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第一中学
简介江门一中是一所全日制、全寄宿的学校,以“明志崇德,砺教笃学”为校训,原校坐落于江门市区蓬莱山上,距广州 101 公里(现已迁往广东江门市金瓯路138号),前身为景贤书院,创办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1760 年)。 1930 年扩办为市立中学,于196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重点中学,2008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验收。江门一中新校址于2005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1.6亿多元,计划学生人数4500人,教职工330人,是一所全日制、全寄宿的学校,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新学年开学后,该校在校生达人3600,办学规模比原校扩大了1倍。新校区将采用全封闭式管理,学校专门成立宿舍管理委员会,实行岗位责任制,每栋宿舍设2名宿管员,男、女生楼各设两名保安,设2名组长协调、监督、检查,确保严格按照《学生宿舍管理条例》管理宿舍;熟悉掌握学生居住分布情况,做好学生在宿舍内的日常生活指导、服务、教育、管理工作,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此外,医生、水电维修工、保安、值班人员、司机、校外公安力量等都24小时待命。新校区的食堂总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以安全性、规范性、专业化、标准化为原则,食堂硬件严格按照江门市卫监所设计要求建造,并按照江门市A类集体食堂标准进行管理。食堂的所有设施、设备完全按卫监所的要求去设计、采购。运动场面积占整个校园的三分之一,包括19个篮球场,10多个排球场,2个足球场,一个游泳池以及羽毛球、网球场等。3000多平方米的体育馆,所有体育设施按示范性学校的标准去设计,给3000多个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活动空间。新校区的雄厚硬件设施设备,支持新的课程改革教育教学需要,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合理安排学生的休闲、学习、娱乐和活动的时间,使学生能在一个舒适、和谐的校园里,高效率地学习,充分发挥封闭式教育管理的优势,培养具有和谐、开创性、发展式的人才,而“软件”方面,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江门一中的优良传统,把“一中人”的精神搬过去,让新校区成为一中校风延续和拓展的地方。江门一中是一所有着78年办学历史的享誉省内外的名校,它从侨乡崛起,从广东省重点中学到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摘取了一个又一个的桂冠,攀登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从“爱、严、勤、实、活”到“明志崇德、砺教笃学”,78年的发展历程,记载了几代一中人的艰辛努力,更记载了几代一中人的辉煌业绩。“校荣我荣,我荣校荣”已成为一中人共同的荣誉追求,从这里走出的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乃至世界各地,他们用博学和才干回报着国家,回报着社会。江门市第一中学早在六十年代初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改革开放后经不断地进行教育实践的探索,提出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办学模式,在办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94 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并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活跃的中学生生活先进单位”、“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绿色学校”等。近十多年来高中升学率都在 98% 左右,上重点线比率均在 50% 以上。连续出了四名全省高考“状元”, 10 多人次获得省高考单科状元,先后有 40 多人考入清华、北大。学科竞赛成绩卓著:陈涵同学荣获 1992 年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第一名;从 1996 年开始,史虹、黄舟和马俏等多位同学在国际英语能力测试中获中国赛区特等奖。新世纪伊始,学校以“发展教育理念”统率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明志崇德,砺教笃学”为校训,坚持“务实求活、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以人为本,构建以学习者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未来不断学习的需要为教育目标的教育体系,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创新和发展。学校与美国加州河滨市 John W.North High School 签定了友好交往意向书,加强了学校教育的国际交流。