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楚州区车桥镇中心小学
基本内容车桥镇中心小学始创于清朝末年。淮安县志记载:“公立涧东高初两等小学堂,一在东乡车桥兜率院。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邰崇昂等创办明新初等,每年拔院租钱六十千为经费。宣统二年(公元1901年)潘兰华等增设高等,改名涧东,将院产田二顷七十四亩及校址前菜地一块租钱二十八千为常年经费。”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魏景崔(车桥镇人,清末秀才)任淮安县教育局长,联合地方团董邰喜钊等,将学堂迁至镇西尼姑庵西隔壁贞节祠内,改名为“淮安县立车桥小学”。后在祠北增建西南八间,祠西面东四间,体育场地一块,大小两个院落,计十八间校舍,共占地二十亩,县教育局常年拔给教育经费。兴盛时学校有十五、六名教职员工,除一-六年级六个单班外,还增设过高级女子班,学生数高达四百余人。课程设国语、数学、历史、地理等,高级班还设过外语课。邵小汝、徐佰平、周扬曾、邵延济(邵作洲)、邵廷庚(邵守民)等先后在此任校长,教员大部分来自淮阴三农、淮安九中等毕业的学生,有陶步坎、祁兴差、高述之、邵子然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8年)徐洲失守,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39年)淮安沦陷,当年九月二十一日车桥镇上遭到日寇飞机空袭,车小中一颗炸弹,但校舍幸存。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日寇占领车桥镇,当年正月十一日,日寇在镇上大势烧杀抢掠,学校教职员工被迫流亡,学校停办。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车桥战斗结束,随着五桥十三庵的毁灭,车桥小学变成了一片废墟。此后国共两党在车桥镇上持续多年拉锯式的战斗,学校没有兴办,儿童们只能分散在零星熟馆中就读。1949年人民政权建立后,校长顾竹岑,主任武道生,教师孔宪铨,赵廷贵等四人,受上级政府委派,到车桥镇上筹办小学,在地方区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宣传发动群众,因陋就简,借用雍、孙、池、张四家民房,开办了三个复式班。开始学生只有六十八人,六年级只有三人。教材采用苏北行署编定发行的课本。教师待遇为食物,每月由政府发给粮食,有大米也有杂粮,如玉米、黄豆等。1951年,地方区政府联合镇工商界集资在镇南潘庄兴建了九间土草房(原通济庵旧址)集中了三个复式班级,教师住宿营仍借用民房。1953年,校舍增建到十九间,东筑土围墙,西开护校渠,建有门楼和简易木大门,形成院落,教学设备仍很简陋。各教室以筑土墩,搭木板为学桌,教师工资采用的是“工资分”,学生数增加到170多人,开设了陈河二部。1956年教学班一至六年级均为双轨,计十二个班,被县局命名为车桥中心小学,行政区划为嘉树区时,车桥中心小学辅导面扩大了。北达博里王庄,南及施河戚河,东至泾口,西到朱桥小闸,仇桥贺坝,教师待遇实行工资制。1956年,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协同校董会,再迁校址。用三年时间,平整了七千多平方米废墟地,边建边迁边加供销社医院调整房屋,至1961年全部完成迁并工作,(车桥中心小学现址)车小二部陈河小学分开。此后,外县市及苏南一些大、中专师范统配生陆续来至车小,占教师比率90%,师资质量空前。1962年下半年,县文教局在车小召开了全县性的语文教学研讨会。此后车小与淮师附小、淮安实小、新安小学、钦工小学并列为县重点小学。正当学校教学工作稳步前进时,文革风刮进车小,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1968年冬,客籍教师几乎走光,车小处于最艰难时期。粉碎“四人帮”后,学校借助民众努力,重新发展教育事业,推行了五年一贯制。1972年学校已扔有十六个小学班,并增设了两年制双轨初中班。1980年车小摘帽穿靴,结束初中班,增设幼儿园。1989年幼儿园迁出,车桥中心小学形成独立结构。现今的车桥中心小学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是淮安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农村中心小学,也是淮安市的窗口学校。学校现有二十六个教学班,一千五百余名学生。教职工66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9人,占总数的46.7%,大专以上学历19人,占总数的30.6%,学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3人,专职外语教师2人,专职音乐教师1人。四十五岁以下同志人人都会操作电脑。车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车小的发展,先后投入近百万元,为车小新建了两幢教学楼,计3846平方米,生平3.1平方米。行政用房配套,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多功能教室、少先队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学校校基总面积达7742平方米,生平6.1平方米。96年10月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国家督学郑郑启明、淮阴市、淮安市有关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车小的软硬件设施又上了一个台阶。98年刘海春校长上任后,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先后投入十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先后修建了8间高标准教室,平整了操场,用小平板铺好,并新建了水泥球场,设计独特的花池。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两机一幕(投影仪、录音机、屏幕),学校配备了电脑室。目前,学校拥有高标准学桌800多张,教师机房配有13台电脑,三台打印机,学校还拥有28台电脑的机房一口。此外学校还添置了26台投影仪,3台彩电,3台影碟机,以及全套的电教资料。学校现有图书法2万余册,生平15.6本,图书室是淮安市红领巾流动图书室。学校有体育器材300 件,达1.2万元,实验器材500余件,3.8万元。如今的车小是淮阴市电教实验学校,电教使用率达到了90%以上。学校校长室、教导处、会计室基本实现了办公现代化。学校先后承担过“注音识字、听说读写”和“语文听读欣赏”等省级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受到陈树民、袁浩等的一致好评。近几年来,学校还先后承办过淮安市第二届思品年会,第一届自然年会,第九届小数年会,第十届小语年会,有近十位老师为年会献课,学校还多次为市级教学研究活动提供现场。目前,学校有淮安市教学能手3人,有4人获淮阴市电教优课评比二等奖,有18位老师获淮安市教学优课评比一等奖,有数十篇论文在淮阴市、淮安市获奖或交流,有多篇论文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淮阴日报、淮安日报等先后都作过有关的报道。学校先后被评为淮阴市合格小学、淮安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合格家长学校、德育先进学校、电教实验学校,学校教务处被表彰为淮阴市先进教务处,学校少先大队部被表彰为淮阴市红领巾示范学校,2001年度被批为楚州区示范小学。目前,车桥中心小学紧紧依靠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关心支持,乘风破浪、开拓进取,正在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浏览
7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