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卢龙县中学
基本内容河北省卢龙县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其前身为清代于1902年建立的“永平府中学堂”。中国共产主义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在此就读。我国现代地理学启蒙大师白眉初先生曾在这里执教。原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李书田为本校1918届毕业生。1914年,学校更名为“直隶省立第四中学校”。1928年,由于受战乱影响,“直隶四中”迁往唐山(现唐山一中),民国政府在原校址建立了“直隶卢龙县乡村师范学校”,以后几经历史更替,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河北省卢龙县初级中学”。河北省卢龙县中学史略 ?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卢龙县中学在革命先烈大钊精神的鼓舞下,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狠抓学校建设,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管理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建校百余年来,学校为高等学校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1902—1948 清朝末年,清政府推行“新政”。1902年(清光绪28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奏请光绪帝颁发《直隶中学堂暂行章程》,通令各州府将书院改为学堂。同年10月,直隶永平府知府治所卢龙县城内的“敬胜书院”改为“永平府中学堂”,由府学教官(即学官)范文号任监督,负责监察学堂一切事务。 “永平府中学堂”是永平府面向所属七州县(滦州、卢龙、昌黎、迁安、抚宁、临榆、乐亭)招生最早的一所中学校,学制五年。初期配校监督一人,堂长一人,庶务主任一人,教习若干人,还有堂役。所授课程分为中西两学。“中学”四科: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西学”有:英文、算学、地学、外国史、格致学、外国浅近政治学和体操。当时科举制度尚未废止,世人仍以学堂为造就举子之途,故教授内容仍以“中学”为重。教科书虽由朝廷学部统一规定,但实际多为自定。学堂严格聘用教师。中文教员多为举人,亦有贡生;西文教员多为大学堂毕业生。学堂也曾延聘社会贤达任教。1903年,学堂聘请曾在永平府“敬胜书院”研习学问的白眉初先生为史地课教员。先生任教两年后入天津北洋师范学堂史地科深造,190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取得清政府“举人”的功名。他先后在“直隶省清苑中学”、“天津直隶女师”任教,后来受聘北师大地理系主任、教授兼中国地学会编辑部部长。他不但是著名学者,也是知名的爱国者和民主人士。他在天津读书时结识了李大钊,与之建立了深厚友谊。他盛赞李大钊:“守常文思如泉,气魄如虹,有笔扫千军之力,经天纬地之才。”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后,先生出面出钱料理了后事,并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挽联。先生在天津女师任国文、地理教师兼十学级班主任,曾教过后来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邓颖超同志,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建校伊始,校舍有三所,分作讲堂、监督室、教习室、账房、伙房和学生宿舍。经费开支从府署随用随领,实报实销,监督和教习等人员的薪金以及学生的书籍纸笔、伙食、操衣等项均系官费。 1902年,永平中学堂开始招生五十多人。1905年招考第二届学生。李大钊(在校名李耆年,后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易名为李大钊)即为此届学生。 自1906年保定“畿辅学堂”改为高等学堂之后,“永平府中学堂”每届毕业生大都升入保定高等学堂深造。1907年李大钊因立志研究政治,故未及毕业就于同年夏离校,改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就学。 大钊在永平中学堂就学虽然只有两年时间,但却成了历届学子的光辉楷模,这两年也成了他一生伟大追求的奠基。他“生性简易,聪爽绝伦。”入学后,他愈加勤奋读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他胸怀大志,“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的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李大钊:《狱中自述》)他的同学韩湘亭回忆说,大钊“授课之余,好读康梁文字,手把一编,日无暇息”。在潜心研习,独立思考之余,李大钊还寻觅知音同道,共同研究学识,评议时政,探索救国良策。他入学不久,就结识了爱国青年蒋卫平(在校名为蒋凤鸣)。蒋少有大志,十分仰慕戊戌志士谭嗣同,自号“慕谭”以自勉。他1905年从“永平府师范学堂”转入“永平府中学堂”,与大钊同班,二人经常漫游青龙河,纵读国事,畅叙抱负。后来大钊“感于国势陵夷,慨然起研究政治,以期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思想”(李大钊《狱中自述》)决心从研究政治入手,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离校考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蒋卫平为从武救国,也改投“保定速战陆军学堂”。肄业后辗转东北从事民主活动,成为东北同盟会骨干。1910年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被沙俄杀害于黑龙江江畔。郭蛟(号友三),比大钊晚些时候入永平中学堂。他受革命党人影响,在学堂内反对帝制,力倡共和,号召学友投笔从戎,一时引起强烈反响。但因恶势力猖狂,他被迫离校。1919年他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成为群众领袖,在赴京请愿时,为保护天津战友被军警打伤至疾而牺牲。天津各界隆重集会追悼他。