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1958年由著名教育家、大连理工大学首任校长屈伯川博士提议创办,1963年由旅大市教委命名为旅大市第三十二中学,1993年高中部晋升为大连市重点高中,2000年高中部独立,定名为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08年晋升为辽宁省示范性高中。办学条件学校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大连理工大学主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4,609㎡,建筑面积12,448㎡,绿化面积2315㎡,运动场地面积11,205㎡, 环形跑道周长200m。学校有教室30间(合计1980㎡),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图书馆(含阅览室)面积1000余㎡、馆藏图书50000余册、电子图书5000余册,师生阅览室400余㎡、座位240个、报纸38种、期刊170种,多媒体教室30个,计算机300台,报告厅一个(可容纳230人),美术画室、音乐教室各一个,多功能健身房一个,室内乒乓球台16副。有学生宿舍5600㎡、可容纳600人,师生均在理工大学食堂就餐。有教学班20个、学生1044名。专任教师82名,其中,高级教师53名,一级教师24名,特级教师1名,市级骨干21名。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5名。校长心语一座好的学校,应该是探索求知的学园:它的魅力在于,它有着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成为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一座好的学校,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乐园:学生只有在愉快的前提下才能迸发激情,形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愿;一座好的学校,要像充满亲情的家园:因为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一座好的学校,要像美丽多彩的花园:整洁有序,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充满生机,在美丽的育人环境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就是这样的一座好学校。43年的建校历史,使学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近几年,我们一路开拓,一路创新,一路拼搏,一路收获。那沉甸甸的果实昭示着这一切。理工附高的腾飞,靠的是历届专家型校长们的人格魅力、前瞻性的办学理念、科学务实的管理、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和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们以自己全部的热情、全部的智慧、全部的付出,托起了在这里学习的每一个学生明天的希望,也托起了祖国明天的希望!我们曾经有过辉煌,我们正在走向新的辉煌。我们将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腾飞,在创新中闪光。把理工附高办成大连市一流名校,是我们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核心提示在著名高等学府大连理工大学校园内,有一座名副其实的园中园———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理工附高的学生们与高等学府为邻,与优秀学子为伍,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感受人文气息,为未来成才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经历43年风雨洗礼,如今的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正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为学子们开拓出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以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提供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坚信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之灵魂,精良的教师团队是学校之根本,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办学之基础,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发展之动力。在新的起点上,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发扬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润物无声的奉献精神,在独具匠心的创新思路中发展,在发展中谱写名校辉煌的新篇。近几年来,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曾被中央教科所课题组授予“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实验点校”,被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局评为“规范化学校”,是“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基地”,2004年跨入大连市初升高招生的首批重点高中的行列。校图书馆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附属学校,理工附高共享着理工大学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藏书60万册的伯川图书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大连理工大学刘长春体育馆,各院系设备先进的实验室等处常可见到理工附高学子的身影。此外,大工的学者教授的讲座更是为理工附高学生走近科学前沿打开了一扇扇科技之窗。学校曾请工程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钱令希来校作报告,请参加过国家南极考察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李志军作了题为“学好基础知识献身科学事业”的专题讲座,这些置身于科学前沿的专家学者的讲座,不仅让学生明白了知识的价值,懂得了高中阶段打好基础的重要,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探求科学的愿望。这一次次的讲座,种下的是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这一次次的讲座,播下的是一粒粒收获人生的希望。作为理工大学的园中园,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的学子们时刻都感受着大学的书香,与大工的学子们共同成长。大连理工大学“志强社”和理工附高建立的“学导制度”,采取1+1结对子的模式,一名理工的大学生和一名附高的中学生结成对子,通过周六等节假日的面对面辅导和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从学习到生活对高中生进行切实的引导,大学生们以“过来人”的身份介绍的这些经验,使理工附高学生们受益匪浅。办学理念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姚世官校长以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把理工附高引领上了一条创新发展的高速快车道教育工作的领导应该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有正确的教育改革,才能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也才能最终做到人才辈出。“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深谙此道的姚世官校长,自2000年任校长之日起,就以他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把理工附高引领上了一条以创新求发展的轨道上。“没有创新,学校就没有活力;没有质量,学校就没有生命。”已成为唱响在理工附高的主题歌!用名师工程打造教育质量的亮丽名片。在知识激增的信息世界中,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要发展,质量是关键。高质量的人才,来源于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则取决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了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年中,理工附高用理工大学人才引进的优厚政策从省内外调入特级教师及高级教师30多位。