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雨南洞小学
学校历史编辑同仁学校旧址(由何子渊创办于1888年)1937年全民抗战爆发后,宇南洞小学停止招生,与1888年何子渊创办的另一所小学“同仁学校”合并,历时52年。同仁学校,原址位于石马星窝子山嘴。清·光绪14年,何子渊礼聘何赉卿(秀才)担任校长,校门对联 “同人于野,仁者乐也!” 则由子渊请恩师罗斧月题签。1921年,国民政府对其进行“民办公助”改造,1926年,同仁学校正式更名为马石小学,校长仍由何赉卿继任。何子渊曾先后培养同盟会领导人何天炯(会计)、何天翰(即:何公博,司法部判事)、何贯中(民主革命先驱、辛亥革命志士)、陈文友(黄花岗起义烈士)、何尚炬、何尚文(原十九路军61师上校军需处长)等大批学生。教育思想编辑一、“敢夸才倚马,唯骥道南吾!”初探何子渊宇南洞小学“敢夸才倚马,唯骥道南吾!”题联既是门联亦是校训,其中的“倚”通“宇”。子渊勉励学生一定要从小树立“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理想,务必把自己锤炼成才思敏捷,倚马可待的将帅之才。同时,他还要求学生要有“弘道东南,舍我其谁!”的气魄,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宣扬儒家文化,传承程朱理学的千里马!宇南洞小学前渊公手植细叶榕已长成参天大树“才倚马”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意即:晋代桓温领兵北征,命令袁虎速拟公文,袁虎靠着战马,一会就写成了七张纸,而且写得很好。“道南吾”典出《宋史·杨时传》:“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福建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能写诗,八岁能作赋,人称神童;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钻研,写作教学。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进一步深造。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正确答案,他俩相约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俩只得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忙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便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一层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直发抖,但他依然恭敬肃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站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于是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颐理学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自此,“程门立雪”的故事便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杨时在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讲学授徒,弟子数千,由他创建的江苏无锡”龟山书院”(后改称”东林书院”)至今仍名扬四海,对“二程”理学在大陆东南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远达海外。不久杨时又拜程颢为师。学习勤奋,刻苦钻研,学业优异,深得老师赏识,成为程门高足。学成回归之日,杨时特向恩师拜别,程颢目送他离去,对旁边的人说:“吾道南矣!”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杨时又二度北上,到河南洛阳再拜程颐为师,得到“二程理学”的所有真传。后来,杨时在大陆东南讲学传道,成为“二程理学”南传和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后人称之为“道南第一人”,果真应验了程颢的预言。杨时后裔以有这样一位显赫的祖先感到无上荣耀,他们修建的祠堂便取名叫“道南祠”,堂号也改为“立雪堂”,并以“道南衍派”自称。这就是“道南”一词的来历和出处。何子渊鼓励学生以“道南吾!”自励,足见儒家文化对他熏陶、影响之深。虽然他毕生致力于“创导新学,摒弃科举,文理并举,重教图强!”,但他时刻教育学生要以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为己任,并自认自己是儒家学派的正宗法脉传人。二、“同人于野,仁者乐也!”浅析“同仁学校”是继宇南洞小学之后,何子渊亲手创办的第二所六年制西式小学。开学伊始,他便为学校拟了一副大门对联“同人于野,仁者乐也!”,并恭请恩师罗斧月题签,待匾刻好后,他又亲自动手将其挂到校门两侧。这一挂,就是50多年,据老一辈人讲,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仍有人见过这副门联。