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高陂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22 14:02

高陂中学高陂中学位于文化之乡龙岩市永定县高陂镇,创建于1901年,在一百年里,经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纵观百年,高陂中学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1901-1905年是一所私塾,1906年办成了"仰文学堂";到1922年发展成初级中学;1932年改办为"大埔县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1940年改称为"大埔县立第四中学";1945年创办成"完全中学",从此埔南有了最高学府,直到今天办成了"大埔县一级学校",2003年晋升为"梅州市一级学校"。校舍规模由一间祠堂发展成多间楼房,今天发展为容纳24个教学班、各种功能场室齐全,数座多层楼房的学校。  高陂中学,坐落在粤东韩江中游东岸,“瓷城”高陂镇南郊,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完全中学,埔南的最高学府。  上篇 晚清时期   从1901年起至1911年一共10年,是学校的初创时期,经历了私塾、公立“仰文学堂”和高陂镇立第一小学三个阶段,历任校长为:黄伍楼、丘铭光、张文华。  1901年,陂寨圩场黄氏祠堂里起办了私塾(原址,在今科学馆坎下),塾师是晚清庠生黄伍楼,黄先生是大埔县高陂乡黄塘村人,在邑中为饱学之士,享有很高声望。  旧时私塾,主课共开设“读经”、“算学”两大类课程。读经课主要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学经、诗经、此外还练写毛笔字;算学课学加减乘除低筹数学,学打算盘。副课有唱歌、画画、打健身拳:唱歌课教中国民间俗黍的“溜工尺”,画画主要画实物,有时也室外写生画村居民舍,山水花鸟;健身拳主要学打本地民间较为流行的杂家拳。  本年正值清政府为稳定政局推行“新政”,教育“改革”两大措施中,首条便是“废八股,废科举,令各省设立学堂”。黄先生教学之余,四处寻访能授新课之师,历经三载,新课终于开齐,自此求学者逐年增多,为解决校舍问题,启用了高陂、桃源两社的文昌祠庙。新开设的主课计有国文数学、历史、地理、动植物、音乐、美术、体育。附近民众称学校教唱“多来米发梭”为“唱洋歌”,称学生做的课间操为“做洋操”,对新课倍感新奇。  1905年,学校向清政府申请办成公立学堂,因文昌祠里有堂名为“仰文堂”,便以堂名为校名,称为高陂区立“仰文学堂”。1906年,清政府派员核查后见条件具备予以批准。黄伍楼为首任校长,共有教员6人。文昌祠里,有一正二堂二横土木结构的瓦顶平房,上下堂及二横之间有宽阔院地,占地面积378平方米。学校还根据陂寨岭的地形特点,构设了两扇木质大门开启的校门,半月形的校门坪,十七级的宽石阶,与入桃源的大路相接,这种整肃大方的格局一直延用到八十年代初期,才为更有气势的四层教学大楼所替代。  第二任校长是晚清庠生、韩山师院毕业的丘铭光。  1908年,张文华接任校长。张文华又名张琨阶,是晚清廪生,学识渊博,治学谨严。时高陂地区学子纷纷来校求学,每日晨昏,校外树下、竹林中,随处可闻琅琅书声。学生之中,古野乡赵公武、高陂乡刘起时,后来均成为国民革命军将领,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贡献。此外,两位校友在长时期内还为母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赵公武还出巨资为张老先生出版了文集《享帚集》。  1910年,学校经历了办学以来的首次挫折。当时清政府强令各乡编订门牌,部分群众误认为此举便是要抽人头税了,而抽到的税金就是给仰文学堂作办学经费的,于是以讹传讹,怨声四起,激愤之余,将学校教具、图书,都扔进火堆中烧光了。学校被迫停课两个多月。校长张文华,校董罗云石、刘稷生等,坚韧不拔地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乡民醒悟后,赔偿了损失,学校迅即复办,并奉令改名为高陂镇立第一小学。  中篇 民国时期  1914年,丘铭光重任校长。1916年至1922年,张熙载当了6年校长,是晚清民国时期连续任职最长的校长。这段时间,学校规模得到了较大的扩展。1918年,学校改编为大埔县立第九区第一高等小学。1921年,学生人数激增,原有校舍不能容纳,通过募捐,学校购得仰文堂后的群众用地,加上黄炳文、黄深文昆仲捐赠的魁星阁背左侧的土地,建筑了两层新楼房,称为仰文第二校舍(后称中院,1989 年“改危”时拆除)。校门外拓宽了运动场,是湖寮龙岗人丘秋轮父子及其他热心教育人士丘寿文、丘文阶、丘礼度、丘礼慎捐赠的。此外,还派丘铭光赴上海采购理化仪器、图书。1918年毕业的学生之中,古野乡贺遵道,后来成了中共东江特委常委、广东省委巡视员,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时,年仅31岁。  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全国教育会倡行普通话,并且公布了汉语注音字母方案,还在上海设立了“国语专校”,教授注音字母。1922年,本校教员刘象爻等人受高陂区教育会派遣,赴上海学习,学成回来后,利用暑假集中全区小学国文教员进行培训。当年秋季开始,全区小学初年级一律采用新编国语课本,教习注音字母。此后,全区小学毕业生均能讲一口标准的、流利的普通话。全县各区于是争来高陂区聘请国文教员,普通话教学在全县蔚然成风。那时期全县国语教育迅速普及和发达,同我们学校首开先声是密不可分的。  当时,教育部颁行新学制,小学学年缩短,中学学年展长。而高陂地方辽阔,学生众多,非筹办一所初级中学不足以资造就,以丘启明、李达瀛、廖欣琴、刘竹岩、黄奋初、郭桢生 6 人组成的筹办初中董事会,召集镇内绅耆开会讨论,公决由区内猪屠、烟丝、防务经费各加征一成,作为开办费。1923年10月22 日,县公署复文照准,校名改称为高陂初级中学。①  第二阶段 初级中学、简易师范阶段(1924 — 1944年)  学校增办初中后,仍附设高等小学,廖国础为校长。1924年4 6日,大埔县公署46号指令刊用“大埔县第九区立初级中学”校印。鉴于办学经费紧缺,学校召集区内绅董磋商,议定仿照各处学校征收戏厘附加捐办法,凡区内各乡酬神宴会,每演人戏一天,除正饷并本县教育局经费外,附加本校报效学费二元,木戏一元,每年约可收百多元。4 月 29 日,县公署发布了征收戏厘附加费布告。  此时正值北伐战争时期,广东作为革命策源地,各地师生思想激进,陂中也成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大埔县第一个党组织的理想温床。