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09 16:56

简介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NO.1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非官方简写N1MS-CCNU)是全国著名的重点中学、湖北省政府命名的唯一窗口学校。学校前身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由潘梓年、赵君陶等著名革命教育家于1950年9月创建。1985年改名为华中师大一附中,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评为省级示范学校,2005年学校整体搬迁新校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一号)。2005年10月通过湖北省示范学校复评。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9年在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举办的“辉煌荆楚60名片”推评活动中,高票当选“荆楚名片”之一。2011年经专家评议和群众投票,学校被评选为“武汉市群众满意中小学”。办学规模学校现有高中、初中两个校区。新校区为高中部,占地390亩(不含教师值班公寓),有教学班92个,学生近5000人,在职教职工382人,在岗特级教师15人,高级教师186人,硕士以上学历91人。初中部占地95亩,有教学班30个,学生1700多人,在职教职工110余人。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外文书7万余册,电子书50万余册,各种报刊、杂志400余种。学校全校WIFI无线网络覆盖。在湖北省进行网上远程招生实验和面向全国招生。办学特色进入新世纪,学校最终形成了“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发展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发展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核心价值观,形成了“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的办学特色。“一主两翼”是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一主”是指学校自身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多年来我校高考成绩、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连年雄踞湖北省榜首,高考重点率、高分率、名校率在全省遥遥领先;每年考取清华和北大的人数,占两校在湖北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学子斩获金牌20枚、银牌2枚、铜牌1枚,涵盖化学、物理、数学、信息学、生物、天文等各个学科;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获得专利500多项,7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全国少有。体育竞赛异军突起,2008年、2009年学校田径队两次取得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第三名的佳绩,男子篮球队更是勇夺全国高中篮球联赛亚军。2011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我校运动员获全国团体总分亚军,学校获大赛“体育道德风尚奖”。2012年田径队在全国中学生比赛中获得两金两银。学校体育竞技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学校的心理教育、德育内化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等皆为全省首创,综合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初中部是一所新型初级中学,教育理念与高中部一脉相承。借助华师一的品牌优势,经过几年的打拼,初中部教育教学硕果盈枝,在洪山区独占鳌头,在武汉基础教育领域举足轻重。“两翼”中的一翼是指积极开展国际交流。2002年7月,学校创办国际部,以此为平台,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的学校、教育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交流活动。2006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基地”,开通中学生到国外留学的直通车。2009年,学校与德国歌德学院签订了“学校:塑造未来伙伴”项目合作协议,并于9月开设德语课程。2010年7月,学校与德国浮士德文理中学合作申办的海外“孔子课堂”正式成立,这是中德两国在中学间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孔子课堂。2010年8月,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创办了华师一附中国际留学实验班,引进国际AP课程,实现国际部的重大转轨。2012年,学校将国际留学实验班集中管理,组建了新的国际部。2012届留学实验班100%被美国前70位名校录取,2013届国际留学实验班截至目前全部进入美国前40位的名校。“两翼”中的另一翼是指对内帮扶教育力量薄弱地区。学校发挥窗口作用,积极帮扶边远地区和农村的基础教育。截至目前,学校与湖北恩施、咸丰、五峰、蕲春、郧县、通山,以及海南嘉积中学、新疆农五师教育局、光谷二中等确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全国;2009年应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武汉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华师一附中新疆博乐分校成立,揭开了学校对外帮扶的新篇章。三年多来,博乐分校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了鄂疆两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中央、省、市领导多次视察该校,并称之为“智力援疆的一面旗帜”。2009年底,学校应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和教委的邀请,与之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华师一附中朝阳学校。2010年8月,朝阳学校顺利开学迎新。继北京朝阳学校初中部取得良好开局之后,2011年8月朝阳学校高中部建设正式启动。同年,新疆博乐分校和北京朝阳学校都步入当地名校行列。在2013年,学校已发展为一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学校,并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中学的目标奋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将永远铭记“厚德博雅,笃学敏行”的校训,秉承“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华师一精神,为国家培养创新拔尖型人才奠基。