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第二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20 04:38

简介汝城二中是一所全日制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位于土桥镇风景秀美的天柱山麓。校园占地面积 148 亩,建筑面积 24488 平方米,现有教职工 179 人,教学班 49 个,学生 2350 人。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核心,树立“校园建设精品化,教育管理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办学质量品牌化”的办学目标,按照“优化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办学品牌”的思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了“办学规模上档次,学校管理上档次,教学质量上档次”的跨越式发展。先后被评为市“财会基础工作规范单位”、市“文明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样板学校”、市“模范职工之家”、市“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单位”、省市“园林式单位”、省市“绿色学校”、省市“文明卫生单位”、省“一级档案室”“一级档案管理工作单位”、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2002 年 12 月 通过“郴州市重点中学”的评估验收、 2003 年 4 月挂牌, 2004 、 2005 年在省市重点中学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学校”, 2005 年 7 月通过“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评估验收 。 主要办学成果  1、学校管理不断规范。 坚持“德育为首,素质育人”的教育理念,围绕“以养成教育为主题,以安全工作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热爱学生为基石”这一核心,完善制度措施,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管理按照“素质第一,工作第一,业绩第一”的要求,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手段,以教学常规管理为重点,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以建立学习型团队为主要目标,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管理贯彻“人人有才,人人能成才”的理念,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积极实施“无淘汰教育”、“成功教育”,努力使每位学生不掉队;强化封闭式管理,净化育人环境,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为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纪律习惯和学习习惯。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按照“零事故”的目标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突出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学校管理规范,教育成效显著,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上级的肯定。   2、办学功能明显增强。 几年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力度,致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 80 多万元用于校园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投入 80 多万元修建了学生运动场,添置了相关的体育器材。投入 61 万元扩容教学大楼。投入近 500 万元兴建了 6400 平方米的设计科学、功能齐全的行政实验综合楼。投入 20 多万元改造了教师家属房、教工住房和学生寝室。投入 120 万元兴建了 2100 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并配备了衣物柜及学习桌椅。投入近 170 万元完善教学现代化设备设施。投入 20 多万元建设了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投入 20 万元安装了自来水。投入 20 多万元改造了学校的 排污系统。随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学校办学的整体功能得到了提升。 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解决师生住宿困难,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形势,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我县高中教育的发展,筹划在校园内兴建一栋建筑面积约为 4000 平方米、能容纳 1000 人以上、工程造价约为 180 万元的学生新公寓,预计今年年底前动工,争取明年 6 月份前完工,秋季开学前交付使用。现在,学生新公寓正在积极筹建当中,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3、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质量核心,加强内部管理,走“科学管理兴校,教学质量强校”的发展之路,按照“面向全体,整体提高;注重基础,强化过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突出特长,抓出特色”的总体思路,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创新教学思路和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近四年高考本科上线年年有突破, 2003 年本科二批以上上线 23 人; 2004 年本科二批以上上线 21 人,涌现了汝城文科、体育及美术状元; 2005 年本科二批以上上线 32 人,实际录取 44 人,高考上线率在全市示范性高中排名第二; 2006 年本科二批以上上线 32 人,实际录取 46 人。教研教改成果显著, 2003 年 12 月,省级实验课题“理解新编语文教材的创新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功结题,并荣获二等奖; 2004 年 4 月申报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省级实验课题,于 2006 年 6 月成功结题,并荣获三等奖; 2006 年 6 年成功申报了“新课改背景下校园网教育功能、应用模式、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和“农村高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两个省级实验课题。   4、办学效益日益显著。 二中办学历史悠久,在汝城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恢复高考以来,由于受招生政策的限制,加上投入少,校舍破旧,办学设施落后,生源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发展的“瓶颈”。 1998 年以前,学校发展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学生不足 500 人,教师不足 70 人,办学举步维艰。 1998 年之后,抓住高中发展的机遇,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以争创市“校园文化建设样板校”为突破口,进而成功创建“市重点高中”、“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从而实现办学功能的全面提升。近几年,二中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声誉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今年秋季高一计划招生 1000 人,实际招生 1100 多人,学校整体规模达到了 2300 多人,按全市各县区人口比例计算,这种规模名列市级示范性高中前茅,国有资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 日常工作管理近年来,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概括为“围绕一个中心,深化两种理念,加强三个管理,突出四项工作,争取五个突破”。   1、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 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创家长满意教育”为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争一流,创品牌,出特色”为办学目标,按照“全体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自主发展”的育人目标,以质量为核心,咬定提高质量不放松,狠抓科学管理不放松,致力构建和谐校园,致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坚持“人人能成才 ,有教无类”的人本思想, 树立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充分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积极实施“无淘汰教育”、“成功教育”。   2、深化两种教育管理理念。 一是深化“德育为首,素质育人”的教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深化“成材先成人,立人先立德”的育人思想,紧紧围绕“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安全工作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热爱学生为基石”这一主线,按照“校园文化熏陶,课堂教学渗透,系列活动启迪,师表形象示范,学生自我修养”的五个要求,创造良好德育环境。认真落实《纲要》和《意见》,认真分析学校的德育工作现状,优化手段 ,按照“缺什么讲什么,缺什么抓什么”的总体要求,加强总结和研究,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现德育效果的明显化、特色化。二是深化“以人为本,民主治校”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德养人,以德感人,以德留人,以德用人,以德颂人”的人本思想和“让人之过,颂人之功,容人之短,记人之情,用人之长,重人之才”的用人体制,充分相信和依靠全体教职员工,营造一个“愉悦、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员工的主人翁作用。   3、加强三个管理。 一是加强教师管理,按照“素质第一,工作第一,业绩第一”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要内容,促工作作风改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工都成为学生、家长和社会信服的教育者;以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为重点,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以建立学习型队伍为主要目标,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机制,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二是加强教学管理,按照“面向全体,整体提高;注重基础,强化过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突出特长,抓出特色”的总体原则,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牢固树立“大高三”的教学观,优化教学过程管理;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思路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科学、管用的教学效果评价和考核机制;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课程管理,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是加强学生管理,从养成教育入手,抓实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封闭式管理为手段,强化学生管理,严禁无故外出,严禁未经允许校外住宿,严禁进入网吧和“三室两厅”,严禁打架斗殴,严禁聚众赌博和从事地下“六合彩”活动,净化育人环境,形成管理特色。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大力实施“无淘汰教育”、“成功教育”,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让他们在学校找到更多的自信和希望,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最大的关怀,让每一个有闪光点的学生都得到表扬和鼓励。   4、突出四项工作。 一是突出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做到警钟长鸣,按“零事故”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学校的财产安全、师生人身安全。二是突出高三教学工作,把高三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体教职工树立“高考压倒一切,一切为了高考”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发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刻苦钻研、谦虚进取、团结拼搏”的精神,扎实工作。三是突出教学手段优化工作,在巩固创建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成果的基础上,按“遵照规划、扩大成果、注重运用、提高效率”的要求,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管理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运用工作,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努力争创“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四是突出教育科研工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落脚点,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按“有规划、有研究、有成果、有品牌”的要求,理清思路,制定措施,找准突破口,狠抓落实,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为迎接普通高中新课改做好各方面准备。   5、争取“五个突破”。 今后,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全面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克服困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特色办学,办出特色”的发展目标,主要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即“干部队伍建设有新突破,教师队伍建设有新突破,内部科学管理有新突破,教学现代化水平有新突破,教学质量提高有新突破”。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