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第一中学
历史沿革1906年乡贤郑安邦、吴佑熙捐资并募集侨资创建于州城内考棚,初名为“永春州中学堂”,后迁于“梅峰书院”。 永春一中校园风光1(20张)一中数易其名,1917年命名为“福建省立第十二中学”;1930更名为“公立永春中学”、“省立永春初级中学”;1942年秋增办高中,更名为“省立永春中学”,时为福建省三所著名中学之一。1951年更名为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1999年被省教委确认为一级达标中学。校园环境永春一中坐落于挺拔俊秀的金峰山麓,风景秀丽的桃溪之滨,占地128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拥有教学永春一中智美图书馆楼、实验综合楼、体育馆、体育场、图书楼、教师宿舍楼、学生公寓楼、师生食堂、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纵观校园,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崭新建筑群和花园式校园融为一体,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现代化教学环境。校园佳木葱笼,树叶扶疏,梅镜亭、良斗亭、鹅卵石花园小径,绿草如茵,书声琅琅,颇有诗情画意。师资队伍永春一中拥有一支素质优良、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截止2011年学校共有高级教师60人,一级教师48人,教职工170人。永春一中学校大门永春一中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调优学科师资结构。公开招聘普高、小学、幼儿园等紧缺学科教师,制定和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调配方案。组织对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察。激励教师争先创优热情。在教师节期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同时开展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考核及评优工作。学校文化百年一中,始终以“精毅诚朴”的校训,“严谨、勤奋、团结、进步”的校风,“刻苦、好学、求实、创新”的学风教学楼魂贯古今,历练不散。厚重而辉煌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而广博的人文精神底蕴,激励着一中人严谨治学,诲人不倦,造就了许多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学校确立“以科研树名校、创新求发展、改革增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方向,认真实施“名校工程、名师工程、育人工程、凝聚力工程、现代化教育工程和美化工程”六大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倡导教学、研究、服务、交往四大功能并举的发展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成果永春一中正门截止2011年,学校高考成绩保持在泉州市前列。例如,洪向阳、林永煌、姚瑞森、林方勤、蔡松林、王建章、颜晓东等同学获高考总分泉州市第一名;林尔静、姚瑞森、林方勤、陈亚欣、刘炳芳、冯诗动、颜炳民、蔡松林、张汉威等同学获高考单科成绩福建省第一名。德才兼备、基础扎实而富有学科专长的优秀生不断涌现。永春一中在高考、会考、中考以及学科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高考升学率稳定在80%以上。2000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居泉州市一级达标学校第三位,2001年高考夺得全市理工类第一名、文史类第二名以及全省语文科第一名。永春一中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等二十多项省级荣誉称号,高考、会考以及学科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高考升学率稳定在80%以上,高考成绩保持在泉州市前列。 永春一中校园风光2(16张)永春一中已为国家各条战线培养众多名高素质人才,有的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校友中已有几十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梁披云先生,核武器专家、中国工程院林俊德院士,复旦大学原副校长、国学家蔡尚思,解放军少将、中央广播乐团原团长、共和国开国大典军乐队总指挥、作曲家罗浪,福建省原省委书记、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林一心,被誉为石油神探的石油勘探专家苏永地等都是优秀的校友代表。 永春一中被人们誉为“桃谷黉宫,栋梁洪炉”,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山城百年名校。所获荣誉学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等二十多项省级荣誉称号,1995年成功申报为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在学科竞赛中有300多人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被市教委表彰为“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荣获省先进“教工之家”称号。
浏览
1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