校园文化学校的社团文化是一大特色,有英语社,电影社,电脑社,音乐社,文学社,街舞社等20多个社团,并在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周。历史华中师大一附中前身为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由潘梓年、赵君陶等著名革命教育家于1950年9月创建。1958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1985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湖北省窗口学校,1997年被评为首批省级示范高中。2005年8月,学校由武昌大东门搬迁到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学校秉承“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华师一附中精神,凝练出了“厚德博雅、笃学敏行”的新校训。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励精图治,严谨治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校文化。至80年代以来,学校逐渐形成了“发展教育”的办学特色。90年代中期,该校在全国基础教学高中学段率先实施“素质学分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强势媒体作了相关报道,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于1994年和1997年两次亲临该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学科竞赛、高考成绩连年雄居湖北省榜首,德育活动、心理教育、科技、体育、艺术活动卓有成效。至1988年以来,学生获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二十枚、银牌一枚、铜牌一枚,涵盖化学、物理、数学、信息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内联外通、开放办学是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每年来校交流的海内外同仁达三千人次以上,与美国、德国、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师生双边交流日益频繁。于2002年7月创办了华中师大一附中国际部,开通中学生到国外留学的直通车。迁入光谷新校的华中师大一附中是一所现代化的生态学校,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师资必将造就出时代更大的辉煌。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严谨治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形成了“发展教育”的办学特色。1996年秋,该校在全国高中学段首创实施“素质学分制”,为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种传媒竞相报道。《光明日报》就学校各方面的改革作了多次报道,肯定了学校改革成果。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于1994年和1997年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地理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邮编:430223领导校长:张真张真女士生于1955年,现任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中学特级教师。1990年至1994年多次被评为武昌区优秀德育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武汉市德育工作优秀教师,1992年被评为华中师大优秀党员,1995年由湖北省高工委评为“优秀党员”,同年补评为华师“三育人”积极分子,1996年获“建行杯”优秀校长称号,华师“重视共青团工作领导奖”,1998年获湖北省第五批中学特级教师荣誉职称。2006年5月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党委书记、副校长:周鹏程周鹏程,生于1968年,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大历史系,2001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学硕士学位。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法——整体教学法,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强调大文科知识的互动,习惯于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善于引导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教材,经常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周密思维的演练;善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善于调动学生学习激情。曾有多篇文章如“张之洞在湖北”、“历史复习法”等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副校长:王忠王忠,男,1962年出生于荆州市公安县,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化学硕士学位,2001年10月破格晋升为特级教师。现为华中师大一附中副校长,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练。他的工作业绩得到了学校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他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科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华中师大优秀党员、华中师大“三育人”先进个人、武昌区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武昌区“十佳班主任”、2001年6月被湖北省高工委评为“优秀党员”、1997—2001年连续五年内辅导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成绩突出而受到中国化学会的表彰。副校长:胡焰坤胡焰坤,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华中师大一附中副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作为数学教师,他勇于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人文素养和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风格;作为班主任,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他认为合格+特长=优秀。