在追悼会上,邓颖超同志(时名邓文淑)发表演说,号召大家继承郭君之志,同反动政府作斗争。 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从此“学堂”改为“学校”,负责人改“监督”为“校长”。1914年取消府制,中学改为省立,“永平府中学堂”遂改为“直隶省立第四中学校”,而原府属州县的学生仍来此报考。永平府中学堂首届校友、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费荫棠和张延锐二位先生相继任校长。在此期间,招生人数逐渐增加,于是购建民有地基房产,添置校舍百余间,主要建筑有讲堂、礼堂、养病室和师生宿舍等。在校学生共五个班,112人。是年改为秋季始业,修业需满四年,学业尚无初高中之分。 1922年冬,石占元任校长。适逢直奉战乱,校舍屡遭摧残,损失严重。且卢龙城环山带水,山路逶迤崎岖,远地学生上学困难。加之京奉铁路通车,学生多到铁路沿线中学就读。故经上级指示,石占元校长就在滦州唐山镇(今唐山市)设直隶四中分校。1928年秋,曹纯一任校长。时逢北伐战争,白崇禧部队进驻卢龙县城,学校亦被占作兵营,唐山分校也因军队占驻无法上课。不久 唐山分校驻军撤离,便于当年将大部分师生并往唐山,而卢龙仍有部分师生留守。 至此,学校已有二十五、六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学校在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下,曾爆发过两次大规模的爱国反帝学生运动。1913年9月,日本人在昌黎杀死五名中国铁路警察,激起了昌黎人民的义愤。学校学生为声援昌黎人民的正义斗争,举行了长达十五天的罢课、游行和演讲活动,以声讨日本侵略者的暴行。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直隶四中串联卢龙师范讲习所和高小学生在鼓楼前召开大会声援北京学生,会后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这种爱国传统传承了百年,成为卢龙中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1931年(民国20年),民国政府在“直隶四中”原校址建“卢龙县乡村师范学校”,学制三年。1934年改为“简易师范”,学制四年。1938年,“简易师范”停办,改为“卢龙县初级中学”,校址仍在此院内。1945年,“卢龙县初级中学”停办,但当时新政权唐山地区十二专署在卢龙花台创办“冀东第一中学”(曾称“滦东中学”),原“卢龙县初级中学”师生大部分投奔到“冀东第一中学”工作和学习。到1946年,“卢龙县初级中学”又得以恢复。1947年,国民党从卢龙县城撤到青龙河西石梯子,“卢龙县初级中学”又停办了。这一时期,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发展历经曲折,但卢龙教育的生脉始终得以延续,为以后卢龙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1949——196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8月—9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初等教育会议。会议指出:“必须以革命的精神和革命的方法办好人民教育。”在此精神的鼓舞下,卢龙县的教育事业开始复苏,卢龙中学也获得了新生。 1951年1月,卢龙县人民政府在原“卢龙县初级中学”旧址建初级师范,招生一个班,共50人。后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暑假后又招一个班,50人。同年招短训班50人,培训40天结业。1952年春,招短训班100人,培训三个月,当年夏季结业。暑假后招师范生两个班100人,另招初中班100人,学制均为三年。 1951年10月,卢龙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内西北原永平府衙北侧文庙(亦称圣人殿)旧址建“卢龙县初级中学”,招收两个班,共119人,第二年又招生四个班,共220人。 1952年,卢龙县人民政府将原卢龙县石门街开明人士薛祝华于1948年创建的“石门私立中学”改为国办中学,时称“卢龙县第二初级中学”。 1953年7月,根据唐山地区专署指示,卢龙县人民政府将“卢龙县初级师范”和“卢龙县第二初级中学”合并到“卢龙县初级中学”,统称“河北省卢龙县初级中学”。学校规模扩大到14个班,在校生人数达到721人。同年暑期,又招新生4个班210人,这样,学校规模就进一步扩大了。 根据教育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的是使青年一代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 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的指示精神,学校全面抓了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教育,开设了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英语、动植物、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师范班另设教育学和各科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结合“三反”、“五反”和抗美援朝运动,对师生进行国际主义和抵制资产阶级腐蚀的教育。 在1954年第一届毕业生中,两个师范班学生除10名保送到中师继续学习外,其余全部分配至全县各小学任教,解决了县内教师奇缺问题。以后经过多年的实际锻炼和业务进修,这些毕业生大部分成为了卢龙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后来,有些人被调入中学任教,并很快成为中学教学骨干(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后来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的就有20余人)。还有些人被调到其它行政和业务部门工作,有30余人担任了各级领导干部。两个初中毕业班的学生,除一部分考入高中和中专外,有30人被保送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有多人被分配到地质大队工作。 在1955年的初中毕业生中,除一部分考入高中、中师或中专外,有30人志愿报名到新疆农垦生产建设兵团,后来大部分成为兵团骨干力量,扎根在新疆。这部分人中,又有一些人在入疆后到“八一农学院”深造,毕业后为新疆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截至1956—1957学年度,学校规模已达22个班,在校生`达到1273人。