“同人于野”典出《周易》“同人卦”:“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意即在郊外与人聚首,亨通顺利。利于涉越江河巨流,利于君子占卜。此卦随于“否”卦之后,泰极否来,否极泰来,预示其必将迎来一个天人合一、社会和泰的局面。亦可理解为只要同心同德、团结向上,保持正人君子的正确志向和品德,一切就会变得亨通顺利,可以翻过大川,跨越江河,克服所遇到的任何艰难险阻!联语深邃,充分体现出何子渊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一往无前的壮志豪情!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冷静、谦恭的为人处事态度,教育学生既要立大志,做大事,看到希望,自由、快乐地学习,又要常存慎独、戒惧之心,随时防范风险,提防“泰极否来”。“仁者乐也”典出《论语》“雍也篇第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智者就是聪明人,聪明人明白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维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动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理,仁慈宽容而又不容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好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方面。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但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且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人像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规律,“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厄,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境界,勇是智和仁的结果。何子渊希望自己的学生既能够像山一样坚忍不拔,又能像水一样勇往直前,做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长寿的人。三、渊公校训要旨“求真、尚善、包容”何子渊逝世前,曾给子孙留下一本《渊公家训》,并将其归结为六个字“求真、尚善、包容”,此六字真言既是家训,亦是校训。尽管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云变幻,渊公校训的要旨却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人启迪,催人奋进。(一)、求真“求真”指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二)、尚善“尚善”即崇尚、实践普世价值中的善行、善念。善包含吉祥、美好、善良、慈善、应诺、慎重、高明、熟悉等义。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固盛认为:善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这一核心价值的形成,与儒学的长期浸润密切相关。然而,我们在探讨中华文化中善的思想时,却不能忽略2500多年前的道家学派。道家虽以探索宇宙本原之道为其哲学旨归,但其最终落脚点仍然在人道上,在思考社会与人性的本质时,道家同样是求善的,这一点在老子思想中有典型的体现。老子之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1、上善若水对于善,《老子》第8章有一个总的看法:“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河上公章句》是这样解释“上善若水”的:“上善之人如水之性”。结合《老子》章旨与“河上注”可以看出,水针对道而言,水的品性几近于道;善则是针对人来说的,个人体道,乃为上善。唐玄宗疏解此章时,曾指出“水之三能”:“水性甘凉,散洒一切,被其润泽,蒙利则长,故云善利,此一能也。天下柔弱莫过于水,平可取法,清能鉴人,乘流值坎,与之委顺,在人所引,尝不竞争,此二能也。恶居下流,众人恒趣,水则就卑受浊,处恶不辞,此三能也。”注文阐明了水的三种品性及其作用:其一,水无所不在,滋润万物,一切物类皆赖水的润泽而生长。其二,水以柔弱为品德,不与人争,而是顺随引导,该流则流,当止则止,无所不可。其三,人之品性,好居上位,恶处下流,而水则处下不争,居污不辱。水的品性,正与道的特点类似,所以老子以水喻道。而这个比喻的目的,则在于阐明上善之德。具体来说,乃有“七善”:(1)、居善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反之,认为人应该效法水的品性,处于卑下之地,低调生活。一味争强好胜,不是好事。《老子》66章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江海正是因为处于低下的位置,反而成就了其浩瀚与博大,所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63章】。