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实验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21 08:35

基本介绍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又称"偃高",是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偃高地处偃师城关镇华夏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学校占地近600亩,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73个,在校学生6000多人。拥有艺术教室、大型体育场、微机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语音教学系统,沟通了教育网络,是河南省目前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设施达标的普通高中。地理位置偃师市实验高中位于偃师市区虎头山生态公园山脚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之地。偃高概况偃师实验高中  偃师高级中学于1928年建校,195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重点高中(全省5所),是1958年河南省第一批24所省重点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学风优良,曾有"豫西清华"之美誉。建校以来培养了以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05年3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现有教职工350多人,其中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80余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0余人,研究生学位获得者及在读研究生20余人。目前学校共有8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00多人。为适应教育形势的深刻变革,学校也加大了改革力度。一是聘请全国知名学者、教育专家担任学校发展顾问,为学校出谋划策;二是同全国著名重点高中加强了校际师资交流与学生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三是和国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升学、留学开通直通车;四是积极探索"一校两制"的办学模式,推动教育产业化发展;五是实施名师工程,打造过硬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00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76名,国家级骨干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毕业及在读研究生16名。师资队伍阵容整齐,素质优良,颇具发展潜力。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偃师高中自2002年起,面向全省招生。同时开办出国留学预科班。偃师市实验高中突出优势1、教育教学设施更加完善。学校占地80余亩,拥有两栋教学大楼、一栋学生公寓和一个高标准的学生餐厅,并进行了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文化氛围浓厚。微机室、实验室等教学配套设施的投入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2、教育资源重新组合,师资力量更加优化。新组建后的偃师市实验高中有教职工103人,专任教师87人(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其中38位是市教育局从全市选拔的优秀教师,33名是从河南大学、信阳师院、洛阳师院等高院校招聘的优秀本科生。学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能力培训,采取“校本培训,外出取经”的办法,经常性地组织优质课赛讲、观摩课和示范课,为教师迅速成长搭建平台。现有研究生3人,市教研室学科中心组成员2人,高级教师12人,中级职称28人,市骨干教师16人,已形成了一支层次较高、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3、教学措施有力。学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采取一手抓常规落实,一手抓课堂教学改革的办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率先推进“生自师导——七步程序教学法”的课堂改革实验,变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法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4、学生管理严格、规范。学校规章制度完善,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实行个性化、科学化、封闭式管理,注重对学困生、问题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治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文明的成长环境。5、教学成绩优异,文体活动有声有色。2007年本科上线35人,专科一批上线68人,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46人,专科一批以上88人,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偃师市和洛阳市举办的体育比赛、文艺汇演、读书节、演讲比赛、书信大赛等大赛中,学校的师生获得多项荣誉,学校还获得“第十四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第四届洛阳市才艺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多项集体荣誉。偃高历史前身夏商文明的一脉传承,太学书香的悠悠古韵,赋予了偃师高贵的文化气息。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就是这种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她的前身是1928年创办的偃师师范讲习所和1931年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偃师中学。原校址在偃师老城文庙、城隍庙、节孝祠,1935年因水患迁至缑氏泰山庙,1943年迁回槐庙车站。其间,刘晋清(又名叶林,缑氏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芝圃(又名吴邃之,曾任河南省委书记)、杨章武(曾任河南省参事室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中共知名人士先后来校执教,传播马列主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当时的偃师中学,为偃师、巩县、登封三县中共地下党的活动中心,很多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大批毕业生投奔延安,很多人成为民族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时期的高级干部。1944年,日寇入侵豫西,学校停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老城当店复校。1948年3月,偃师解放,8月成立偃师联合中学,校址在今市委招待所,1949年改名为偃师第一中学,并增设高中班,是为偃师高中的雏形。石静涛、张渠、牛秀生诸前辈为学校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定名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1954年秋,学校初高中分设,高中部迁入新址(原邮电部538厂即偃师摩托车厂院内),正式使用今名: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张正民先生任校长,规模按三年制定型为十八班,生源覆盖洛阳、三门峡等豫西地区。学校环境优美,校舍宽敞,师资力量雄厚,校风淳朴严谨,学习风气浓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1959年该校被确定为河南省14所重点中学之一。毕业学生多进入高校深造,成为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其中不乏将军、学者、专家,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中国"两弹一星"突出贡献专家王克民、著名作家吉学沛。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学校停办,校舍被出卖。广大校友无不为之痛心。重生1978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偃师高中恢复重建,先在县委党校大楼,原人委大院按二年制每级四班复课。1980年9月迁入原豫西农专校址,1983届起恢复三年制,1985届起恢复十八班规模。1992年学校增设高师预备班,面向洛阳九县(市)二区招生,学校规模过渡为三级二十四班。复校初期,广大师生继承"老偃高"的光荣传统,振奋精神,埋头苦干,携手并肩,重建校园。1979届高考在全省名列前茅,当年成为河南省24所重点高中之一。自此,偃师高中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学科竞赛科科有省级一等奖,高考上省定大专线人数一年一个台阶,稳居洛阳各县(市)第一。每年都有考生进入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名校。1992年河南省高考状元李念真、1989年河南省数学竞赛第一名韦立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发展1994年年底,偃师高中作为农村省重点高中的代表,接受了河南省教育委员会专家评估组的督导评估。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征求意见等形式,对偃师高中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以及办学条件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最后,评估组给予偃师高中很高的评价。