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第四十五中学
学校简介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建于1937年大别山区的立煌县,取名张家畈小学,校长卫立贤。1946年元月迁到合肥,取名安徽省实验小学。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学校改名为合肥市立第一小学。1956年,学校改名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学。1974年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全校有56个班,3300多名学生,87名教职工。发展简史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合肥四十五中前身是淮河路第一小学,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徽省府迁到大别山区的立煌县(含金寨县),当时合肥地区较有名望的小学也随迁到立煌县,与张家畈、郑家湾等小学合办,取名张家畈小学,当时校长是卫立贤。1946年元月张家畈迁到合肥,更名为安徽省实验小学,校址在现今新建的省新华书店,全校有12个班,学生600多人,教职工24人,其中教师18人。当年9月份,迁至当时合肥基督教办的三育女子中学的校舍(现南门小学)。1947年夏天又迁至自建的新校址(现在的市委宿舍)。1947年秋季开学,因庆祝蒋介石六十寿辰,学校为表示对蒋的忠诚,改名为合肥献立中正小学,一直到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学校改名为合肥市立第一小学,校长仍是卫立贤。不久,政府任命郭明治为校长,教师略有变动。1951年学校改名为合肥实验小学,校长是丁佑涵,学校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双重领导。由于学校老师教学水平高,效果好,同时经常举行观摩教学活动。为此,本市和外地观摩学习者络绎不绝,《安徽日报》和各种教育杂志多次报道学校的教学经验。学校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优秀教师,如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大队辅导员称号的有刘秀英、田万楼,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会议的代表金文琦老师等。1954年,省教育厅把该校作为合肥师范学生实习基地,改名为合肥师范附小,后改为一附小,校长戴哲人。1956年,学校改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学,校长是王耘。1958年春,崇如珍任校长。1959年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并光荣出席全国群英会,领取的奖状上是邓小平同志的题字"先进单位"。1961年春,杨宜重任校长,在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北区)和安徽日报社分别办了分校,又在市委宿舍办了两个班,教职员工有50多人。1961年,《安徽日报》在头版详细介绍了该校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经验。年轻的周兆初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大队辅导员。1968年开始,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当时中学不招生,小学附设初中部(名为小学戴帽子),1971年秋,送走第一届初中毕业生,1974年才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1971年夏天,该校就接受外宾的参观访问,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开放学校,中国对外英文刊物,登载了外宾到该校参观访问,给予好评和赞扬的一些报道。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1982年开始,郎明苍校长调任西市区教育局副局长兼党总支书记,吕道奎任校长,后来,吕道奎任党支部书记,王汝灼任校长。94年后,吕道奎任校长,王汝灼任党支部书记。1986年一幢含25个教室、15个办公室的教学大楼建成投入使用,1997年总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实验楼落成,内有理、化、生实验室,阶梯教室,生物标本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成为学生开展活动,进行实验教学的阵地。这期间涌现了一个无私奉献的教师群体,其中吕道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陈晓霞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劳动模范。1998年11月,黄先银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1月,沈家春任校长,新班子上任后,一方面继承和发扬四十五中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加大教科研力度,开展创新教育,在2001年中考中,被合肥一中录取107人,合肥六中录取63人,名列合肥市第一,在新世纪里开了一个好头。现在学校共有54个班,学生总数3000多人。现任校长为周宗华。办校宗旨该校以“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师德立校,以教科研兴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治校,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永不停息。学校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开启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钥匙,省市区政府支持和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建成高配置微机室2个,多媒体室3个;10mb宽带光纤进校,建成全国先进水平的全数学校园网,远程教学正在规划中;在全市率先实现教学、教研、办公、会务信息化和网络化。