1925 年夏,中共广东区委派本县大埔角人赖释然来陂,与学校学生会主席廖仲达、副主席张拱南、女学生郭才,市小女教师陈井(又名紫英)等人,在校外竹林中秘密成立了党小组,廖仲达任党小组长,并迅速在学校师生及店员工人中发展了 23 名党员,创建了大埔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仰文中学党支部,廖仲达选任为党支部书记。教师中发展的党员有:陈用光、李沙蒂、谢天放、何德常(大麻南坑人);学生中发展的党员有:钱干城(湖寮高道 人)、刘东光、黄良海(三河汇城人)、刘永清、刘象服、徐加诗、黄海波(光德澄坑人)、廖秀潘、赵迪生(古野人)、罗恒辉(古野培美人)、罗素香(女、古野培美人)、蔡淡香(女,洲瑞赤水人)、李树杞、罗理实(又名天真)、张燮仁、李孔光(古野鹤山人);店员中发展的党员有:张光韬(古野人)、张斯武(又名里夫,古野培美人),贺或道 (古野党溪人)。不久,中共大埔县委成立,组建了农军,为策应“八一”起义军于1927年9月由闽入粤,建立大埔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作了组织准备。这时期的学生之中,古野乡李明光、罗欣然,后来成为中共闽粤赣省委、东江苏维埃政府及红十一军的重要领导人。他们为革命壮烈牺牲时,均年仅28岁。  1926 年,学校改称为大埔县立第三初级中学。当年学生已逾 200 名,学校预算费用不敷二千多元。2 月间,校董会议定由猪屠捐、乳猪捐解决。4 月 3 日,县下令照准。  夏,为解决学生日渐增多、校舍不能容纳的问题,廖国础与校董主任丘启明不辞艰辛、漂洋过海,前往南洋,募得国币 5000 多元。回校后,购得民房一所(后拆建为西院),暂作宿舍。  此外,校董张淑文、刘象爻、廖德生、蔡拱垣、吴公衡及校长廖国础,根据当年春东江各属行政会议精神,报县批准将作为旧历正月二十一日祀文昌之用的仰文堂3间尝店租金100元,拨为本区初中经费。8月8 日,县下文照准并发了相关布告。当月,增李愚恍、李晴汀、廖欣琴、郭瘦真4人为校董。校董会及校长廖国础,报县请拨校后五显帝宫及私人埔荒地,作为扩建第四校舍(后称南院)之用。9月5 日,县下文照准并随发了布告。征地时,仍有少许乡民以保守业权为词与学校发生纠纷,经丘铭光、丘寿民出面调解、平息,南院得以顺利动工兴建。  10月,校长廖国础投笔从戎,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师生们为其壮行,依依惜别。刘象爻接任了校长。  1928 年 1 月 1 日,中共大埔县委率15团二营及岭南工会、高陂学联成员和高陂附近农民武装共500多人,举行了高陂暴动,攻下国民党区署,建立了区人民政府。国民政府从潮汕调兵前来镇压,战乱将至,学校生员纷纷离校散去,停办了一年多。这是陂中办学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挫折。危急关头,校董李愚恍不避险阻,妥善保存了南院的建筑器材和重要文书契据。  1929年春,张文华校长奉令复校,只办了中预一班,高小二班。张文华校长为陂中 1910年、1929年两次复校作出了特殊贡献,功不可没。  1930年7月13日,学校向大埔全属屠捐大发公司承办高陂区属屠捐,全年认缴饷额连加二专款大洋1980元,按月匀缴。9月30日,县政府拨给学校屠牛牛皮捐年收入毛洋50元。  为实施义务教育培植师资,1932年春,学校奉县令改办为大埔县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所招中预生改为乡村师范生,并即续行招生,凑足60人为一班。所有学科,都遵照乡村师范章程办理。  12 月12日,为赶在年底出版大埔县政汇报,学校根据办理情况编成统计图表,并附相片5张、《本校史略》1 份。  1933年,廖登初接任校长。  1934年,廖国础重任校长。依据生活教育及教学合一的原则,5月24 日,高陂区公所召集全区各乡代表开会及现场察看,择定富坑口的荒溪埠地及达根亭右侧的荒地共59.64亩插标交付学校辟为农场,作为生活教育基地。经高陂公安分局复核后,6月22日,大埔县政府下达第1263号训令,富坑口荒埠地准拨给学校造林,陈姓荒屋则可向业权人亲属商借垦植。此后十多年,常有乡民向学校租赁土地,直到解放初人民政府仍发给学校公产土地契证。  为搞好生活教育工作,廖国础曾带一批师生到百侯中学,向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学习生活教育,并聘请了生活教育社的骨干马晶实(安徽人)、陈昌嵩(江西人)到校任职。还发动学生到附近农村办夜校,实行“小先生”制,教妇女识字。  廖国础还十分重视体育。1935年1月,学校在寒冬丽日普照下,举行了乡师第一次运动会。全校师生还盛装齐集校门坪、运动场合影留念。  4月,学校向广东省教育厅呈送了第一班郭文滔等45名第一学年成绩表、郭文滔等31名第二学年成绩表,第二班黄光正等55名第一学期成绩表,1934年度教职员一览表,第一班第二学年上学期退学生一览表各两份。  此前2月20日,学校向县呈文并请转呈省教厅,对“慨然将喜筵之资500元尽数捐助为建筑校舍经费”的富岭乡黄书堂先生,予以核准给奖以示表扬和鼓励。  7月,学校呈文省教厅,解释未能派员参加“署期中学学校教员讲习班”的原因,是“今年高陂地方经济益加不景”所致。8月2 日,校长廖国础、经济核查委员会主任丘启明,致函大埔县汕头育善公产管理委员会,拟请该会拨助图书仪器费用。8月7 日,该会复函拨助汕币大洋200元。  8月23 日,学校奉县令,改称为“大埔县立乡村师范学校”。  8月25 日,学校举办的暑假补习班顺利结业,并向县呈报备案。补习班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师范一年级补习生,刘乾周等11名;乙组为附设高小二年级补习生,李淑根等20名。  9月1日,学校根据省教厅训令,选荐曾在本校修业及在省立小学教员训练所毕业的李仰戴为短期校长兼教员,获省照准。  这个时期的学生之中,张铁城、黄光正等后来均成了解放初期大埔县党政主要领导人。  1936年4月4日,高陂附市各校师生云集本校运动场,隆重庆祝了儿童节。区教育会通告各乡举行“儿童清洁比赛”,每校选取一名儿童由区教育会表彰,以资鼓励。参加比赛的学校达30多个。4月下旬,廖国础北上,真巧,这次接任校长的又是刘象爻。他是继丘铭光、张文华、廖国础之后,第4个曾两次担任陂中校长的校长。  “西安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按照上级指示,本校第二次建立了中共党组织。1937年4月,中共简师支部在文昌祠后的“魁星阁”成立,与会者共7人,书记丘逸,副书记兼组织委员李泮水(李回),支委张育英(张华)。党员有丘家颖、丘礼强、郭粹文、李良景。