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华杰双语学校
学校总况华杰双语学校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是全县首家全寄宿民营学校。2003年5月,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正式挂牌成立。该校是在县委、县政府大招商、大开发的政策下成立的全县首家全寄宿民营学校。学校成立之初,正值非典肆虐,董事会克服了重重困难,艰辛创业。学校投资近5000万元,占地140亩,建筑面积50000 平方米,现有小学1-6年级22个教学班,初中1-3三个年级 48 个教学班。 共3600 名学生, 364名教职工。其中一线教职工170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20人,学历达标率100%,平均年龄33.5岁,建校后,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以“十六大”精神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指针,以改革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速实施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校园建设快速推进,办学效益显著提高,打响了华杰品牌,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去年12月份该校又顺利接受了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的验收,使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真正成为一所高投入、高起点、高档次的民办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应该说和一个人的辛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她就是现任华杰双语学校校长柏萍。柏萍同志简介柏萍,女,196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赣榆县城头人,中学一级教师。1980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外语系,后读北京大学经济研究生,历任官河中学、赣马中学、土城中学教师,曾获省优秀班主任、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91年调徐州外企工作,任总经理助理。加入徐州金山桥教育集团后,历任副校长、校长、集团副总裁。2003年5月创办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现任华杰董事会总裁、华杰双语学校校长。百折不挠、艰苦创业路;七回家乡,真挚桑梓情2003年的春天,是一个让人难忘,又让人谈之色变的季节。“非典”的阴霾正肆虐全国,许多的企事业单位因此举步艰难,而此年也正是赣榆大招商、大开发“全民创业”最红火的一个春天。当时的柏萍正在徐州金山桥教育集团任要职,并把自己一手创办的陇海沿线的几所学校:连云港金山桥、商丘金山桥等办的红红火火。应赣榆县一些主要部门领导的邀请,柏校长决心在赣榆兴办一所金山桥学校,但由于当时金山桥的办学体制,这一计划始终未能得到实施。但在这一过程中,家乡人民对教育的特殊情结和优质民办教育的渴望,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诚心,自己多年来在外经营学校的经历经验,以及自己心中对家乡的一份真情、赤子情,使她做出了一个谁也没有料到的决定:我要回家乡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让更多的家长解除后顾之忧,为赣榆经济的大船起航献一份力量。于是她毅然放弃了在徐州金山桥教育集团任执行总裁这一职位和优厚的报酬,怀揣着自己回报家乡人民的热切厚望,回家乡兴办赣榆首家全寄宿民办学校。人的事业心有时和残酷的现实是格格不入的。当时的赣榆县委县政府为了全面推动赣榆大开发、大发展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招商政策,对于民办学校也开出在全国都属首创的“三不变一提高”的扶持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在当时的赣榆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全面贯彻落实。为此,柏萍和一班投资者在“非典”肆虐的那个春天,在出行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七来赣榆”,终于促成了这一办学行为的立项到各项审批手续齐全的全部前期准备工作。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从河南到赣榆的夜行千里,柏萍校长硬是凭着一腔热血走出了办学的第一步。真正等到县委五套班子出席建校奠基仪式时,已到2003年的5月26日,离她和她的投资伙伴承诺的9月1日正式开学只有整整三个月。“三个月”要建一所集衣食住行设施齐全的学校是怎样一个难题呀!还要招生,还要聘师。奠基仪式上的热烈气氛掩盖不住她心头那份不易察觉的焦虑,开工现场的声声礼炮正如她心中事业的战鼓,在轰轰擂响。她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实现自己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9月1日让鲜艳的国旗一定要在华杰的校园升起。于是她指挥若定。一方面聘专家组织教师招聘,另一方面把招来的教师培养成招生的骨干面向全县招收华杰的第一批学生。这一切都做的悄无声息,却是紧锣密鼓。最让她感到压力的还不是招生聘师。2003年夏天,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又横洗赣榆,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竟有70余天在下雨,工程一要保证质量,二要抢出进度。她和一群人拼打在招生、聘师和建筑的三块战场上,本就弱小的她,此时更是让更多关心她的人担心,她并不宽阔的肩膀能支持起这“千斤重担”吗?2003年8月14日,华杰第一批680名中小学生、54名教师、2名外教在青口礼堂隆重举行了师生见面会。那天雨比任何一天下的都大,都长。8月28日,学校接收第一批报名入学的学生,那天仍然是风狂雨暴。9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华杰校园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回荡天空,那天雨过天晴,九月的阳光一片明媚。柏萍,用一个女性的力量阐释了一个人的精神。理念先导,倾情构建校园文化,凝心聚力,着力建设一流群体一个民办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否则就可能走弯路。建校伊始,柏校长就在校园文化上着力构建属于华杰的个性化特色。把“以人为本”作为学校的办学之魂。她认为:学校要以师生为本,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管理更是要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那样人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喷发出来。基于“以人为本”的思路,她主持制订了学校的可行性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和规章制度。特别是发展规划中,她始终把稳步发展、健康发展、适度发展当作大事来抓。这一点也得到了县教育局领导的充分肯定。他们说华杰是赣榆民办学校中最为规范的一个学校。华杰是一个新生校,学生来自全县的角角落落,教师更是来自全国各地,如何把这些人拧成一股绳、聚成一颗心,是个重要的课题。首先她常常深入教师队伍,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生日时送上一个蛋糕;结婚时送上一份祝福;老师家中有事,她宁可自己打的把车子让给老师用;宿舍、办公室里热了、冷了,点点滴滴都挂在她的心头。