现代观念合肥四十五中坚持用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校式,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推进新程改革实验,开拓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教育教学质量多年处于合肥市领先水平,先后被授予合肥市“文明单位”、“甲级管理学校”,“安徽省”电教一类达标学校”和“安徽省教育装备先进集体”,目前正在向安徽省特色示范初中迈进。展望未来展望新世纪,四十五中人决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四十五中奉献精神和创新理念结合在一起,采用“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模式,锐意进取,争创安徽省特色学校,为四十五中的发展史揭开新的一页。校长简介周宗华,校长。本科,中学高级政治教师,庐阳区优秀教师、首届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长期从事毕业班政治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注重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学生课业负担轻,教学质量高,教育成果显著。先后三次荣获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心得:精心教学,诚心育人,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友好学校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合肥市第45中学的友好学校是新加坡国立立化中学。每年45中都要从毕业的优秀生中选择一批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作为留学生到立化中学完成高中学业。(细则:学生的中考成绩必须在全校排名前50,无不良的档案记录才有资格进行选拔。通过笔试加面试两项考试,选出5位左右学生留学新加坡。留学是要通过协议签订的,即与新加坡签订一份合同,从高中阶段一直到大学毕业后,还要在新加坡至少工作五年,满足上述要求方可去新加坡。五年后回国或是在新加坡发展由学生自己决定。一旦签订合同,新加坡会立即拨给学生家长一笔巨额费用,70万左右)每年立化中学也会派一些交换生到45中来体验生活,那些新加坡的学生会和45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一段较短的时间。而四十五中也会利用寒假派一些学校学生去新加坡进行交流学习。(注:不是所有班级都有交换生)。新加坡的老师也会在有空的时候通过安排来45中听公开课等。有这样的交换活动的学校在合肥较少,办的比较好的大概只有合肥市第45中学、合肥市第46中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学校文化校风以人为本陪心育德情知结合 和谐发展教风敬业爱生 乐业奉献务实求真 传承创新学风遵规守纪 勤奋学习合作交流 实践创新校训志存高远 自律自强校歌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作词:徐俊松(国家一级编剧、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作曲:段继抒(国家一级作曲、安徽省作曲家协会主席)你的笑容温暖了我的目光你的挚爱美丽了我的理想励志笃学 自律自强 自律自强明德启智 快乐成长 快乐成长啊 四十五中 可爱的校园啊 四十五中 知识的殿堂每一双翅膀都能展翼高翔每一朵花蕾都沐浴灿烂的阳光你的期待放飞了我的梦想你的精神闪耀了我的荣光贤师善教 新风传扬 新风传扬和谐创新 发奋图强 发奋图强啊 四十五中 成才的摇篮啊 四十五中 桃李满园香每一句承诺都坚定报国心愿每一次攀登都铸就新的辉煌辉煌 辉煌 辉煌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校徽校徽校徽由“45”变形而来包含四层含义:1、党的领导。图标中的“4”是由党旗中的镰刀变形而来,寓意着青少年在党的领导下健康成长。2、和谐校园。图标中的“5”是“S”的变形,代表“student”,“4”是“T”的变形,代表“teacher”,师生共跳和谐之舞。3、素质教育。椭圆形图标象征着棋子、球类运动项目,体现学校棋类特色教育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特点;“鸽子”翅膀和椭圆又构成了运行的行星,象征着科技,体现了学校计算机教育、科技创新特色。4、舞动青春,像一个正在伏案学习的学生,充满朝气、活力。(设计者:美术教师王琪)兴趣社团棋类、信息学可以说是四十五中的两大特色,此外,四十五中社团活动多样,组建了科技创新社、计算机社、电脑机器人社、模联社、动漫社、摄影社、户外活动社、围棋社、中国象棋社、国际象棋社、乒乓球队、篮球队、排球队、合唱团、器乐团等十多个学生社团。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踊跃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学校地址总部地址:合肥市六安路65号工业区地址:官塘路与丽水路交口七年级分部地址:合肥市安庆路205号相关信息学区范围根据2012年6月出台的2012年合肥市学区划分,合肥45中学区范围是:(1)蒙城路、金寨路以东,长江中路以北,花园街、阜阳路以西,阜南路以南;(2)环城西路以东,环城南路以北,蒙城路、金寨路以西,阜南路以南。合肥市45中工业区分校的学区范围是:(1)合九铁路线以北,蒙城北路以东,东与新站区接壤,北与长丰县接壤的区域。(2)蒙城北路以西,电厂路以北、西到水库,北与长丰县接壤的区域。另外,铝厂中学停止招收七年级新生,八、九年级学生整体并入45中工业区分校。45中的本部桐城路新校区招生,学校各方面的承载能力也随之扩大。而这是否会引起学区范围的扩大,新校区位于桐城路,与老校区相距并不远,仅1公里左右。而那一块区域主要是42中和45中的学区范围,也没有多少扩充学区范围的空间了。所以即使45中本部启动了新校区,学区范围的变动也不会很大。合肥四十五中桐城路校区开建2012年10月15日上午,合肥四十五中桐城路校区开工典礼仪式举行。作为合肥市第一批特色中学的45中将越过了限制发展的鸿沟,迎来名校的涅盘重生。合肥市45中学桐城路校区位于桐城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此次改扩建工程,计划分两期工程完成,其中一期工程对合肥师范附小原校址进行改造,校园占地面积20978.01平方米(31.5亩),规划办学规模为40个教学班(八年级、九年级各20个班,七年级在原校址教学),项目总建筑面积28518.5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576.9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941.61平方米,工程包括八年级、九年级教室(教学楼2栋,实验楼2栋)、科技楼、行政办公楼,运动场和配套地下机动和非机动车库,同时还对原教艺楼改造,改造面积4105平方米。