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民族中学
学校概括张家界市民族中学创建于1991年春。校园座落在市区紫舞西路。张桑(市内——桑植县)公路、张青(市内荷花机场——武陵源风景区青龙洞)高速公路在这里相交; 秀丽的黄金水道澧水河从花团锦簇的校门前缓缓流过;神奇的原始空中大花园——天门山似画屏隔水相望;她与闻名遐迩的人间仙境张家界遥相辉映。校园内高楼林立,布局合理, 绿树掩映,花草鲜嫩,环境幽静宜人。这里交通方便,名师云集,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是莘莘学子砺志成才的摇篮。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是湖南省重点中学之一,也是张家界市市属第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张家界市第一中学属永定区,是原大庸一中)。 与挑战并存,我们深信:张家界市民族中学,在市委、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学校将会赢得海内外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怀和帮助,校园将建设得如张家界风景一样美丽。在王兆业校长的“科学审势,相机夺势,巧妙造势,力创优势”的治校方针指导下,学校将逐步建成具有“第一流的教学设备,第一流的管理水平,第一流的师资队伍,第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四个”一流的省级重点完全中学,将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经济的腾飞作出巨大贡献。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在发展中壮大,在竞争中成长,一颗璀璨的新星在教育天地之间永远闪烁!学校信息校长:王兆业 侯泽勇 杜向南 导主任:汤敬周 邮编:427000 地址:张家界市永定区大庸桥学校参与活动2008年湖南国际旅游节 2008年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老磨湾广场盛装开幕。开幕式上,首次表演的“绝美张家界,挥手舞天下”大型实景演出,以歌舞的形式,展现了张家界独特的多民族文化,场面壮观,特色浓郁。 张家界是民族中学派出初一初二学生约1000人左右参加旅游节开幕式舞台后方的千人托举的巨大拼板。每隔一个舞蹈开始,学生们就举起相应的画板,千人方阵托举翻牌变换出一幅幅张家界绝美图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大好评。学校师资力量学校现有初、高中教学班共61个,学生总数近1500名,其中土家族、苗族、白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90%;现有教职工105人,专职教师80人,其中中青年教师占85%;中、高级52人。这些教师都是从本市及其他地市公开选拔来的优秀骨干教师。 建校七年来,学校始终高举“民族团结”和“艰苦奋斗”的两面旗帜,坚持“三个”面向,争创“四个”一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已毕业的1429名初中生中,有428人考入各级各类中等专业学校继续深造,有456名学生被重点高中录取,其余学生分别进入职高、技校和电大学习。1998年毕业的首届98名高中生,考入本科和专科高等院校的有35人,进入各级各类高等本专科成人班学习的51人。首届高中生源质量极差,但努力拼搏后的升学率令家长满意,得到社会的称赞。在全国初中生奥赛中,有5名学生获二等奖,8名学生获优胜奖。在全国高中生奥赛中,获市一等奖2人,二等奖5人。在全国“华英杯”、“新星杯”初中生作文大赛中,有15名同学获一等奖,有18名学生获二等奖。在全国中学生“双龙杯”美术书法比赛中,有3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学校素质教育正向纵深发展,目前已向各级各类艺术院校输送声乐、器乐、美术、体育等特长生30余人,在校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色,个性优良。 特别注意:2008年湖南全省文科状元李燕便是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学生。学校发展之路以下是湖南在线网--民生频道对民族中学的专题报道。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图强之路 日期:2008/5/12 10:35:35 来源:(湖南在线-民生频道) 核心提示:短短五年,一所学校就书写了从薄弱一步步走向壮大的传奇。这,就是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敢问路在何方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创办于1991年,是随着张家界建市而起步的。其前身只是一所3个教学班、100多名学生的乡办初级中学,校园内孤零零地耸立着两栋不像样的建筑物,教学、办公、住宿全挤在一个小院子里,目光所及的全是泥巴路、煤渣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办学条件可以说十分简陋。这就是当时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真实写照。作为市教育局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无论在软件上还是在硬件上,不仅与其他地市的直属重点学校无法相比,就是与本市各县区的一中相比,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如何突破困境,谋求发展,很严峻地摆在“民中人”的面前。 基础薄,志气不能薄。从建校的第一天起,“民中人”就憋足了一股劲,下决心要让学校展翅腾飞,旧貌换新颜。通过十来年的艰苦奋斗,学校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到上世纪末达到了近千人的规模,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有了很大起色。但是,随着张家界市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面对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和新时期对教育的新要求,民中依然显得很薄弱,还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徘徊。“雄关漫道真如铁”,严峻的现实告诉“民中人”,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从深层次地探讨强校之策,寻求图强之路。 薄弱学校要迅速腾飞,敢问路在何方? 