对于学生,她常对教师说的一句话是将心比心,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对那些在关心学生中涌现出的好教师,她不吝表扬,同时把教学也是一样服务的理念灌输给教师,让教师们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把自己的言行和华杰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样你就会有责任感,有荣誉感。如此同时她十分注重发挥老专家、老教师的作用,常让他们去了解教师,了解学生。把有用的信息搜集起来,分析并给予答复和解决。民主管理是释放教职工积极性的最佳方式。她十分注重教师对于学校发展的意见,今年又有20多位教师因为为学校献计献策得到重奖。如今的华杰校园上下一心,和谐团结。和柏萍校长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与方式分不开。规范管理,促学校健康发展,狠抓教学,靠质量谋求发展华杰自建校以来就把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纳入规划当中,柏萍校长始终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肯定要走弯路。因此她十分重视每一次检查,每一次管理与教学视导,把这些活动作为短时间内促学校规范、上台阶的起点、契机。只要教育局来检查、督导,学校热烈欢迎;只要教育局来评估验收,学校敞开怀抱。有时,学校积极主动要求承担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在这些活动中学校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学校的老师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受到洗礼、得到锻炼、提高了业务素质、升华了教育思想,同时也在这些活动中展示了风采,赢得了荣光。教学是柏萍校长的工作主旋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推门课”(不打招呼听课)是华杰的一个制度,所有管理人员都要听“推门课”,所有的老师都要上“推门课”,老师之间要听“推门课”,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才能展示真我,才能发现不足。她每学期都要听课四、五十节,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情况了如指掌。学校把教风、考风看成是折射教师敬业精神的窗口,教风正,考风就好;考风好,教风必正。因此,每一次考试都要严而又严,慎而又慎。决不给任何学生投机取巧的机会。只有平时抓实在,大战才能显实力。教学玩虚,无异自杀。学校先后获得连云港市第四届中小学英语口语第一、二等奖(赣榆唯一一等奖),这既是学校一个特色的展示,也是平时教学抓实的一个重要体现。学校的主要成绩解决3000多个家庭的后顾之忧,解放农村劳动力10000余名,减轻财政负担5000余万元,学生消费投资地方市场达600余万元,吸纳下岗和再就业工人150余人。全国小学生日常英语实验校、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县民办学校评估良好级学校(全县两所,最高级别为良好)、县中小学过程监控与评估名列前茅、县民办教育优秀集体、县教育目标管理一等奖、县中小学运动会74个代表队第八名、县教职工篮球赛冠军、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等校园新闻①华杰双语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首届模范民办学校②东海县培仁中学一行27人来该校参观学习。③专攻北大”课题组及北大状元来校开讲座“专攻北大”课题组及北大状元来校开讲座4月20日,“专供北大”课题组一行三人在教研员周凤歧的带领下,来到华杰双语学校做了两场报告,近千名学生家长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报告会。孙一鸣研究员以“感恩”为主题,以感恩、欣赏老师、尊重父母、善于学习为主要内容,告诉同学们要勇于面对困难,找到合理的学习方法,整个报告会内容丰富、气氛活跃,家长及教师反映较大,取得良好效果。北京大学高考状元孙一丁来到学校与学生亲切交流,谈学习经历,谈学习经验,学生非常高兴。据悉,此次报告会是“专攻北大”的系列活动之一,今后还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④学校举行“学国乐 迎奥运”千人乐团成立大会华杰学校举行“学国乐 迎奥运”千人乐团成立大会4月1日华杰学校举行“学国乐 迎奥运”千人乐团成立大会。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王学济、县教育局副局长岳进明、市舞蹈协会名誉主席张广琴女士出席大会。华杰学校柏萍校长宣布会议开始后,岳进明局长在大会上致辞。希望学生们能在喜迎2008年奥运会到来之际,大家能以“学国乐? 迎奥运”千人乐团活动为着力点,以实际行动为伟大祖国的“奥运年”献礼,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最后南艺培训中心华艺分校孟宪华校长带领学生演奏乐曲,并和学生们齐呼口号“”。整个仪式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⑤3月18日连云港市立体评教组的同志到我校进行复评工作.首先对获得优秀的教师进行听课,又检查了我校立体评教的材.检查组对我校的评教工作给予很高评价⑥华杰学校:深切哀悼四川汶川遇难同胞5月19日下午华杰双语学校全体师生在学校广场深切哀悼四川汶川遇难同胞。先由团总支书记李跃文宣读悼词。在14时28分全体师生共同默哀三分钟。今天,我们不仅要为这次地震灾害中的罹难者、在救灾中的牺牲者寄托深沉的哀思,还要为民生祈福。天降巨灾,举国同悲,我们救灾重建的决心因国旗的低垂而越发高举。我们全体师生更加努力的工作和学习。⑦举行为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的募捐活动华杰学校:举行为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的募捐活动5月14日,华杰双语学校全体师生开展了为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的募捐活动。首先由团总支书记李跃文宣读了为灾区捐款的倡仪书。柏萍校长第一个走向捐款箱,接着全体教师、学生有秩序的走进会场。200元、100元、10元、1元、……教师们、学生们把他们对灾区的心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歌声在捐款现场回荡,捐款一点点增多。这些钱代表着华杰全体师生的希望。希望灾区的同学们能早日回到学校,希望能早日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教师作品学习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我的教育信条??????????????? [美]约翰·杜威(1859-1952)??第一条? 什么是教育我相信——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通过别人对他自己的各种活动所做的反应,他便知道这些活动用社会语言来说是什么意义。这些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又反映到社会语言中去。例如,儿童由于别人对他的呀呀的声音的反应,便渐渐明白那呀呀的声音是什么意思,这种呀呀的声音又逐渐变化为音节清晰的语言,于是儿童就被引导到现在用语言总结起来的统一的丰富的观念和情绪中去。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它们是平列并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否则,不良的后果将随之而来。这两者,心理学方面是基础的。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除了教育者的努力是同儿童不依赖教育而自己主动进行的一些活动联系的以外,教育便变成外来的压力。这样的教育固然可能产生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实在不能称它为教育。因此,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如果它碰巧能与儿童的活动相一致,便可以起到作用;如果不是,那么它将会遇到阻力、不协调,或者束缚了儿童的天性。