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霞阳小学
光荣历程霞阳小学由杨昭固先生创办于1904年,始名“霞阳中西学堂”,由校主杨昭固先生拨出二间厢房为教室;学生六十多人,招聘清朝举人、榜眼约7人为师,授“国语、英文”两科目,为村民子女出洋谋生为宗旨,学以致用,全面发展;二、三年后,学生就发展到二百多人,教师十三人;1907年学校发展迅速,校舍迁往大路尾杨程旧大厝上课,长达34年,造就了大批人才。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学校经费断绝,为把学校继续办下去,“植德堂公司”及乡亲承担了小学的一切费用,并更名为“植德堂公司”。1942年,更名为“新霞中心小学”。解放后,学校更名为“霞阳小学”,经费均由政府负担,学生一百多人,原7名教师也变由公派。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源大量增加,到1971年学生数已达四百之多,那时校舍严重不足,借民房、祠堂、大庵为临时课堂,校舍也历经三次大变迁。1949年划归公办后,学校归属漳州海澄县海沧区管辖;1958年底,海沧归入厦门郊区管辖;1978年8月,由杏林乡管辖(1989年5月,杏林设台商投资区);2000年8月,归海沧投资区社会事务局管理(2003年5月,海沧区成立)。小学创办至今已有20位校长前后供职,任教教师达数百人,他们在此为学校发展、培养新一代,付出艰辛劳动,贡献出宝贵年华,并有光荣革命斗争史,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时期,光荣榜上都有他们光辉的一页,精神令人钦佩,永远值得敬仰。一百多个春秋,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数以千计,其中不少颇有建树,有的已成为教授学者,科技名人,商贾巨商,政界名流,他们在不同岗位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创办宗旨学校创办时的宗旨是为本村广大华侨服务。当时的学校系私立学堂,由侨胞捐资,经费充裕,专从漳州府聘请高师,多是清朝举人、榜眼等,因此学校办学有声有色。霞阳村本是侨乡,大多是旅居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也有吕宋印尼的,出外谋生回国定居安享晚年的络绎不绝。旅居各地的侨胞都有自已的组织,如“同乡会”、“公司”等。最著名的是海沧“三魁堂”,仰光“植德堂”与槟城“植德党”,在“植德党”公司和广大侨胞的赞助下,霞阳这所“洋”学堂发展之快,令人瞩目,与当时西港的新江学堂、林东学堂、曾营学党齐名。凡“霞阳两项学堂”毕业到南洋谋生者,因会中、英文,所以多数人很快就当上了经理或财会之职,至少也当上“店口财付”。于是学校在华侨颇有名气,许多致富的侨胞自愿捐资作为学校的经费。有的校友到南洋谋生,每月把积蓄存在公司,然后由公司统一寄回办学校,使学校日渐繁荣。创办之初,学校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组织铜乐队,定期举行菊花展,然后借菊花赋诗;每期毕业生都有毕业相册,由老师给相片题评语或标明每位学生各自特点,赋诗一首以作为纪念;举行运动会,由仰光公司出资白银二千元,槟城公司一千元作为经费,运动会开得生动活泼,并出版在小册子里。学校变迁(一)校名更动创始阶段:霞阳中西两项小学堂(1904—1937私立)抗战时期:霞阳植德堂小学(1937—1942私立)抗战胜利后:新霞中心小学(1942—1949私立)解放后:霞阳小学(1949 — 今 公立)(二)历届校长1、解放前(1904——1949)杨昭固(校主)——马亦钱(马彭舍)——马祖庚——杨汀杰——洪天尝——邱日新——杨章熙——杨耀华——邱秀珍2、解放后(1949——2008)杨新义——杨章期——畅汉祥——杨辉生——黄仲信——杨泽田——陈海龙(1964.8—1971.7)——杨端三(1971.8—1978.7)——杨汉义(1978.8—1987.7)——叶水车(1987.8—1991.7)——杨光注(1991.8—2006.1)——邓宗攀(2006.2—2010.7)____(2010.9----至今)刘江河(三)校址变迁创办私立小学后,由于学校发展迅速,原来的校舍不够用,由当时校主杨昭固动员一个叫杨程的夫妇(无子女)腾出一幢房屋,自已搬到原来办学的厢房住。杨程腾出的房屋即作为新学堂,由公司出钱建围墙,竖起“霞阳中西两项小学堂”的校旗,此外校址延用七十多年,直至七十年代。解放后,由于学生数大量增加,教室不够用,时常租用民房,借祖厝、大庵为临时课室。原校舍年年修葺,教室仍很缺欠,到1971年生源已超过四百人,由陈海龙联系村委在旧址北侧(即现大操场西北)扩建三间平屋作为课室。到1978年班级数猛增,由杨汉义校长配合公社教改组和村委于当年三月动工,在西北侧(即大操场西北)扩建三间平屋作为课室的基础上改建成二层教学楼,连同原来三间共十二间,把原来旧校舍拆除,改为校墙(旧校舍不复存在)至当年九月份竣工使用。由于当时资金不足,设计质量差,只用石板砌盖,防震抗震力差,纯属违章建筑。八十年代经区、市城建局鉴定,列为二级危房,随时有断裂倒塌的危险。1990年5月,在区政府和村两委会大力支持下,以及华侨植德堂协助下,由校友杨本成先生孙女儿(杨来治之女)鼎力相助,动员旅港侨宗亲杨元荣先生损资23万人民币,区政府拨款25万元,村筹55万元,兴建砖混结构五层教学楼,1991年3月竣工,于当年十月投入使用。