他培养的学生,素质全面,志向高远;其中,很多已成为行业精英。作为副校长,勇挑重担,敢为人先;是业内公认的后勤管理专家。曾参加过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研究,发表多篇数学及后勤管理文章。他先后被评为华中师大优秀党员、武昌区优秀班主任、武汉市优秀数学教师等。副校长:杨国红杨国红,1968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高级教师,学校党委委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国际奥赛金牌教练。2009年6月开始任华师一附中副校长。2009年7月-2012年6月出任华师一新疆分校校长。副校长:赵丽赵丽(女),中学高级教师,华中师大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毕业,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副校长。在李岚清总理视察我校和全国素质学分制现场会以及第六届全球校长研讨会等各项重大活动中,组织的学生活动得到赞扬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撰写的文章,分别发表于各类刊物。曾荣获武汉市首届青年教师创新课比赛第一名、武昌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华中师大优秀党员等称号。学校办主任、工会主席:张炳峰张炳峰,1968年12月生,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毕业于华中师大历史系,本科学历。现任学校办主任,学校工会主席,行政一支部书记。埋头做事,坦荡做人是我的信条。现代教育技术处主任:陈先钧陈先钧,男,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03年起任华中师大一附中现代教育技术处主任。现兼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在学校具体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电化教育工作、科技创新活动、宣传工作、远程教育项目等工作。在学校工作期间一直致力于学校的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积极倡导和帮助全校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卓有成效。任职期间主抓的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为科技教育形成特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科教处主任:蒋大桥蒋大桥,男,1969年出生,湖北咸宁市人。199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并分配到华中师大一附中工作至今。其中1992年至1994年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原初中部任教,1994年至1997年进入高中部任教常规班物理,1997年至今从事理科实验班的物理教学工作。他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其中学生宋均亮分获首届亚洲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和第三十一届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两枚金牌,实现了该校物理奥赛金牌零的突破。由于教学成绩突出,2001年被破格授予“湖北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荣誉称号,2004年被授予第二届“武昌区十大名师”光荣称号,2005年被授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首届名师”光荣称号。科教处主任:张丽清张丽清, 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1983年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获化学教育学士学位,1999年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开设探究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论文获区、市、省、国家级奖励,其中《以学分制为突破口,构建新的教育教学体系》论文获武汉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入选第全国教育学会十二次学术研讨会,参加2000年中国教育论坛(北京)大会交流。兼任武汉市教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常务理事。现代教育技术处主任:陈先钧陈先钧,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03年起任华中师大一附中现代教育技术处主任。社会兼职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在学校具体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电化教育工作、科技创新活动、新闻宣传工作、远程教育项目等工作。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湖北省科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在信息技术和电视制作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并得到好评。积极从事科研工作,撰写10余篇论文发表于《教育技术研究》和《中小学电教》等杂志上。外事处主任:余国余国,男,生于1970年,英语教育硕士;高级教师,英语专业八级,法语可借助工具书阅读;是武昌区教育协会(英语)会员,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他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教学成果以及高考成绩突出;他积极地参加了多项教育、教学科研并参与多本著作的编写工作。人事处主任:蔡群蔡群,女,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高级职称,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湖北心理学会会员,湖北省家教会理事,现任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工处主任。《高中生喜欢笔谈式交流》一文发表在《大众心理学》(2002年第一期),《呼吸在心理辅导中的运用》论文参加2003年参加国际第二届人本心理学、精神心理学年会(山东曲阜师大),在会上宣读并获得同仁好评。另有幸与心理学家加拿大籍台湾辅仁大学李安德教授主持专题讨论。