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开实验学校

联合创作 · 2023-09-27 14:12

学校简介学校紧紧围绕着“树国办校旗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普通大众子女享受最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视学生为动态发展成长中的人,在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本着授人以鱼一餐之用,授人以渔终身受益的原则,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以此,学位创立了特色,提升了质量,树立了品牌。学校先后获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天津市落实德育规程先进学校、天津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南开区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南开区中、高考社会贡献奖学校等等众多荣誉称号。自2003年至今,小学部教育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南开区前茅;幼儿部获天津市一级一类园称号。天津南开实验学校学校理念丰富办学理念内涵,实现“零距离”教育“ 创造美好校园生活,办百姓满意优质学校”是该校的办学理念, 在学校快速发展进程中,这个 理念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我们认识到,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生命对生命的激励 ,学校是生命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场所, 学校要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 最终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因此, 学校教育要从只重智育回归到全面育人上来,回归到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上来,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心灵的充实、智慧的启迪、精神的陶冶、身体的强壮都得到落实。师生在充满信赖的生态环境中持有绿色心情进行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有特色的、有效率的。这样的办学理念让我们全校员工重新认识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公平对待和关爱每一位学生, 而教育的过程也逐渐变为蹲下来倾听学生、认识学生、感受学生的过程。 为了让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一点,再近一点,谢校长鼓励教师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谈话,参与他们的讨论,了解他们的兴趣,寻找缩短距离的切入点。 为此,学校开展“十二知晓”活动,内容是:教师要知晓学生的健康状况、姓名含义、上学路经、社区环境、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困难疑惑、心理需求、偶像朋友和家长愿望,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每个进入实验学校的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 学生和老师成为知心的朋友,教育活动慢慢向“零距离”的要求迈进 。 在京津沪渝四市区教育研讨会上,与会的教委领导和一线校长都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对此给与积极肯定:“十二知晓”活动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自己的老师。丰富课程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细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率细化教学管理是保证各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学校提示教师做到如下几个方面: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求知欲等,让学生“想学”;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有效地调控课堂,使学生“能学”;通过启发诱导,提供相应的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通过评价、反馈、激励等手段,使学生达到“学会”的目的。结合校情,我们遵循“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原则,细化和规范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 )细化和规范校本教研实施课改的主体是教师,所有教师都应能站在课程的层面运用教材,这方面,我们组织教师在有效 教研上下功夫 。学校把周二下午的时间固定下来做为学科组教研时间,雷打不动,专门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装修了教研交流室,其他学科共享各专用教室。我们的教研做到三点:( 2 )规范教研专题。注重从小专题入手,每次抓一个问题,研究透落实好,注重实效。( 3 )规范教研程序。即分工准备、中心发言、专题讨论、听课交流和整理总结。在教研中,注重教师整体提升,尤其注重提升短板,以保证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推广“读、思、议、练”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学、教研深度契合。( 4 )规范教研专题。做好“三问”:一是问自我。坚持“课前问”,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向自己发问,例如,为什么这样上课,应该怎样上这堂课,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坚持“课中问”,对课堂中发生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扪心自问,及时调控教学策略。这样,可以克服教学预设带来的机械呆板的弊病,让课堂教学随时产生智慧的火花;坚持“课后问”,就是在课后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问题,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二是问学生。教师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和对教师的期待等,这样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问同行。教师应倾听同行对所听或所了解到的有关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这种意见科学性强,有利于教师很好地改进教学工作。精心设计课内训练学生主体地位的张扬,并不能简单地以学生行为活动的多少来评判,而应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思维的“有效运动量”来衡量。在课内训练设计上,教师注重把握以下原则:( 1 )从符合学生需求入手,设计训练环节。体现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的指导思路,使全体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方法。