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口镇第二中学
学校简介店口镇第二初级中学诸暨市店口镇第二初级中学创立于1956年10月,于1997年易地新建。目前位于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文昌路6号。店口二中教师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其中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7人,市级教坛新秀2人,市级名师培养对象3人,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30多人。学校倡导“规范+特色”,“全面+特长”的办学宗旨,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以“锻造五金精神,提高办学品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办学理念,把“五金精神,文化立人”作为特色理念,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办学道路,教学成绩斐然。店口二中特色学校育人核心词为:传承理想、陶冶品质、点拨智慧、发扬五金精神。店口二中的教师具有高尚、敬业、大气、上进的特质,而学生也具有善良、自信、理性、高贵的特质。学校积极发扬“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团结敬业”的教师精神;'自强不息"的学生精神,并把“开放、诚信、团结、坚毅、创新”确认为特色之一的五金精神。学校校歌为《放飞理想》。校标示意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发出万道霞光。一个钢铁巨“人”迎着阳光,顶着天,立着地。此标志以“人”字为基本造型,寓意店口二中的教学宗旨以育人为本。取形“金”字,体现了店口南方五金城的地方特色,并象征店口二中的教育质量像钢铁一样过硬;又似一只伶俐的飞燕,直冲云霄,势不可挡。整个标志色彩鲜艳饱满,构图平稳,稳中有动,动静结合,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店口二中校标、校徽(3张)学校的发展愿景为:让我们的教师成为店口最受尊重的人,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店口最为幸运的人。办学环境和规模店口二中校区于1997年易地新建。规划布局合理,简洁明快,整洁优美。学校共占地68亩,建筑面积20360平方米,绿化面积万余平方米。建有300m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室外乒乓球台、沙坑等。学校拥有按截止2010年9月全省最先进标准配备的双向闭路电视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设有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的综合电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室及标准化的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阅览室、语音室、围棋室,也有卫生室、广播室,团队活动室等。截止到2010年9月学校有计算机150台,图书馆藏书46650册,人均可阅览图书39.70册,报刊种类达105种以上,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达到215种以上,各门学科的音像教材配备齐全。优质的校园环境,为全校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店口二中校园环境(6张)校史沿革店口二中创办于1956年,校址设在店口镇文昌路,系浙江省农村示范初中。1956年,县政府在店口创办诸暨县第十中学(后改名为店口中学)。1958年创办诸暨县朱家站中学,1989年,店口中学和店口镇中合并为店口镇中。同年,紫东初中和朱家站中学合并为紫东初中。1997年,紫东初中并入店口镇中。2001年8月,店口、湄池两镇合并,店口镇初级中学改名为店口镇第二初级中学,简称店口二中。1997年,学校进行易地新建,新校区共占地68亩,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行政用房和篮球场、羽毛球场、室外乒乓球场等各种体育健身场地一应俱全,300米跑道的运动场内设简易足球场,有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食堂和男女宿舍各一幢,教工宿舍楼两幢,配备标准的“十室四系统”教学设施,有计算机150台,多媒体教室8个,藏书45650册。店口二中(9张)主要荣誉2000年始,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试验先进学校,浙江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绍兴市国防教育先进集体,诸暨市标准实验室,浙江省示范初中,诸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绍兴市创安达标单位,诸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诸暨市示范图书馆(室),诸暨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诸暨市示范家长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诸暨市第一所基本现代化学校,绍兴市绿色学校,诸暨市基本现代化学校,绍兴市文明学校、诸暨市优秀团支部、浙江省围棋育苗基地、绍兴市德育先进工作集体等荣誉称号。2010年来,学校又创佳绩,获得绍兴市第四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校内主题活动奖、市十二届学生艺术节文艺汇演初中组舞蹈二等奖、“2011年市第二届阅读文化节‘十佳特色活动’学校”称号、“2011年市第二届阅读文化节‘经典阅读’示范学校”称号、市十七届少儿棋类比赛围棋初中组团体冠军。被评为绍兴市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诸暨市2012年度“平安校园”、诸暨市2012年度“家长满意学校”等荣誉。学校的特色项目《五金人生》校本课程,更是先后荣获诸暨市2012学年教育系统“创优成果奖”、绍兴市优秀学校课程评比一等奖。学校前景长风破浪为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校师生将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下,众志成城,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努力为店口教育谱写新篇章。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浏览
3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