《李式团体督导》书主编(与人合作)(2004年,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考出你的最佳状态》一文发表在《湖北招生考试》上(2004、11)学工处主任:汪义芳汪义芳,生于1970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华中师大一附中《旸谷》文学社发起人和指导老师、《中国中学生报》辅导教师、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遵纪守法,乐于奉献,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和实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完美统一”的现代教育思想,不断坚实教育理论基础,建构文理渗透的综合知识体系,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教育科研意识较强,能独立选题、制定方案、撰写论文,先后承担省级课题多项。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初中部主任:郭佳欣郭佳欣,196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中学历史高级教师。1995年获京山县优质课一等奖,1996年获荆沙市优质课二等奖、教案设计一等奖,多次被评为荆沙市、荆门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学科教师、湖北省农垦局先进个人。 我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成员意识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社会自由、民主繁荣和人类社会繁荣。名师政治特级教师陈美英陈美英,女,1954年10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77年毕业于华中师大政治教育系。1985--1987年在华师大政治系思政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2001年在华师大教科院学习,获教育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华中师大一附中副校长,特级教师。26年来,陈美英同志始终如一的在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中能自觉地寓德育于教学和学校管理过程之中。历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工会主席、副校长等岗位工作。在教学中,她善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授课时,时刻注意从身边的实例切入,突出学生的参与,课堂上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力求改变人们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是说教的传统观念。高二年级《实践的特征》一课的教案,被武汉市教育学会评为一等奖。高一年级全学年教案,获洪山区全学年教案评比一等奖第一名;《浅谈政治课高三年级文科班教学目标管理》论文获洪山区教育学会第八届年会二等奖。陈美英同志,长期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均是学校各项集体活动开展最好的班级,她本人也曾多次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洪山区优秀班主任、洪山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华师大"三育人"先进个人、湖北省教育工会优秀干部等称号,所带班级曾先后评为二附中先进班集体、洪山区先进班集体、武汉市先进班集体。陈美英同志,担任副校长工作以来,能做到把教学、科研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搞好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同时,较注意德育科研工作,在1998--2001年间,参与了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师范学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科研工作。《中国传统道德和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硕士毕业论文受到专家好评。主编了华师二附中《学生管理手册》。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配合中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学习,主编了一套《中学生道德教育读本》六本书并独立编写了其中两本。该书对中小学从事德育工作的班主任、德育工作者、政治教师提供了详实的范例和理论上的指导。此外,近十多年来,她还先后在《思想、理论、教育》、《高等函授学报》、《希望之路》、《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期刊上发表有关教学科研论文近二十余篇。陈美英副校长现分管学校初中部工作。她力图以德育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推动学校初中部工作再上台阶。数学特级教师殷希群殷希群,1962年9月出生,湖北省嘉鱼县人,1983年7月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华中师大一附中工作至今。1996年至1999年进修了硕士研究生课程。二十余年来,始终在教学一线。担任了十一年的班主任,七年的年级组副主任及主任,六年多的教导主任以及三年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且循环带过一届初中毕业班和九届高中毕业班。参加或主持搞了十多年的数学竞赛培训工作,曾培训出晏坚、李峻两位同学进入了国家数学冬令营。也主持开设了选修课《数学建模及应用》及《怎样撰写数学小论文》。讲课通俗易懂,深受学生欢迎。非常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及学生的参与性,非常讲究知识的整体性剖析及解题思维方法的哲理性升华,非常注重学法指导及心理疏导。在担任年级组副主任期间,所在的年级组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在担任学校主任期间,为学校素质学分制实施、课程改革、高中招生自主测试命题、学科奥赛及理科实验班教学体系构建、科技教育形成特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担任年级主任期间,主持推出的年级网站《天湖之舟》及“学生导师制”在基础教育届有较大影响。自2000年以来,主编及参编书籍二十多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或总结四十多篇,接受过十多家新闻媒体记者的访谈,在全国十多个省市主讲有关教学、教研及备考报告四十余场,大型公开课十多节,多次承担校内外大型考试命题工作。是省、市、区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2001年10月被破格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2002年5月被评为湖北省首届优秀中学数学教师,2002年7月荣获第17届全国科技创新比赛优秀科学教师,2002年9月出访过美国,2004年9月荣获华中师范大学“三育人”标兵,2005年3月15日楚天都市报以《讲数学常用哲学,化早恋不露痕迹》为题报道过其事迹。