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经过6年艰苦奋斗,学校建设规模和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除原师范院内百余间房做师生宿舍外,主校范围也不断扩充。1954年,学校将南面和西面挨学校的民宅全部征购,建起了女生宿舍、浴池、传达室等。同年又在院内建起了大礼堂(兼餐厅),两排教工和学生宿舍、大小伙房、总务处、办公室、教研组和添加的12个教室。1955年3月,县政府批准将校园南对面的旧府衙、县衙占地全部划归学校做运动场和植物园。至此,学校占地达90亩,各种设施基本齐全,较好地满足了学校的教学和生活需要。 1957年2月,毛主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更增强了全校教职员工搞好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按上级要求,学校除进一步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外,还根据学生爱好与特长组织了课外研究活动小组,如气象小组、养蜂小组、饲养小组等,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受到教育,增强能力。 这一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波及到学校。有5名教师被错化为右派分子,有3名教师被劳改,有两人被遣送到农村参加劳动,一人被剥夺公民权。副校长江顺成被划为右派,受到降两级,免去副校长职务的处分。这给部分教师造成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1958年暑期,经上级批准,学校首次招高中新生四个班,共200人。同年9月,‘河北省卢龙县初级中学”改称“河北省卢龙县中学”,成为全日制完全中学。 同年12月,上级决定撤销卢龙县,与昌黎县合并,“河北省卢龙县中学”更名为“昌黎县第三中学”。 随着全国各条战线“大跃进”形势的到来,为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从1958年到1960年,学校掀起了勤 工俭学的热潮。学校实行“五一一”制(每周五天上课,一天劳动,一天休息)。1958年秋,全校师生投入大炼钢铁运动,到青龙河奋战一百天,吸铁沙上百吨;轮流奋战青龙河滩,开沙荒地400余亩,所种大豆收获达万斤;种蔬菜30亩,学生吃菜达到自给。此外,1959年学校又建起了发电厂、米面加工厂、糖厂、化工厂、纺织厂、缝纫厂等,总收入达46590元。1960年,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了学校的勤工俭学经验,山西省“刘胡兰中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中学”先后组织代表团来校参观。 这期间的勤工俭学活动,虽然增强了师生的劳动观点,培养了师生艰苦奋斗精神,也缓解了学校办学经费的压力,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但因劳动过多,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1962年高中毕业生99名,仅有7名考入了高等学校。 1961年5月,昌卢两县分开,学校恢复原名为“河北省卢龙县中学”。 1962年学校为度过困难时期,贯彻了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学校工作走上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轨道。首先在年初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调出两位副校长,调入两位专职副书记和一名副校长;其次,适当压缩教师队伍和招生规模,有14名教工调出或下放,保留76名;在校生由24个班减少到18个班;第三,加强对学生“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教育,开展学雷锋活动,深入贯彻中学生守则,整顿纪律;第四,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国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例(草案)五十条》和省教育厅教学计划等文件,提倡教学方法的改革,狠抓双基训练,在教师中举办公开课,评教改标兵等活动,掀起了教改热潮。从1963年至1966年教学水平逐步提高。1965年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8%,学校其它各项工作也都达到建校后的最高水平。 (三)1966——1976 正当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有利时期,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卢龙中学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和浩劫。 1966年6月13日,在当时左的政治气候中,在北大聂元梓等人第一张所谓“马列主义的大字报”的煽动下,由“河北北京师院”在我校参观和实习的学生贴出了卢龙中学第一张大字报,点燃了学校“文化大革命”的烈火。一时间,校内一片混乱,“乱箭齐发”的大字报很快贴满了校园。自此党政工团等组织陷于瘫痪,学校被迫停课。红卫兵组织两派对立,打砸揪斗成风。到1968年,先后有26名领导和教师被扣上“走资派”、“反革命修正分子”和“牛鬼蛇神”等大帽子而被监禁、批斗、毒打和强迫劳动。 1968年3月,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开始“复课闹革命”。66、67两届高中生离校,大部分回乡劳动。1969年根据上级指示,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下半年又改“六三三”制为“五二二”制,初高中开始招生,招生办法是由生产大队推荐。 1973年,学校成立“五七大学朝阳农学院”,校革委会主任改称校长。从 1973年到1975年,学校又组织批“师道尊严”和反击“右倾翻案风”、“批林批孔”等活动。 1970年下半年学校在刘营北山建“学农基地”,组织学生轮流徒步拉练去劳动。1976年春学校又在六百户公社棋盘山征用土地四百多亩,作为“五七大学”的学农基地,这期间,学生劳动过多,班主任和教师就成了“生产队长”。