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09 19:12

学生宿舍每天早上9:00关门,中午11:00开门,14:30关门,晚上16:30开门,20:00关门,关门期间,不能进出。 有管理员,六人/组/间,有一个组长,晚上10:30关灯(哈哈,用手电撒````) 在食堂吃饭,一个学期是450元/人。(不包饭和水电杂费,有空调。基本上一个学期带600交钱是没问题的,但是一餐是5元,可以办卡,也可以到外面去吃,有各种小吃的。) 男生宿舍在底下2层,女生在上面2层,(不能随便乱跑) 基本上就是这些了,关门前一定要进宿舍啊```!!!!学校历史私立武汉中学校是董必武同志和几位抱有革命宗旨的人于一九二0年春创办起来的,一九二八年被桂系军阀封闭。一九六五年武汉中学复建,一九七八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中学。私立武汉中学校创办一个学期后,"湖北的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由董必武、陈潭秋、张国恩等组织起来,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传播,在武汉中学内很少受到阻碍。中国社会青年团(当时叫S·Y)在湖北也是由武汉中学学生开始发展组织。"董必武、陈潭秋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以私立武汉中学校为基地进行革命宣传组织工作。党和团的支部也在学生中陆续建立起来,并领导学生接近工农群众。同时,在武汉各学校、工厂中发展了一些党团的基层组织。在学校党团组织的领导下,私立武汉中学的师生积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党、团组织,声援并参加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等,都非常活跃。后来他们在湖北地区党的早期建设中,在"黄麻起义"、"鄂南暴动"和建立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以及"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中,都发挥了骨干作用。一九五六年,董必武副主席在湖北省博物馆同志的陪同下,亲临私立武汉中学旧址察看老校门。一九六六年四月四日,董必武副主席在武昌东湖宾馆亲切接见武汉中学代表,作了重要指示:"大家要下定决心把学校办好,来纪念为革命牺牲的先生、职员和学生。"一九七九年三月八日,董必武夫人和何连芝同志视察武汉中学,并赠送了董老的许多遗物,以紫纪念。"私立武汉中学校旧址纪念馆"基础上扩建的,分原状陈列和辅助陈列。原状陈列部分包括修整的老校门、围墙。修复的教室三间(其中两间兼做辅助陈列之用);校政厅一栋(包括办公室、卧室六间,其中一间兼做辅助陈列之用)。辅助陈列共五部分:一至三部分介绍私立武汉中学校诞生的背景、十大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第四部分反映董必武副主席和党与政府对学校的亲切关怀;第五部分反映解放后复建的武汉中学如何继承光荣革命传统,为国家培养人才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朋友你到过武昌吗?从武昌小东门走向粮道街275号,就是红色中学--武汉中学。董必武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1919年2月,董必武赴上海向孙中山汇报湖北的护法运动。在上海期间,董必武针对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如饥似渴地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其他介绍新思潮的书刊,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成功必待新鲜势力之参与"。五四运动发生后,新的时代潮流使董必武看到中国革命新前途。他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基点出发,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发展成为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战士。8月,董必武回到武汉,一九二0年春,董必武、陈潭秋着手创建武汉中学,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陈潭秋,1919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英语部。他在高师求学阶段就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期间,他以武昌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领导武汉的学生运动。当年夏天,陈潭秋组织学生参观团到南京、上海学习革命经验。经过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陈潭秋思想有了新的飞跃,他在上海结识了董必武,与董必武畅谈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指导意义,交换了对中国当前斗争和未来前途的看法,两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结下了革命友谊。他俩"有意识地学习俄国革命,以武汉中学为据点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武汉中学是一所反映新思想的新型学校。董必武为学校制定了"朴诚勇毅"的校训,学校实行男女合校,吸收进步青年和工农子弟入校,提倡白话文,宣传新文化运动。学校强调教育要授人之识,又授人之道。教师严谨治学,学生勤奋攻读,以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业绩,为湖北教育界所注目。董必武主持教务兼教语文课,陈潭秋教英语兼班主任工作。他俩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董、陈在筹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时,在武汉中学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后来,董、陈等将团组织发展到武汉许多大中学校。武汉中学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以思想进步闻名湖北。许多知名的革命者和学者,被聘到学校讲学。北伐军到达武汉后,武汉中学的学生更是一支活跃的政治力量。1920年,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得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帮助,董必武、陈潭秋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表现出强大的阶级力量,使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社会政治力量。