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得胜小学
学校简介大连开发区得胜小学,始建于1946年,现有教职工55人,在校学生1000 余人,有三个教学部、28个教学班。总占地面积8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学校地址:大连开发区得胜镇江家村邮政编码:116600历任校长武连祥(1949.4-1977.8)建国前参加工作,建校元老,精通业务,为人正直,重视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管校有方,在学校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是一笔精神财富。王年吉(1978.8-1982.8)得胜小学校办工厂的首创人,精明管理、主打品牌,为得胜教育创造了经济效益。林春阳(1982.9-1999.5)重视教育,重视教师个人发展,为得胜小学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和物质,历史的一页上记载着他的业绩。于卫东(1999.6-2001.6)中小学一体化管理,任职时间较长、贡献大,他管理学校严中有序。刘春海(2003.6-2005.10)划归开发区的首任校长,完成了人事改革,体制改革等历史重任。“从严治校,规范管理”是他的风格。刘 峰(2005.11-2009.8)关爱生命,和谐发展,是他的办学理念。期间,以和谐教育及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为学校由规范发展向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历任教师刘启义(1950.8-1982.10)刘仁礼(1951.9-1983.12)李忠鑫(1948.12-1984.1)董秀菊(1952.9-1984.1)耿成义(1949.3-1985.4)杨龙恩(1951.9-1985.12)李淑文(1951.9-1986.1)江楚盛(1949.3-1986.10)许振芝(1951.5-1986.11)徐财龙(1951.3-1987.5)张秀梅(1952.9-1987.9)王德祥(1949-1988.2)曹淑月(1951.8-1988.11)王风伟(1951.11-1989.4)刘永富(1949.3-1989.4)高复升(1952.8-1990.4)葛金花(1957.8-1990.3)王树亭(1950.4-1990.3)王淑松(1957.9-1990.4)徐金忠(1959.4-1990.5)李兴发(1950.3-1992.4)耿秀琴(1957.8-1993.10)毕成秀(1952.5-1993.12)滕叙德(1957.11-1994.3)辛德英(1956.3-1995.11)王秀英(1964.9-1996.1)孙平林(1955.8-1996.4)吕传政(1956.8-1997.3)王凤琴(1961.9-1997.4)索连盛(1960.2-1997.5)王当成(1958.8-1997.8)徐英兰(1961.8-1998.9)于万隆(1958.9-1998.11)薛秀文(1961.8-1999.3)王振远(1961.9-2000.1)仇福香(1962.8-2000.2)牟永顺(1971.2-2000.3)林惠荣(1984.8-2000.12)李桂芬(1965.8-2001.1)赵云兰(1966.9-2001.6)王淑清(1970.2-2001.11)徐永春(1966.7-2002.9)梁玉翠(1970.8-2002.11)王淑贤(1968.12-2003.3)韩学贤(1964.9-2003.5)邢慧珍(1966.6-2003.7)滕毓超(1965.8-2003.7)于万春(1965.9-2003.11)林培宪(1965.8-2004.5)于淑清(1970.3-2004.6)刘洪升(1965.8-2004.9)侯秉玉(1965.8-2005.8)张孝宽(1969.8-2005.9)刘淑华(1970.9-2005.10)孟宪奎(1967.8-2006.1)刘殿文(1964.12-2006.2)李庆生(1965.8-2006.5)付宗峰(1978.8-2006.5)江崇山(1966.8-2006.12)孙富(1973.2-2007.2)丛福仁(1970.9-2007.3)王松(1970.11-2007.7)郭春更(1970.8-2007.10)李静(1974.8-2008.5)许淑芬(1975.3-2008.5)邢晓华(1977.11-2008.6)宋玉兰(1974.6-2008.6)王耀魁(1966.7-2008.7)林淑艳(1946.3-2009.1)赵淑华(1976.9-2009.9)王作祥(1976.12-2009.12)徐文彦(1970.4-2010.3)徐德权(1970.8-2010.5)王云娟(1975.8-2010.7)李长燕(1975.9-2010.9)邱长崇(1968.12-2010.10)邹春芬(1979.8-2010.12)李淑凤(1975.8-2011.3)曹仁静(1975.6-2011.4)魏恒富(1970.9-2011.6)袁秀敏(1975.6-2011.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从事班主任、语数教学30余年,多次获得各项荣誉,“将班主任进行到底”是她最好的写照。得胜学校序一九四六,岁在乙酉,仁者为师,居林家草庐而建学堂,数易其名、迁徙其所,今为大连开发区得胜小学,前人实肇不朽之基业。沧桑治乱、世殊事异,六十余载风雨辉煌路,此地桃李多妖娆。学校秉“文化育人”之宗旨,承“自强不息”之精义,容融共生、和合进取。师生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校风,以“明德明理、成人成己”为校训,弘爱人美德、扬人间正道,倡志存高远、导躬行进取,聚良师无数、育学子万千,服务社会、造福民生。数十载文脉造就时利人和,历几代风华哺育英才万千。是时,学校政通人和,精彩纷呈,逢经济社会大发展,行政区划大变迁,学校规划待建,多年宿愿今朝实现。十年之际,莫如树木;百年之际,莫如树人。是以,品前贤之风骨,展吾校之宏猷。少年当立志,师者当自强。行有所得,志远能胜;得胜学校,源远流长!办学思想思想解读心怀梦想精彩绽放--得胜小学整体办学思想解读心怀梦想,才会在平凡的日子里坚守朴素;精彩绽放,才能在霎那中寻找到勇气和力量!思想源泉:容融共生 和合进取教育在于知行统一。(中国.明.王明阳)提倡理性和自由,承认自由是人生的理想,教育便是帮助儿童得到自由,完善人性。并且一个人只有当他尊重并且热爱人性与自由时,同时当它自己的个性、自由同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热爱时,他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人。(18世纪.德国.康德)学校就像在培育树苗的苗圃,要为它们提供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与空气,宽敞的空间和良好的伙伴。(20世纪.英国.罗素)以教育的思想办有思想的教育,是校长的责任。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者,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者。(20世纪.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基础教育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提高义务阶段的教育质量,加快促进教育均衡。