跨入新的世纪后,学校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2001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要推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01年-2010年发展规划》,决定集中力量办好民中,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怎样迅速提高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就成了上上下下思考的话题。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谊办学”浮出水面。 当时的市委书记刘力伟提出了“借助名校带动发展”的思路后,现任市委书记、时任市委副书记胡伯俊经反复考察、反复比较后,决定与有“金牌摇篮”、“教改先锋”美誉的湖南师大附中联系,寻求这所名校的支持。曾在山西北部的一个穷山沟当过四年“知青”的附中校长常力源,对贫困山区人民渴望优质教育的心情感同身受,而且附中也正在思考和探索示范性学校如何辐射和带动其他薄弱学校发展的问题。双方一拍即合,两颗急切办好教育的心撞出一道耀眼火花,“联谊办学”在世纪之初应运而生! 据民中校长侯泽勇介绍,学校在进入新世纪后,已经看到了薄弱学校要发展,必须借助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必须向示范性学校学习取经。现在,有各级领导牵线搭桥,学校正好乘联谊办学的东风,向师大附中老大哥“拜师学艺”,以求迅速提升办学的品质。曾去附中学习了一年的物理老师周应龙也说,作为一个一毕业就分在民中的老师,深感自己的视野有限,一直渴望着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但调到那些示范性学校工作不太现实,到外面听公开课又因做课的成分多学不到真功夫,自己曾想请假自费去别的学校“修炼”一段时间。现在好了,联谊办学不仅满足了自己心中那股求学的劲,而且“师傅”还是师大附中,确实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2002年4月4日,“联谊办学”签字仪式隆重举行。两校确定“友好合作,扶助带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联谊办学宗旨,在五年内将民中办成省级示范高中作为第一步目标。 这标志着“联谊办学”正式扬帆起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古训。五年前的那次“牵手”,在“民中人”看来,不仅是两校友谊的开始,更是民中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的平台。他们急需的是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武装自己的学校。在他们眼里,只有内涵的饱满才能带来学校持续与稳定的发展,这是图强路上一种更沉更深的责任。 因此,“民中人”毫不犹豫地把视线紧紧盯住、把双手牢牢握住向他们伸出热情之手、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的三湘名校湖南师大附中。而作为我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示范校、排头兵,师大附中也同样有着站在潮头的那份沉甸甸的感觉。校长常力源常常说,示范性中学示范些什么呢?一是要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二是要积极地引领当地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帮助更多的学校走素质教育发展之路;三是要真心实意地扶助薄弱学校,为促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 于是,在双方共同拥有的话语——“责任”的诉求下,“联谊”这一办学新形式,被催生出来了。 需要说明的是,联谊办学不同于联合办学。联合办学,讲的是“利益共同体”,而联谊办学,则是完全是一种“社会责任共同体”。它不是通过区域或者系统内部资源的分配和调整来达到均衡,而是办学双方自觉的“联姻”,通过打破体制与地域的隔阂,突破单一的惯性思维模式,从“软件”入手,提升薄弱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以达到薄弱学校“脱薄”并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联谊办学并不是谁都能坚持下来的,也有走走过场、一时热闹然后就销声匿迹的;联谊办学也不是谁都能够“得法”的,也有把联谊办学当作“教育扶贫”,仅仅是为薄弱学校“输血”的。而他们双方的联谊办学到现在坚持了五年多,关键在于师大附中诚心“借石”,民中潜心“攻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双方联谊办学之初就达成的共识。他们的根本着眼点乃是如何使薄弱学校能够自己“造血”。那如何才能使民中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呢? 首要的当然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是不是贴上师大附中这块“金字招牌”后就万事大吉了呢?不!输入了品牌并不等于引进了理念。民中人清楚地认识到,生硬的模仿不可能使先进的理念“落地生根”,必须把“他山之石”变成了“自山之石”,必须让先进的理念化做“攻玉”的自觉行动。在师大附中挂职锻炼的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老师的话,或许道出了“民中人”的心声:“原来我们觉得都是教书,附中的老师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学会,来到这里才知道,光学形式容易,要学到精髓就必须转变教育理念。”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师傅传授的都是“真传”,只有这样才可能学到“精髓”。 我们只举几个很小的事例,师大附中的重视程度便可见一斑:校长常力源一直把支持民中发展当作附中一等一的大事,多次来到民中实地指导,并作了《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同时,附中派出了时任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校长的赵尚志担任民中的高级管理顾问,全面指导民中管理工作。这位年逾花甲的附中老校长、老书记,是湖南教育界响当当的一块“牌”,多年来专注于教育理念的研究,管理经验丰富。赵校长每月都到民中现场办公,一呆就是一个星期,每次一进学校就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多角度进行专题讲座,把自己积累的一切“倾囊相授”。附中的党委书记周望城、副校长黄月初、樊希国、蒋云鹤、谢永红及有关科室领导,都先后多次到民中传授“真经”,切实帮助提升管理水平。 对此,民中校长侯泽勇感受良深,他说,附中对民中的帮助,治校与管理是最主要的,我们学到的是他们的思想治校、科学治校和人文治校。