这些引进的教师年龄大都在四十岁上下,均为原调入地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他们教育观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独特,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现已经拥有了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湛、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理工附高现有专任教师72名,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2人,高级教师占全体教师人数的58%。研究生学历8人,省级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2人,市、区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17人;市、区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14人;国家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2人;国家级奥林匹克英语竞赛特等指导教师1人;国家级化学竞赛优秀辅导员1人。建立一套全员业绩考核管理体系。紧紧抓住了学校工作中的第一要素——人,着力从促进教职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入手,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学校领导也从未放松。2003年姚世官校长送给每位教师一本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教育经典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题了字,有的写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的写着“心灵的丰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它需要细心的呵护、耐心的培养、不断的陶冶与濡染”等等,这一句句揭示了教育真谛的话语饱含着校长对每一位教师的期待,让每一位教师得到鼓舞,受到鞭策,看到努力的方向。学校特别重视教研组的建设与教师合作精神的培养,教研活动中定期举行优秀教师经验介绍与交流活动。此外,每学期还有优秀教案评比、优秀课件大赛等活动。这些管理与考核让教师不再做教书匠,而要成为教育家。用素质教育建筑学生终生发展的平台。他们认为,我们的教育是既要迎接高考的选择,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总之,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才可谓把握住了教育的真谛。新课程改革环境中,理工附高实施了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二传手”,而是一个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的思维者;教学不再只是前人知识的复制,而是让学生在从感性思维升华到理性思维,以内心感悟的方式,把握知识的精髓的过程;课堂不再是教师展示个人才华的讲堂,而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学堂,真正做到了由以往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论教”的评价标准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由厌学到想学、乐学,由要我学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探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虽然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但学生得到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中日交流开辟新的教育途径,以超前的眼光看到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前景,与日本明德义塾高中结成姊妹校,实现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将教育之路通往世界!3003年,理工附高的校领导就看到了世界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并于1996年8月27日与日本明德义塾高中结成姊妹校。这是当时的大连高中界的首创。两校互派留学生结出了累累硕果。这里仅以刚刚过去的2005年为例。2005年日本派20人到中国来留学。经过短短一年的汉语学习,他们取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成绩。成绩之优异,见效之快速,学生家长震惊了,日本校方震惊了。日方校长专程来到大连,来到理工附高,宴请并奖励学校的任课教师。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理工附高骄人的教学成绩在赢得日方高度评价的同时,也使得日方在培养理工附高留学生时加倍地努力。2005年4月理工附高派16名同学到日本明德义塾高中留学。2006年2月,便传来了他们在日本金榜题名的喜讯——16名同学已经全部被日本高校录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梁潇同学就通过了日语一级即最高级的过级考试。他自己挑选了四所日本大学,最后有三所大学同时给他发出了录取通知书。此外,许维维、张峋、刘恺等数名同学,在日本留学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秀,都获得了日方推荐上大学的资格。陈婉璐、孙炜炜、刘鹏这几名同学是在高二时赴日留学的,他们的成绩也一直十分优秀,现都考入了东京帝京大学等理想的学府。到日本留学不只让孩子有了理想的大学,更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孩子的人生阅历,锤炼了孩子的性格,培养了孩子的能力。现任东软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督导的刘如,是理工附高1998年1月前往日本明德义塾高中学习日本语的,1999初就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考入了日本国立高知大学。这在留学生中是前所未有的,这一罕见的成绩使她载入了明德义塾的史册。至今刘茹都特别地感谢母校给予的教育和提供的难得的学习机会。,理工附高已经有近百名学生留学日本,在日本的高知大学、明治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及神户大学等校园中都有理工附高学子的身影。理工附高为他们铺就了一条成才之路,他们用汗水为理工附高赢得了国际声誉。累累硕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金色的秋天来到的时候,那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使老师们忘记了春天耕耘的疲惫。是他们的辛勤,托起了孩子们理想的明天理工附高在高一学年开展的一届届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大会上,学生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去看社会,去发现美。在走向社会大课堂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社会,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取得了成果。学校团委组织学生参加的“庆祝中国第五届科技活动周”、“辽宁三市百万青少年希望之星杯科技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大赛”等活动中,理工附高学生成绩显著,有37名同学以他们新颖实用、富于创造性的设计方案获得了此次大赛的科技创新设计奖。特别是高二年级的刘铁铮、唐明超同学、高一学生邵允、滕娇同学的发明经个人申请分别获得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这些让人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的活动,像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在一届届学生手中传递。在大连市2002年高中演讲比赛中王佳萍同学获得大连市演讲比赛第三名,陆平、李伟亮在“建设‘大大连’”征文比赛中分获一等奖,王兴强、尹斌、于昊、朱肖虎等在大连市英语竞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2003年郭冠华在团区委组织的网页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金硕、于晓庆在大连市英语短剧配音比赛中获一等奖,2004年尹恒同学的小说发表在《大连日报·天天副刊》上;2005年赵宇同学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这些成绩正是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所收获的丰硕成果。更重要的是,理工附高毕业的学生在入校时均是以普通校的分数录取的,但在毕业时却取得了高考上线率达到98%以上、本科上线率80.4%的好成绩。在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尤其是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都有理工附高学子的身影。
浏览
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