7月,抗日战争爆发,广大师生群情激昂,要求下乡宣传抗日救亡,当局不允,学校党支部发动全校学生罢课,取得胜利,很快就组织起抗日宣传队,在廖季达等老师率领下,分赴各乡宣传。  入冬后,大埔抗日社团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本校召开。大会主席团成员有:百候中学代校长罗亦平(罗明)、高陂中学校长刘象爻、中山大学回乡学生江醒东、地下党员郑作励、饶乃跃等。这次大会推动了全县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发展。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罗卓英来校视导,见校门前两株苦楝树坚强挺拔,枝叶扶疏,特题词:“教职员是穷干的,学生们要苦练啊!”  1938年夏,学校举办了全区中小学教师军训班、学生军训班。10月,学生军训班赴县城茶阳参加检阅,发展了黄颖昌等一批党员。下半年,高陂镇先后建立了抗日自卫队、护士会,张育英(张华)参加了护士会的领导工作。秋,在梅城军训时,丘逸、李回和刘锦澄(学生会主席)代表学校参加了“岭东学联”的筹组工作。  1939年4月,大埔县教育会召集了春季代表大会,本校有12位代表参加。  夏秋之交,张育英(张华)参加高陂各界劳军代表团,带着大批慰劳物资和慰问信,前往潮汕前线彩塘、桑浦山等地慰劳包括潮汕抗日游击队在内的抗日军队。  当时的陂中,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抗战熔炉”。  1939年至1940年,廖国础第二次往南洋募捐,得国币15000多元,加上黄天民的捐助,南院竣工,还建成了科学馆及女生宿舍。学校规模猛扩到了陂寨岭的纵深地带。重要建筑也重新命名:文昌祠称为“旧校”,第二校舍(中院)称为“第一新校”,第四校舍(南院)称为“第二新校”。廖国础校长为陂中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托理科专家林焕源在上海采购的一批科学仪器,运抵陆丰时,遭遇敌骑,乡贤张克道历尽艰难,奇迹般地将科学仪器运回了学校。  1940年秋,因招生无着,学校又由简易师范改为单纯的初级中学。为宣传抗战时局需要,县里组织了全县初中学生国语演讲比赛。本校派出28名师生,包揽了个人冠、亚军两项大奖,这说明本校在普通话教学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当时沦陷区学生流亡到高陂,学校也尽量设法收容他们。学校毕业生从军救国者争先恐后,轰动一时,深得社会人士的赞誉。  此时,中共地下党员王道生任校长。他以“川流”为笔名,创作了《高陂中学校歌》(一说校歌是丘逸等人共同创作的)。1941年2月,王道生接中共大埔县委指示,接纳了黄冷柏、张秀隐、林英、温健君四位同志来校工作,并安置了一位患肺结核病的老同志来校休养。1942年6月,“南委事件”发生,王道生与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张文彬等人,同在高陂镇德和旅店被捕,受尽折磨,1944年1月才获释出狱。  1942年秋,陈天民任校长。计有教职工13人,初中每级两个班共6个班,学生321人。  1944年2月,陈纶桢(平远人)任校长。计有教职工16人,办学规模仍是初中6个班,学生313人。②  第三阶段 完全中学阶段(1945 — 1949年)  1945年2月,32岁的黄汉豪任校长。学校改称为大埔县立第四中学。本地群众鉴于子女升读高中难,再三吁请增办高中。7月9日,“增办高中筹备委员会”成立,主席刘禹轮,副主席刘起时,委员有黄汉豪、丘启明、苏宝珊、赵颂平、丘文彪、黄晓沧、曾应捷、张若愚、谢寿南共11人。会议决议预筹30万元,经常费基金预筹100万元。筹款方式有三种:(1)分电赵公武、黄天明各捐20万,全体委员出发在高陂镇募捐。(2)函请碗业公会将出口并款增收一元二角,作为补助学校增办高中经费。(3)演剧筹款及发行奖券。初中毕业班演出一幕名剧《铁血将军》,筹得10万元。  经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办,经费筹足,秋季招收了高一、高二年级共两班,并呈报县、省立案。教职员计有黄汉豪、饶强生、廖季达、李锡垣、蔡毓林、卢鸣、黄兆兰、黄仲海、萧德藩、贺三居、赖公蕴、甘永光、卜彬彬、张汉祥、张苹初、李逸轮、刘挺英、郭闻韬、丘家裕、李俊光、丘启明共21人;全校计有初中6个班、高中2个班,共8个班,441人,在当时已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学校了。  1946年4月2日,广东省教育厅1387号文对本校增办高中案批示:“所请照准”。5月11日,大埔县政府奉令下文照准。  这时期学校的主要改观,是在文昌祠东、西两侧建了两溜平房作为教职员宿舍(后称北院),并将(西院)旧平房拆建成了两层钢筋水泥楼房,称为“第三新校”,还规划了第二新校(南院)下面的征用地用来建筑第四新校。称文昌祠堂为“礼堂”,魁星阁为“学生会”。这是本校继黄五楼、张熙载、廖国础三次扩建高潮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扩建高潮。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高陂中学终于由私塾、小学办成了完全中学,黄五楼、黄天民、黄汉豪祖孙三人功德不小;社会贤达、校董主任丘启明为陂中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9月,黄汉豪校长因其父逝世,到南京奔丧,蔡任尹为代理校长,后为校长。  1947年3月27日,学校改称为大埔县立高陂中学。此时的高陂中学,离高陂镇约三里远,茂林修竹,水绕山环,风景幽美,为全县中学之冠,是求学的一个好去处。体育场宽阔而平坦;沿十七级石阶上至半月形校门坪,进入现在看来已不算大的两扇大门开启的校门,便赫然可见暂作大礼堂的文祠,北院、西院、中院、科学图书馆、东院、南院、食堂,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景观各异而又融洽和谐的校园风景图。各项设施虽未全合理想,但与各地有名中学相比,也不会逊色多少。  4月,学校呈缴了《大埔县立高陂中学校史》。这份校史,丘逵参作,丘启明改正,比较翔实地记载了陂中46年的办学历程,是我们今天编写陂中100周年校史的宝贵史料。  9月,张金平任校长;蔡任尹因迫害进步学生,被汹涌的学生赶走。  1949年1月,李汉英任校长。全校有高中三个班,初中7个班,共308人。秋,解放大军逼近,大部分学生奔赴革命队伍参加解放战争,国民政府作鸟兽散,学校因经济无着、无人管理而停办。这是本校在晚清民国时期的第三次重大挫折。