在办学思想上,我们深受附中以人为本、海纳百川理念的影响。“在科学治校方面,以前我们与许多薄弱学校一样,随意性很大,缺乏前瞻性和目的性,现在,我们学校在管理上变得严谨而规范了,搞什么活动,也一定是有组织、有教育目标的活动,这得益于从附中身上学到了计划性、规范性和目的性。另一方面,制度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人文治校我们更是下功夫向“老大哥”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人”,在师大附中的引领下,我们潜心用他们的“石”琢自己的“玉”,师大附中先进的办学理念逐步渗透到我校的管理之中,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活,主动学习研究教学技能技巧的氛围空前高涨,教育科研能力普遍提高。”目前,民中教师几乎人人都有课题,人人都参与课题研究。 好老师才能带出好学生,师资队伍的改造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联谊办学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并把它当作民中形成自我“造血”机制的重要突破口。 为激活民中自身的造血功能,附中五年来先后选派四批共15名骨干教师到民中任教。说是骨干,那可是绝无虚言,这些教师就是放在附中也是骨干啊。他们告别都市的繁华,克服家庭的困难,在民中扎下根来,一干就是一年,为提升民中的教学水平,传播附中的工作作风和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张家界至今还流传这些老师的许多动人故事。童建庭老师这样回忆他在民中任教的情形,“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可说是“公开课”,因为我们的课堂始终是开放的,学校乃至张家界市其他学校的老师都可以来听课。想到我们的课可能对全市的教学都起着辐射和示范作用,我们每一个来这里的老师始终怀着如履薄冰的感觉,丝毫不敢懈怠。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精心设计,遇到难题我们还向附中的“大本营”求援,以保证我们奉献的每一堂课都是精美的,力求对民中的老师有所启迪。”而民中每年也派教师到附中跟班学习,这些教师置身于附中的大环境,耳闻目睹,边教边学,进步很快。到目前为止,共有四批一十三名教师从附中学成归来。两校还定期开展年级组间的对口交流活动,组织听课、评课,民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首批去附中学习的语文老师谷春明、外语老师冯广惠、数学老师陈安瑞都是学校教学骨干。到附中学习后,教学思想与观念有很大的转变,在教学中不再让学生拼时间,而是自己课前充分准备,增大课堂容量,增强课堂效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去附中学习的青年教师李东晖、周应龙、朱清华等老师,通过到附中学习,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学到了很多经验,返校后,他们都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并挑起了教育教学的大梁。李东晖担当了06级广益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周应龙、朱清华担当了高三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并且教学效果相当突出。杜方翔、余清秀、程雪芳等老师在附中学习任教中,教学成绩优秀,得到了师大附中同行们的赞扬。 联谊办学让双方还认识到,薄弱学校要腾飞,必须树立样板、打造品牌。为了让优秀的贫困生切实享受优质资源,并以此拉动民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两校共同创办“广益班”。“广益班”就好比一丘样板田,种好了,有以点带面的功效。该班面向全市招收优秀贫困生,每年招收100名左右学生。到目前为止,已招收五届十个教学班,培养526名学生。双方共同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广益班的教学,保证该班拥有非常雄厚的师资力量。附中和民中每年为广益班学生提供80万元左右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一方面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另一方面为优秀困难学生提高资助,使他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附中还为每届广益班学生赠送校服,使他们一进入广益班就有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现在,该班已成为民中的优秀示范集体和颇有影响的“品牌”。 此外,薄弱学校开阔自己的眼界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联谊办学中,民中充分利用附中的资源优势,获得信息支撑。附中长期为民中提供各种资料、试卷和信息,真诚帮助民中提升办学水平。2003年5月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到现在,民中与附中通过卫星通信进行远程教育,既能适时同步上课,又能随时查取已上课程进行复习。两校老师还能同时集体备课,各种试卷和资料也能从网上获取,扩大了信息交流的面,加快了交流速度。同时,民中借助附中的平台,扩大对外交流。基于自己与国际国内有广泛的合作交流渠道,附中采取多种形式帮助民中加强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办学视野:邀请民中参加省示范高中年会,为民中领导提供更多向外学习的机会;组织全国知名学校校长到民中指导工作,传经送宝;让民中参与新疆、香港、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的教育交流。 在师大附中的文化墙上,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们,那就是“心存大爱,惠及八方”。纵观张家界民中五年来的办学历程,我们不能不感动于这真心实意、血浓于水的“联谊”,不能感动于这“他山之石”的“攻玉”之旅!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在不断的图强奋进中,民中变了,变得宽敞了,变得明亮了,变得自豪了。五年的联谊办学,使民中一步一步悄然摘下“薄弱”的“帽子”。张家界市副市长、原教育局局长刘曙华用“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来形容民中的变化。 五年的潜移默化,五年的去弱图强,五年的联谊办学,带来的是民中的“五大明显变化”。