为了正确地说明儿童的能力,我们必须具有关于社会状况和文明现状的知识。儿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倾向,在我们能够把这些本能和倾向转化为与他们的社会相当的事物之前,我们不知道它们所指的是什么。我们必须能够把它们带到过去的社会中去,并且把它们看做是前代人类活动的遗传。我们还必须能把它们投射到将来,以视它们的结果会是什么。在前一个例子中,正是这样能够在儿童的呀呀的声音里,看出他将来的社会交往和会话的希望和能力,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这种本能。心理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是有机地联系着的,而且不能把教育看做是二者之间的折衷或其中之一凌驾于另一个之上而成的。有人说从心理学方面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是空洞的、形式的——它只给我们以一个发展一切心能的观念,却没有给我们以怎样利用这些心能的观念。另一方面,又有人坚决认为,教育的社会方面的定义(即把教育理解为与文明相适应)会使得教育成为一个强迫的、外在的过程,结果把个人的自由隶属于一个预定的社会和政治状态之下。假如把一个方面看做是与另一个方面孤立不相关而加以反对的话,那么这两种反对的论调都是对的。我们为了要知道能力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必须知道它的目的、用途或功能是什么;而这些是无法知道的,除非我们认为个人是在社会关系中活动的。但在另一方面,在现在情况下,我们能给予儿童的惟一适应,便是由于使他们充分发挥其能力而得的适应。由于民主和现代工业的出现,我们不可能明确地预言20年后的文化是什么样子,因此也不能准备儿童去适合某种定型的状况。准备儿童使其适应未来生活,那意思便是要使他能管理自己;要训练他能充分和随时运用他的全部能量;他的眼、耳和手都成为随时听命令的工具,他的判断力能理解它必须在其中起作用的周围情况,他的动作能力被训练能达到经济和有效果地进行活动的程度。除非我们不断地注意到个人的能力、爱好和兴趣,——也就是说,除非我们把教育不断地变成心理学的名词,这种适应是不可能达到的。总之,我相信,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因此,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这些能力、兴趣和习惯必须不断地加以阐明——我们必须明白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必须用和它们相当的社会的事物的用语来加以解释——用它们在社会事务中能做些什么的用语来加以解释。第二条? 什么是学校我相信——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因此,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形成呆板而死气沉沉的局面。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现实生活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接触而不陷于迷乱;他不是被正在进行的那种活动的多样性所淹没,以致失去自己有条不紊的反应能力,便是被各种不同的活动所刺激,以致他的能力被过早地发动,致使他的教育不适当地偏于一面或者陷于解体。既然学校生活是如此简化的社会生活,那么它应当从家庭生活里逐渐发展出来;它应当采取和继续儿童在家庭里已经熟悉的活动。学校应当把这些活动呈现给儿童,并且以各种方式把它们再现出来,使儿童逐渐地了解它们的意义,并能在其中起着自己的作用。这是一种心理学的需要,因为这是使儿童获得继续生长的惟一方法,也是对学校所授的新观念赋予旧经验的背景的惟一方法。这也是一种社会的需要,因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儿童在其中获得教养和道德的训练。加深和扩展他的关于与家庭生活联系的价值的观念,是学校的任务。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现代教育把学校当做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来要做某些别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现在的教育制度,就它对于这种统一的破坏或忽视而论,使得达到任何真正的、正常的道德训练变为困难或者不可能。儿童应当通过集体生活来使他的活动受到刺激和控制。在现在的情况下,由于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这个概念,来自教师的刺激和控制是太多了。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工作必须按同样的基本观点来加以阐明。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学校中的训练应当把学校的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而不是直接由教师来进行。教师的职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儿童的分班和升级的一切问题,都应当参照同样的标准来决定。考试不过是用来测验儿童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并表明他在哪种场合最能起作用和最能接受帮助。第三条? 教??? 材我相信——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社会生活给予他一切努力和一切成就的不自觉的统一性和背景。学校课程的内容应当注意到从社会生活的最初不自觉的统一体中逐渐分化出来。我们由于给儿童太突然地提供了许多与这种社会生活无关的专门科目,如读、写和地理等,而违反了儿童的天性,且使最好的伦理效果变得困难了。因此,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教育不能在科学的研究或所谓自然研究中予以统一,因为离开了人类的活动,自然本身并不是一个统一体;自然本身是时间和空间里许多形形色色的东西,要自然本身使它自己作为工作的中心,那便是提供一个分散的原理,而不是集中的原理。文学是社会经验的反映和阐明;因此,它必须产生在经验之后,而不是之前。因此,它不能作为统一体的基础,虽然它可以成为统一体的总和。再次,历史就它提供社会生活和生长的各个方面来说,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它必须参照社会生活而加以控制。假如只简单地作为历史来看,它便陷于遥远的过去而变成僵死的、毫无生气的东西。历史如被看做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进步的记录,那就成为有丰富意义的东西了。但是我认为,除非儿童也被直接引入社会生活中去,否则对于历史是不可能这样看的。所以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沿着现代文明所由来的同一的总的建设路线而活动的。使儿童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惟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那些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主要的典型的活动。因此,所谓表现和建设的活动便是相互联系的中心。这便给予学校中烹调、缝纫、手工等的地位以一个标准。这些科目并不是附加在其它许多科目之外,作为一种娱乐、休息的手段,或者作为次要的技能的特殊科目而提出的。我更相信它们是代表社会活动的类型和基本形态的;而且,通过这些活动的媒介把儿童引入更正式的课程中,这是可能的,也是值得想望的。科学研究就它显示了产生现代社会生活的各种资料和方法而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目前科学教学的最大困难之一是,这些资料以纯客观的形式提供出来,或者作为儿童能加于他已有经验之上的一种新的特殊经验。其实,科学之所以有价值正因为它给我们一种能力去解释和控制已有的经验。我们不应当把它作为新的教材介绍给儿童,而应当作为用来显示已经包含在旧经验里的因素和作为提供更容易、更有效地调整经验的工具。