根据学生实际,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作选择与调整,对训练内容加工提炼,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2 )要让学生“能学”。教师要给学生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敞开思维、表现自我,在师生互动中散发活力。( 3 )要让学生 “有机会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科学选编每一个练习题,体现趣味性、针对性、实用性、层次性。( 4 )从困难学生起步,小步慢跑不停步。根据学生现状,实施“低起点,小步慢跑不停步”的训练策略,从困难学生抓起,夯实基础,狠抓落实。细心落实课后反馈(1)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明确提出“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引导学生不灰心、不丧气、不放弃,教师随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各种形式的反馈(包括作业、检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反馈分出层次,这就需要教师在作业精编上下功夫,发挥学科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集体讨论组织力量编制出符合该校教学实际、学生实际的高质量、有特色的作业训练系列。在作业管理上,我们制作“作业格”,为每个年级每个学科设立放置作业的格子,使作业管理常规化。在这里,老师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借鉴,许多教育经验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聚集、碰撞、传播的过程。同时强化作业批改评价过程的互动性,采用自我批改、教师巡回批改、学生互阅、师生集中评改、师生面批面改等多种方式。学生从别人的作业中汲取优点,或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或找到更好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和认识与评价的能力。(2)研发校本课程, 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不竭动力校本课程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 校于九年前开始了阳光读书活动。 用读书拓展学校的教育空间,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养成阅读生活习惯,提高学习和认识能力,同时化解学科学习的难度和负担,提升学习效率,腾出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实践,形成良性循环。经过摸索与实践,学校于 2009 年将读书活动发展为读书课程,即“阳光读书”校本课程。针对阳光读书课,我们确立了课程的目标、领域、内容、课型,制定出《阳光读书校本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案》。现在,学校教师又在编写《阳光读书校本课程用书》,是课程实施进一步规范。该书现已印刷出版了全套九册中的六册,其余四册正在编印过程中。阳光读书课程是实施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阳光读书课”,由教师按照课时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每周一节;二是“阳光读书活动”,由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活动,每两周一次。每年 3 月,学校举办校园书市; 4 月,学校评选“阅读之星”、“书香家庭”和“故事大王”; 5 月,组织学生代表到图书大厦挑选图书,由学校出资购买,丰富学校藏书。学校图书馆每周二对社区开放并组织读书沙龙,成为社区阅读生活的交流平台,形成了“学校 — 家庭 — 社区”的阅读网络,为学生营造由课内向课外,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的阅读时空。学校的 阳光读书 课程曾被《焦点访谈》、《中国教育报》和本市 新闻媒体报道 ,学校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我们认为,阳光读书课程的实施,是在用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精华,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3)丰富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南开区在落实“ 2 + 1 ”工程的基础上提出每所学校要拥有一个体育运动队和一个艺术社团,即“ 1121 ”工程。该校专门成立“ 1121 ”项目组,使学生体育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常规化,把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能素质放在第一位,教会每一个学生文明娱乐和健身。学校成立家长学校,编印教材《 21 世纪父母怎样教育孩子成人成才 —— 家庭教育学应用读本》, 参加学习的家长转变了落后的教育方式,学会引导孩子做人、做事、交往、读书学习, 学生拥有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氛围。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中小幼教育有效衔接中小幼一体化是实验学校独有的教育优势,许多学生在学校从幼儿园一直上到中学,学习生活具有多年连续性特点;学校中小学教师常年工作在一起,相互交流频繁,这些均为探索中小幼教育衔接提供了条件。谢校长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全校干部教师,开始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探索中小幼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开展中小衔接教研活动这是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个创新。所谓中小衔接教研,就是发挥学校中小幼一体化优势,突破年级界限,让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段教师在一起教研。学校开设三间中小衔接教研室,定期组织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衔接年级的教师(如小学六年级和中学七年级)进行集体教研,相互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关注在教学上的相互衔接。开展中小学互相听课活动不同年级的教师互相听课,感受临近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授课时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习惯,注重教学方法的过度,减缓学生学习坡度。这样的教研开拓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大家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学生在学段过渡时感到比较平缓顺畅,学业和心理负担明显减轻。组织小学生和幼儿感受下一学段的学习生活学校定期组织大班幼儿到小学部,小学高年级学生到中学部,参观学校设施,参加升旗仪式,熟悉学校环境。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幼儿和小学生对下一学段学习生活的渴望,并做好心理和生活上的准备。