(2)、心善渊:渊,深也。人的内心要象水一样深沉平静。《老子》第15章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善于体道的人,其品性与水相似。(3)、与善仁。水善利万物而不求回报, 也不去争夺什么, 最具有仁爱精神。(4)、言善信。即讲求诚信。《老子》第81章曰:“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真实的话往往不动听,漂亮的话往往多虚假,所以要善于鉴别,以诚信为上。(5)、正善治。为政要合乎正道,即按道的原则做事。道的原则就是水的原则,也即无为的原则。(6)、事善能。做事有滴水穿石、以柔克刚的韧性,诚如《老子》第78章所言:“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动善时。水能方能圆,总是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对方的状况作出最恰当、最合理的调整,最能发挥所长。从以上论述可知,老子所言之善,不仅包括“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仁爱精神,也包括言必真实、善信不欺的诚信态度,还包括澄静清虚的心境。同时,老子之善并非随意的迁就、忍让与施舍,而是讲究原则与精神,那就是“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之善,与宋襄公式的仁义有很大的差别。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老子思想中关于善的另一经典表述是:“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第49章)一般来说,与善者相处较为容易做到,但要包容不善者,则很难,但老子认为,只有能够做到“不善者吾亦善之”,才是真正的“德善”。此点,确乃显示出道家宽阔的胸怀。南宋吕知常注曰:“夫善否相非,诞信相讥,善与不善,信与不信,世俗之情,自为同异耳。故有好善之心者,圣人不违其性,辅之以上善,使必成其善。苟有不善者,亦因以善待之。善不善在彼,而吾所以善之者,未尝渝也。百行无非善,而天下莫不服其化,德之厚矣。”【《道德经讲义》第49章】道家主张善待天下所有人,善者使之更善,不善者使之得到感化而迁心为善,从而达到“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理想状态。“吕注”还强调了一点,只有世俗者才有善与不善之别,至于圣人本身之善是不会变化的,善与不善者均以善待之,这也是不会改变的。老子“不善者吾亦善之”的思想还反映出了道家的超越精神。如北宋王?注云:“善恶生乎妄见,妄见生乎自私。公于大道,则虽目睹善恶,而心无殊想矣。故圣人因世之情,强立毁誉,而心知善恶,本自非相,故不善之善,非怜而恕之,乃不觉有异也。忘善恶之实,真善也。”【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卷八)王?注】借助于佛教的观点来了解老子对待善的超然境界。善与不善都是出于名相的执着,圣人之心能够超越名相与妄见,达到无心之境,从而实现“忘善恶之实”、超越善恶的真善。3、以德报怨与“不善者吾亦善之”思想密切相关,在如何解除矛盾、化解怨愤上,老子主张“以德报怨”(第63章)。《老子》第79章指出:“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什么是“和大怨”呢?河上注云:“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以相和报也。”这一解释是可取的。而孔子所主张的“以直报怨”,其意正与“和大怨”相近。当然,在老子看来,这种“和报”怨愤的方式,必然损害人情,留下余怨,因而不可为善,所以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老子认为,对待怨愤的最好办法是以德报怨,这也是老子之善的最高境界了。相对于孔子的以直报怨来说,老子的以德报怨更显示出一种宗教式的情怀。这点恰在以后的道教教义中得以印证,如南朝道士顾欢在诠释《老子》时发挥曰:“自然无情,以与善为常,司契之人,是道之所与也。然则此经所明,是自然之道,可以与善,不可示恶也。问曰:盖闻常善救人,则善恶无弃,天道普慈,无物不育。善者己善,何须此与?恶者宜化,何为不示耶?答曰:道教真实,言无华绮。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大而笑之。闻而勤行,以成其德,闻而大笑,只增其罪。故以道与善,成人之美也;不以示恶,不成人之恶也。”【《敦煌本老子道德经顾欢注》,《中华道藏》第10册】天道以与善为常,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是老学之要义,也是道教的宗旨。应该看到,老子所倡导的以德报怨思想,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从道的层面来看,以德报怨即是道的体现,乃为大善。其二,从社会个人的角度看,以德报怨思想的重点在于为善去恶,而不是无限度地容忍或者放纵邪恶。综上所述,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以德报怨三个方面,实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反映了老子之善的主要内涵。