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卢龙。学校校舍大部分被震毁,学校被迫疏散学生授课。同年,县“五七大学”从校内迁出,学校与城内西小、东小合并,改为公社办七年一贯制学校,卢龙中学的教学仪器被各校一分而空,学校大操场西侧亦被体委占用。至此,卢龙中学陷入了低谷。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宣告结束。 (四)1977——2005 粉碎“四人帮”以后,历经十年浩劫的卢龙中学百废待兴。 1977年,学校恢复为“河北省卢龙县中学”,并被确定为唐山地区重点中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随着全国大好形势的来临,卢龙中学也开始踏上了拨乱反正,振兴教育的征程。 文革结束后,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对校内所有可用平房进行换顶加固;从1980年开始先后建起了能容28个班上课的两层数学楼、理化生实验楼、女生宿舍楼、男生宿舍楼、阶梯教室、教职工家属宿舍楼,重新开辟了图书馆、资料室,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迅速得到了落实。文革中造成的冤假错案都得到了平反。有一名文革中曾被批斗下放的老副主任被提拔为副校长;有两名老教师被提拔为教导主任;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革中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并被捕入狱判刑十八年的原副校长也得到平反并官复原职;有一名文革中被批斗的老教师被选为县政协委员。经过学校的大力培养,有3名老教师和15名中青年教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教师队伍得到了充实和加强。1978年为充实学校教学力量,县教育局由各校抽调十多名骨干教师到校任教,从1980年开始,五、六年中分配到学校的本科毕业生10名,专科毕业生28名。 1981年暑假后高中改学制,变2年为3年。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学校重新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了一整套工作制度。 为了整顿校风校纪,学校深入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学雷锋”、“学张海迪”等活动,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学生守则〉〉,努力营造尊师爱生和发扬钉子精神,刻苦学习的浓厚氛围。 1983年卢龙划归秦皇岛市,卢龙中学也随之为秦皇岛市领导。 1984年在几经调整、调动的基础上,学校完成了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两名年岁较高的副校长退居二线任调研员,将四名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提上来分别任校长和副校长,组成专职书记一人,校长一人,副校长三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好、知识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继续实行党支部(后改为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85年,市县两级政府拨款翻修操场,购置体育器材。5月,全市中小学运动会在卢龙中学召开。运动会期间,学校对大会工作人员及运动员、教练员的各项服务工作热情周到,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卢龙中学首次向全市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组织承办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86年,学校提出“砺志、勤奋、谦慎、健美”的八字校训和“严勤钻创”的学风和教风,并制定和试行〈〈中学生德育大纲〉〉,实行班级目标化管理。在思想教育方面,学校建立了在党总支领导下,由一名副校长直接负责,组成包括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负责人和班主任在内的政治思想工作系统,加强了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方面,学校大力提倡教学改革。遵循原则是“观点正确,概念清楚,突出双基,培养能力,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大力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搞好传帮带。举办公开课、一堂好课等活动,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在1983年的数理化竞赛和1984年—1986年高考中,学校都取得了令全市瞩目的成绩。 在体育方面,学校严格遵循“中学体育大纲”组织活动。全校除坚持上好体育课外,还坚持上好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每年举行田径运动会一次,每月举行单项对抗赛一次。1986年,体育合格达标率99%,优秀率达21.4%。在市举办的各种比赛中,女子跳高、男高二百米栏,女初一百米、二百米、男初手榴弹、八百米、一千五百米等项目均名列前茅。 1986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并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这期间,学校声誉日隆,引起省市各界的密切关注。外地学生纷纷要求转学或借读到卢 龙中学,使学校应接不暇。 1987年学校评定教师职称,评出中学高级教师27名,中学一级教师36名。 1989年学校改为校长负责制,并制定岗位人员的工作评估办法,试行效益工资制。 1990年开始实行对高一学生的军训制度。既每学年在高一新生入学之初利用一周时间聘请县武警中队官兵对学生进行队列练习和内务方面的训练,在严明学校纪律,规范学生行为等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同年,学校被市评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学雷锋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 1993年暑假后,经上级批准取消初中在全县招生的规定,开始招收城内非农业子女入学,共招四个班。 