③  ————————————————  附注:  ①晚清民国时期第一阶段史实,参考了《高陂中学公牍簿》第一册、《大埔县文物志》、《大埔党史》总第11期、《大埔党史人物》第一辑、相关相片。  ②晚清民国时期第二阶段史实,参考了《高陂中学公牍簿》第一册、《大埔党史人物》第一辑、《大埔县教育志·廖国础事略》、相关相片。  ③晚清民国时期第三阶段史实,参考了《高陂中学公牍簿》第二册,学校档案室资料、相关相片。  下篇 解放后  新中国成立后,至世纪交替,学校也经历了解放后十七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恢复高考至现在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 解放后十七年(1949年10月 — 1966年5月)  1950年2月,黄飞山受大埔县人民政府委派复办高陂中学,经费主要靠“碗拼”收入解决,教职工19人。3月,黄飞山奉调大埔中学,张惠璋接任校长,教师计有:肖鸿彦、廖立人、丘逵、黄演勋、何梦琪、游正刚、黄汉豪、房创能、丘永深、丘永坪、黄汉雄、吴举超、罗石元、李俊声、郭月如、肖松、丘中兴、张建平、李庆溪、丘璇、杨明通、戴文希、邹云富、丘家裕等25人,工友丘礼深、丘传恬、丘传笛、丘传恰、丘慎初、张镜溪、丘家优等7人。经全体教职工辛勤宣传发动,复办了高中春季始业班一个,初中班四个,约170人。秋季发展为8个班,400多人。  1951年下学期,全县中学校长会议在本校召开。县文教科长黄海主持了会议。会场设在运动场,各校长均上台热情赞扬陂中师生。  解放初期,宣传工作十分重要,高陂区是全县最大的区,多达7万多人,宣传工作更显繁重。区委、政府一下达任务,陂中文工队10个队就得立即分赴各乡宣传。音乐教师李钦坚、团委书记苏菊芳,为配合全区土改工作的顺利开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1952年,陂中文工队在高陂镇成功上演大型歌剧《王贵与李香香》,导演黄演欣老师,主角罗忠同学受到广大群众赞扬。陂中文体队到茶阳参加全县文艺汇演和比赛,受到县领导的接见和奖励,大型毛主席画像也被留用。秋,部分陶瓷学校师生并入本校,教职工增至70多人,学生骤增至900多人。此时,大埔县人民政府来文正式通知:陂中改为公立,经费全部由县拨付。全校师生员工闻讯后欢声雷动。自此,陂中成为继埔中之后的县立中学,教师均由县分配和安排。  1953年春,复办后的第一届高中春季毕业班学生百分之百考上了大学。兴梅专区文教局来函要求陂中上报经验材料,这除了陂中拥有一个强大的教师阵容(本科毕业生占76%)之外,学校大胆任用旧知识分子,和风细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夏,县派土改工作队到校加强党的领导,充实教师队伍,土改工作队队长姚传声为第一校长,原校长张惠璋为第二校长,两位校长是分工合作关系,当时全县三间完全中学埔中、侯中、陂中均设置两位校长。  从1952年开始,陂中掀起了解放后的第一个扩建高潮。一是向张公岭发展,先建了平房,1953年建了红星楼,1954年建了五星楼和砖柱木桥;二是建筑了可容一千多人开会、举行文娱演出的带舞台的大礼堂,平时则作学生的餐厅。学校因势利导,发动师生参加劳动,既节约了资金,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好思想,除清理了张公岭三座新校舍的土方外,还清理了南院图书馆前、厨房侧建礼堂、餐厅等处的大量土方。  1954年,初中升高中实行统考,陂中参加本县考试的学生全部被录取。由于陂中声誉日高,各区来校就读的学生很多,针对内宿生疥疮成灾的情况,生活辅导老师刘颂升提出了让患者每天洗硫磺热水澡的办法,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彻底消灭了这种皮肤传染病。  金秋,姚传声亲率学校体育代表队参加大埔县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邓孔裘荣获男子甲组跳高第一名,校队荣获男子乙组400米接力跑第一名,男子甲组400米接力跑第二名,肖娘荣荣获男子甲组铅球第二名,刘源康荣获男子乙组跳远第三名,曾娘顺荣获女子组60米跑第三名。姚传声还是个音乐行家,他培训的学校军乐队有相当水准。  农业合作化后,农村面貌改变了,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改善了,学校组织了一批教工前往古野,参观访问了岗头和古野村的“胜利社”,受到当地农民的热情欢迎,拉近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之间的感情距离。  1956年夏,姚传声返潮,上级派杨卓亨任校长,杨校长因其他公务未能到任,校务仍由张惠璋主持。  1957年夏,黄行任校长。当时,有少数右派利用共产党整风之机,猖狂向党进攻。党领导全国人民打退了右派,这在当时形势下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后来严重扩大化,本校李天雄等一批教师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张公岭平房上头新舍竣工,学校范围达到了最为广阔的境地。五星楼、红星楼、平房、新舍,自下而上,呈“步步高”态势,气势恢宏,自成一格,与陂寨岭上错落有致的校本部风景相映成趣。长约五、六十米的砖柱木桥,把两山校景紧密地连成了一体。五、六十年代在本校工作、学习过的师生,均对当时的校容校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9月,邬安林调任副校长,与黄行、张寿仓(学生党员)三人组成了党小组。11月,(高)陂漳(溪)公路开工修建,全校师生也荷锄挑担,前往参战。  当时,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之后,全国迅速掀起了大跃进、大办人民公社的热潮。教育战线也在党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指引下,积极投入到工农业生产劳动之中。首先是开办了“陂中木工厂”,为配合钢铁生产,木工厂生产了“东风”牌风箱;接着开办了竹工厂,学生们就在五星楼门坪蹲地编织;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饲养组自己打土砖建造猪舍,进行肥猪注射实验,还饲养了三鸟;高二级同学还大搞科学尖端运动,试验了“沼气发电”。此外,陂中还根据高陂公社党委的部署,同赤山机械瓷厂合并,高二级学生下到各车间参加各工种生产。1959年1月,全校同学史无前例地领到了工资,邬安林代表公社在学校大礼堂当众发放了工资。当月,汕头专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大埔馆制作了本校前景模型。  