结合家长学校实施家园共育学校定期召开培训讲座,向家长介绍幼小、中小衔接工作的相关内容,让家长准确把握住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并结合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训练,使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地过渡到小学、中学的学习生活。不断追求卓越的探索与实践,使得实验学校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0 年 4 月教育部领导进行“东部沿海地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 考察中来到该校,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与高度的评价。 2011 年 5 月在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开展的“身边的好学校”主题宣传活动中,该校被市教委遴选为“身边的好学校”。 5 月 11 日《天津教育报》以“公办校的一面旗帜”为题, 5 月 13 日《天津日报》以“中小幼一体化教育显特色”为题,分别对该校进行了宣传报道。该校先后 获得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天津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天津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以及天津市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一等奖、南开区第九节读书节优秀学习型组织、南开区教育局先进党组织等荣誉。前不久,被天津市教育学会吸纳为天津市“现代学校联盟计划”成员学校,并报中国教育学会“全国联盟行动计划”参选,同时被南开区评选为特色学校。多年来,学校中考成绩始终名列南开区国办校之首,特别是近年来,该校中考总分平均分及单科的平均分均已超出部分市、区重点学校。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了业内与百姓的广泛认可。谢永芬校长经常告诫自己并引导她的员工达成这样的共识:办好我们的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事业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正是这一沉甸甸的责任,让南开实验人不懈的探索与追求。学校教学楼的墙壁上写着这样的话:“ 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条道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 ”这句话,正是谢永芬校长和全体实验人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学校教育之路的精神写照。学校特色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原校长谢永芬学校特色发展的探索者—— 记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原校长谢永芬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是一所集中学、小学、幼儿园为一体的国办学校,拥有 5 个校区, 3000 余名师生。谢永芬校长给人的感觉是平静儒雅,温和睿智,淡定从容。远赴加拿大的进修学习为她平添了开拓与创新学校教育的强烈意识与卓越能力。近年来,谢泳分校长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园丁、天津市优秀德育研究校长、南开区“三青三名教育专家工程”名校长、南开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南开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被聘请为《中国教师报》教育专家团成员、《天津教育》常务理事。她所撰写的论文《用思想管理学校》在“全国教育管理与实践论坛”大赛作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论文《立足“校本”实践提升教师育德能力》获天津市第三届名校长高峰论坛论文二等奖。她还在“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上,以“学校德育管理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 环境育人、墙壁说话、班级成就学生”为题介绍教育经验,在上海召开的“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上,以“ 创新新课程实施机制,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 为题做大会发言。对学校教育她这样理解: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生命对生命的激励 ,学校是生命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场所, 学校要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 最终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因此, 学校教育要从只重智育回归到全面育人上来,回归到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上来,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心灵的充实、智慧的启迪、精神的陶冶、身体的强壮都得到落实。师生在充满信赖的生态环境中持有绿色心情进行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有特色的、有效率的。对学校管理,她提出这样的准则: 待人 —— 掏出一颗心,真情、真意、真心;处事 —— 端平一碗水,公开、公正、公平;律己 —— 对照一面镜,慎思、慎言、慎行。谢校长认为,教育是一份永恒的事业。在学校的发展史上,任何一位校长,无论任职几年,都仅仅是一位“过客”。但是,既然你到过这所学校,你就应该让学校在你任职的这段历程中增值。只有学校不断增值,才能让老师不断增值,学生不断增值,才能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维护公平、守护师生尊严的服务者,为教师、为学生、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其次,校长还应该是一个承前启后者,应该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同时为继任者铺好路,尽可能地扫除障碍。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以人为核心的各类教育资源都得到最优配置,进而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这就要靠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来实现。学校管理的内容虽然千头万绪,但其最终目标就是人尽其才、人尽其力、人尽其心,形成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学校管理的关键应该是唤醒教师内在的创造激情,同时还应处理好约束与调动的关系、服从与协调的关系、使用与培养的关系、求同与存异的关系。正是有了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管理的独到认识,谢永芬校长带领南开区实验学校取得了令人注目的办学成绩: 学校先后 获得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天津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天津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以及天津市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一等奖、南开区第九节读书节优秀学习型组织、南开区教育局先进党组织等荣誉。