2005年9月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界十大名师和华中师大一附中首届名师,2005年12月荣获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9月由作家采写的12万字的报告文学《与殷希群面对面》正式出版。2006年10月被列为湖北大学《中学数学》杂志封面人物。现任学校高中年级主任,武昌区中学数学教研会理事,武汉市中学数学教研会常务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评阅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通讯》杂志编委,湖北大学《中学数学》杂志编委,鄂教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发与编写组委员,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学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历史特级教师周鹏程周鹏程,生于1968年,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大历史系,2001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学硕士学位。曾获“武汉市优秀历史教师”、“湖北省优秀历史教师”称号;现任华师一附中副校长。物理特级教师鲁志祥物理特级教师、奥赛主教练——鲁志祥: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中师大物理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在华师一附中从教二十年,担任过九届高中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具有多年从事竞赛辅导工作的经验,1999年担任理科实验班物理教学工作以来,所带学生有11人入选国家冬令营,其中有6人进入国家集训队。2005年,2人入选第6屇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获金牌、银牌各一枚。2人入选第3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双双获得金牌(2枚)。2008年,1人入选第9屇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获金牌第一名。1人入选第39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获得金牌第一名。2011年,2人入选第4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双双获得金牌(2枚)。数学特级教师党宇飞党宇飞,男,1961年3月出生,数学教育研究生班学历,华中师大一附中高级教师、副处级调研员、湖北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数学教师。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新思维与数学教学研究”负责人之一,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导学双探’教学法实验研究”负责人,武汉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初中生升高中教育教学衔接研究”负责人。坚持以学生为本,致力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注重启发探究,突出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特色,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教学教研成绩。所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获武昌区、武汉市、湖北省及教育部考试中心优秀论文一等奖,实验报告与教学论文分别获武汉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和武昌区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及三等奖。有21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在《数学通报》、《素质教育》(中学版)等期刊上发表。编著有教育著作《中学教师语言与行为艺术》,主编和参加编写了《高中数学总复习备考指导》等十多部数学教学参考书。数学特级教师张传江张传江,1953年11月29日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至今,已有36个年头,担任班主任工作整30年。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坚强而温和”、“发展学生个性”等原则,研究出由“他律”到“自律”再到“内化”的一套训练方法,卓有成效,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逐步形成了他的课堂教学特点:一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二是注重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三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穿心能力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13年,主持“创新思维与数学教学”这一省级课题的研究,曾多次发表数学论文看专著,擅长高考研究。张传江老师所带的03届班级体在高考中五名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在担任备课组长的工作中,张传江老师发挥了核心作用,指导青年教师成绩突出。由于03年、06年两年我校高考数学成绩突出,我校被武汉市命名为数学教学基地,这其中张老师功不可没。语文特级教师袁汉杰袁汉杰,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武汉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武昌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考语文评卷业务组成员。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教学之余,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合著)多部。语文特级教师严育开严育开 文学硕士,中共党员,语文特级教师。男,1951年出生,湖北鄂州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华中师大一附中任语文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北省中语会理事、武汉市中语会理事、武昌区中语会理事长;湖北省高考语文评卷业务组成员。在教学中,既重视优良传统,又富有创新精神。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均有特色,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启导学生自学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成绩显著。