工程项目概算9862.14万元,建设资金由市财政基础教育专项资金及区财政配套资金解决。合肥市45中学历经75年的风雨沧桑,经过几代人励精图治,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教育教学质量在省会合肥一直名列前茅,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一方沃土,成为合肥市民心目中的一所名校。学校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教育特色。现组建有科技创新社等20个学生社团,每年在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稳居第一,先后获得了9个国家级奖项和20多个省级奖项;学校“布谷鸟”合唱团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23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新加坡立化中学,免费留学。学校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等国家省市区共70项集体荣誉称号特色教育合肥四十五中信息学竞赛成绩第29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在江苏常州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冬令营营员们相聚在龙城,本次盛会大师共聚、神牛云集,NOI科学委员会的委员们悉数到场,范浩强、周而进等国际金牌得主纷纷前来,还有50余名国家集训队选手也将在此期间参与学习和测评。学校八(15)班潘文初同学凭全省第三的身份参加本次冬令营,合肥四十五中信息学指导教师张金苗老师一同前去参加NOI教师发展大会。潘文初、束欣凯入选安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省队。学校潘文初、束欣凯凭省选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入选省队。在2010年合肥市第26届信息学竞赛中,合肥四十五中囊括信息学奥林匹克合肥市队全部名额,包括团体队员和个人队员,实现合肥四十五中多年来校队代表市队的梦想。在2010年安徽省“安联杯”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选手在发挥出色,再创辉煌,全部由45中选手组成的合肥市初中组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一名,束欣凯占玮、牛泽昊、孙元四位同学获得金牌,朱容鋆、王赵旸两位同学获得银牌;同时,束欣凯、占玮两名同学入选了由9名队员组成的安徽省代表队,参加了2010年8月1日-8月5日举行的第27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经过笔试、一试、二试、团体对抗赛等四轮比赛,束欣凯总成绩为310分,占玮总成绩为289分,两位同学都获得铜牌,续写了45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特色教育新篇章。10月16日,第16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2010)初赛(合肥赛区选拔赛)在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举行。学校共有52名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合肥赛区共有48人入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复赛,学校26位同学榜上有名。11月20日,在第16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安徽赛区)复赛中,合肥四十五在红有6名选手在300分以上、15名选手在250分以上。合肥四十五中张金苗老师对话央视有鉴于合肥四十五在电子书包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先行研究,合肥四十五中张金苗老师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访谈节目“对话”,畅谈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无纸化教材作为电子书包的内容系统,正被安徽省作为重要教研课题,加以研究。合肥四十五中也被省教科院正式确定为“无纸化教材建设与教学应用”课题首批实验学校。据了解,目前全球已经有5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试点推行电子书包,但是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样板。香港早在2003年就进行了试点,并进行了推广。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则在2010年前后开始试点。相关新闻合肥四十五中迎来新加坡立化中学客人2013年10月23日,新加坡立化中学15名师生来到合肥四十五中学交流访问,立化中学此次访问是新加坡中学生海外游学活动的一部分,针对这种情况,合肥四十五中安排了部分八年级学生迎接他们,并和立化中学学生一对一结对子,由四十五中学生全程负责这两天的访问接待。在四十五中六安路校区会议室,来访的师生受到热烈欢迎,四十五中教导处丁富城主任向来宾热情的介绍了四十五中情况,以及这两天的日程安排,随后早已等候的四十五中学生和13名立化中学学生分别结对子,分别带着立化中学的新同学回到各自教室去上课。新加坡立化中学和四十五中学是友好学校,多年来,两校之间交流不断,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每年暑期,立化中学都专程到四十五中选拔优秀初中毕业生免费就读立化高中,暑假,四十五中有四名毕业生通过层层选拔被立化中学录取,踏上异国的学习之旅。近十年来,四十五中累计向立化中学输送了近四十名优秀学子,每位学生都受到了立化中学的认同和欢迎。通过此次交流,两校之间的友谊必将进一步深化,为拓展四十五中国际化视野又打下坚实的一步。
浏览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