现在我们丧失了许多文学和语言科目的价值,这是因为我们抛弃了社会的因素。在教育学著作里,差不多总是把语言只当做思想的表现。语言固然是一种逻辑的工具,但基本的、最重要的是一种社会的工具。语言是一种交往的手段,是一个人用以分享别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如果只是把它当做个人获得知识,或当做表达已经学到的知识的工具,那么就会失去它的社会的动机和目的。因此,在理想的学校课程中,各门科目并不是先后连贯的。如果教育即是生活,那么一切生活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的一面、艺术和文化的一面以及相互交往的一面。因此,一个年级的固定科目只是阅读和写字,而较高的年级里却开设阅读、文学或科学,这是不正确的。进度不是在于各门科目的连贯性,而是在于对经验的新态度和新兴趣的发展。最后,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如要在教育之外另立一个什么目的,例如给它一个目标和标准,便会剥夺教育过程中的许多意义,并导致我们在处理儿童问题时依赖虚构的和外在的刺激。第四条? 方法的性质我相信——方法的问题最后可以归结为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发展的顺序问题。提供教材和处理教材的法则就是包含在儿童自己本性之中的法则。由于情况正是这样,我认为下面的论述,对于决定教育所赖以进行的那种精神是极端重要的。(1)在儿童本性的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表达先于有意识的印象,肌肉的发育先于感官的发育,动作先于有意识的感觉;我相信意识在本质上是运动或冲动的;有意识的状态往往在行动中表现自己。对于这个原理的忽视便是学校工作中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的原因。儿童被置身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中,情况不允许儿童遵循自己本性的法则;结果造成阻力和浪费。观念(理智的和理性的过程)也是由行动引起的,并且为了更好地控制行动。我们所谓理性,主要就是有顺序的或有效的行动法则。要发展推理的能力、判断能力,而不参照行动方法的选择和安排,便是我们现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中的一个重大错误。结果是我们把任意的符号提供给儿童。符号在心智发展中是必需的,不过它们的作用在于作为节省精力的工具;它们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乃是从外部强加的大量毫无意义的和武断的观念。(2)表象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儿童从他所见的东西中所得到的不过是他依照这个东西在自己心中形成的表象而已。假如将现在用以使儿童学习某些事物的十分之九的精力用来注意儿童是否在形成适当的表象,那么教学工作将会容易得多。目前对于课业的准备和提出所费的许多时间和注意力,可以更明智地、更有益地用来训练儿童形成表象的能力,使儿童将经验中所接触的各种东西不断地形成明确、生动和生长中的表象。(3)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我相信,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这些兴趣必须作为显示儿童已发展到什么状态的标志来加以观察。它们预示着儿童将进入那个阶段。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用什么教材才能使他工作得最起劲、最有效果。这些兴趣不应予以放任,也不应予以压抑。压抑兴趣等于以成年人代替儿童,这就减弱了心智的好奇性和机敏性,压抑了创造性,并使兴趣僵化。放任兴趣等于以暂时的东西代替永久的东西。兴趣总是一些隐藏着的能力的信号;重要的事情是发现这种能力。放任兴趣就不能从表面深入下去。它的必然结果是以任性和好奇代替了真正的兴趣。(4)情绪是行动的反应。力图刺激或引起情绪而不顾与此情绪相应的活动,便等于导致一种不健全的和病态的心理状态。只要我们能参照着真、善、美而获得行动和思想上的正确习惯,情绪大都是能够约束的。除了死板和呆滞、形式主义和千篇一律之外,威胁我们教育的最有害的东西莫过于感情主义。这种感情主义便是企图把感情和行动分离开来的必然结果。第五条? 学校与社会进步我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改革仅仅依赖法规的制定,或是惩罚的威胁,或仅仅依赖改变机械的或外在的安排,都是暂时性的、无效的。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已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惟一可靠的方法。这个概念对于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都予以应有的重视。它恰恰是个人主义的,因为它承认某种品格的形成是合理生活的惟一真正基础。它是社会主义的,因为它承认这种好的品格不是由于单纯的个人的告诫、榜样或说服所形成的,而是出于某种形式组织的或社会的生活施加于个人的影响,社会机体以学校为它的器官,决定道德的效果。在理想的学校里,我们得到了个人主义和集体组织的理想之间的调和。因此,社会对于教育的责任便是它的至高无上的道德责任。通过法律和惩罚,通过社会的鼓动和讨论,社会就会以一种多少有些机遇性和偶然性的方式来调整和形成它自身。但是通过教育,社会却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因而能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自身。当社会一旦承认了朝着这种目标前进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所赋予的义务,人们便不可能去设想听任教育者随意地使用时间、注意力和金钱等资源。为了提醒社会认识到学校奋斗的目标,并唤起社会认识到给予教育者充分设备来进行其事业的必要性,坚持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基本的和最有效的工具,是每个对教育工作感兴趣的人的任务。作这样设想的教育是标志着人类经验中所能想像得到的科学和艺术最完善、最密切的结合。这样形成人类的各种能力并使它们适应社会事业的艺术是最崇高的艺术;能够完成这种艺术的人,便是最好的艺术家;对于这种事业,不论具有任何识见、同情、机智和行政的能力,都不会是多余的。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增长了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生长的法则的观察能力;社会科学的发展增长了我们关于正确组织个人的知识,一切科学的资源都可以为教育的目的而使用。当科学和艺术这样携手以后,支配人类行动的最高动机已经达到了,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力将被激发起来,人类本性中可能达到的最好的事业便有保障了。最后,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的事业。这样,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民办学校德育新情况及对策研究民办学校德育新情况及对策研究2003年5月,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组建了一所新学校,这是一所民办私立全封闭学校。学校教育,教学为主、德育到位、体卫达标、全面发展,德育是很重要的,有了“新情况”,就有价值,就有研究的意义,就是永远的课题。选这个课题,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①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为了我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性。? ②社会对教育的需要。