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梨园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07 11:36

云南省昭通鲁甸县小寨乡小寨乡梨园村村情概况梨园村隶属鲁甸县小寨乡,地处小寨乡西北边,距小寨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小寨乡道路为硬化路,交通方便,距县18 公里。东南邻赵家海村,西邻大坪村 ,北邻昭阳区苏家院乡。辖梨园、寨子等25个村民小组。   全村国土面积28平方公里,海拔1895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769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自然资源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556.5亩(其中:田458亩,地7099亩),人均耕地 1.56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2463.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637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2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22134亩,其他面积5亩。有铜矿等资源。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路 、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506户通自来水,有642户饮用井水,有214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9%)。有111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96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7 %和8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2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239户(分别占总数的1 %和21%)。   该村到乡道路为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 公里,建有集贸市场 1个。全村共拥有摩托车27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45亩,有效灌溉率为3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1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8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6户;建有小水窖310口。6个自然村已通路、通电、电视、电话,但因干旱缺水,还存在饮水困难。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9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3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2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9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30万元,占总收入的41%;畜牧业收入295万元,占总收入的2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996头,肉牛148头);林业收入14万元,占总收入的1%;第二、三产业收入177万元,占总收入的14%;工资性收入274万元,占总收入的21%。农民人均纯收入176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7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15人(占劳动力的41 %),在省内务工728人,到省外务工487人。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1148户,共乡村人口4913人,其中男性2550人,女性2363人。其中农业人口4913人,劳动力299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彝、汉民族混居地),其中汉族4590人,彝 族248人,其他民族75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180人,参合率85%;享受低保284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5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4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3公里,建有公厕1 个。文化教育截止2006年底,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拥有教师32人,距离县中学15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86 人,其中小学生1216人,中学生70人。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以会议、粘贴公告、黑板报方式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订农业承包合同94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557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 方式公开财务。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灯塔镇梨园村该村位于东源县灯塔镇,截至2007年,该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9户3064人,总劳动力850人,耕地面积1580亩,其中水田1000亩。200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6万元,农村人均收入3460元。   该村按照“五改五有五提高”的总要求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具体目标是:乡道7.4公里、自然村道4.5公里水泥硬地化;95%以上农户住上人均18平方米以上的钢混红砖结构房,100%消除危房;100%农村居民用上干净饮用水,80%以上农村居民用上自来水,农村水利设施基本完善,80%以上实现旱涝保收;80%以上农户用上室内,人畜排泄物实现无害化处理;中心点30%以上农户使用沼气;有卫生站、文化室、科技信息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调解员;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群众综合素质有大提高;树立“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气;村党支部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村“两委”团结协作好,能积级带领群众致富和办好事实事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梨园村位于龙王洞背的台地上的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梨园村,海拔700至950米,与重庆市南天门森林公园相依,是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原是大片的灌木、杂草,有民谣:“有女不嫁放牛坪,山穷水恶路不平,每天不足四两米,肩挑背磨累死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个全会召开以后,为改变山区贫困面貌,治理水土流失,促进农村经济和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始了改土建园。截止1999年,群众开梯建园总投工20余万个,折资30余万元,同时自筹资金10多万元,开梯建园1万亩,高标准栽植优质梨苗45万株,同时修建了沉沙凼、水平沟、灌溉水渠、山坪塘、蓄水池、中大路等大量基础设施。在1998年以前,重视了开梯建园,忽视了梨树科学管理,而果农在开梯建园人力、物力、财力都消耗很大,对已建果园的持续投入不到位,对果树的管理不科学,致使果子个头小、果核大、果肉薄,销售不理想,价格上不去,效益差,于是开始实施科技兴果工程。当时,由于科技兴果尚属新鲜事物,尤其是采用采用高桩嫁接换良种、疏果施药防病虫等科学方法时,要锯掉已对果的果树技,要疏掉刚出来的小果子,这与传统观念相矛盾,群众一时难以接受。针对这些情况,在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采取反复宣传、强化技术培训、强化技术规范、引导示范、开展一帮一等措施,使果农确实转变了观念,将科技兴果变为果农的自觉行动,实施多年的科技兴果工程收到了明显效益。2006年园内产果2000余吨,产值24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平收入1000余元。多年的辛勤耕耘,梨园村人创造出了度良好的投资环境,引来了“金色庄园”、“渝中蔬菜发展公司”等9家企业入驻。梨园村基地已成为渝北最大的伏季水果基地,是春观梨花、夏避酷暑、秋采梨果、冬赏雪景的休闲胜地。北京市通州区梨园中学北京市通州区梨园中学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中学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云景东路,地处城乡接合部。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00余人,教职工近百人。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善的初级中学。学校坚持“育人为根本,质量为生命,管理为保障,创新为目的”的办学理念。注重两支队伍建设,努力为师生的发展搭建平台。学校狠抓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严格要求、细致管理精心打造了一支勤业奉献 、创新进取 、团结协作 、严谨高效的干部队伍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与师德水平。组织教师学习、鼓励教师进修,支持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引领教师共同成长。目前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严谨教学、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将培养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富有时代责任感和善于学习,乐于分享、全面发展兼有特长的中学生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积极疏导+严格管理+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地发展与提高。目前,团结、进取、文明、求实的校风正在形成。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