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实验小学
堂长是“儒学教论”(清代管文人的官职)陈垂纶,后由宋葆祺继任。当时的课程设置为“修身、经、中国 文学、算术、 历史、地理、格致、 书画、体操”等。学堂每年招收40名学生,学制4年,另附设“蒙学班”(相当于初小)共2班,每班20人,学制亦是4年,共12个班,320名学生。1912年,因校舍不够,将“蒙学班”移至东门节孝祠内(原县委小会堂北)。学校历史民国元年(1912年),又将学堂改名为“溧阳县高等(级)小学校”,以后又为“溧阳县第一高等(级)小学校”(南渡、戴埠、别桥分别为“二高”、“三高”、“四高”)。课程设置有“国文(固语)、修身(后改为公民)、历史、地理、算术、博物(即原来的格致,后改为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作)、英语”等。这一段时期的校长有蒋国彬,宋德经、周孝曾、张景远、钱松岩、周国镛、孔祥夫等人。学校抗日1937年溧阳沦于日寇铁蹄之下,校舍被日军占用作 兵营,学校暂时停办。八年抗战期间,学校时办时停,一度曾迁至局垫乡崇巷村辨学,校长乌杨海滨、宋启润等。1940年至1942年由 刘建萍在节孝词办过“建时”小学(葛建时当为江苏省知名人物,故借其名办学)。1942年日寇再次侵占 溧城镇,学校又被迫停办,直至抗战胜利。学校定名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乡村小学改办为4年制保国民学校,每个区设有6年制中心国民学校。县政府决定在县城内办一所较具规模能起模范作用的中心国民学校,定名为“溧阳县示范中心国民学校”(简称“示范小学”),校址定在原节孝祠。困日寇撤退时对校舍校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产进行极度破坏,故“示范小学”初办时校舍破败不堪,连一张课桌椅都没有。是年商会会长姜宝德出面召集城区大商户和木行业主开会,动员献资献料;政府亦同意折部分城墙砖垒课桌椅墩。师生整天义务劳动,砌砖墩,铺木板,除杂草,运废物,到1946年3月中旬,寸正式开学上课。同年5月,由当时的县长李乙飞、参议会议长姜玉书、省训团教育长许闻天以及沈同文、周西镐、姜宝德和各区区长、乡绅代表计40余人组成校董会,一方面继续向县内的富户劝募,一方派校长马效祖等人去上海在溧阳籍的工商界人士中发动捐资。这次共募捐到现款2000多元,一批木材,用于校舍整修之后,还制作了1000付课桌和25付办公桌椅。从此,“示范小学”才算有一个象样的规模。由于教师们的认真教育,“示范小学”的声誉渐高,要求入学的人更多,原来的校舍不够用,随于1947年3月至同年6月又利用美国敉济总署的救济特资,在现实验小学的校基上建造了38间教室。这样,新旧校舍一起使用,教学用房就宽畅多了。从抗战胜利到全国解放,先后任“示范小学”校长的除马效祖外,遣有朱歧、宗铨、扬彭祥等人。解放初的学校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获得了新生。"示范小学"亦改名为"凓阳县东门街小学"。当时只有12个班级,18名教职员工,800名左右学生,44间教学平房。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不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上历任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努力,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85年,凓阳办起了师范学校,"东门街小学"改名为"凓阳师范附属小学"。1960年被确定为"凓阳县重点小校"和" 江苏省学制改革试点学校",开设"周会、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常识、劳动、体育、音乐、图画"等课程。同年4月,当时的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欧阳惠林同志在县委书记颜景詹、宣传部长王明远等陪同下,来校视察工作,对学校的教学改革给予肯定和赞赏。同年5月,学校被评为省的先进单位,出席了在南京召开的群英会。1962年,因凓阳师范停办,学校又改名为"凓阳县东门街小学"。这一时期担任学校正副校长的有钱选青、周树范、黄德荣、杨正才、王炳之、蔡书俊、汤兴华、王孝祥、杨秉达、周镜坤。文化大革命其间,学校改名为"东风小学",学校成立革命领导小组,任正副组长(校长)的有许士美、董全福、杨卓英、余义光等。改革开放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为了加快振兴教育事业,决定在各市县办重点中小学,"东风小学"被江苏省教育厅(现为教委)确定为"重点小学"。1980年,省教育厅明确规定省的重点小学必须要在全面贯彻方针,进行教育改革上起示范带头作用,统一将省的"重点小学"改名为"实验小学",课程设置为"政治(后改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常识、体育、音乐、图画、劳动"等。学校规模20多年来,学校取得长足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步完善,教育改革继续深化,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校特色日趋鲜明,"勤奋守纪活泼团结"的校风得到进一步发扬。学校现有54个班,其中幼儿班12个,小学班42个,学生总数近3000人,其中幼儿园663人,小学部2213人,教职工 人,其中特级2人,大专惟上的教师占 %,校,校内,近万平方米的七幅教育楼错落有效,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初步实现了教育教学现代化,教育科研取得丰硕成果,省级立项课题2个,常州市级立项课题7个,涉及到德、育、体、美、劳各个方面,多年来,学校教师先后在省级惟上报刊发表文章近300篇,"求实创新"的教风已经形成。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卓有成效,被团中内,国家教委授予"全国红旗大队"和"双学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科 成绩稳步上升,体艺活动蓬勃开展,"三棋"、"科教"、"珠心算"已成为特色。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学校荣誉为了表彰实验小学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绩。1980年4月,省政府给予之嘉奖;1993年9月,省教委授予"江苏省模范学校"荣誉称号;1998年8月,被省教委、省科技命名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998年7月,新一任专家型年轻校长芮火才同志迈着轻劲的步伐走马上任了,这樗着精进而富于创新的领导班子的形成,溧阳市实验小学全体教工,正精神振奋,意气 发,决心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继续发扬前辈们的敬业奉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科研,努力优化育人环境,再展素质教育宏图,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更新的贡献。改革给学校注进了新的活力,涣发新的生机,促使这所古老的学校办成为一所在省内外颇有知名度的社会主义新型学校。
浏览
1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