《光明日报》2003年2月13日《给金子不如给点金术》一文介绍了他的做法,不少网站转载了他的文章。自2005年来,应邀参加了北京、大庸、厦门、吴锡、成都、海南、旅顺等地举行的教改研讨会、作文教学研讨会。应《楚天都市报》邀请,给高三毕业生电话答疑;应省电教馆武汉公众金网学校邀请,在网上给高三学生答疑;应清华同方邀请,在武汉会展中心给高三学生、家长当面答疑;根据湖北省教研室安排分别在中南财大礼堂、首义路饭店会议厅为全省语文教师代表作教改报告;应华中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邀请,在华中师大科学会堂向来自全国的语文教师代表作关于现代文阅读的报告;被华中师大聘为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导师团成员,多次为来自全国的参加国家级培训的语文教师上课,多次应华中师大文学院邀请为硕士研究生论文写评语,任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长期担任班主任,也曾担任过年级组长、备课组长、语文教研组组长,始终坚持在第一线教学,长期教两个班的课。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区、校先进集体,在校内高考升学率、高考语文成绩一向名列前茅。2001年所带班级语文高考成绩人均123.7分。多次指导学生获全国、省、市演讲比赛、作文竞赛、语文知识竞赛一等奖。他设计的班会多次获区、校一等奖,有的班会被刻录光盘保存,有的出了专集供其他班学习借鉴。多次被评为区、校先进班主任,曾受到华中师大表彰。他曾主编、联合主编《历届高考优秀作文选评》、《中学语文备课全书》、《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等书十余种;参加编写的书籍有《著名教师谈语文学习要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金钥匙》、《中学班主任手册》等四十余种。在《语文教学论坛》、《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湖北招生考试》、《中学生之友》、《语数外学习》、《学习方法报》、《作文通讯》、《语文报》、《学语文报》、《湖北教育报》、《光明日报》、《求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四十余篇。论文《浅谈高中学生作文评改指导》、《文献性、思想性、艺术性与中学语文课本报告文学教学漫谈》获全国中语会颁发的一等奖。《浅》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学语文教学》全文转载。有多篇论文获市、区优秀论文奖。由于教改成绩比较突出,《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曾刊发照片加以宣传;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骨干教师辞典》也收录了他的教改事迹;《光明日报》也刊登过他的照片和教改文章。从1994年起,一直为湖北省高考语文评卷业务组成员。2001年,被湖北省教学教研室、湖北省中语会评为文学社团优秀指导教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定为特级教师。2002年,被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评为优秀评卷教师;2002年,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表彰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师。2003年,被评为华中师大一附中优秀教师。成果高考成绩近五年高考成绩2012年高分(600分以上)总人数达481人(不含保送生),位居全省第一,文科600分以上人数达到46人;已被保送到重点名校的达50人,其中北大清华24人,为湖北省第一;武汉市理科前10名,华师一附中占了8席,其中学生张木、余洋以687分的高分并列武汉市理科第一名,和程嵩琦三人进入湖北省前十,文科有2名同学进入武汉市前十名,其中15班高明柔同学以646的高分居武汉市第二名;理科一本率92.4%,其中6个班级平均分超过600分,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这也是我校第四次一本率超过90%(1999年、2001年、2002年、2012年);留学试验班高三(1)班在高考前所有同学拿到了美国前70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理科实验班高三(18)班参加考试人数47人,全班600分以上42人,平均分638分(不含保送和出国);文科实验班高三(19)班全班46人参加考试,18人过600分,均分596。一本率达95.65%(不含保送);艺术班高三(20)班全班一本率达到96.15%,最高分达574分,其中12人已经以优异的专业成绩通过清华、央美考试;理科实验班高三(29)班参加考试人数48人,均分631.2,38人过600分,其中张木同学以687获得武汉市理科状元(不含保送和出国);奥赛实验班高三(30)班全班40人,有34人考前被保送,仅有6人参加高考,平均分达到634分。2011年高分率、重点率、名校率各项指标创造新高,继续保持全省遥遥领先。600分以上人数达532人,占参考人数的1/2以上,全校已有38名学生保送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平行班理科600分以上445人,均分610.41分,600分以上人数占参考人数的65.63%;国际部600分以上人数占参考人数的1/3以上。理科实验班A班参考人数13人,平均分644.71分(该班另有22人已被保送清华、北大)。 理科实验班B班平均分656.26分,全班学生都在609分以上。2010年600分以上人数达406人; 张晨同学以690分高分夺得武汉市理科状元,位居湖北省第三名(前两名均为复读生); 高分优势明显,理科武汉市前10名中我校占6席,分别是第1、3、4、5、7、8名,湖北省前100名我校占20席;理科重点率达84%;北大清华录取人数45人。昨日高考成绩揭晓,我校立即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各路媒体的记者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华师一附中。独揽武汉市文理科状元、248人过600分的成绩足以令每一个关心华师一附中的人骄傲与自豪。2009年2009届高考高分率、重点率再次名列全省第一,理科重点率达到80%,文科重点率达到66%;被北大清华两校录取的人数再次突破50人;2008年全省前10名,该校有3人(理科2人,文科1人);理科全省前50名该校有12人占24%,全省前100名我校有22人占22%;文科全省前25名占4人,过600分有10人占8.9%;文理科600分以上(含600分)人数总计多达283人(其中理科273人,文科10人),在全省遥遥领先;理科660分以上25人,650分以上47人;多名优秀学生已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本届录取清华、北大总人数将突破50人(考前已被清华、北大录取18人);考前共有46名学生被国内名校提前录取。国际部取得新的突破:翟珂锐同学以672分的高分,实现国际部高分突破。;国际部660分以上2人,650分以上4人,600分以上43人。学科竞赛学科竞赛、高考成绩连十余年雄居湖北省第一或前列,德育、心理教育、科技、体育、艺术活动卓有成效。1988年以来,学生获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学金牌17枚,银牌2枚,全国一等奖累计500多人次。