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民族实验中学
利川市民族实验中学第一乐章 从“杂牌军”到“正规军” 建校之初,学校的师资队伍很是杂乱。二十多名教师中,除3名工农兵大学生外,高中和中师毕业的占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除了要教语文课外,同时还要教历史课、劳动课等,教数学的老师还要兼生物、地理等,即一名老师至少要兼两三门学科的教学。 经过27年的努力,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永恒的主题,培养了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素质高的名师和骨干教师。学校现有91名专任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52人,专科31人,高级教师13人,一级教师48人;有国家级学会会员6人,省级学会会员12人,州级学会会员22人,州级学会理事2人,州级学科带头人3人;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州级骨干教师2人。形成了一支事业心强,并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第二乐章 从低矮潮湿阴暗到楼高窗明几净 1981年,学校由原城关高中更名改建,占地18亩,共有2 栋土胚房,6个教学班。 到了二十一世纪,学校先后建成办公室、教室及功能用房11341平方米,购置和整修内部设施,并且修建了比较简易的操场,教师们也有了简易的宿舍,初步做到了三区分明。同时配备了专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学校扩展到21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90多名教职工,教室用微机70台,语音室设备80套,并顺利通过省“两基“验收 ,承办了市“两基”验收现场会。 学校建成全市首批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并承办全市教育技术现场会,被评为省级“现代化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投资20余万元,为办公室安装了微机,更新了电教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2008年,投资40余万元,对教学楼进行维修改建。有30多年教龄的谭明祝老师讲的尤为生动:“二十几年前用小黑板做应用题,小卡片做数学题;10年前用投影仪上课;现在用电脑多媒体上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的上课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种各样的特色特长班更是为学生们提供了培养兴趣特长的机会。” 近年来,实行“一费制”,规范了学校收费,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更是给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国家投入增大,教师待遇提高 ,带动了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广大教职工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第三乐章 从单一教学到综合发展 牟方祥校长说:“企业、工厂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可能误人一阵子;学校的培养不合格,将误人一辈子”。27年来,学校在不断加强办学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自身的软实力建设,致力于从单一的教学模式走向科研兴校、综合发展的道路。———领导高度重视 营造科研氛围 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号召人人走“教学、学习、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作“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科研实力强”的“三项全能”高手。全校教师形成了关心课研,热心教研的浓厚氛围,各项研究内容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组织机构落实 奠定科研基石 为了促进我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加强和规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订了教科室职责课题管理办法。教科室对课题研究实施全程管理,全面负责课题的规划,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课题的结题评审申请以及成果推广。组织对参研人员的理论学习和进行科研技能的培训。课题研究的学术秘书组织和实施实质性研究工作,负责研究过程的管理,资料员负责资料文献的收集,信息的反馈,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和终结性成果的整编。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必需的经费保障,并对实质性参研人员实行奖惩制度。——科研管理到位 责 权 利分明 学校明确提出“科研兴校、管理护航”的战略口号,成立“教科室”,构筑“教研网络金字塔”;开展课题研究;组织业务讲座,更新教育观念。教科室校长直接领导,实行主任负责制,课题研究责任制,实质性参研人员责任制。全员参与,权责分明。学校成立了七个课题研究小组。对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人员采取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形式。承担课题研究的人员都平等的享受课题研究的成果,并根据参研的业绩和贡献适当的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至2006年秋季,学校已完成的语文、政治、历史、化学四个课题分获国家级一等奖,省A级成果证书和州级一、二等奖B级成果证书。2006年度至2008年度以来,我校共承担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并有结合实际的校本研究课题3项,其中申报的课题《土家族苗族饮食文化传承与弘扬教育研究》已被列入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恩施自治州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教育研究》的子课题;申报的“综合阅读的价值观和人文情怀对学生的影响”为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的规划性课题。《土家族苗族饮食文化传承与弘扬教育研究》课题,从民族饮食之史、饮食之真、饮食之善、饮食之美、饮食之道、饮食文化之传承等不同侧面进行研讨。《综合阅读的价值观和人文情怀对学生的影响》的课题,探讨如何在语文课程的综合阅读中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在综合阅读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2007年,中央教科所王庆祝教授到学校视察时,对学校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办学规范,质量可靠,管理严格,特色鲜明,信誉良好。第四乐章 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校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学校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把质量当作我们的生命来重视”,牢固树立“科研兴校”意识,做到了以科研为先导,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狠抓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重点,重视培养学生专长,大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新课改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新课改学习、交流活动,明确了“新课改不仅要质量,更要高质量”的思想,使教师们树立了新课改新的质量观念,学校始终把课堂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主渠道,结合学校实际深入持久地开展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举行了“教育思想大讨论”、“人才强校大讨论”、“提高教学质量大讨论”、“新课改精神下一堂好课的标准”的大讨论。围绕“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新课改精神”等中心议题,有计划的安排了课堂教学比武、观摩课、示范课等活动,实行说课、听课、评课相统一。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放弃“师道尊严”的长者形象,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似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注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的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狠抓常规管理不放松。学校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教案及作业批改的作法,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倡导集体备课,坚持超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学校坚持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校长不少于15节,教导主任不少于20节,其他负责人不少于15节,教师相互听课不少于10节。——大胆进行课堂创新和探索。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学校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都有自己独立的模式。我们要求教师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到知识,健康成长。——抓教研促教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让教研成为教育质量第一生产力,学校坚定了抓教学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每个教研组每周坚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进一步开展分层教育研究。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各层教育活动。学校制定了《学困生辅导办法及奖惩方案》,每位教师辅导学困生两名,坚持实施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坚持以鼓励为主,积极引导,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充满信心,让学生时刻享受到老师的关爱而积极向上。著名教师语文:黄大权(语文教研组长)、杨仕鹏、蹇玉荣、阳凤珍、李永前、肖泽高、李星赛、王小燕、郭履清 数学:谭明祝(数学教研组长)、吴兴富、张建平、杜平、郑中来、杨忠良、李峰、 英语:李春高(英语教研组长)、朱春林、胡伟、张小平、毛昌国、冉旭、许素文、何倩 政治:王国江(政治、历史教研组长) 、向久明、连开和、童晓红、王万山 历史:刘静波、刘海平、唐兴军、罗吉贯、王万山 物理:牟志超(物理、化学教研组长)、董启玉、陈辉江、谭邦森、周大千 化学:艾明勇、张玉碧、杨宗奎 地理:陈惠、罗中和、刘再良、杨州 生物:谭耀斌、刘泽秀、田和云、 体育:余中亚、雷琼、罗明 音乐:刘华云、邓运涛 微机:吴波
浏览
6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