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平阳中学
办学特色学校现有58个班级,在校生2400多人。2010--2012高考重点上线人数分别达183,387,416,居温州市第二,学科竞赛捷报频传,三次荣获省化学竞赛团体优胜奖。2007年以来,全国奖96人、,省150人、市1000人;并获省生物竞赛团体优胜奖、市文科综合竞赛(重点中学组)团体第一名。校园环境2005年8月,平阳中学整体迁入新校区,新校占地217亩,一期投资1.51亿元。学校教学楼轩敞素雅,新教室窗明几净。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背投电视、实物投影仪、抗反光弧型黑板等俱全;学生公寓温馨舒适,组合式书架、独立卫生间、电热水器、空调等应有尽有。整个校区建筑典雅、风格别致,既富有现代气息,又融合平中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莘莘学子学习、成才理想的现代化校园。学校简史“凤山之麓,弦溪之东,抗战时期诞生我平中。”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初期诞生至今,平阳中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七十个年头。当年在初创的平中就读的莘莘学子如今都已经垂垂老去,回首往昔,峥嵘岁月,令人感慨,令人缅怀……平阳中学筹办于1938年11月。在此之前,平阳县虽县域辽阔,人口众多,但境内却没有一所普通中学,子弟升学深造,无不离乡别井,负笈远行,很不方便。为了发展桑梓教育事业,满足青年学生的求学需要,1938年11月11日(次年拟定这一日为校庆纪念日),在时任平阳县长徐用的倡议下,县政府有关人员和地方名流聚集一堂,召开校筹备会议,商议办校。在会上,王志澄(王理孚)先生慷慨捐赠了南麂岛全部产权作为学校创办基金。同年12月,校舍建筑委员会成立,大家推选徐用、张真园、朱君爽、吴家桢等人为建校委员,并择定以坡南学宫旧址为新校址,动工新建新校舍。1939年2月,120名初一新生暂借县立城区中心小学(今平阳县小)礼堂为临时校舍,分两个班。同年秋,因学生数增多,城区中心小学无法容纳,便迁至坡南半山庵(广慧禅寺)。1941年5月,位于学宫内的新校舍大楼竣工落成,大楼正门的“平阳县立中学”校名为国民党元老李济深(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题写,学校便从半山庵迁入新学校。1942年1月,首届44名初中学生毕业。1943年秋起,附设战时临时高中学生补习班,当年招生50名。1944年7月,日寇大举入侵浙南,温州沦陷,形势危急,学校遂迁至桥墩三十六都锦春内大屋和吴氏宗祠,一直持续到1945年春节后的2月份,才重新迁回平阳上课。这段时间,由于附近许多地方沦陷,瓯中、温中、永中等学校有不少学生来平中借读,全校学生总数达到500人以上,创建校以来最高记录。1947年10月,省教育厅正式批准设立高中部,1949年春因时局动荡,高中招生停止。1949年5月,平阳解放。1951年学校改名为“平阳第一初级中学”,1955年,高中部恢复,确定校名为“平阳中学”,1956年6月易名“平阳县第一中学”。1966年夏,“文革”开始,学校停课,1969年复课,1970年11月更名为“平阳县化工厂‘五七中学’,1973年2月称“平阳县中学”,1978年8月,复名为“平阳县第一中学”。1981年2月确定为全省八十所重点中学之一。1982年秋,高中改为三年制。1993年7月,学校最后一届初中毕业生毕业。1998年5月,被确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06年3月,学校改名为“平阳中学”。七十年来,我校从起步逐渐走向成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办学规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学校班级数一般稳定在10个左右,学生数约为400-500人。1950年起,办学规模迅速扩展。1955年,有26个班级,1419名学生,103名教工,为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学校规模最大的年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班级数一般稳定在24个,学生数1100至1500人。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育现代化进程进一步的加快,学校原有的办学条件已不能满足平阳县教育的需要。为了办好重点中学,使更多的平阳儿女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2003年6月,平阳县委、县政府征地217亩,投资1.51亿,对平阳一中实行异地新建。2006年8月,平阳中学整体迁入新校区,办学规模成倍增长。2008年,平阳中学拥有54个班级,在校生2800多人,专任教师190多人。建校70年来,平阳中学共为社会培养初高中毕业生3万余名。其次是校舍建设。学校的校舍经历任校长悉心勉力,得到不断的增修改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大多数是靠社会各界士绅名流募捐以为维修扩建校舍。当时仅有计有9个教室、3个办公室以及少数寝室的两层校舍大楼,有4个教室的轩楼以及男、女生宿舍等少数建筑。新中国成立后,校舍修建规模很大。1952年至1961年,先后建有12个教室的两层教学楼“红专楼”,木制结构的大会堂、膳厅和两层办公楼“跃进楼”,东舍、中舍、西舍三幢平房学生宿舍。“文革“十年浩劫过后,百废俱兴,从1979年开始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平阳中学又一次较大规模修建校舍,先后拆建了12个教室的二层教学楼“求是楼”以及东西厢实验楼,教工宿舍楼、学生宿舍楼。1994年兴建了科技楼、体育馆。2003年异地新建后,共建成了三幢教学大楼、四幢学生宿舍、行政科技楼、教学实验楼、多功能报告厅、师生食堂,建筑面积达59647平方米。另外建有塑胶篮球场、400米标准操场等体育运动场所。第三,是学校的图书资料和教学设施。在民国期间,社会名流捐赠的图书颇丰。解放后,逐年累积,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已有各种图书资料2万余册。十年浩劫期间,图书资料散失殆尽。1978年后,经过多年添置,现有图书8.1万册,各种报刊杂志124种,设有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和教工阅览室。各种教学设施由简而丰,除了理化生实验仪器齐全,能按《大纲》要求开齐理化生的分组实验外,教学设施现代而齐全,彩星背投、实物投影仪、抗反光弧型黑板不一而足。平阳中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学校自创办开始,学生们就有着进步的思想,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崇尚民主,追求自由。1941年春,平阳历史上最早的进步学生社团——“血花社”成立,同年5月,进步刊物《少年之友》出版。