五大学科国际奥赛成绩(截止2012年7月, 20金2银)年份 选手 比赛 奖项 比赛地点辅导老师2012年舒驰 第4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爱沙尼亚 向立艳2012年黄文卓 第4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爱沙尼亚 向立艳2012年左浩 第5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阿根廷 叶新年2011年李蓝青 第4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泰国 鲁志祥2011年向重远 第4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泰国 鲁志祥2010年周志尧 第4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日本东京 杨凌武2010年张敏 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哈萨克斯坦 叶新年2009年王睿博 第4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第一名) 英国伦敦剑桥 周 斌2008年谭隆志 第39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第一名) 越南 鲁志祥2008年陈 卓 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西班牙苏远东 方牡丹2007年李骜西 第38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银牌 伊朗伊斯法罕 马志祥2006年柳智宇 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西班牙 余世平 李建国2005年李晗晗 第3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西班牙 鲁志祥2005年余江雷 第3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西班牙 鲁志祥2005年汪 维 第3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队员(因故未参赛) 中国台湾 杨国红2003年晏琦帆 第3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希腊雅典 王 忠2002年王 峰 第3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荷兰 杨国红2001年张 维 第3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银牌 印度 尹一冰2000年冯 玮 第3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丹麦 王 忠2000年宋均亮 第31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英国 蒋大桥1998年凌 晨 第9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德国 鲍丹丹1995年黄 靖 第4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国家队队员(因故未参赛) 泰国 鲍丹丹1992年陈 杲 第4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德国 佘名高 林厚安1988年汪 琛 第2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第一名) 芬兰 尹一冰其他奥赛成绩年份 选手 比赛 奖项 比赛地点 辅导老师2010年王鹏 张悠然 第61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优秀奖 美国 万新华2009年孙 可 吕思扬 柴皓曦 第60届国际工程科学大赛 学科大奖二等奖 美国 王维佳2009年胡 哲 程正谦 第10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2枚 泰国曼谷 向立艳2008年谭隆志 第九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蒙古乌兰巴托 鲁志祥2007年张万祎 第58届国际工程科学大赛 专项奖 美国2007年 陈 卓 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总分第一) 中国武汉 苏远东方牡丹2007年蔡拓程 第八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中国上海 马志祥2007年张万祎 第58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 专项奖 美国 王维佳2006年刘鬯、芦幸 第57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 优秀奖 美国 王维佳2005年蔡子星 第六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银牌 印度尼西亚 鲁志祥2005年余江雷 第六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印度尼西亚 鲁志祥2005年柳智宇 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 金牌 俄罗斯 余世平2004年王熙 彭兆明 李纯 第55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 学科大奖四等奖 美国 王维佳2003年骆相宜 第8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铜牌 瑞典 刘 斌 马志祥2003年刘 祎 第53届国际科学工程大赛 优秀奖 美国 王维佳2001年胡 率 第52届国际科学工程大赛 专项奖 美国 柳超美 刘 斌2001年徐 涛 第50届国际数学循环赛 金牌 保加利亚 苏远东2000年宋均亮 首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金牌 (第一名) 印度尼西亚 蒋大桥国际交流内联外通,开放办学,是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该校交流的海内外同仁达三千多人以上。该校与美国(America)、德国(Germany)、新西兰(New Zealand)、日本(Japan)、澳大利亚(Australia)、英国(UK)、加拿大(Canada)、新加坡(Singapore)等国的师生双边交流也日益频繁。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了WTO,现任校长张真同志致力于促进素质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2002年4月举办了“第六届全球中学校长研讨会”,并于2002年7月,创办了湖北省中教系统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实体——华中师大一附中中澳合作部(现改为国际部[International Department])。华中师大一附中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相关1.08届高考取得辉煌成绩,共有53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其中保送18人。