学校还发挥重点中学的辐射作用,成功地协助了江门市景贤学校、广东福泉中英文学校和中港中英文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的管理和发展,为新时期重点中学办学体制的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 [1]校训“明志崇德,砺教笃学”作为江门一中的新校训,以“发展教育”理念为基础,分别从立世树人与教学相长两个层面展现了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既体现了21世纪教育的时代特色,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明志崇德”向全体师生提出了立世树人的新要求。“明志”语出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新世纪,我们更应该在时代大潮中明确自己的志向,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放弃荣辱,抛掉浮躁,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崇德”是华夏历代承传的民族精神。《易经》曰:“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意谓: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种传统精神在新世纪中仍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全体师生应该秉承“十六大”关于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修德正心,养成正直高尚的人格,从而以博大的胸怀顺应自然与社会变革,承担起时代的使命。“砺教笃学”体现21世纪“两代人共同成长”的教育新理念。“砺教”是一个教学互动的过程。常言道“能者为师”,师生关系在新世纪的定位必须体现“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理念;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教师更应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立足于一方教坛,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终生学习的导师。 “笃学”是一个切实专心、孜孜以求,从而达到学问的博大精深、融会贯通的动态学习过程,它引导一中人关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健身”,师生携手共创一个学习化的新型校园。为师者,志、德越高越能给学子宽广的天地,一任他们磨砺高飞的羽翼; 为学子,志、德越高越能在未来的世界,一展他们驾风御雨的才能 教者,用自己的学识发掘发挥学生的潜能; 学者,用自己的聪慧发展创造世界的奇迹。让我们全体师生以新的校训匡正言行,树立江门一中傲立于世的风范。校歌蓬莱之光历任校长、书记江门市第一中学林荣辉 党委书记、校长 2006.2~现在蔡达辉 副校长 1999.9~现在梁瑞洪 副校长 2002.8~现在袁柳生 副校长 2002.8~现在任忠红 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3.8~现在吴军 党委书记、校长党委 1996.7~2006.1丁继开 校长 1983.12~1999.1周恩泉 副校长 1994.12~2000.1谭一毅 党总支书记、副校长 1991.4~1996.7杨希圣 党总支书记、校长 1979.1~1983.10曾传鎏 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 1979.8~1987.3余子焯 副校长 1983.12~1996.9张文茂 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 1986.6~1993.7伍克荣 党总支书记、副校长 1975.5~1978.8冯荣兆 党总支书记、校长 1978.8~1983.12蓝田 书记 1978.8~1979.1温植 革委会主任、书记 1973.9~1974.3林立芳 革委副主任、副书记 1975.6~1983.12赵瑞英 党支部副书记、革委副主任 1976.8~1983.12伍克荣 革委副主任 1975.5~1978.8冯荣兆 革委主任、革委副主任 1972.7~1974.3张敬婷 革委副主任 1973.1~1975.3刘毅 革委副主任 1972.12~1977.6杨希圣 革委主任、书记 1953.2~1968.8梁伟 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1955.3~1961.8黄枝 副书记、书记 1961.6~文化革命冯丽婷 革委副主任 1968.9~1970.3凌文清 革委副主任 1969.9~1973.1张秀娟 革委副主任兼副书记 1970.12~1973.1温良 代校长 1958.4~1959.2杨希圣 校长兼书记 1953.2~1968.8沙洪江 副校长 1953.2~1956.2缅香中学和蓬江中学 两校合并后为江门一中杨希圣 校长 1951.7~1953.2王植生 副校长 1951.2~1951.7易铸 校长 1951.2~1951.7缅 香 莫景耀 代校长 1950.2~1951.2黄龙章 校长 1947.7~1950.2蓬 江 张新安 校长 1950.2~1951.2梁松展 校长 1946.9~1950.2新会县立第二中学 解放初期改名江门二中王植生 校长 1951.7~1953.2何坤巽 校长 1950.4~1951.7林洛 代校长 1950.2~1950.4新会县立第二中学温兆基 校长 1949.7~1950.2钟宇宋 校长 1947.7~1949.7张超良 校长 1946.2~1947.7莫超雄 校长 1945.7~1946.2司徒棠 校长 1944.2~1945.7黄龙章 校长 1943.2~1944.2凌国美 校长 1941.7~1943.2赵鼎勋 校长 1940.2~1941.7陈崇兴 校长 1940.2~1944.2吴伯端 校长 1936.7~1940.2林鸿材 校长 1932.2~1936.7江门市立中学林鸿材 校长 1928.6~1932.2王德明 校长 1928.2~1928.6
浏览
6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