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北礼士路第一小学

联合创作 · 2023-09-16 03:19

学校简介[1]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第一小学于1931年成立,占地五千二百平米。现有教学楼两座,十五个教学班,在校教职工5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二名,小学高级教师32名,在校学生406人。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第一小学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学校以“和谐、主动、创新、发展”为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以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为突破口,以建立与学习型学校相适应的目标、制度为基础,以转变每一个教师的观念为核心,促进每个教职员工的自我超越,主动发展;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学校发挥教师资源优势,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引擎,积极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把“写字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的载体,“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以字键体”,努力挖掘写字教育中的育人元素,对师生进行“一笔一画学写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教育。通过写字教育提高师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涵养德行。为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历史沿革剧史料记载该地晚清时期既有学校,但无有力证据证明,遂以资料中陆公墓简易小学,第一任校长陈国瑞到任时间作为官方建校日期,即1931年。1945年,高树焱任校长。1949年初,解放军进入北平,学校更名为北平市军管会西四分会第十八区马尾沟小学,高树焱仍任校长。此前,在战争期间,学校曾一度成为国军侦缉队驻地。1949年11月,更名为第十六区第二中心国民小学,魏学信任校长。1952年,更名为北京市西四区北礼士路第一小学。1958年,北京市更改行政区划,学校更名为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第一小学并使用至今。办学特色学校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学校写字—书法教育办学特色凸显,被评为北京市校本课程优类校。北京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北京市课改实验校,西城区文明单位等。礼一小从研究写字教学—写字工程---“写字—书法教育”,始终是学校的办学特色。2000年召开市级写字工程现场会, 2006年12月1日,召开西城区“写字教育”现场会。2007年召开“走进西城”写字修身现场会。2007年承接北京市语言文字美国汉字文化团写字文化交流会活动。2009承接北京市语言文字香港、日本汉字文化团写字文化交流会活动。2010年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教育、新华网等分别采访学校。今天的礼一小秉承用激情唤起激情,让每个师生发光,让每个家长满意为共同愿景,以师生发展为本“和谐、主动、创新、发展”的理念,坚持特色立校,人才促校,科研兴校,和谐强校,依法理校的办学思路。“以墨育德,以墨启智,以墨健身,以墨陶情,以墨联社,以墨温家”为主题,实现“我大气、我正气、我雅气、我锐气”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传统文化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历任校长校长:史丽微陈国瑞(1931年-1945年)高树焱(1945年-1949年)魏学信(1949年-1952年)朱承镛(1953年-1956年)谭一林(1959年-1984年)张其代(1986年-1996年)学校文化[2]学生十做到整洁的仪表着装得体,佩戴好领巾,不化妆,保持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澡。礼貌的学生学生进校见到老师或客人要立正站好、敬礼、鞠躬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尊敬国旗,升降国旗要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安静的早晨按时到校,进楼道保持安静,进教室不说话,不下座位,按老师要求上好早自习。守纪的课堂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到专用教室上课排队有序不说话;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不做小动作,不随便接下茬。爱护公共财物。愉快的课间课间不追跑打闹,开展有意义的游戏;不打架、不大声尖叫;行走时轻声慢步,上下楼梯靠右行,主动礼让。标准的操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集合时间20秒,做操认真、用力,节拍准确,不说话,不打闹;听音乐排队回教室。清洁的教室各班设立卫生监督员,值日生注意班内和卫生区的保洁做到:桌椅摆放整齐,地面无纸屑,班内无杂物。整齐的路队放学时戴好黄帽,排好路队,不说话,不打闹;到校门口路队长说:“老师再见”。坚持到指定地点解散。友善的合作对他人的请求给与适当帮助,学习他人优点和长处,乐于与同学合作。文明的语言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会使用文明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