在武汉,为了促进知识分子接近工农,董必武、陈潭秋、钱亦石等致力发展平民教育。他们依靠武汉中学及其他学校的师资力量,在校外办起了劳工学校、女子补习学校、识字班、平民学校,并与恽代英、施洋等领导的平民教育社相结合,将文化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结合起来。五四运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活动,在武汉有较大的发展。陈独秀等应邀来武汉讲学,利群书社扩大进步书刊的销售,都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董必武、陈潭秋指导武汉中学学生主办《武汉中学周刊》,以通俗的短文宣传马克思主义常识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为知识青年所喜爱。《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史》、《阶级争斗》等书籍,《新青年》、《共产党》、《星期评论》、《觉悟》、《每周评论》等刊物,成为武汉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读物。1921年1月,恽代英、黄负生、刘子通等创办的《武汉星期评论》,以改进湖北教育及社会为该刊的宗旨,办得生动活泼,很有战斗力,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重要论坛。武汉共产主义政治组织正是在以上阶级的、思想的条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20年夏,董必武接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李汉俊的来信,要求武汉尽快筹建相应的党组织。与此同时,陈独秀派刘伯垂回武汉,参与筹建党组织。8月的一天,刘伯垂、董必武、陈潭秋、张国恩、包惠僧、郑凯卿、赵子健在武昌在武昌抚院街董必武、张恩国的寓所召开第一次会议,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机关设在武昌多公祠5号,对外挂刘芬(刘伯垂)律师事务所的牌子,同时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作为武汉党小组的公开活动团体。1921年初,包惠僧去上海,接受陈独秀安排的工作。武汉党小组又发展黄负生、刘子通、赵子俊为成员。7月,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党小组成员,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参加“一大”的代表,湖北籍人士还有李汉俊、刘仁静、包惠僧。为了团结、教育广大青年,湖北共产主义小组在发展党组织的同时,还领导建立了半公开的1921年冬,正式成立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不久改组扩大为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兼武汉地区执行委员会),包惠僧任书记(或称委员长)。第二年,包惠僧奉调北上,陈潭秋继任书记,恽代英等共存社的成员先后加入党组织。1923年,武汉地区党员人数已超过50人。党的工作重心是开展工人运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是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组织。革命摇篮[学校党团组织的建立]董必武副主席在《私立武汉中学简记》中说:“1920年秋,私立武汉中学已经立了一个学期,湖北的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由我和陈潭秋、张国恩(几个月后他就不干了)等组织起来,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传播,在武汉中学内很少受到障碍。中国社会青年团(当时叫SY)再湖北也是由武汉中学学生可是发展组织。”根据一些革命老人的回忆,1920年夏,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后,李汉俊就立即写信董必武,建立他在武汉建立共产党的组织。董必武接到来信,立即约陈潭秋等积极酝酿建党。经过反复商讨取得了一致意见。私立武汉中学从1920年创办到1928年被国民党桂系军阀封闭,虽然只有短短的8年时间,但在董必武、陈潭秋等老师的教诲下,培养出一大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献身人类解放事业的仁人志士,为湖北、武汉地区党的早期建设,为工农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输送了无数革命骨干。许多人为中国的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功勋卓著,名垂千史。例如陈潭秋烈士的胞弟陈荫林,从小聪明过人,有神童之誉。1911年在黄冈东乡十区小学读书时就为李卓侯(李四光之父)先生器重,1912年考入外国语学校,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1922年到武汉中学任英语教员。当时他只想找个职业,热心教学,只盼望有碗饭吃,过太平日子,不大关心政治,甚至在1925年春,陈潭秋、陈荫林兄弟两家合住在一起时,当年陈荫林还有意跟哥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德国人的家庭,父亲是保守党,哥哥是社会民主党,弟弟是共产党,每天各干各的政治活动,回家的时候,只谈家常,不言政治。这无异是对陈潭秋关上了思想的“大门”。开始,他们兄弟在一起确实只谈家常,下下围棋,或重温儿时的旧梦。可陈荫林“后来在一个暑假带领一批学生到农村去工作,了解农民生活实况。他觉悟了,认为中国农民非革命不能翻身”。从此兄弟之间,不仅谈政治,而且大讲马列主义,展开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大讨论。不久,陈荫林加入了共产党,由一个自由主义者党的同路人一跃而成为革命的急先锋。事后有人曾询问陈荫林参加革命的过程,他的答复是:“教书起家”是我祖父走的老路,曾几何时仍旧免不了贫困,事业救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我们家里开过布厂,可到头来还是逃脱不出破产的命运。这些现实的教训,明白地告诉我们,只有反帝反封建,推翻旧社会,粉碎旧制度,大家才能过着永久和平的幸福生活,任何改良主义都是幻想。后来,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党把他调出武汉中学,专作农民运动工作,担任湖北省农民协会副委员长。1927年他受党派遣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农工委员会委员、农工委员会宣传科科长。在随军南下途中因患痢疾,病情很重,加之由于环境艰苦,治疗不及时,不幸以身殉职,葬于江西瑞金。现武汉中学校长为【魏少平】同志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