社会的急剧转型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渐趋复杂的社会文化对置身其中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我们的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需要,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③学生自身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现象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开展本课题具有针对性。所以,虽然许多教育类刊物如《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对德育都有研究,我们研究德育新情况及对策还是有很重要意义的:1)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起学生健康的人格,消除或疏导好学生的逆反心理、矛盾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2)如果能找出师生关系与德育工作的内在、外在影响,将会对今后的教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校园文化环境及新时代特有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对学生品德要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4)研究其它的新问题或常见问题中的新情况,对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也意义重大。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主要有几个方面:①民办教育在校学生的思想现状是怎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民办教育在校学生的思想有什么新情况?教育者需要拿出什么对策?②民办教育在校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校园,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有什么影响?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必然还有层次差异,那么在新形势下的优秀生及学困生心理情况是怎样的?有何对策?④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也是德育为首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健康人格?⑤民办学校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从心理方面找到根源,如何处理各种心理现象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⑥新形势下师生关系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什么影响?⑦新形势下怎样培养学生团队精神?⑧新时代特有的计算机网络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什么影响?⑨民办学校在生理及心理上处于特定时期,他们对异性的了解欲望不断增强,在新时期有大众传媒中有什么新情况,怎样疏导呢?本课题从几个层面研究:1)德育工作中有什么新情况?思想上有什么新问题?心理上有什么新特点?2)对思想问题,心理现象作调查分析,找出成因。3)研究试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课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例如学生思想现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交谈等方法。心理现象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调查统计、实验判断、问卷分析、咨询研究、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本课题的重要观点有:校园文化环境及计算机网络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养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很大的导向作用。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以及对学生的爱国教育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疏导好民办学校学生的逆反心理,才能构筑起和谐的教育环境,疏导好民办学校学生的矛盾心理向正面靠拢,是治本之策。本课题研究的是德育新情况及对策,其本身就是创新,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因而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民办学校学生学习过程的意志、为人处事中的合作等这些人的品德的形成,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心理健康教育都就应该是德育工作的延伸,归根到底还是我国正在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逐渐深刻地认识到,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中,重视和加强德育已经成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妆品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未来的国际竞争,将不但是知识和创新的竞争,也必将是“心灵”的竞争。比陆地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心灵。帮助我们的学生塑造更坚强、更广博、更健康的心灵,是教育者的一项光荣任务。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巧妙的一节课》《善待差生》、《情感与教学》、《春风化雨心田? 阳光普照育新苗》等与德育相关的论文在市、县论文评比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班主任工作琐谈》在《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主要参考文献:《班主任》、《江苏教育》、《心理医生》之类刊物,《心理学大词典》,《当今学生的十种心理矛盾》(珠海夏湾中学),《新中坡学校道德教育的探析与借鉴》(李铁铮),等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不管是在教学方面不是在德育工作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完成过系统的研究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有:学校电教馆的“十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某学科新型课堂教学的研究》,并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相关论文例如《多媒体技术下学习二次函数图像性质的课例》(杨绪兵《中学数学月刊》2001年12期)等,在我校已经举办了两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竞赛,教师们做了很多优秀课件。社会对我校该课题研究的评价非常好。完成本课题的能力:目前本课题能有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29人,二级教师23人,大学本科学历60人,都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学能手和班主任工作的优秀者或者学生管理的骨干。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思考、在学生身边的问题中研究、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本身的时间有了充分的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目前已经有很有利的条件,我校有综合图书馆,而且每学期给课题组的成员自主购买图书,学校报销。