贸城东首,占地12.8万平方米。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繁花绿树,四季如春。现有三幢教学大楼,一所理化生实验中心,微机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一应俱全。目前,学校图书馆藏书达12万册,微机200多台,有标准化的体育场和配套的运动器械,有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的男、女公寓。现有在校学生2800多人,在职教职工186人,专任教师156人,其中中、高级教师6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强化管理,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考连续几年获得县政府和教育局通报嘉奖。 教育要现代化,教育管理就要表现的更先进、更民主、更具有时代性。现任迎河中学校长聂世珠,他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他带领行政班子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管理理念,加强学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使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树立了“发展是目的,创新是动力,质量是生命,管理是保证”的办学指导思想。首先,他本人平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身的行动去感召全体教职工,要求班子成员要发挥核心作用,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团结协作,甘于奉献,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人格魅力。要求党支部和领导人员要严格自律,自觉接受监督,讲原则,将民主,讲纪律,廉洁奉公,淡泊名利,坦诚磊落,与老区人民当年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真正地做到“眼勤、嘴勤、腿勤、脑勤”。这种高层面的价值取向和清正廉洁的政风调动了学校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迎河中学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力打造一支素质精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重点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学校就制订了《迎河中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有计划、分步骤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名师战略”。学校大力提倡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业务自修和脱产进修,大胆让青年教师担负主要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大力推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引进竞争激励机制,逐步实施“校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来激发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广大教师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相当的一部分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进修、学习等途径取得高一层次的学历,成为教学骨干和学校在教学上的中流砥柱。学校还支持、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考察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因此该校老师在省、市、县频频获奖,如:李先梅、时召开等五位教师受到省市表彰,叶家祥、孙长高等六位教师受县政府记功奖励,许红、朱军等老师被评为市、县级“教坛新星”,汪士云、王才安、龙如文等十位老师受到县教育局表彰。在大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同时,学校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先后开展了以“铸师魂、倡师德、正师风”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同时出台了《迎河中学师德考核实施方案》,将师德评定结果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相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道德意识和敬业精神。在教研工作方面,学校注重学科教研组建设,成立了教科室,制订了《迎河中学教学研究检查工作制度》,专门设立了“教研活动奖”,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常规教研活动,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学校先后汇编教师论文集,收集教学论文109篇,其中大部分论文在省、市、县教学论文评选中获奖。学校还承担了两项市级课题研究工作并已结题,承担的四项县级课题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浏览
6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