学校荣誉(一)革命历史一九三五年,地下党员许饮(许昭明,解放后任同安县县长)、陈玉华等人接受上级委派到学校任教,携带枪支、电台等进行地下秘密活动,暗中给学生传播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和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后来受到反动势力的围捕,在学生杨和祥、杨章华等人的掩护下,连夜逃离虎口,才幸免遇难。他们在任教期间,大力宣传抗日救国道理,赢得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因此,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土改时期,学校都成为了革命斗争的阵地。解放前夕,教师与学生组织文明剧社,由杨辉生、洪汀水、杨三勤、杨三川、余定坡、杨章期、杨升祧、杨觉民、杨乾胤等人组织演出讽刺剧《钦差大臣》,颂扬光明,鞭挞黑暗,有力地打击和讽刺了当地官僚绅士,激怒了反动势力,于是下令辑拿剧社成员。解放以后,在镇反以及轰轰烈烈土地改革运动中,由杨章友、杨美蓉、洪汀水、余定坡、杨三川、杨觉民等人演出《白毛女》等剧,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校友马寒冰于小学毕业后辗转到南洋,后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工作,以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艺部编审处处长,被授以少将军衔,他的创作名曲有《骑着马儿过草原》和《新疆好》等优秀歌曲,至今兴唱不衰,有口谐碑。(二)解放前地下组织1、“晋南同”(闽中)见《同安党史集》以陈国良(原厦门师范学校党委书记)为主的地下组织。成员有:邱赐福(新安人,南京大桥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杨秀环、杨川绸、杨爱雪、许钦、杨章华等,在杨章华家接头活动。2、“闽粤赣”(闽西北,见个人证书)以苏进宝(新安人,原任华安县政协副主席)为主的地下组织。地下群众有:杨元宙、杨升玉、杨水源、杨允顶、杨有福、杨允冷等。3、“闽浙赣”(或叫“闽西南”地下组织)以杨永全为主及周茂祥的地下组织。成员有杨新义、杨章期、余定坡、杨美蓉(原任厦门师范党委书记)、杨译田、杨子仲(厦门公安局)、洪汀水、周舍仁、周胡派、杨辉生、杨三勤、杨乾胤等人。(见《同安县党史资料办公室》一书,作者杨子仲)以上三个组织在党的领导下,所有成员冒着生命危险,到处发传单,贴标语,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鼓动群众为推翻旧政权、迎接解放而英勇斗争,特别是为解放厦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三)近年来学校获奖主要情况1985—1987年:连续年获区文明先进(集体)单位。1988年1月: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1988年6月:区少先队先进集体1989年6月:区少先队先进大队1989年6月:红领巾养殖场被评为市“十佳红领巾阵地”1989年9月:区德育先进单位1990年6月: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90年6月:红领巾养殖场被评为区少先队活动最佳阵地1990年6月:区“热心教育、培育幼苗”单位1991年3月:区“校风好、校园美”先进单位1992年1月:区文明单位1992年9月:区先进家长学校1992年9月: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3年3月:市少先队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1993年10月:首批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1994年3月:区“校风好、校园美”先进单位1994年7月:区文明单位1994—2000年:连续四轮被评为厦门市“文明学校”2001年9月:海沧镇“先进单位”2003年3月:海沧区“文明学校”2005年4月:海沧区“少年儿童美术培训基地”2005年9月:厦门市群众艺术馆“少儿美术活动基地”2006年3月:海沧区区“平安校园”助学善举(一)解放前杨昭固先生,学校创始人,集资出让房屋办学。(二)解放后1979年10月,杨元淳先生为新校舍添置捐资一千元。1980年6月,村委会为新校舍添置电网扇20支,价值二千元。1987年,杨元荣先生捐一万元给学校添置图书及部分学校设备,另捐十一万元修小学路及幼儿园。1990年,杨元荣先生捐二十三万元盖新校舍二层,并刻碑留念。1990年,杏林区政府集资二十五万元建新校舍。1993年3月6日,由杨元通先生子女杨吉人、杨吉润先生四兄弟姐妹捐资港币11万元设立杨元通“奖学奖教基金会”。1993年,霞阳村委会捐款人民币10万元设立霞阳村教育基金会。投资学校基建、设施购置合计40万元。1994年1月,杨元荣先生捐资10万元港币,为小学、幼儿园添置教学设备。1994年8月—1995年4月,杨元荣夫人蔡慧娴女士捐资35万元人民币设立“杨元荣、蔡慧娴教育基金会”。[1]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网
浏览
19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