从1993年开始,学校试行年级组、教研组并行的管理体制。使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都得到了加强。在教学方面,大力倡导“三为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学思想,促进了广大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全校教研教改活动的开展。 1994年,学校投资6万元建李大钊生平事迹展览馆,图文并茂地反映李大钊同志光辉灿烂的一生。每年9月份学校都要组织新生参观,还以“弘扬大钊精神,做新时代青年”为主题,通过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讨论会等活动,弘扬大钊同志爱国主义精神和崇尚民主、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市委宣传部、市检察院、市大钊协会和县委政府领导也慕名前来参观。县内中小学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现在的大钊馆已被县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鉴于几位校长都面临退休,学校再次进行新老交替,建立了新的领导班子,设校长一人,党总支书记一人,副校长三人,中层领导也做了些调整。继续实行校长负责制。 从1997年开始,学校提出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开放强校、以校养校”的四大发展战略,以改革的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力争把卢中办成环境优美、管理科学、师资雄厚、设备先进、科研领先、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示范性窗口学校,并提出了“科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使每一位卢中学生都主动和谐地得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方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出现了新局面。尤其在教学研究和改革方面,出现了以“自学辅导”教改实验为代表的教学改革热潮。为了推广卢中经验,县教育局成立了跨校教研组,以卢中各科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定期举办“教学开放周”、“教学观摩周”和“专题教学研讨”等活动。带动了全县教学研究和改革活动的开展。 1997年,学校根据原国家教委在中学高年级和大学学生中发展党员的精神,成立了中学生业余党校,通过组织学生上党课、举办短期培训班等形式对青年团员进行马克思基础理论和党史知识教育。到2005年7月,共发展了学生党员19名。这些党员同学在校内和升入高校后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高中入学高峰的到来,学校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学校可用资金有限,教学及生活用房紧张,基础设施陈旧,办学条件落后,这就使学校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受到了极大限制。学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下决心要改善办学条件。一方面向上争取省市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在校内紧缩开支,通过银行贷点,学校筹点,教师集点的多渠道资金筹措办法,先后投资近二千万元,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使校园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98年,兴建7535平方米教学楼一座;2001年,兴建3850平方米餐厅(兼食堂)一座,2002年,开始兴建集理化生实验、英语语音及计算机教学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的科技楼一座,并于2003年秋竣工投入使用。此外,学校又投资初步完成了校园地面硬化,水暖及用电线路改造。从2001年开始,陆续装备了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41台微机)两个学生微机室(共150台微机),三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多功能厅,两个听读型语音教室和一个视听语音教室。并于2003年10月完成校园网初步建设,开通了ADSL(宽带)专线一条,实现了微机与互联网的联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2003年,兴建3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把原实验楼改造成图书馆,新购图书88591册,书架144组,刊物架251个及配套阅览桌凳,使学校的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2001年开始,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2001年招生580人,2002年招生780人,2003年以后,每年招生达1000余人。 进入21世纪,我国飞速发展的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坚持“在传统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方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注重研究和实践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模式,更好地发挥重点高中实验性、示范性作用。为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 改革学校管理模式。安排中层干部直接负责对年级组的管理,形成学校党政领导、处室、年级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改革教研体制。