老子论善,既体现出了中华文化中固有的为善、求善精神,同时又保持着道家特有的清醒与智慧。对道家关于善的思想的继承与弘扬,将有助于矫正我们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偏颇之处,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三)、包容包容,字面解释即宽容、容纳。“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这是说大自然的包容。可见,对于人而言,包容无处不在,包容必不可少。我想,包容的实质是“仁”,就是爱人,就是要用心去爱每一个人,这是大爱,也是渊公的传家之宝。只是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被金钱冲昏了头脑,因而只想到自己,学会了与人计较,自然也就没有了包容,这是非常可怕的。包容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和谐,就是与万物同生长,这需要更宽广的心胸。包容是一门学问,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了快乐。这门学问,是来自内心“慈悲喜舍、善良仁爱”的自然流露。包容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你随随便便可以得到,可以舍弃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它是一种善良的结晶,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淀。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它是人修身养性的一本“真经”。包容是一种境界,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情怀、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它是香兰被人踩倒却留香脚底的气质。包容是一种幸福,能够包容别人是一种幸福,让别人心存感激更是一种幸福。人生一世,不能使自己在琐事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痛苦中渡过余生。包容是赢得朋友的保证。学会包容他人,也就学会了包容自己。包容他人对自己有意无意的伤害,是让人钦佩的气概;包容他人曾经的过失,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包容他人对自己的敌视、仇恨,是人格至高的袒露。包容是人生的财富。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同样是一辈子,有的人在无尽的愤恨和埋怨中挣扎求生;有的人在快乐幸福中沐浴爱河。所以,包容别人的过失,包容众生的错误,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万事皆有因缘,缘生缘灭、缘来缘去。人生坎坷,岂能尽如人意?我们何必怨天尤人?何必痛苦烦恼?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世界上人物各异,好坏并存,我们又何苦去唠叨世态炎凉、世风日下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万物都有其不足的一面,我们为何不以一颗火热的包容之心,来体察它的另一面呢?尽管有人万恶不赦,但请不要抱怨,好坏善恶,自有公论。包容别人的过错,不是欣赏别人的过错,也不是成就别人去犯错,鼓励别人去犯错,更不是对他的放纵,而是容忍别人的过错,让别人更好地改过自新;包容他人不等于放任其自流,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一味地迁就、去宽容,就是溺爱,是害人之举,若有人称此为“包容”,那就是对“包容”的一种玷污和歪曲。包容确实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只有领略到了其中的滋味,行包容他人之举,才能真正拥有那份广阔,那份坦然,那份自然的心胸,才能活出真正的人生。包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代表了心灵的充盈和思想的成熟。包容是一种美德,凛然超然于狭隘、自私、固执之上,其昂然的姿态让个性有缺陷的人望尘莫及。包容是一份接纳,海纳百川,不计前嫌,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只有能接纳世界的人才能得到世界。包容是一束鲜花,抛弃前仇旧恨,化解血雨腥风,一笑泯恩仇。包容是一缕春风,真诚宽容别人的过错,无需折磨自己来惩罚别人。坦然应对生命小舟中的每一个险滩,就会融化别人冷漠的冰雪,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包容是坦然释怀,放下一切。本无明镜台,何处惹尘埃?放下,放下,再放下,把所有杂念置之度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宽容是撑船的宰相肚量。人总是对自己的痛苦念念不忘,目的是为了防止同样的事件再度发生。但是,如果一直将过去的伤痛累加起来回味,那就永远走不出阴霾,久而久之,人就会在泪水中挣扎渡日,心理也会日益狭隘起来。