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蔚县第一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09-29 00:18

办学成果一中创建之初,虽以古刹为校舍,以关墙为院墙,条件艰苦,设施简陋,但上有政府扶植督导,内有师生精进努力,与时俱进,飞速发展,校风优良,业绩骄人,深得社会广泛赞誉,被县人视为最高学府、明星学校。时至今日,一中已为国家培养出近两万名初、高中毕业生,为清华、北大、浙大等国家级重点大学输送近百名优秀学子。几十名博士研究生、多名国家级高科技人才也出自该校。  然而一中基础设施多为建校初期所建,虽经历年修补扩充,终究为低层次小规模之举。依古刹所建之校舍,受文物保护及四邻民居限制,极难再有突破,终至成为一中发展之瓶颈,也成为制约全县教育资源开发、影响实现本世纪前十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之藩篱。教学发展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新形势,蔚县县委、县政府经本着“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举全县之力兴建一座现代、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之新一中。兴建新一中工程作为重点建设工程和县办实事项目于2001年立项、筹资、动工。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推进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历时三年,投资6588万元人民币、占地186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一期工程于2004年8月告竣。2004年9月,一中迁入新校。教学设施新校位于蔚州镇前进路东端,校园由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区组成,三纵三横主干道贯通于三区之间,使三区既彼此独立成局,又相互和谐呼应。14000平方米的电教实验楼、14000平方米的四栋教学楼、11176平方米的两栋学生公寓楼、22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3345平方米的餐厅、1200平方米的锅炉房、13843平方米的三栋教工住宅楼足以容纳3500多名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258人,一线教师87/%拥有本科学历,在职的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一级教师100多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办学成绩稳步攀升,跨入张家口市一流学校行列,先后获得市级“教学教研先进学校”、“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奖励。地理位置河北张家口蔚县第一中学位于蔚县,蔚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京津,南接保定,西倚大同,北枕张家口,县境东西横距74.55千米,南北纵距71.25千米,位于东经114°13′~115°04′,北纬39°34′~40°10′之间。下辖11镇、11乡、561个行政村。蔚县是河北省“综合改革试验县”之一,张家口市四个“窗口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气候特征  蔚县属冀西北山间盆地。恒山余脉由晋入蔚,分南北两支环峙四周,壶流河横贯西东,县境内形成了明显的南部深山、中部河川、北部丘陵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境内小五台山北峰为河北第一峰。蔚县气候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年平均气温6.56℃,年平均降水量425mm,年均无霜期90~137天,年均日照2800~2950小时。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降雨量少,昼夜温差大。  蔚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4℃,无霜期128天,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  地形  蔚县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之处,属冀西北山间盆地,恒山余脉由晋入蔚,分南北两支环峙四周,壶流河横贯西东,形成了明显的南部深山、中部河川、北部丘陵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南部深山区有河北省最高峰——小五台山,高2882米;中部河川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一直是京西著名的“米粮川”,历史上四大贡米之一的“蔚州贡米”享誉中华;北部丘陵区宜于发展林果业和种植业。  自然资源  水资源:蔚县水资源充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量2.2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56亿立方米,可采量1.93亿立方米。县境内有壶流、定安和清水三条常年河流和中型水库一座(壶流河水库)。  矿产资源:蔚县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田总面积264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4.93亿吨,远景储量24亿吨,是河北省唯一保护较完整的煤田。