更为奇特的是,学校还设立了“高陂公社共产主义学院 ”,有小学部,还有幼儿部,公社党委书记、部长曾来校看望过孩子们。  1959年全民大炼钢铁,校内建了多座炼铁高炉,师生日夜轮班奋战,还出发去韩江河里淘钨沙、翻山越岭找矿石。由于学校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十分注意抓好教学,1958、1959年高考仍保持了高录取率,上不了大学的学生,主要原因是身体不合格的或是成份社关不好的。  这时期的陂中文工团,已拥有腰鼓队、秧歌队、演唱队,他们活跃在城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到之处,观众无不拍手欢迎。  1960年至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全校师生不怕苦不怕累,顽强地同各种困难作斗争。尤其是1961年水患远超历年,竟达四、五次之多。全校师生如同打仗一样,千多人的学校统一指挥、统一安排,搬运物资,另建炉灶,护校,守浮桥,维护师生安全,还要安排初、高中毕业班的学习。留校的三、四百名师生,都挤在南院、张公岭一带较高的地方,咸菜吃完了,就用咸汁或盐水送饭。洪水退后,还得边上课边消灭灾痕。  1963—1965年,由于经济困难,当时学校只招一个高中班,此三个年级在“文革”时期称“老三届”。1964年,全国学雷锋学校广大师生也纷纷做好事,“助人为乐”迅速形成了社会新风尚,至今为人们追忆和怀恋。广大教师教学之余,纷纷举办培训班、讲学班和故事会讲座,文体活动十分活跃。教导主任梁安仁举办了诗词讲习班,刘颂升老师举办了数学讲学班,李钦坚老师举办了音乐培训班,方亦乔老师举办了美术实习班,饶伟峰、赖焕生老师举办了体育强训班,丘璇老师在东院举办了《红岩》故事会讲座;夏夜的韩江河畔,师生们在沙滩上燃起了篝火玩“抓俘虏”的游戏;重阳的张公岭上,师生们在喜笑中放飞风筝作“上青天”的比赛;节日的文艺节目中,如歌舞《井岗山上采杨梅》、话剧《战犯梦》等,许多年之后仍为校友、附近群众津津乐道。此外,学校还举行了作文、象棋、球类比赛。学校还组织师生上姜畲送肥、下农村支援收插。  1964年5月,响应“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号召,学校在直坑开拓了农场,于1966年秋招收了两个“耕读班”在农场上课。  综观学校解放后的十七年,学校发展较快,教学质量较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有用之才。  第二阶段 “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年5月 — 1976年10月)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及《五·一六通知》的公布,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于六月下旬开展停课批判吴晗的《海瑞罢官》及“三家村”活动。停课一直继续,随后取消高考制度,六六届高中毕业生失去了参加高考的良机。  8月,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十六条》,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启动,开展“破四旧”、横扫“牛鬼蛇神”活动,主要用大字报形式进行大批判。  8月18日,毛泽东接见在京群众和红卫兵代表,从此红卫兵运动迅速在全国展开。9月“文革工作小组”进校,指导“文革”运动,田树春任工作组长,校长黄行“靠边站”。学校成立了“红卫兵”组织,主要由“出身好”的学生组成,并选代表上北京接受检阅。随后全国出现“大串联”,年底该校的部分学生和教师开始了“串联”活动。  1967年,中央号召“复课闹革命”,停止大串联活动,当时在校生人数不稳定。其时主要进行学“毛著”活动。学校建立“三结合领导小组”,领导本校的“文革”运动——主要批判学校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一批学校领导和教师受迫害。随着“文革工作小组”受到批判,被指责为代表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执行“刘邓”路线,学校失控,出现无政府状态的派性斗争,各派群众组织之间对立越来越严重,几乎出现武斗现象,此时大部分“逍遥派”学生离校返家。  1968年夏,“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校,号召学生返校,结束红卫兵运动,促进各派大联合,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展“斗、批、改”运动,清理阶级队伍,整党建党。10月,黄行校长被调到洲瑞中学,邬安林副校长被调到稼社小学。被定为所谓“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和“叛徒”的老师被清理出教育队伍。  1968年10月,“文革工作组”组长田树春离校。11月,工宣队长黄绍荃当上了“高陂中学革命委员会”主任,主持学校教育革命活动。  在1968—1970年间,学校中学生共青团组织被“红卫兵”组织代替。  1969年,学校在“除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教育要革命”的思想指导下开展教育革命活动(1966—1968年停止招生),实行“开门办学”新体制,以校办工厂、农场和厂校挂钩形式,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结合。  1970年秋,三年停止招生现象得以结束,开始招收高一和初一新生,高初中均为二年制,由于1968年12月初中学生回原大队办的附中就读,本校初中生源只剩下陂村、陂寨和街道几个大队,高中生源只有高陂公社范围。此期间,学校按“五·七”道路的办学形式,到农村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学校教学班分成农机班、机电班、兽医班和卫生班。半工半读,基本上以劳动代替文化课。这种方法被认为为学校开辟了一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  1970年,杨渭湖接任校革委主任。“两个估计”出笼,知识分子列为“第九等”,教师被套上精神枷锁。  1971年,批林整风,发动学生参加“批林”运动。  1972—1973年,随中央对“极左”思潮进行批判和清理,学校整顿了教学秩序。  1974年,随“批林批孔”运动,“左”的和“极左”的思潮再次泛滥。  