但,一旦放下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和过去干杯,切一方轻松蛋糕,煮几壶真诚香醇的清茶,打开心灵这扇大门,包容一切,得饶人处且饶人,人的生活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包容是爱过之后的感恩、理解。包容是心境相通之后的幸运、珍重。宽容别人的人是智者、仁者,被宽容的人是幸福者、幸运者。放眼世界,宽爱别人,就是宽爱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一味较真,往往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痴情者的哀鸣唤不回绝情者的回首,淡然傲然超然释然,才不会有两情纠缠不清,才不会痛并快乐着。学会包容,学会感恩;学会求真,学会尚善。站在云端,俯瞰尘世,把宽容这束鲜花撒向人间。这就是渊公校训给我们的最好启示。创始人编辑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老革命家、教育家、实业家、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1865年(清·同治3年)1岁1月23日(同治3年,农历12月28日)子时,诞生于名门望族广东省、兴宁市、石马镇、星窝子--顺裕庐。1870年(清·同治8年)6岁3月,何子渊在何初桂创设的培兰书室(私塾)接受启蒙;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 “过目成诵,试辄冠军”。1876年(清·光绪2年) 12岁10月,何子渊师从梅州大儒罗斧月,为入室弟子, 收为“头徒”。1880年(清·光绪6年) 16岁何子渊参加嘉应州院试,获甲等第一名,录为廪缮生员(廪生),随即赴兴宁县衙履职。与恩师辞行时,罗斧月感慨寄语:“东汉啊,东汉!知(智)而寡言,言必有中,可为吾师也!”。1883年(清·光绪9年)19岁何子渊“少年老成,办事公道,文章·道德俱佳”升任督学,专职督导兴宁全县的教育工作。1884年(清·光绪10年)20岁3月,何子渊从广州出发,自费随货轮赴美游历、考察美欧基础教育及茶叶贸易,同年归国,矢志“教育革新,救国图强”。携回西洋挂钟一座,历久弥新。1885年(清·光绪11年)21岁6月,何子渊在培兰书室的基础上,创办第一所西式6年制“宇南洞小学”(位于石马柳塘),自任校长(监督),并亲自给学生授课,正式开始“教育革新”的全面探索。1888年(清·光绪14年)24岁3月,由父亲何晖吉(文秀才)出资创办第二所西式六年制小学同仁学校,何子渊礼聘何赉卿(秀才)担任校长,校门对联“同人于野,仁者乐也”则由罗斧月亲自“操刀”( 罗斧月书法入木三分,有刀笔之称)。1896年(清·光绪22年)32岁1894年,清朝在“甲午海战”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何子渊深感国力衰微,吏治腐败。不久便委托萧惠长等人跟惠、潮等地的反清组织洪门取得联系,并率先秘密加入洪门,拥戴为洪门会嘉应州大佬,被同门中人尊为渊公。在鼓吹新学的同时,何子渊加强在进步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壮大反清革命组织。1898年(清·光绪24年)34岁何子渊先后发展萧惠长、何天炯、陈文友、何贯中等大批优秀学生加入洪门(当地叫三合会、三点会)。历史学家罗师扬曾高度赞扬革命“同志”何子渊“积学通方,戊戌后,鼓吹新学尤力!”。1901年(清·光绪27年)37岁何子渊与丘逢甲等人开始筹办兴民中学,并开展前期舆论宣传发动工作。1903年(清·光绪29年)39岁何子渊经两年多的筹划,与丘逢甲、萧惠长等人创办的梅州第一间中学“兴民学堂”便于是年正式挂牌招生,丘逢甲被聘为首任校长,何子渊首任学监,“聚百里之志士,开风气于一方”。同年,何子渊慷慨解囊,奔走全县发动何氏族人凑会集资,后吸纳其他姓氏入会,全力支持学生何天炯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至黄花岗起义爆发,利用“会款”盈余资助,何子渊共送出20多位优秀学生赴日留学,其中有14人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走上了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道路。1904年(清·光绪30年)40岁何子渊与陈少岳等人在石马原乡创办“石马两等小学堂”(石马中心小学),任董事会主席。同年,何子渊与丘逢甲、萧惠长、江柏坚、姚竹英等人在石马箭竹顶茶寮草堂筹划潮州黄冈起义,次年以修筑铁路为名聚众千余,约期“举事”,因主要领导人许雪秋内部管理不严,疏于防范,消息泄漏而招致失败。(史称第一次黄冈起义)1905年(清·光绪31年)41岁何子渊送六弟何贯中到“广东陆军小学堂”深造,为革命培养、储备人才。是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渊公经学生何天炯介绍入会。1906年(清·光绪32年)42岁何子渊与萧惠长等人创办兴宁县立中学(兴宁一中),亲担首任学监(督学),任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谢逸桥为代理主盟人)。是年初,主盟萧惠长、张花谷、张百川等8人加入同盟会,龙川主盟人则由萧惠长担任。自此,兴宁一中便成为同盟会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首要阵地,是近代民主革命的摇篮。