成立教科室,由教科室负责对学校教育科研进行总体规划和管理,抓好课题立项,全方位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学校把培养教师队伍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来抓。学校注意用现代教育理念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及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国务院《关 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同时邀请专家来校举办现代教育思想讲座,使大家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其次,是切实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学校责成专人负责,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培养青年教师,促使他们迅速成为教学骨干。三是鼓励教师进修。至2004年底,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同时有13名教师完成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四是进行校本培训。1997年以来学校利用寒暑假、公休日、晚上等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八轮现代化教育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了WIN98操作,阅卷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WORD、EXCEL等公用软件的使用,POWERPOINT、AUTHORWERE、FLASH课件制作工具、网络知识等多种教学软件和上网知识、各种信息化资源综合使用的基本方法。50岁以下任课教师人人能自己制作课件,50岁以上教师都能上网阅览或下载有关教学资料,并很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经过多年的继承、探索、巩固提高和深化,学校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和实践,总结出自学导练教学法。其基本课堂模式是:整个课堂环节为四个阶段即诱思启发阶段,学生自学阶段,教师精讲阶段和巩固应用阶段。自学导练法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于1998年成立了电教组,使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三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仅2002年,全校教师共上课件课近千节,收到了很好效果。 扎实深入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在历年高考中,《高中化学程序启发教学改革实验》、《高中数理化自学导练式教学改革实验》、《高中物理教案、学案一体化复习法》等改革都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2000年以来,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高考成绩在市内同类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考入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上海交大等名校的学生就有200余人。 2002年底,学校被命名为省“自主学习实验学校”和“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管理和丰厚的教育教学经验发挥了巨大的辐射作用,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近年来,学校加大了跨省、市、县的对外交流活动。一是承办全市研讨会,如2000年全市高三备考会、2001年高中生物化学教学研讨会、2004年全市教育科研现场会等。再就是与辽宁沈阳二中、河北师大附中、正定中学、辛集中学、遵化一中、迁安一中、迁西一中、滦南一中以及市内各兄弟学校结为友好单位并派教师交流经验。 2002年,前中顾委委员、李大钊之子李葆华来校,参观了“李大钊纪念馆”,表达了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同时也对学校发展寄予了殷切希望。 同年,蒙古国一行36人的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连连赞许。 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墨西哥特命全权大使任景玉借回乡探望之际欣然为母校题词,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切感情。 2004年,学校教研成果喜获丰收。有5个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结题,有10名教师获市级科研成果奖;两名教师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3名教师获国家级论文奖,20名教师获省级奖。从2000年到2004年,学校教师发表省级以上优秀论文67篇,其中国家级12篇。 2004年1月,省示范性高中评估组李强副处长一行来校进行评估。同年省教育厅批准卢龙中学为河北省级示范性高中。从此,卢龙中学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5年,学校女生宿舍楼续建工程彻底完工,高中继续扩招,在校生人数达到3400人。是年高考,有4人进入全市应届文理前10名,600分以上人数列全市第二位。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卢龙中学这所百年老校,虽历尽沧桑,但雄厚的历史积淀和发扬大钊精神的光荣传统,一直传承不衰,它激励着卢中人在曲折中奋进,在改革中腾飞。如今,已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卢龙中学,正以百倍的斗志、锐意进取的精神,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转自:卢龙中学网)
浏览
4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