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学校简介编辑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成行,芳草茵茵。校园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电教室、电子阅览室、电脑室、语言室、钢琴室、古筝室、动物标本室等30多个教学功能室,是我市规划最好、建设档次最高、设备最完善的现代学校之一。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2人,小学部教师学历大专达标率100%,初中部教师学历本科达标率逾92%。学校精英云集,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名,省级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14人,市级优秀教师、教坛新秀20人,市县教学能手20多人。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论文53篇,在市级报刊发表或获市级奖励的论文300多篇,教师的课例获省级奖励的有18个,获市级奖励的有35个。办学6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的一致赞誉。学校利用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提出“创新是主题、科研是依托、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品牌”的办学思想,贯彻“素质全面、各有所长——让学校教育为学生一生健康发展夯实基础”的教育理念,以“自主、和谐、规范、创新”为校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绩显著。几年来,学校被评为“阳江市美丽的校园”、“阳江市绿色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阳江市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12月被评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研究实验学校,2003年9月被定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广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特色研究》合作研究学校,2003被广东省教育厅定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得到市人民政府的嘉奖,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办学成果编辑学校调整新领导班子后,提出“严抓校风,提出质量”的管理目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措施,校风明显好转,得到家长、社会的赞誉。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年年丰收。2004年,201人参加中考有24人考上市一中,600分以上高分人数有12人(其中进入全市前50名有4人,扬述杰同学排全市第9名),4人被广东省实验中学录为正取生;六年级161人参加市实验中学考试,有12人进入前100名;2003年、2004年两年参加全国中学学科竞赛:英语35人次、数学48人次、化学13人次、物理27人次获得全国奖励。科研促教,硕果累累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论文53篇,在市级报刊发表获市级奖励的论文300多篇,教师的课例获省级奖励的有18个,获市级奖励的有35个。素质教育,成绩喜人学校连续荣获第十二、十三届“双龙杯”、第四届“全球杯”、第二、三届“PHE”国际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大赛及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书法作品比赛“优秀集体奖”;第四届“PHE”国际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大赛“集体特等奖”;第三届“粤港中小学生中文字典应用邀请赛”小学组优胜奖;第六届广东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探索活动二等奖;2004年阳江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第一名。2003年,学校两个文艺节目代表阳江市被选送参加广东省(粤西区)第一届中小学文艺展演。学科竞赛,屡获殊荣学生参加学科学艺竞赛,获得国际级奖励的有86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有215人次,获得省级奖励的有45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有85人次。其中,黄秋绮、陈红叶、谭敏灵等十多位同学分别荣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二、三等奖;毛毛绮等四位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二等奖;扬述杰、钟宏艺、雷钦弈、范家忠四位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张杰卓、梁筛喜两位同学分别荣获第七、第八届“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一等奖;陈凯林同学荣获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网页制作比赛小学组三等奖,初中组二等奖;莫希敏等同学荣获 “PHE”国际中小学生书画比赛一、二、三等奖;扬雅琳、梁莹莹两位同学荣获首届“梦幻奥运”中华少儿激情创作大赛绘画一等奖;林中坚、陈红叶等七位同学荣获第十四届中南六省(区)中小学美术协作交流会美术展览一等奖……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各项专长的人才。学校目标编辑创造一流的办学条件。为学生营造优美、舒适、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创建“科研校园、书香校园、数码校园、艺术校园、人文校园”的一流现代寄宿制学校。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引教化之业在教师”,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师是关键。学校拥有一大批省、市级名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为做好新老教师的衔接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多岗位锻炼青年教师。选派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去研究班深造。实施一流的学校管理。教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与学生广泛接触,关爱、呵扩、帮助每一个学生;学生将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自主学习,自由发展。学校实行工作、学习、生活集中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管理体系,为师生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努力探索“寄宿制学校亲情教育”和“交互式、独立型、探索型(SCS)”的管理学习模式。追求一流的教育质量。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全面推进特色教育、创新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提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身”的培养总目标。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自编“人格教育”系列教材,研究学生思想现状和心理特征,构建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化育人模式,力求在多元之中求主导,在多变之中求主动,在多选之中求优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一定会继续高举教育科研的旗帜,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创造新一轮的辉煌。
浏览
7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