用一位专家的话说,这就像"乡镇企业,创出名优产品"。鉴于当时相对滞后的办学条件,专家组也提出了改进意见。专家的建议引起偃师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科学论证,总投资达2400多万元的偃师高中一期扩建工程开工,工程完工后,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图书馆、行政办公楼和阶梯教室等一应俱全,整体呈现出的U字形外观恢宏别致。实验室按国标一级装备,图书阅览室书报杂志齐全,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也发展为三级三十六班规模。1996年河南省物理奥赛,段明辉、贾利亚等7人获省级一等奖;1997年高考,杨朝栋、贾利亚、李建辉等4人分别考入清华、北大;1998年,王琦获河南省数学竞赛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在豫西乃至河南享有很高声誉。2001年10月,为推动创建"教育名市"工作的进程,偃师市委、市政府决定再次对偃师高中进行扩建。这次扩建选址在老校区南面,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新校区。2004年,新校区落成后,行政楼、教学楼、科技实验楼、信息技术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餐厅等现代建筑错落有致,气势壮观;张海书法艺术馆、"国标二级"塑胶运动场、学生游园等全新设施,独树一帜,特点鲜明。至此,学校总占地面积达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拥有8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近6000名。跨越2004年新校区工程竣工后,偃师高中办学条件全面升级。"偃高人"抓住机遇,凝聚力量,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开启了偃师高中办学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标兵学校"、"河南省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质量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庭园化单位"、"洛阳市绿色学校"、"洛阳市依法治理工作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04年底该校顺利通过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成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先突破千人,2007年、2008年度闯过1500人大关;2005年、2008年赵卫涛、郝帅鹏两夺洛阳市"高考状元"桂冠。近三年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有李翠萍、赵研、张静一、曲小星、杨玉莹5人。另外,郝帅鹏同学今年以洛阳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全额奖学金班。在学科竞赛方面,学校年年有省级一等奖,排在省实验中学、郑州一中之后,昂首挺进全省三甲。办学特色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学校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形成了"四线交叉五为主"的立体德育网络。四线就是: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一条线,重心放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教务处、任课教师一条线,重心放在课堂德育的渗透上;党支部、团委、学生会一条线,重心放在课外德育活动上;工会、德育基地、德育导师一条线,重心放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联系结合上。同时,还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为五个方面,即"五为主":以培养正确思想为主引导学生,以创建良好校风为主感染学生,以增强高尚师德为主影响学生,以营造浓厚德育氛围为主陶冶学生,以树立先进典型为主鼓舞学生。学校坚持德育工作高标准要求,低重心运行,倡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由不损害他人利益向助人为乐过渡。由树立基本爱心,逐步提升到关爱家庭,关爱集体,关爱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把他们视为"放错了位置的天才",平时充分发掘其闪光点,课下还多方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其成才。科学高效的工作模式给偃师高中带来了集聚效应,师生中不断涌现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高考成绩稳步提高2006年高考,该校成绩显着。650分以上6人,600分以上144人,重点上线188人,二本上线631人,三本上线1003人。洛阳市文科前10名我校入围4人,理科前10名我校入围2人;赵研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张静一、李翠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海宜真、周雷鸣、布景亮三位同学被中国科大录取。2007年高考,偃师高中本科上线总计1522人,与前年相比增加57.4%,本科上线人数居洛阳市各高中之首。其中,二本上线1032人,一本上线274人,600分以上218人,增幅均在50%左右。洛阳市教研室各项指标统计显示,偃师高中共有15项内容居洛阳市第一。2008年高考,偃师高中本科上线1528人,本科上线率58.77%,超出洛阳市近30个百分点。尤其是郝帅鹏以637分摘取洛阳市文科状元桂冠,杨玉莹以632分名列洛阳市文科第二名,曲小星以676分位居洛阳市理科第二名。三星连珠,闪耀豫西。学科竞赛优势明显2006级,在数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有两学科3人获河南省一等奖,在全省名列前茅。2007级,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有3人获河南省一等奖,校际获奖人数仅居郑州一中和省实验中学之后,名列全省第三。2008级洛阳市化学竞赛,偃师高中1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在前10名中占据9席。高二物理竞赛,获得洛阳市一等奖8人,在前10名中占据8席。高一物理竞赛获一等奖11人,其中第一、二、三、四名均为偃师高中学生。生物竞赛,洛阳市入围河南省决赛的两名选手,也均出自偃高。化学学科又有一人获省一等奖,也是洛阳市唯一的一等奖。体育特色日益彰显在洛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偃师高中代表团连续五年荣获团体第一名,女子篮球队连续八次摘取"晨光杯"冠军,男子篮球队连续四次摘取"晨光杯"冠军,在洛阳市1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名列榜首。杨科、李岩、鲍华东、梁阳阳等46名运动员被授予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偃师高中体育健儿多次代表洛阳参加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研习课程领跑河南目前,偃师高中研究性学习步入规范、有序的实施状态,从单科实验辐射到了全部学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高一年级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实施方法,增强主动参与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为"入门篇";高二年级结合当前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热点问题开展学科内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为"发展篇";高三年级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方法与高考的复习备考结合起来,提高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益,为"成功篇"。在学习中融汇和谐发展,在参与中彰显人文个性。有10位教师的教学实录被编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探究教学案例》。有7名学生和4项研究性学习成果在河南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学校被河南省中小学教研室授予"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2005年9月河南省研究性学习现场会在偃师高中召开,偃师高中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和示范教学,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研究性学习成为全省的一面旗帜。自主管理再上台阶为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校按照"自主管理,民主参与,竞选上岗,轮流执法"的原则,通过就职演说,民主推荐,教师协调,宣誓就职等程序,推举学生干部,组成学生会,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广大学生干部以身作则,大胆管理,班风、学风得以不断改善,学生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如今,学校大型运动会、文艺晚会都由学生组织,效果很好。2002年,以反映学生文艺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内容的专题入选中央电视台"第二起跑线"栏目。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成立了文学社,定期发行社刊《风华》。从采稿、编辑到插图、装帧等全由学生完成。目前,《风华》社刊在偃师中学生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