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投资近6000万元,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校园面积由原来的50亩扩大到212亩。学生食堂及公寓、教学楼、综合信息楼、报告厅、田径运动场、球类运动场一应俱全,新校门气势宏伟,青石铺就的校前广场、休闲广场洁净宽敞,校园绿化美化让人赏心悦目,智能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设备、高考网上巡视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们在狭小、落后的校园里学习、工作、生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今的民中规模已到45个教学班,2700余名学生,教职工168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40名,在当地已颇有名气。 ——内部管理明显增强。学校坚持“从严治校、管理强校”的基本方略,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制度建设,通过教代会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一切工作有章可循。强化常规管理,实行校级领导值周制度和日检查、周讲评、月总结制度,把各项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奖优罚劣,大张旗鼓表彰奖励优秀教职员工,把工作优劣与评先、评优、晋职紧密挂钩,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后勤功能,规范财务、财产管理,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卫生单位、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队伍素质明显优化。全面强化质量意识,狠抓教学质量管理。制定教学质量评价奖励制度,每年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强化过程管理,建立教学信息检查反馈系统,及时掌握各环节实施情况,加强过程调控。规范考试管理,严格考试制度,以狠抓考风为基础,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重视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实行师徒制度,坚持开展“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建立听课、评课制度,组织各种示范课、研究课、过关课,创建“优质课堂”,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这样,通过 “引、练、管”等多种措施,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去年全市初中九个科目的教师赛课,民中有七个科目获得一等奖。英语科赴省比赛获二等奖,令全市刮目相看。比赛显现的优势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支队伍的实力。 ——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去年,高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科一本上线率达到11.98%,居全市第二;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21.2%,居全市第三。理科一本上线率达到14.94%,居全市第四;二本上线率达到24.68 %,居全市第四。一本上线录取总人数突破50人,二本以上上线录取人数突破100人,创历史新高。广益班一本上线达到50%以上,二本以上上线达到80%以上。可别小看这些成绩,这是一所薄弱学校创造的奇迹!全市综合质量评价,学校也由前年第八位,到去年第六位,到今年第四位,实现了连续2年的跨越提升。因为质量明显上升,出现了生源爆满现象,班数一加再加,班额也一扩再扩的新气象。 ——学校特色明显形成。“民中人”认为,吸收他人丰富的营养归根结底也是为了种好自己的田。走自己的路,走具有民中自身特色的路,才是民中人最终的追求。因此,在联谊办学过程中,“民中人”一边学习一边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一是旗帜鲜明提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我们提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赤诚爱国的人,积极进取的人,文明高尚的人和视野广阔的人”,并积极付诸实践。二是从学校特色的角度,把校园建成一本教科书。我们明白了凡给学生以教育的都是课程,因此坚持以校园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逐步形成自身的校本课程,校本德育、校本生物、校本文学在我们学校已具雏形。”侯泽勇校长饱含深情地说,薄弱学校既要有图强之志,更要有图强之法。联谊办学,使张家界市民族中学迅速由薄弱走向辉煌。五年前,民中为寻求发展之路而奔波不息,五年后,梦想变成了现实。民中的变化有力见证了名校的带动效应,充分说明联谊办学是推动薄弱学校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五个明显变化”是学校工作的一份速记或者画的一个像。这中间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留下了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这一切,将永远存入学校的历史。他表示,未来五年,民中将进一步深化联谊办学,积极创新联谊的方式和途径。 据师大附中办公室康辛勇主任介绍,两校已拟定《联谊办学第二个五年计划书》,附中将继续在管理上给予指导,并通过开展对民中管理层干部的挂职培训,不断提高民中管理层的素质和水平;将通过卫星远程教育与附中实现同步教学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展教师培训的途径;将进一步促进民中的对外交流合作,帮助民中拓展办学视野;两校将继续办好广益班,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现在,张家界市民中制定了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把2006—2010年作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决心乘势而上,再通过五年努力,真正把学校建设成市内一流、省内知名、学子向往的市直完全中学和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省级示范高中,以更辉煌的成就大步跨向未来!
浏览
4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