在七十年代初期,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配合高陂公社“农业学大寨”,修建高陂陂寨大堤。学生老师都投身到“改溪围堤”中,天天参加筑堤劳动,当时文化课学习变为次要的了。  1974年9月,郭益怀接任学校革委会主任。  1974—1975年,在邓小平领导和全面整顿中,教育领域出现了转机和进步,恢复了文化考核制度,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使用比较有文化质量的教材。  1975年底—1976年,全国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教育界重新出现一片沉闷、紧张和荒谬的局面。  1976年10月,一声春雷,“四人帮”被打倒,教育教学活动才重新迈开了正常的步伐。特别是1977年10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教育的春天才真正到来。  第三阶段 恢复高考后(1977年至现在)  第一部分 1977 — 1981年8月  郭益怀从 1974年 9月开始担任学校革委会主任,1978年9月改称校长,兼党支书,直至1979年8月。9月,肖渊接任书记,邬安林任校长。1981年初,肖渊调任县教育局局长。  一、有据可查的学校规模。  1978年秋:初一、初二级各2个班,初中8个班;高二级6个班,本年初中改为三年制,无高一级新生。教职工43人。  1979年秋:初一、初二级各2 个班,初三级 4 个班,初中部8个班;高一级6 个班,无高二级,全校共14个班。教职工55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 14人。  1980 年秋:初中7个班409人;高一级6个班,高二级6个班,高中12个班667人,全校共19个班,1086人。教职工73人,公办教职工60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14人,专科学历教师13人,党员 15人,女教师 3 人。  二、有据可查的行政结构情况。(摘自当年《学年初报表》或教师分工表)  1974 —1978年8月:革委会主任(校长)兼党支书:郭益怀。  1978 —1979学年度:  书记兼校长:郭益怀 副校长:林金庭 肖 渊  教导主任:林金庭(兼) 副主任:刘松粦 曾广晒  总务主任:赵汉生 副主任:张俊发  1979 —1980学年度:  支部书记:肖 渊  校 长:邬安林 副校长:张 扬  教导主任:张 扬(兼) 副主任:刘松粦 罗镜宏  人事秘书兼团干:杨卓生  总务主任:郭及增  1980 —1981学年度:  支部书记:肖 渊  校 长:邬安林 副校长:张 扬  教导主任:张 扬(兼) 副主任:刘松粦 罗镜宏   人事秘书兼团干:杨卓生  总务主任:郭及增  三、教育教学情况及成绩。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高陂中学作考场,历年毕业生很多回来参加考试,由于考生太多,借用高陂镇小作为分考场。当时的考生大都是社会青年,特别是“老三界”考取得比较多。  1978年秋,初中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因此当年没有高一级新生入学。  1979年,地委书记李庆芬来校视察,张扬、黄汉豪、丘旋、廖立人等老师的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  1979年,直坑农场停办,卖地所得4万多元,用以建设教学大楼。  恢复高考后,学子明显增多,原有的校舍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学校决定在原校门及北院前兴建教学大楼。在广州工作的校友何初本先生带着学校的拨款申请书,争取省政府的支持,解决了建楼的大部分资金。在政府、校友和乡贤的大力支持下,共筹资 20多万元建成四层 24个教室和两个会议厅的教学大楼,于1981年秋竣工。在拆建过程中,有200多名高中生住在老饭堂,还有4名教师住在舞台上,环境虽艰苦,但师生毫无怨言。  1981年高考,有6个班共336人参加,有1人考入大专,14人考入中专。  四、校友捐资情况。(捐资情况摘自《校讯》第一期 1990年)  1981年 泰国 廖梅林先生 2000元  泰国 张赛芳女士 2000元  第二部分 张扬任校长(1981年9月 —1984年8月)  1981年9月,邬安林任书记,张扬接任校长。  张扬担任校长期间是学校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迅速上升的时期。此期的高陂中学不但拥有全县普通中学最宏伟的教学大楼,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而且部分教师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解决,学校呈现一片乐教勤学的景象,校风甚好。在老知识分子的带动下,全体师生齐心协力,教学质量逐年上升。  一、学校规模。  1981年秋:初一级4个班、初二级2个班、初三级2个班,初中8个班474人;高一级4个班、高二级8个班,高中12个班748人,全校共20个班1222人,其中高二有部分学生是古野中学合并过来的。教师78人(含临工、民办及退休留用),公办教师63人,中共党员10人,女教师3人。  1982年秋:初一级4个班、初二级4个班、初三级2个班,初中10个班570人;高一级4个班、高二级6个班、高中10个班583人,全校20个班共1153人。公办教师69人,临工、民办11人,共81人,党员10人。  1983年秋:初一级4个班、初二级4个班、初三级4个班,初中12个班661人;高一级4个班、高二级5个班,高中9个班595人,全校共21个班1256人。公办教师72人,临工、民办教师15人,共87人,本科学历教师9人。  二、行政结构。(摘自当年《学年初报表》及教职工分工表)  1981 —1982学年:  支部书记:邬安林  校 长:张 扬 副校长:刘松粦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罗镜宏 李国济  总务主任:曾竞辉   人事秘书兼团干:郭福祥  1982 —1983学年:  支部书记:邬安林  校 长:张 扬 副校长:刘松粦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罗镜宏 李国济  总务主任:曾竞辉   团 干:邓自平  1983 —1984学年:  支部书记:邬安林  校 长:张 扬 副校长:刘松粦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罗镜宏 李国济  总务主任:曾竞辉  三、主要教育教学活动。  