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反动县长张韶舞在平阳县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全县人民的公愤。平阳中学的学生以各种形式对张韶舞的暴政予以反对。1941年上半年,学校发生了张韶舞迫害以谢瑞淡为首的进步学生的“平中十学生事件”。1946春,张韶舞离任,平阳中学师生和当地群众共千余人自发集合在县仓操场,高呼“打倒张韶舞!”“有冤伸冤,有仇报仇!”“偿还血债!”等口号,强烈要求清算张韶舞,惩办张韶舞。其后进步师生还数次上书,揭露张绍舞劣迹,强烈要求清算张韶舞,惩办张韶舞,并陈述改进县政方略。同年,爱国民主的学生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兴起,当时的高二进步学生李雍容、郑定英等人将全国学运的传单带入学校,在校园内散发张贴,平中学生日益强烈的要求民主、进步的气氛,引起了当时的反动当局的恐慌。他们派出特务,卑鄙地对学生的信件进行拆阅,并以其中一封信作为证据,将李雍容、郑定英当作“共产党指派的查有实据的惟恐天下不乱分子”予以开除。1947年上半年,由于学校侵吞膳余食米,激起公愤,学生随之掀起罢课风潮,并向当时的县政府请愿。之后积极响应全国学联的号召,把本校的学潮溶入到全国性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这个波澜壮阔的运动中去,整个罢课行动持续了近两个月。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春,中共浙南地下党在学校开展活动,梅旭华、项一雷等一大批进步学生积极参加,他们刻印传单,张贴标语,大造革命舆论,有力地配合了党的中心任务,为迎接解放大军进城做出了贡献。1949年和1950年,平中学生响应号召,踊跃参军,投身解放舟山群岛战斗和抗美援朝运动,周韵华、郭菲、萧得如、许运仙、宋国光等壮烈牺牲。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自卫反击战中,都有平中校友参加。近几年来,平中每年也都有不少热血青年投身保卫国防行列。“三育并重,中西贯通”。从平阳中学创立伊始,就非常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塑造。新的历史时期,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08年以来,学校不断探索、研究德育新路子、新办法、新手段,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以“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在实践中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与心理品质”为主题的德育特色校创建活动,强化德育干部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启动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渗透全员化德育、德育首位意识。每学年针对学生思想行为表现实际,修订有关学生管理制度。如我们完善了《平阳一中学生行为规范》,《双休日管理办法》等等,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每月专题活动,如三月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四月份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五月份的艺术节暨百名风采团员评比活动、八月份的军训、九月份的尊师重教活动、十月份的体育节、十一月份的读书节活动、十二月份的元旦文艺汇演,政教处、团委都能认真组织,力求实效,在达到活动育人目的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同学的情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线的重点中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更成为学校生命力之所在。因此,2008年以来,学校在教学方面始终坚持“四严”制度,即“严格规范,严格训练,严格检查,严格奖惩”,始终在优化教学流程,落实教学常规,开展校本教研,创新课堂模式,加强实在管用有效的教科研工作等方面集中精力,重点攻关,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方面,学校秉承平阳中学的优良传统,把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列为首要的教学原则,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缜密考查后,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于差异中力求整齐,在诱导中加以督察,庶使优秀者得有适当之进展,不受牵制;鲁钝者由门庭而渐升堂奥,不致茫然。”(《平中校庆四周年纪念刊》)为了更好了解学生学的情况,学校要求高二会考、高三复习期间每周必须确保详细批改一至两份试卷,并填好试卷分析表,以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提高课堂效益。同时学校也组织教研组长对作业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反馈情况。高三全体教师对学生“学”的的反馈更是做得相当到位,如每次考试后,各备课组共同研讨对策,共同研讨学生学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习效率。通过努力,高考重点上线率近几年均超过40%,2005年突破45%。2006、2007、2008连续三年高考成绩更是创造佳绩,重点上线人数分别达252人、259人和287人,均居全市首列。学科竞赛捷报连传,化学多次获省竞赛优胜团体,生物竞赛2004年获省优胜奖,2005年物理竞赛卢贤海同学获全国一等奖、焦裕腾获二等奖。2006年参加温州市高三文理综合竞赛,取得突破性成绩,尤其是文科综合竞赛学校摘取全市前三名。2007年高一、高二化学竞赛和高二生物竞赛均获市重点中学组团体优胜奖。平阳中学2008年高考再创佳绩,在全市高考重点上线宗人数比2007年下降的情况下,我校上重点线人数比2007年增多了40多人,文科重点上线50人,理科重点上线237人。2010--2012高考重点上线人数分别达183,387,416,其中2011、2012年重点人数上线率居温州市第二(仅次于温州中学)。2008年以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教育为统领,坚持走教育管理人本化、师资队伍专业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育人质量素质化的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推进学校迈向规范、科学、特色的和谐发展新阶段,全面打造平阳中学品牌。