具有埋层浅、倾角缓、瓦斯少、矿井涌水量小等优点。其它的矿产资源有铁、锗、锰、金、萤石、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金属非金属30多种,均未大规模开采。  地名由来  蔚,一字多音,一般读wèi,地名和姓名读yù,以地理命名为例,为两个地名(蔚州县、蔚汾县)、两条河流(蔚汾河、蔚茹河)所专用。  蔚县因蔚州得名。蔚州又因何得名?名称来由,因史载不详,无专文论及,有种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战国时期赵国廉颇因屡立战功,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把尉文封给他,号信平君。尉文即蔚州地。蔚州由此得名。见《史记·赵世家》第十三:“(孝成王)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据《史记·索隐》注:“尉文盖地名。或曰,尉,官;文,名。谓以尉文所食之地以封廉颇也。”《史记·正义》注释:“尉文盖蔚州地也。信平,廉颇号也。”  第二种说法  蔚州因蔚汾河(水)而得名。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谭其骧教授提出了这种说法。“……承询蔚县得名所自,检抗战前北平出版吕式斌所著《今县释名》作‘因蔚汾水为名’。不言何以蔚汾水在今山西兴县,与蔚县相去甚远。然吕氏之说似非出于臆造。疑以蔚为名之州县,实自蔚汾河流域逐步东迁,终于定位今蔚县,至其东迁过程,则有待详考,大率不出魏至唐数百年间。代县、灵丘,皆有可能曾为蔚州所在,还有惠书中提到的平遥。骧衰颓年迈,而日常琐事甚繁,故不及细考。只能提出此看法供参考,甚望足下能细事考索解决之。如有的得,至希示及……。”谭老信中所提“蔚汾河”,系黄河支流,在山西省兴县中部。发源于岚县西野鸡山,西北流经界河口入兴县不断改进虎滩,折向西流,注入明通沟水库,纳交楼水、太平水、南川水,至黑峪口西南注入黄河,长62公里。“兴县”在山西省西部,芦芽山以西,黄河支流岚漪河、蔚汾河流贯。汉汾阳县地,北齐置蔚汾县、唐改合河县,金、明改为兴县。谭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权威,他基本肯定了吕氏的说法,同时也指出还需作进一步细致考证。  第三种说法  以草木茂盛貌,泛指蔚州的自然优美,来解释“蔚州”的得名。这类似于《禹贡》的《尔雅注疏》中对中国古代“九州”的名称的解释。这种说法似缺乏史籍根据。  历史沿革  蔚县历史悠久,唐尧最初把中国分为九州,蔚县属冀州地。虞舜时有将中国分为十二州,蔚县属并州。夏禹重新分中国为九州,蔚县又回属冀州。在殷商时期,蔚县称代国(都今代王城),依属冀州。周朝时代,蔚县依然称代国,属冀州。战国为赵国代郡地,周赦王十八年(公元前三零三年),赵武灵王雍封子章于安阳,号安阳君。安阳是代国的下属.安阳即今天的安定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将天下分为郡和县,蔚县称代郡,治理代县。西汉时,蔚县依然称代郡,属幽州所辖。王莽篡汉后(公元九年),蔚县称厌狄,代县称厌狄亭。东汉时蔚县又称代郡。建安十八年(公元二十一年)省幽并二州,蔚县又归属冀州。后魏丕篡汉,又重设幽并二州,蔚县回属并州。  从史籍考证看,蔚州的设置和辖境是有变化的、有移徙的。追溯蔚州最早建置于东魏永安中(公元528-530年)改怀荒、御夷二镇(分别在张北县与赤城县北)置,寄治并州邬县界。《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东魏图(武定四年,公元546年)中蔚州治,即标定在此。正如清朝顺治十六年版《蔚州志·古迹》载:“蔚州废城:在平遥西北二十五里,后魏迁蔚州民居此,州废。”当时领郡有三:即始昌郡、忠义郡、附恩郡。领县有七;即于门县、兰泉县、苇池县、西凉县、利石县、化政县。今之蔚州,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公元535年)始置蔚州(治今蔚县城),蔚自此始,北周宣帝时(公元579年)又置蔚州,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一,置大昌县州治在灵丘(今山西省灵丘县)蔚县地属之。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蔚州置雁门郡,为雁门郡灵丘县地。隋末陷于突厥。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重轩蔚州,寄治并州阳曲县,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破突厥,复故地,移治灵丘县,属河北道。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置安边县(治今蔚县城),天定元年(公元742年),改蔚州为安边郡,并自灵丘移州治于安边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安边郡为兴唐郡,并改安边县为兴唐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置蔚州。辽属西京道,仍为蔚州。金承辽制。元仍为蔚州。明初属山西大同府蔚州,并置蔚州卫。清初因明制,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改卫置蔚县(县名自此始),隶属宣化府。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蔚县归入蔚州。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蔚州属直隶省口北道,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蔚州为蔚县,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划归察哈尔省。1952年划归河北省。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