1981年教学大楼落成剪彩,学生全部汇集到大楼上课,南院、西院、科学馆、红星楼等教室,逐渐改作其他用途,分散教学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982年秋开始开办高中复读班(高考落选生补习),为学校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创造了条件。  高陂片各公社陆续取消高中,当地高中学生并入本校。  1983年,做好开办彩绘班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主要教育教学成果。  1983年,学校被评为《体育达标》先进单位。  这几年,由于领导得力,将士用命,加上改革开放之风劲吹,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风气甚盛,尤其是农村学子,将考上大学作为跳出农门的一条出路,因此高中学生自觉性甚强,虽然学习压力重,生活艰苦,但一心一意走高考这条路的莘莘学子众多,复读生年复一年不见减少。  1982年夏,高二学生多达8个班(文3个、理5个)共475人,通过预选,留下111人参加高考,还有364名未入预选围的学生大多继续复习,投入下一年高考中去。此年成绩良好:有3名考入重点本科,2人考入普通本科,4人入大专,8人入中专线,共 17人入围。  1983年,亦有370人参加预选,由于上年成绩好,预选名额多了一些,共124人参加高考,有3人考入重点本科,17人入普通本科,2人入围大专,20人入围中专,取得42人入围的好成绩。  1984年,考生依然很多,共有5个班334人参加预选,197人参加高考,有14人入围重点本科,35人入围普通本科,8人入围大专,31人入围中专,共88人入围。  当年学校教学质量的飙升,除社会客观上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全县优秀学子云集陂中外,还和学校重视管理,大胆信任老教师,教学力量雄厚是分不开的。  生物科从1981年夏开始列入高考科目,81、82两年,仅要求报考大学的考生考生物,总分30分,该校1981年有1人考得25分,为全县第一名。1983年,开始要求理科考生全部要考生物,总分为50分,当年本校考生李俊芳、田文芳两人并列全县第一名。1986年起至1994年,生物科总分改为70分,其中1987年李超南生物成绩为全县第一名。从1981届到1991届这11年里,生物教师是李海港。  五、80周年校庆活动大致情况。  1981年10月,举行80周年校庆活动并进行教学大楼剪彩,召开了隆重的庆祝大会,请了几个狮班前来助兴,由英语教研组长廖长江带领的师生演出队,表演了大型歌剧《狂飙一曲》,大受好评。  六、华侨、校友捐资情况。  1982年  新 加 坡 余达水先生 12000元  马来西亚 肖婉香先生 10000元  新 加 坡 郭孔海先生 2000元  郭孔述先生 2000元  郭孔章先生 2000元  刘锦性先生 2000元  钟日如先生 2000元  香 港 赵声凡先生 1000元  邓孔浩先生 20寸彩色电视机壹架  罗超明先生 英文打字机壹架  邓孔浩先生 电风扇10架  罗庭超先生 电机5架  1983年  马来西亚 赵金悦先生 12000元  赵春来先生 10000元  陈世塔先生 3000元  新 加 坡 刘梓光先生 2000元  泰 国 刘富耀先生 20寸彩色电视机、收录机各壹架  第三部分 杨志伦任校长(1984年9月—1987年8月)  1984年9月,刘松粦接任支部书记,直至1990年退休,同期杨志伦接任校长,至1987年8月调走,共担任了3年校长。  一、学校规模。  1984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665人;高一级4个班、高二级4个班、高三级3个班共11个班873人,全校共23个班1334人。正式教师76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6人。  1985 年秋:初一级6个班、初二级4个班、初三级5个班,初中15个班810人;高一、高二级各4个班,高三级3个班,高中11个班,547人,全校共26个班1357人。公办教师85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12人。  1986 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681人;高一级4个班、高二和三级各3个班,高中10个班509人,全校共20个班1190人。教师81人。  1984年秋,学校适应当时大抓职业教育的形势,开设陶瓷彩绘班,原为二年制后改为三年制。第一届招收1个班学生36人,仅1名教师黄锦楼担任专业课兼班主任。第二届招44人,第三届招2个班73人,专业教师增至4人,第4届招65人,第五届招43人,专业教师增至7人。第6届招51人。  1986年7月,在校友、华侨的大力支持下,一栋四层有48个房间的教工宿舍落成,暂时解决了教师住房困难。同期继续完善五星楼和校本部四周的围墙建设。  二、行政结构。(摘自当年教职工分工表)  1984 —1985学年:  支部书记:刘松粦  校 长:杨志伦 副校长:张寿仓 刘 萍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李国济 罗镜宏  总务主任:曾竞辉   团委书记:邓自平  1985 —1986学年:  支部书记:刘松粦  校 长:杨志伦 副校长:张寿仓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李国济 罗镜宏  总务主任:曾竞辉  1986 —1987学年:  支部书记:刘松粦  校 长:杨志伦 副校长:张寿仓 刘 萍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李国济 罗镜宏  总务主任:曾竞辉现任校长赖汉源。  三、主要教育教学活动及成绩。  1985年9月,学校隆重举行第一届教师节庆祝活动。  1、学校获奖情况。  1984 年,获完中男子篮球比赛第二名。  1984 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镇先进支部。  2、高考成绩(摘自《高陂中学校讯》第一期 1990年)  1985 年高中转为三年制,无毕业生。  1986 年,文科1个班52人,理科3个班129人共181人参加预考,有 100人参加高考,考取重点本科2人,普通本科6人,大专8人,共16人。  1987 年,文科1个班59人,理科3个班170人共229人参加预考,有91人参加高考,考取重点本科3人,普通本科10人,大专4人,中专9人,代培23人共49人。  