前不久,被天津市教育学会吸纳为天津市“现代学校联盟计划”成员学校,并报中国教育学会“全国联盟行动计划”参选,同时被南开区遴选为特色学校。多年来,学校中考成绩始终名列南开区国办校之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中考总分平均分及单科平均分均已超出部分市、区重点学校。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了业内与百姓的广泛认可。谢校长和她的伙伴们没有在成绩面前停住脚步,而是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在特色办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走进学生心灵,实现“零距离”的教育谢永芬校长的“ 创造美好校园生活,办百姓满意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内涵,促使 全校员工重新认识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公平对待和关爱每一位学生, 而教育的过程也逐渐变为蹲下来倾听学生、认识学生、感受学生的过程。 为了让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一点,再近一点,谢校长鼓励教师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谈话,参与他们的讨论,了解他们的兴趣,寻找缩短距离的切入点。 为此,学校开展“十二知晓”活动,内容是:教师要知晓学生的健康状况、姓名含义、上学路经、社区环境、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困难疑惑、心理需求、偶像朋友和家长愿望,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每个进入实验学校的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 学生和老师成为知心的朋友,教育活动慢慢向“零距离”的要求迈进 。 在京津沪渝四市区教育研讨会上,与会的教委领导和一线校长都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对此给与积极肯定:“十二知晓”活动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自己的老师。丰富课程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细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率谢永芬校长认为,细化教学管理是保证各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所以,学校管理层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如下几个方面: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求知欲等,让学生“想学”;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有效地调控课堂,使学生“能学”;通过启发诱导,提供相应的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通过评价、反馈、激励等手段,使学生达到“学会”的目的。结合校情,我们遵循“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原则,细化和规范以下三个教学环节:细化和规范校本教研学校组织教师在有效 教研上下功夫 ,把周二下午的时间固定下来做为学科组教研时间,还专门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装修了教研交流室,提出教研要做到三点:( 1 )规范教研专题。注重从小专题入手,每次抓一个问题,研究透落实好,注重实效。( 2 )规范教研程序。即分工准备、中心发言、专题讨论、听课交流和整理总结。推广“读、思、议、练”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学、教研深度契合。( 3 )规范教研专题。做好“三问”:一是问自我。坚持“课前问”,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向自己发问,例如,为什么这样上课,应该怎样上这堂课,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坚持“课中问”,对课堂中发生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扪心自问,及时调控教学策略。这样,可以克服教学预设带来的机械呆板的弊病,让课堂教学随时产生智慧的火花;坚持“课后问”,就是在课后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问题,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二是问学生。教师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和对教师的期待等,这样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问同行。教师应倾听同行对所听或所了解到的有关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这种意见科学性强,有利于教师很好地改进教学工作。精心设计课内训练学生主体地位的张扬,并不能简单地以学生行为活动的多少来评判,而应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思维的“有效运动量”来衡量。在课内训练设计上,教师注重把握以下原则:( 1 )从符合学生需求入手,设计训练环节。体现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的指导思路,使全体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方法。根据学生实际,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作选择与调整,对训练内容加工提炼,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2 )要让学生“能学”。教师要给学生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敞开思维、表现自我,在师生互动中散发活力。( 3 )要让学生 “有机会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科学选编每一个练习题,体现趣味性、针对性、实用性、层次性。( 4 )从困难学生起步,小步慢跑不停步。根据学生现状,实施“低起点,小步慢跑不停步”的训练策略,从困难学生抓起,夯实基础,狠抓落实。细心落实课后反馈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明确提出“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引导学生不灰心、不丧气、不放弃,教师随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各种形式的反馈(包括作业、检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反馈分出层次,这就需要教师在作业精编上下功夫,发挥学科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集体讨论组织力量编制出符合该校教学实际、学生实际的高质量、有特色的作业训练系列。在作业管理上,学校制作“作业格”,为每个年级每个学科设立放置作业的格子,使作业管理常规化。