经过广大师生的齐心协力,平中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相继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军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第五次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查,被评为县二十佳满意学校第一名,县学校规范管理第一名,学校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日益突出。“行将人文蔚起,棫朴芃芃。为国家之桢干,为社会之先锋。”七十年的辛勤培育,在平阳中学的校友中,不乏著名的学者、专家、政府官员、企业家、实业家、高级管理者等,如中科院院士伍荣生,著名书法家谢云、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陈立,海军上海基地副司令刘际潘少将,旅荷华侨总会会长梅旭华爵士,获五个部级、二个省级科研成果奖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殷为宏,国家科技发明奖、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获得者项一非,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昭同,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负责人邮电通信女专家林善希,海军政治部一级作家黄传会等等。大批的硕士、博士留学美、英、法、日、加拿大等国。如今,平中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他们已成为祖国建设各行各业的中坚与栋梁,成为父老乡亲的光荣与骄傲。回顾既往,令人欢欣鼓舞。展望未来,更感重任在肩。承载薪火,代代相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的岁月里,在新的征程中,我们一定继承学校俭朴求实,苦教苦学的良好传统,弘扬“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一如既往、同心同德,以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的职业道德和精神,狠抓校园建设,积极推进名师工程,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狠抓苦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化学校而努力奋斗!学校简介浙江省平阳中学系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级文明单位,曾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外语实验学校、省先进基层党支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省体育特色学校、省军训先进单位、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省先进团委、市现代化学校、市首批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学校。为增进对外交流与协作,平阳中学分别与德国马丁路德一级文理学校、加拿大新西敏市高中缔结友好合作学校。悠久光荣的历史平阳中学创办于1938年,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时期的奋斗、改革开放的春风、新世纪的跨越,于2006年从平阳学宫旧址整体搬迁至新校。平中人谨遵“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在七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铸就了“笃学求实、进取创新”的平中精神。共培养了三万余名社会英才,有中科院院士伍荣生、著名书法家谢云、海军少将刘际潘、一级作家黄传会、通信女专家林善希、为神舟七号做“体检”的年轻工程师陈钦碧等,他们是平中永远的光荣与骄傲。科学规范的管理学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走规范、科学的严格管理之路:以学风建设、学习管理为重点,狠抓底线德育;以励志教育、激发潜能为重点,强调发展育人;以锻炼才干、展示才华为重点,注重综合实践。学校“朴实、勤奋、严谨、和谐”、学生“爱学、勤学、善学、乐学”蔚然成风。群体创优的师资随着办学规模的快速壮大,2013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力量培养,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整体形成“敬业、勤业、精业、乐业”的教风。现有专任教师185人,其中高级教师99人占53.5%。历年来获省、市、县名师、三坛(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学科骨干教师近140人。优质配套的条件校园占地面积217亩,校舍建筑面积59647平方米。校园规划合理,环境怡人,楼群功能区划明确,富有现代气息。现拥有55个教学班,学生近2700人。由学校自主承办、领导直接专管的食堂、宿舍、超市、医务室、洗衣房、书店等,构成了优质的后勤一条龙服务体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学习成才的强有力保障。向上领先的质量2013年以来,学校教学质量有了稳步提高,连续创造着历史辉煌。2010至2012年,高考重点上线人数分别为283、387、416人(均不包括体育、艺术类)。2010年高考,章友浩同学荣膺温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2011年高考创历史辉煌,重点上线人数居温州市第二,戈弋同学获平阳县“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2012年高考再创辉煌,重点上线人数再居温州市第二。陈甜、傅方求分获县文、理状元,两名学生提前被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录取。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竞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自2007学年第一学期至今,共有90多人次获全国奖,150多人次获省级奖,820多人次获市级奖。平阳中学校歌凤山之麓,弦溪之东。抗战时期诞生我平中。艰难缔造,告厥成功。巍巍学舍,依傍黉宫。萃多士于一堂,非惟科学之是攻。三育并重,中西汇通。行见,人文蔚起,棫朴芃芃。为国家之桢干,为社会之先锋。地理位置平阳中学地理位置
浏览
1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