同年春节,何子渊将回家探亲,正在“广东陆军小学堂”念书的六弟何贯中吸纳进同盟会,并亲自主盟,在兴宁学宫举行隆重庄严的入盟仪式;渊公“切肉连皮,兄弟同盟”的义举在嘉属同盟会员中一时传为佳话。原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上将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跟孙中山副官张猛(少将)闲聊时仍念念不忘这段陈年往事,感慨系之。不久, 何贯中又将“广东陆小”志同道合的同学韩锋等人介绍加入同盟会。1907年(清·光绪33年)43岁5月22日,由孙中山指派许雪秋及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等人领导发动的潮州黄冈起义爆发,因寡不敌众,力战6日而败。27日下午,起义军宣布解散,总指挥陈涌波、余既成被迫走避香港。起义军解散后,嘉属同盟会骨干全部安全转移至兴梅交界的箭竹顶茶场避难。1908年(清·光绪34年)44岁07年5月第二次黄冈起义失败后,萧惠长、江柏坚、姚竹英、张花谷、姚雨平等人身份不幸暴露,被迫走避“箭竹顶”茶场达半年有余。同年夏初,丘逢甲为了营救革命同志多次来到石马顺裕庐及“箭竹顶”茶场商讨营救对策和下一步行动方案,后遇险党人在何子渊、丘逢甲的疏通,担保之下得以脱险。1909年(清·宣统元年)45岁何子渊任兴民学堂董事长兼学监,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工作: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课程总表,并在《兴民师生操行规范》里面首次将学生对先生的称谓改称为“老师”,老师对学生的称谓改称为“同学”。同年6月,时任平远县小学教员姚竹英为筹措革命活动经费系狱,株及兴民学堂监督萧惠长、何子渊、教员张花谷及嘉应教育界人士多人,全州震动,州属七八十座学校师生联合罢课。事息,何子渊亲自组织兴宁绅学界人士在县城举行欢迎萧惠长归来的盛大集会,发表演讲。同年底,为迎接革命高潮到来,何子渊与邑贤萧惠长张花谷及梅州江柏坚等10余人商定向外侨借枪,准备在梅州揭旗起义。后因泄密而遭致失败,撤退时何子渊冒险殿后掩护,险遭不测;未几,安全转入“地下活动”。1910年(清·宣统2年)46岁何子渊、萧惠长、江柏坚、姚雨平等人不甘心黄冈起义之失败,不久又与广东兴宁石马人氏,同盟会领导人何天翰、何天炯等同志积极筹款,购买枪支弹药,参与筹划惠州和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清·宣统3年)47岁3月上旬,嘉属同盟会领导人何子渊特指派石马刁田村的洪门兄弟陈文友(同盟会员、印尼华侨)配合何天炯、黄兴的工作,并负责和罗炽扬、严德明等人从香港运带驳壳枪18支、无烟枪17支,还有九响枪和弹药一批回惠州,拟在惠城起义,商船在大亚湾澳头靠岸时,遭巡逻清兵搜查,陈文友等人当场被捕,罗炽扬乘机逃脱。身份爆露后,严德明用革命大义说服士兵,兵勇们都尊称他们叫“革命先生”,戒备随之松懈,严德明乘夜色逃脱,陈文友被严密递解惠州。案发后,同党严确廷偕惠州中学学生杨瑞廷驰往营救未遂。驻惠的广东陆路提督秦炳直凭直觉发现革命党人起事在即,遂密令捕获严确廷,随后专船押解陈文友、严确廷到广州,密囚于南海监狱。3月29日,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等革命同志围攻督署事败,文友闻之,在狱中连声哀叹“同胞可怜、同胞可怜……”,狱卒闻之应曰“是诚可谓不畏死者也!”。第二天,遂被斩于监狱门外。烈士陈文友、严确廷遗骸和“三·二九”死难烈士遗骸一同堆放于咨议局门前,后由潘达微收葬于黄花岗。1919年,审定七十二烈士第一批为56人,1922年,审定第二批为16人,1932年,审定陈文友等烈士13人,另立一碑,碑文为胡汉民所书。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48岁何子渊与张花谷萧惠长等人组织民军光复兴宁,何子渊被刚成立的议会政府举为代议长,同年底议会正式选举时被公推为议长,先后提出振兴山林、开办实业、禁鸦片、禁赌博等重大方案,并得以实施。同年3月,何子渊携两箱上等箭竹顶茶赶赴南京,在北伐军第二十二步兵师八十七团第三营营长六弟何贯中陪同下晋见已卸任临时大总统职位,正在筹划实业建国的孙中山,宾主相见,感慨良多,合影题诗留念。孙中山以签名照片赠与何贯中,勉励“贯中老弟”回军校后(保定军校)练好杀敌本领,继续为国效力。1914年 50岁10月,何子渊、萧惠长、张花谷等人响应孙中山的讨袁号召,组织讨袁军;事泄,萧、张被迫出走南洋,何子渊则继续留守兴宁与袁氏爪牙龙济光周旋。1917年 53岁9月,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后,何子渊奉孙中山电召赴穗,临危受命回梅州筹组“琯坑钨矿”,经兴梅两县县长保举,担任董事长,凭自己在当地的崇高威望,成功解除了两县多年的山林纠纷。1918年 54岁2月初,由何子渊担任董事长的中国第一家地方国营股份制大型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琯坑钨矿正式挂牌营业。自此,矿产开发的盈余便源源不断输进国民政府的财政系统。1920年 56岁广州军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成立援闽粤军,何子渊被任命为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员,“参与咨议军事”。