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闽侯第一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14 12:26

历史八闽首邑闽侯县的第一中学,屹立于风景秀丽的闽江之滨,经过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的洗礼,拥有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如今呈现出一派壮丽的风采。  闽侯一中,源自福州三牧坊,始于1902年的“全闽大学堂”。抗战期间,迁往沙县,同年8月,学校分初、高中两部办学,高中部校址在沙县城关;初中部迁往沙县泽滨,1943年9月,又迁到闽清六都(坂东)办学,1950年5月再迁至闽侯南屿镇办学,并改名为福建省闽侯中学(简称"省闽中")。1954年7月闽侯专区决定将福建省闽侯中学高中部迁往城门独立办学,后更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城门时期的闽侯一中曾经写下一中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是当时十四所省重点中学之一。70年代初期,闽侯县的城门,螺洲划入福州郊区,闽侯县城迁到甘蔗镇,闽侯一中也随迁至甘蔗,在原闽侯六中校址办学,更名为闽侯中学,1979年重新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先后多次被授予省、市级文明学校,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980年重新定名为闽侯第一中学。   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中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1985年被列为省重点中学中四十所保送学校之一,每年都有不少优秀学生直升到重点大学。  90年代,随着闽侯一中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其教育事业也得到了不断推进。1993年,闽侯一中通过了省"二级达标校"验收,同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几年来致力于教学改革,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中、高考都保持较好的升学率,第二课堂活动活跃。学生在参加省、市"奥赛"中捷报频传。学校还连续几届获得"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读书活动组织银奖,社团组织"瀛洲文社"也荣获全国中学"优秀文学社团"的光荣称号。今年夏天,两位学生代表福建省,参加在苏州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航模"希望杯"竞赛,分别荣获中学组男、女第一名,捧回了两个金杯,在"全国青少年走进新世纪"读书教育活动中,又一位学生喜获特等奖。荣誉2007年5月搬入新址,同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评审团专家组一行六人赴闽侯第一中学开展评审工作,专家组一致同意接收闽侯一中成为教师教育教席会员学校。进入21世纪以来,闽侯一中本着求真务实、坚持发展的精神,与时俱进,锐意改革。逐步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念,全面规范教学秩序,努力构建适合农村中学实际的教学新模式,大力推进“优化、自主、高效”的课题改革,不断优化教学环境,优化学习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几年来,高考成绩持续上升,连年刷新纪录。2003年应届毕业生494人,100%上大专线,本科上线率达65.2%。2004年应届毕业生上本科线率达85%,多人达北大清华线,2人录取清华大学。新校区由于历史原因,闽侯一中校园狭小,布局杂乱,周边又无可扩展的余地,难以适应新世纪的办学需要,严重制约着一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闽侯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建设闽侯一中新校区的决定。于2007年5月初步完成校区建设,校区也已经搬迁。建成后的闽侯一中是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充分体现新时代校园特征的现代化的花园式校园。 新校区的建成,将为闽侯一中这所百年老校奠定新的基业,为闽侯一中实现一级达标、进而跻身示范性高中行列提供了硬件基础;新校区的建成,将更激励闽侯一中全体师生为闽侯县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为实现“教育兴县”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现在在闽侯一中迁入新校区后不久就升入一级达标校行列。未来的一中将更加璀璨。发展近年来,昙石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为目标,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全村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现在全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稳定。在1997----2006年,昙石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示范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敬老模范村”,福州市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位一体”示范点,闽侯县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先进村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去年,昙石村通过全体村民和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获得了闽侯县2007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试点先进村以及年度绩效评估工作优胜单位、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昙石村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如下:  一、着眼规划建新村。昙石村结合本村实际大力整顿村容村貌,并按照规划建设住宅小区。制定村规民约,推行“门前三包”制度,制定村干部卫生责任制,分段包干,督促落实。重点对村口占道摆摊、交通拥挤的现象进行整治。针对通往昙石山博物馆周围乱倒垃圾的现象,昙石村派专人治理,定时清理垃圾,为村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利用昙石山博物馆拆迁395户村民住宅的机会,在昙石洋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一规划,建设一个占地面积为109亩的新小区,目前一幢幢整齐漂亮、规划有序的新楼拔地而起,有的村民已入住,此举大大改善了395户村民的居住条件,昙石村的规模和档次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立足生产求发展。近年来,昙石村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培养和支持企业发展,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改造旧村,建设新村,拓宽道路,狠抓外口管理等种种手段,制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外资,支持鼓励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动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今年又有几家皮件厂在昙石村落户,这些皮件厂招收村民近百人,为昙石村带来村财收入的同时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三、关注民生解民忧。针对村民反应强烈的水费偏高问题,昙石村投资68万元改造全村总长4800米的自来水管道,总改造户623户。该项目经过上级领导关心支持及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抓质量,抓工期,于2007年元月开始施工,当年七月中旬就通过验收。此举大大降低了水费,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赢得好评。  四、关心教育作奉献。省重点中学——闽侯一中要搬迁到昙石村,需在昙石村征用土地60多亩,这对昙石村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动员,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及征地补偿工作,为闽侯一中的顺利搬迁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目前闽侯一中已搬到新校区,大大提升昙石村的文化品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村两委干部还十分关心昙石小学的发展,在村两委干部的重视和努力下,目前昙石小学已更名为闽侯实小昙石分校,闽侯实小派名教师到昙石分校进行定期执教,对昙石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昙石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五、强化综治促稳定。村支部始终把安定稳定工作做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来抓,切实做好外口登记,出租户检查,帮教对象转化等工作。过年过节组织由村干部和退伍军人组成的夜间巡逻队进行夜间巡逻。同时重视信访工作。针对信访问题突出特点,村支部一帮人对信访户做到心中有数,出现问题能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不因一些小事没及时处理造成上访。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