我校已经将互联网宽带连接到教室、办公室、教师宿舍,为教师搞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另外,“科研兴校”是我校战略,我校的教师培训计划是:1、大力开发校本培训,根据需要每年举办一至二次由本校教师执教、其他教师学习的业务培训。2、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交流,学习外地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每学期一次请有关专家到我校讲学。本课题负责人是华杰双语学校校长,目前是中学高级教师,政治素质高,事业心、责任心强;有较扎实的教育和科研理论,有丰富的民办学校工作经验、德育工作以验和管理经验。本课题的参加者都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管理者,他们绝大数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有认真、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有很好的科研条件,更重要的是内因:他们参加本课题的研究是出于自身工作的需要。所以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教者轻松,学者愉快教者轻松,学者愉快——初中英语教学之我见摘要:本文针对新教材难度增加,师生化时多,但收效甚微,学生成绩提前分化等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和做法,使师生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词汇教学,评价,反馈随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教材的难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前分化,成绩差距越来越大,一部分学生甚至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初中三年将一无所获,成了新世纪的“新文盲”。这种现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新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开创基础教育新局面的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让全体学生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实现新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笔者通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体会。一、积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认识过程中的感知、注意、想象、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意志、情感、兴趣、习惯和性格等。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有些人的智商虽高,但缺乏非智力因素,最终没能成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重视培养、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促进,从而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保障。1.思想教育与学习目的教育融合一体初一新生中,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里学过一点英语,但笔者认为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是不明确的,常常看到那些被动学习的学生一旦与老师发生冲突时,往往会说“中国人学英语干什么?”等之类的话。这就需要英语教师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解决学生产生错误思想的根源,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它决定了学习者的态度、学习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效果,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明确了,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地学习,也就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认识深浅,围绕“为什么要学英语?”这个问题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阐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由浅入深贯穿整个初中英语教育。比如在上初一英语课之前,老师应该着重讲一下学习英语知识的重要性。学好英语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特别是与个人的利益密切相连。英语早就成为现代公民的一张不可缺少的社会通行证,升学、晋级、留学等都离不开对英语的学习。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认为对初一学生知识传授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上,有些英语教师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而一味地加班加点,学生的自修课往往是英语教师的专利,教得很辛苦,学生也不一定领情,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学效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在英语教学中,笔者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规范的习惯,比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自觉守纪、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开口说话,积极发言;认真记笔记等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在复习引入新课阶段不能翻书看笔记,因为这个阶段教师要检查学生掌握已学知识的情况,这样就能促使学生课后自觉、主动地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当然在起始教学阶段教师的督促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旦良好的学风形成了,教师的督促机制也就可以从量变(管)转变成质变(不管)。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英语语言学家David指出:“兴趣是让你驱向成功的智慧之翅膀。”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会使东西被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得的素责。科学泰斗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催化剂。那么英语教学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1)合理利用多媒体激趣 教师平时尽量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如:幻灯片、VCD、实物投影仪等。学生一般都喜欢有新鲜的东西,教师就要尊重他们的这种感觉,让他们在欣赏图片或物品的同时记住词汇和句型,对一些漂亮的图或者时髦的物品,学生还会发出惊叹声,流露出羡慕的表情,同时也会对此进行谈论,记忆力也会随之增强。