09届形势喜人,到目前为止,已有21人保送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高考的锣声还未敲响,华师一附中高三理科实验班已有27名学生被名校录取,其中20人被保送到清华北大,刚好占全班学生人数的一半。该班9人先后入选奥赛国家集训队,其中物理集训队4人,化学、数学队各2人,生物队1人,他们均被北大、清华预录。2008年是这所奥赛名校闯入集训队人数最多的一年,而这样的纪录在全国各地高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可谓创造了“神话”。这个班正式成立于1997年,到目前为止,已经为国家争得14金2银的国际奥赛好成绩。2.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范宁通讯员曾艳实习生袁娜)“4号男装,47票,得票最高!”昨日,随着唱票结束,华师一附中最受欢迎的夏季校服通过“海选”诞生。华师一附中团委书记宋涛介绍,为了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校服,学校特意举行了这样一场“招标会”。7家来自浙江、广东、武汉等地的服装厂家拿出设计图和样品,同台比拼,由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一百多名学生代表投票,票数最高的作品将上报学校讨论。记者看到,有的厂家赶潮流,设计了时髦的格子裙;有的厂家在面料透气性、弹性上下足工夫;有的甚至将模特带到了校园,现场上演“服装秀”。宋涛说:“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各厂家的设计都比以前要灵活、现代。”“都还行吧!”负责唱票的高二学生黄楞达说,衣服都很漂亮,有些休闲服很对他的胃口,但是有些正装太成人化,“穿上去像三十几岁的,我可没法接受!”一位投票的同学说,以前校服都是学校定做,常常是穿到身上才知道是什么样子。这样通过学生进行“海选”,效果应该更好。3.2007届高三年级高考高招全面丰收,自1997年这十年来多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一。2007年该校考取国外知名大学并获奖学金的学生12名(附详表);每年该校都有几十人被保送到国内名校并被提前录取。2007年被保送及被提前录取到国内名校共42人(附详表),其中清华、北大16人(以上学生未参加2007年高考);高分段人数2007年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该校2007年理科共有277人达到600分以上(不包括提前被国内外名校录取的54人),其中660分以上的17人(武汉市46人,湖北省116人),650分以上的40人(武汉市150人)。文科有3人超过600分;在2007年,重点率、高分率今年继续保持全省第一。2007年该校的重点率将继续超过80%,有望达到84%;学科竞赛方面,2007届高三年级进入国家冬令营总人数达到12人,进入国家集训队6人,居全省第一。蔡拓程同学已于2007年4月获得第六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李敖西同学将于7月中旬代表中国赴伊朗参加第38届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截至2006年,该校共获得国际奥林匹克金牌10枚,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各学科,居全省第一;科技创新再创佳绩,有7名同学在国家级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有多名同学因科技创新的突出成绩被提前保送或取得自主招生的资格;体育、艺术取得丰硕成果,以高三年级学生为主力的校篮球队获得全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南区冠军,全国亚军。体育、艺术特长生升入重点高校历年位居全省前列。4.美国大学生走进中学课堂交流“同伴性教育”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范宁吕锐实习生汪洋)“人类为什么会怀孕?怎样正确使用安全套?”前日下午,“同伴性教育”走进华师一附中课堂,两名美国女大学生和中国同学共同讨论关于性的话题。这是华师一联合武昌区计划生育协会、武昌区教委举办的“树立正确性观念和性态度”活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的美国女大学生,来自美国ColloyCollege大学。两名外国大学生先用提问和配合图解的方式与高中生们互动,生动讲解了相关知识。学生们说,过去对性知识的了解多来自于网络和杂志,今天这种交流方式很新鲜,也让大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以及怎样对别人负责任。5.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基地之一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樵通讯员王永汉)“sitdown用汉语怎么说?”、“eat翻译成中文如何表达?”昨日上午,美国中小学校长访华团58名成员,专程来到武汉外语学校,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推动美国主流学校开设中文课程。据介绍,此次活动是迄今为止湖北省最大的中外教育交流项目。在美国代表团成员中,既有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长,也有美国大学理事会官员、各州(学区)学监和外语督学。来自乔治亚州大学理事会教育经理谭亚·沃克异常活跃。听完武汉外校副校长陈文国简短的介绍后,她便迫不及待地向外校担任翻译的学生们请教汉语。没过几分钟,她便学会了好几句问候的话,并“现学现卖”,向同伴们问好。记者看到,美国教育专家们不仅主动和外校学生用汉语交流,而且他们在和同伴交流时,也夹杂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其中的两位还俏皮地说起“武汉话”,令人忍俊不禁。据介绍,目前共有2.4万美国学生学习汉语,而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高达2亿。访华团新闻发言人密苏里州洛克伍德学区学监格累戈·H·拉尔森表示,通过交流,大家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的魅力,今后,将把汉语引进美国的学校和社区,让更多的美国学生说汉语。“除了学习汉语,他们还将学习中国学校教育孩子的经验。”访华团一位美国中学校长称,在美国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美国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还要学习和引进中国教育,让更多的美国青少年感受和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华师一附中校长张真说,交流活动结束后,该校已与美国几所学校签订了合作意向,将进一步扩大与美国教育的合作。据介绍,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决定,将湖北省四所中学定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基地,他们分别是:华师一附中、武汉外校、宜昌一中和夷陵中学。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