在这里,老师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借鉴,许多教育经验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聚集、碰撞、传播的过程。同时强化作业批改评价过程的互动性,采用自我批改、教师巡回批改、学生互阅、师生集中评改、师生面批面改等多种方式。学生从别人的作业中汲取优点,或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或找到更好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和认识与评价的能力。研发校本课程 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不竭动力该校于九年前开始了阳光读书活动。 用读书拓展学校的教育空间,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养成阅读生活习惯,提高学习和认识能力,同时化解学科学习的难度和负担,提升学习效率,腾出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实践,形成良性循环。经过摸索与实践,谢永芬校长于 2009 年将读书活动发展为读书课程,即“阳光读书”校本课程。针对阳光读书课,学校确立了课程的目标、领域、内容、课型,制定出《阳光读书校本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案》。现在,学校教师又在编写《阳光读书校本课程用书》,是课程实施进一步规范。该书现已印刷出版了全套九册中的六册,其余四册正在编印过程中。阳光读书课程是实施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阳光读书课”,由教师按照课时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每周一节;二是“阳光读书活动”,由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活动,每两周一次。每年 3 月,学校举办校园书市; 4 月,学校评选“阅读之星”、“书香家庭”和“故事大王”; 5 月,组织学生代表到图书大厦挑选图书,由学校出资购买,丰富学校藏书。学校图书馆每周二对社区开放并组织读书沙龙,成为社区阅读生活的交流平台,形成了“学校 — 家庭 — 社区”的阅读网络,为学生营造由课内向课外,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的阅读时空。学校的 阳光读书 课程曾被《焦点访谈》、《中国教育报》和本市 新闻媒体报道 ,学校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谢校长认为,阳光读书课程的实施,是在用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精华,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丰富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南开区在落实“ 2 + 1 ”工程的基础上提出每所学校要拥有一个体育运动队和一个艺术社团,即“ 1121 ”工程。为此,谢校长专门成立“ 1121 ”项目组,使学生体育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常规化,把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能素质放在第一位,教会每一个学生文明娱乐和健身。学校还成立家长学校,编印教材《 21 世纪父母怎样教育孩子成人成才 —— 家庭教育学应用读本》, 参加学习的家长转变了落后的教育方式,学会引导孩子做人、做事、交往、读书学习, 学生拥有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氛围。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促进中小幼教育有效衔接中小幼一体化是实验学校独有的教育优势,许多学生在学校从幼儿园一直上到中学,学习生活具有多年连续性特点;学校中小学教师常年工作在一起,相互交流频繁,这些均为探索中小幼教育衔接提供了条件。谢校长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全校干部教师,开始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探索中小幼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开展中小衔接教研活动这是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个创新。所谓中小衔接教研,就是发挥学校中小幼一体化优势,突破年级界限,让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段教师在一起教研。学校开设三间中小衔接教研室,定期组织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衔接年级的教师(如小学六年级和中学七年级)进行集体教研,相互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关注在教学上的相互衔接。开展中小学互相听课活动不同年级的教师互相听课,感受临近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授课时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习惯,注重教学方法的过度,减缓学生学习坡度。这样的教研开拓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大家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学生在学段过渡时感到比较平缓顺畅,学业和心理负担明显减轻。组织小学生和幼儿感受下一学段的学习生活学校定期组织大班幼儿到小学部,小学高年级学生到中学部,参观学校设施,参加升旗仪式,熟悉学校环境。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幼儿和小学生对下一学段学习生活的渴望,并做好心理和生活上的准备。结合家长学校实施家园共育学校定期召开培训讲座,向家长介绍幼小、中小衔接工作的相关内容,让家长准确把握住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并结合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训练,使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地过渡到小学、中学的学习生活。谢永芬校长带领南开实验人 戮力砥心 ,锐意进取, 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以拼搏奋进、求实创新的精神, 用现代教育的理念思考和实施素质教育,创立了教育特色,提升了教育质量,树立了学校品牌,用自己的方式实践教育均衡, 走出了特色办学之路。对于校长工作,谢校长这样说:校长工作是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当你接过前任校长手中的接力棒后,首先要跑好自己手里的一棒,还要尽力为下一棒争取宝贵的时间。如今,南开区实验学校在谢永芬校长承接的这一棒中已是遥遥领先。 2010 年 4 月教育部领导进行“东部沿海地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 考察过程中来到实验校,对学校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 2011 年 5 月在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开展的“身边的好学校”主题宣传活动中,实验学校被市教委遴选为“身边的好学校”。 5 月 11 日《天津教育报》以“公办校的一面旗帜”、 5 月 13 日《天津日报》以“中小幼一体化教育显特色”为题,分别对学校进行了宣传报道。
浏览 1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