如:在Starter Unit7 Colours中,我收集了一些颜色和服装类的图片进行对话教学,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开展各类形式的比赛激趣? 如:开展“单词接力赛”、“朗读比赛”、“阅读比赛”、“讲故事比赛”、“限时改错比赛”等。(3)利用自由交谈激趣? 如:在Starter Unit 4, Unit 5中学到词组There be 句型,我让学生用这个句型自由交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使每个学生掌握了There be 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否定句和特殊疑问句,更重要的是对一系列表示学校设施和教室内物品名称的名词得到了复习与巩固。(4)利用词的特性激趣? 如:谐音、动作表现、记忆技巧(all, tall, wall, hall, ball, small,中有all)。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识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1)扮演好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其中两个就是父母与朋友的角色,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作父母的化身,对教师的态度类似于对父母的态度,高年级的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希望教师是分担自己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的朋友。这些正是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的表现,所以教师既要象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保证其生理需要的满足,又要象朋友一样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2)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英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怀有一种紧张感,如果面对异常严厉的教师,甚至会产生一种恐惧感。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经常羞于发言,在就要求教师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不仅能稳定学生的情绪,融洽师生关系,还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恐惧、害羞和焦虑的不良心理,从而满足学生的安全感,因此教师要以自然的语气、真诚的态度、亲切的问候方式,有计划地、巧妙地导入新课,避免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注意评价语的多样性,面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学习有关文具类词汇时,针对困难的学生教师让他们玩“What is it?”的猜谜游戏,学生说出文具名称即可,对程度中等的学生追加一个问题“How many pens are there ?”,对程度好的学生再问一个“How many rulers are there in your pencil-box?”,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别根据学生参与和完成的课堂任务的难易程度,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使用“Good、Very good、Well done、Great、Wonderful”等激励性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因人而异、灵活机动的分层次评价方式,多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中。注意纠错方法,多用期待激励的评价语。还可以通过加强语气,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纠错。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培养了学生的互助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教师可以用“How clever you are! You can do it. Let’s try it again.”等语言来表明每一位学生都是会学的,学得好的,而且会进步的。对差生一味地批评,指责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使学生丧失信心,课堂气氛紧张。坚持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和成绩,不断增加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恰如其分地对学生作出评价,多给学生以表扬,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之中,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二、 重视词汇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语言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词汇教学对英语教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是应该着重克服的一道难关,而且新课程标准对词汇的要求有较大的提高,学生词汇掌握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都是词汇记不住而逐渐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最后产生厌学。在词汇教学中,能使学生突破词汇识记关,使学生易记难忘,是英语教师成功所在,也是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当然教学词汇的方法很多,在这里,笔者想谈谈词汇教学中教师们不太重视的几个问题1、语音教学?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初中英语教材中大部分单词的读音是有规律可寻的,教师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及语音规则来教学生识记词汇,会使学生易记难忘。但大部分英语教师认为新教材教学任务这么繁重,在语音教学上投入大量的时间是不值得的,而且都是以时间不允许为由,把词汇教学演变为简单的教学过程: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抄写背诵——默写。殊不知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化更少的时间收到更好的效果。笔者在几十年的英语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初一新生的语音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我对初一新生的入门教学的过程是这样的:复习或教学二十六个字母(重点放在字母音的拼读上)——逐步归纳二十六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即元音和辅音)——积累字母组合的发音。对一些读音不规则的单词或容易拼写错误的词,在教学中让学生划出重点记忆部分:如friend。对一些读音相似或相同,但拼写不同的词、字母组合,或拼写相同但读音不同,总是以新带旧的进行比较、归纳,让学生更加容易的记住和分别,如:chair—there—their,here-there-where等。