因桂系军阀多方制肘,军政府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不久,孙中山便授意援闽粤军回师平叛。在何子渊等党国元老多方斡旋下,粤军独立营营长何贯中、参谋长邓仲元等将领便挥师回粤,一路所向披靡,锐不可当,先后拿下潮州、汕头等战略要地。不料在惠州淡水与桂军莫荣新部激战时,被桂军重重包围,何贯中身负重伤牺牲,邓仲元只身脱险。随后桂军将何贯中烈士薄葬广州北郊。1921年 57岁孙中山追授何贯中为上校团长,奉孙中山命何子渊将六弟贯中棺椁迁至广州东门外二望冈陆军忠烈祠对面浸水山,坐亥向巳之原安葬(即粤军第一师陵园——银河公墓现址)。原粤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兴宁县县长、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罗师扬特为民主革命先驱何贯中作传并题写碑文。同年,何子渊在广州向孙中山非常大总统汇报工作,先生有感于渊公母亲陈太夫人财丁兴旺(7子11女),兰桂齐芳,口占一联,即席挥毫:“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有灯兼有月,十分春色闹春宵!”以助雅兴,并授意于右任作成条幅相赠。1925年 61岁是年春,为平息陈炯明残部的串扰,东征军光复兴宁之时,何子渊董事长与罗师扬县长带粮、带物和款项慰问张发奎、蒋光鼐等东征军全体将士,两天内为东征军筹募到20000大洋现款和大批军饷、物资。并陪同蒋中正、周恩来四处演讲,宣传革命,点燃革命火种。1926年 62岁因何子渊在兴梅地区德高望重,是处理重大民事纠纷的不二人选。所以,但凡重大族姓“斗杀”,当事双方均指名道姓要子渊公调停。如:1926年春,兴宁岗背钟刘两姓大规模“斗杀”,获何子渊摆平。下半年,永和何罗“斗杀”,死了3人,何子渊冒险独自亲赴火线,事件终获平息,不幸被扶棍误伤,成了瘸腿。1927年 63岁8月底9月初,在中共广东兴宁特支的组织领导下,兴宁县湖尾乡等地义勇军100多人发动起义,多次攻城不克。9月3日,卒在兴宁县立中学(兴宁一中)校领导何子渊的默许,及一中进步师生的支持配合下,成功攻破城池,史称“兴宁起义”。此次起义,促进了兴宁各区乡武装斗争的发展,建立了工农红军队伍,为尔后建立的五兴龙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8年 64岁兴宁人民为了纪念、表彰何子渊的功绩,由张英、罗幼山等人牵头,群众自发集资,在县城小笔门、沙前宫附近,即现在“和山岩”前面,兴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梁,并勒石命名为“东汉桥”,以资纪念。直至上世纪60年代末,“农业学大寨”时,这座坚固的水泥桥仍在发挥它无可替代的作用,整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据说后因扩路需要而拆毁。1931年 67岁何子渊自筹资金,在兴城至石马的必经之路,即石马“八仙亭”前面转弯,靠“角罗径”的小河上修筑了一座三合土、砖石混合结构的桥梁,当地人亦将它命名为“东汉桥”,并勒石纪念。1936年 72岁何子渊开始撰写《宋元明史概论》《中华教育史》,并整理自己的诗词文稿合六卷,拟定名《东汉文存》。1938年 74岁《宋元明史概论》《中华教育史》《东汉文存》定稿,无奈世事难料,被经年战乱所阻,一直未能付梓,迁延耽宕至1950年代初,“土改”时遭焚毁散佚,空留余憾,徒叹奈何。1939年 75岁是年冬,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特以“五代同堂” 花梨原木大匾相赠,并亲派副官押送至光裕庐“面呈子渊公,收执后归队复命”。1940年 76岁因何子渊与时任兴宁县长温克威交厚,遂力促温县长多方筹款,从速修缮被日寇炸毁的兴民中学南院北楼、大成殿、尊经阁等多处古建筑,同年恢复臻美。1941年(中华民国29年) 77岁何子渊退休乡居,于8月18日(农历6月26日)辰时逝世,享年77岁。兴宁县政府特增发两年薪奉8·6两白银作为抚恤金;温克威县长亲自主持葬礼,盛况空前。参考资料:1、《兴宁县志》2、兴宁市政协《兴宁文史》3、《梅州民革》4、《兴宁先贤丛书》“先贤事迹之21”5、《兴宁风采》6、《南方日报》8、《天津日报》9、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10、《今日兴宁》12、馆藏《民清档案》13、罗师扬著《何贯中传》等14、《兴民中学校志》15、《兴宁一中校史》16、《石马中心小学校史》17、全国政协—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革命史略》《辛亥革命策源地——箭竹顶》《何贯中年表》等18、《石马区志》19、《文化石马》20、《百度百科》词典“中国历史”“何子渊”等词条21、中国《何氏族谱总谱》等文献。22、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核实:1905年8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入盟的兴宁籍会员有14人,其中石马马石村一位何东汉(子渊);新群村五位:何天翰、何天炯、何铁群、何坤华、何厚如。23、《同盟会梅州人物志》(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何子渊大事年表》《何贯中年表》得以顺利完成,特此鸣谢)
浏览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