四、华侨、校友捐资情况。  1984年 泰 国 何铭灿先生 2000元  印 尼 李绍台先生 2000元  马来西亚 肖婉香先生 3000元  1985年 新 加 坡 廖克耀先生 2000元  香 港 邱 华先生 2000元  赵一江先生 2000元  张凤英 李嘉兰女士 2000元  1986年 泰 国 廖梅林先生 1000元(购梅林国乐社乐器)  张梓续先生 2000元  新 加 坡 赵增湘先生 5000元  赵捷龙先生 5000元  吴秀梅女士 1000元  赵十美女士 1000元  刘藕妹女士电风扇20架、收录机2架  赵巧梅女士 1000元  第四部分 李国济任校长(1987年9月 — 1991年12月)  1987年9月,杨志伦校长调任大埔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教导处副主任李国济接任校长。期间实行校长责任制,党支部的工作职能发生改变,学校工作主要由校长负责。1991年秋开始,李国济因身体健康原因,学校主要工作交给蔡港时副校长,至1991年冬退休。  一、学校规模。  (一)班级及教师情况。  1987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681人;高中10个班(其中彩绘班3个)共509人,全校共22个班 1190人。正式教师76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1人,二级教师11人,三级教师8人。  1988 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572人;高中8个班(其中彩绘班2个)共362人,全校共20个班934人。正式教师79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1人,本科学历教师13人。  1989 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579人;高中8个班(其中彩绘班2个)共351人,全校共20个班930人。正式教师80人。  1990 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581人;高中8个班(其中彩绘班2个)共369人,全校共20个班950人。正式教师89人。  (二)校园环境的变化。(部分材料摘自《高陂中学校讯》第一期)  1987年下半年,学校准备动用运动场跑道外三角地,与陂寨部分群众发生争议,学校通过法律途径胜诉,于1990年底建成占地面积180平方米的一栋8套套房及2个店面的教师楼,是学校第一栋集资楼。  1987年,排除重重阻力,继续修筑学校围墙。  1989年冬,拆除中院危房。  1990年暑假,五星楼楼板由木板改为水泥板。  1991年初,学校针对教职工用水困难的现状,安装镇自来水到教工楼楼下及西院、南院等生活区。同年,争取供电部门支持,改为县供电。至此,学校用水用电困难问题得以基本解决。  鉴于教师增多,教师住房日见局束,学生膳堂破旧不堪的情况,校长李国济、蔡港时开始着手筹建校舍,多次主动和时任深圳南山区区长的校友何初本先生联系,得到何校友的大力支持,争取华侨肖婉香先生捐资25万元、刘伟民先生 10万元、赵春来先生 8万元、廖梅林先生2万元、刘祥珍先生1.4万元、赵捷龙先生1万元、何初本先生 1万元,还有大量的校友、乡贤捐资,共筹得数十万元,于1992年初动工兴建四层的综合大楼,此大楼原址系学生膳堂,由于此地基严重不实,基础工程所占费用远超过原预算数目,造成学校负债较重。  三、主要教育教学活动。  李国济在任校长期间,前期承接83、84学年高考余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总体情况较好,教学秩序稳定。1988 年推行校长责任制,制订有详细的《校长任期目标》和校长、教务处、总务处、体卫处、班主任、年级组长等各种职责要求和评比条例,项目良多,条理清晰,奖罚分明,制度比较健全。但随着社会大开放形势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收入增高,好大部分教师流入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该校亦不例外,优秀教师流动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1989年,在中院旁边空地建成“生物园”和“地理园”。  1989年下半年,学校抽调丘尚宏、李惠佳两名教师在南院背空地经营校办彩瓷厂,于1990年上半年停办。  1990年9月,学校调入21个教师,其中17个是刚毕业的教师。大量新教师的到来,虽对学校教学水平造成一定影响,但带来了一股新鲜气息。学校对新教师比较重视,敢压担子,大胆相信,启用多个新教师担任初三毕业班及高中的课程。  1990年12月举行校运动会,有27个项目开赛,3项超市纪录,3项超县纪录,28项破校纪录。  1991年元旦该校节目参加镇文艺汇演,有3个节目获二、三等奖。  1991年夏,开办长达7年的陶瓷彩绘班正式合并到田家炳职业技术学校,高陂特色的职业培训从此走出了高陂中学的历史舞台。陶瓷彩绘班为高陂片瓷业经济的兴旺发达出了一份力,也为职业陶瓷技术学校输送了一批人才。  永定县高陂中学坐落于永定县高陂镇中心,占地5万多平方米,三面环山,环境优美,是求知学习的好地方。1942年,爱国将领黄学洲先生及社会贤达创办“太平初中”,1955年易名为“永定四中”,1970年又更名为“高陂中学”,同年设立高中部。在1984年教育结构改革中,高中部转为职业高中。1999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复办了普通高中。  高陂中学发展至今,历经六十余载,教学质量长盛不衰。树起了龙岩地区“十年中考红旗”,铸就了“授业者奉献”和“求知者拼搏”的“四中精神”高陂中学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陈荣书;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张胜友;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东欧问题专家赖铭传将军;总参谋部卢俊坤少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副司长马荣凯;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陈景河;著名作家温金海;儿童文学作家陈炎荣等均是高陂中学校友。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