对于那些多音节或较长的词,总是让学生看着单词反复听、反复拼读,找出其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让学生划出重点记忆部分,来巩固和记忆这些单词,如:friend, beautiful。这种重视语音教学单词的方法,使学生在记住单词的读音的同时,又记住了拼写,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从教师的教中摆脱出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学生攻克了词汇识记关,学习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 学好英语的信心就会更足,英语成绩自然就会好了。2、词性教学? 大凡英语教师都有共同的感叹,学生说出的句子、写出的文章总是语病百出,其中用词不当(如:My father is good.)、缺少谓语动词(如:The ball under the tree.)、代词乱用(如:Let I have a look.)孰不知这些都是由于不了解词性及其用法而引发的错误。初中英语语法走在母语语法的前面,大部分初一新生连母语中单句的句子成分也不会分析,就连最常见的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都分不请,如果英语教师不了解这一点,以为学生什么都懂,而在英语教学中忽视词性教学,那就后患无穷。笔者在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中,对词性的教学总是贯穿整个词汇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从初一开始就熟悉所学词汇的词性及如何判断,并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词性,如:名词就是前面可以加数词(即1、2、100----),在母语中意为“----的”是形容词,副词在母语中意为“---地”,可以用一个动作表示的是动词,而且在学be动词时,就开始讲解动词的分类。以后逐步讲解各种词性的用法。如:形容词常修饰名词或放在系动词的后面作表语,副词常修饰行为动词,在英语中不同时间里发生的动作,就叫作不同的时态,动词在不同的时态中形式是不一样的。同时告诉学生初中英语中的语法跟词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重视词性的学习,掌握各类词的用法。在学生了解所学词的词性后,逐步灌输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的结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在语法学习中学的轻松,少犯错误,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事情。实践证明,词性掌握的好的学生,往往对综合性的练习,如:完形填空、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正确率就会很高,出现语病的概率就会很低。3、词汇检查方法 大部分教师把对学生的词汇检查放在默写上,这样教师课后忙于批改,之后对于词汇掌握差的学生,要求他们反复地抄写,直到会写为止,我认为一次默写没有十五分钟是根本不行的,而且在收本子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重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要有一个过程,这样时间的利用率太低,难怪英语教师总要去占用学生的时间。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同时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权利。更何况学生往往是靠强记来应付教师的默写,事后什么都不记得,对默不出的学生,刚开始叫他们再抄再默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教师根本无暇顾及,默写的次数越来越少,这样靠教师督促下学习的学生,一旦失去了督促,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笔者的做法是:从初一开始就向学生灌输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多掌握一些拼读规则,冲过学习英语的困难期(进入初中的半个学期),不管教师检查与否,课后一定要去读,到那时你就会发现识忆英语单词并不困难,而且常把词汇抽出放在新课导入或巩固复习阶段,只需要五分钟的时间,利用“开火车”的方式抽查词汇,这样时间利用率高,虽然只抽查了一部分学生,但其他学生也得到了巩固,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习惯,同时也符合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原则,随着学生掌握一定的语音规律后,对词汇识记没有困难的时候,就把对学生的词汇抽出放在应用词汇的能力上,即让学生应用词汇造句、编对话、编语段,学生会应用了,词汇也就掌握了。三、精选作业,及时批改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作业是很好的检查标准。当然,首先教师布置作业要精选题目,体现“四性”即:1、层次性? 布置作业“一刀切”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当今“人本教育”的个性化、人性化的要求。如在要求学生写作文时 ,后进生写五个简单句,意思通顺即可,中等生写七个句子加一个复合句且注意连贯,优等生写十个句子要有三个复合句且用词正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2、连续性?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故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要有延续性。3、实用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用来交流的,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只有在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中才能找到乐趣,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让值日生写课表,相互交流星期天的活动并写成文章。4、创造性? 教师要想方设法布置一些有创意的课外作业,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从自己创造性的作业设计中找到乐趣,获得自豪感和满足感。如:可让学生编写英语小故事,分组编写英语黑板报,自测英语试卷等等。这些创造性的作业既“温”了“故”,又“知”了“新”,既培养了创新思维又锻炼了综合能力。当然作业布置后要及时批改,反馈。作业只有通过批改,教师才能彻底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查漏补缺,布置的作业不批改等于没有布置,还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因此,笔者在几年的教学中,每次作业都会认认真真批改,并作好笔记。对大面积错误的放在课堂上讲评,对于个别错误的,进行个别辅导,对不愿做作业的就进行耐心地批评教育,督促其完成,对优秀作业就在“学习园地”上展出,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当然在作业评价上,总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的好胜心为前提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教材难度逐渐增加,这就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地改变教育思想,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既要研究自己如何教,又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声明本人乃此校一名学生,编辑此词条并无他意,只愿为QQSOSO做点贡献,为学校做点贡献
浏览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