无论是原开发区,还是现在的金州新区,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教育的内涵发展,特别提出了“提高质量、国际视野、深度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得胜小学作为一所拥有60余年历史的学校,始终在地区文明进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真正回归教育的初衷和本源,去除功利的浮躁和花哨,全心全意、扎扎实实、全方位、全过程地推进素质教育,打好基础教育的基础。创建“有人文关怀和现代学校特点”的温馨校园,需要不断鼓励和不断涌现首创精神。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不只是教育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教育改革的策源地,是素质教育“新区模式”的建设者。我们能做到,因为这里有自由的空气和疏松的土壤。一、解放人们的身心,创造得胜梦想。每个孩子都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美好事物充满了想象。得胜小学特别注重经营一所“没有观念束缚、没有心灵围墙、没有精神障碍”的学校。在这里,要让对人的关怀无所不在;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怀揣希望、追逐梦想;要让他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要让每一份希望、每一份感动、每一份成长、每一份收获,都能从内心绚丽绽放。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有这样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写过一篇《解放宣言》,大意如下: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教育是生命成长和情感丰富的过程。我们将陶行知的“解放”思想贯穿于管理与教学的方方面面,以最人本、最合乎人性、最有利于人发展的动机,解放每一个孩子、解放每一名教师,甚至希冀为每一位家长松绑。真正办好激荡心智、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得胜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潜能。没有梦想就没有创造,没有梦想就没有进步。所谓想象、空想、幻觉,就是像在梦境里一般,然而这是很重要的。飞上天空!到月球去!插上翅膀会怎么样?……不能不加分析地嘲笑空想或梦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发明出飞机和飞船。(20世纪·日本·小原国芳)梦想是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深切渴望,它激发生命中的潜能,是成长和创造的动力。解放了身心的孩子,将在兴趣的牵引下、充满快乐地去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懂得追求,获得学习的能力,形成创造性的思维,为孩子的美好生活和终身发展打下亮丽的心灵底色——这便是得胜小学要给孩子们的!二、植根中华文明的沃土、传承地区文化的精髓,建设得胜文化。“开放、融合、探究、人文”,是得胜文化感动人们的特质。发现、寻找并建立了一种和得胜文化息息相关的学校文化,是得胜小学近年来有目共睹的成效。每个得胜人都会感觉到:在得胜地区经营得胜小学,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挖掘得胜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从优秀的中华文明和地区文化中汲取营养,是得胜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办学理念形成、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开设等方面,得胜小学都将深深根植中华文明和地区文化的沃土。三、突出科学教育,搭建创想平台。西方人发出了“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造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创造经济的基础是那些使用自己的想像力、梦想和幻想的人。”约翰·霍金斯如是说。21世纪的学校教育,担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从娃娃抓起的科学素质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步骤和核心内容之一。得胜小学为孩子插上想象和创造的翅膀,在评价体系和培养模式上,尝试根本的改变。不仅从办学理念上鼓励想象、鼓励探索,还要从师资培养、环境资源建设、课程开发与活动开展等方面,为孩子们充分创造条件。四、立足国际视野,充分开放融合。得胜文化是体现“开放、融合”的文化,得胜小学的教育教学也将的充分体现开放与融合。在优秀文化的传承方面,立足得胜、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不拘泥、不保守,让孩子们从小拥有开放接受的态度,兼容并包的意识。在科学技术教育方面,引进国际先进的理念、资源,鼓励孩子们动手设计和制作,参与地方、国家甚至国际的交流与比赛,开阔眼界、丰富经历、培养胆量。在干部、教师的培养方面,尽可能创造国内外交流的条件。在学校改进方面,注重与全国同行的交流,不断切磋与演习;尝试结交国内外友好学校,为师生搭建开放交流的平台。得胜教育:以理性追寻理想一、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容融共生 和合进取办学理想:让得胜小学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现代学校特点”的温馨校园。这里包含两个话题。一是建设人文校园;二是努力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概括起来就是创建“现代化人文校园”。办学理念:文化育人 人文校园植根新区教育、深度融合的均衡发展,在农村小学教育这一极其特殊和关键的阶段,我们提出“文化育人、人文校园”的办学理念。“文化育人”,面对每个农村孩子,不为注满一桶水,只求点燃一把火,真正促进每个孩子的自主、和谐、有自己特点的、可持续地发展。“人文校园”是关怀的源泉。和中华文明与得胜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得胜小学办学也讲究天人合一。这不是教育的噱头、教育的秀,而是教育的良心、教育的根,它需要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文化育人”合乎天道、罔乎天性,“人文校园”关乎人道、关照心灵。以此为理念,是我们的教师,给予每一个孩子美好人生的慎重承诺。得胜的教育,会一个一个、慢慢的来……育人目标:得胜情结、中国印记、世界公民知识、智能、思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本领,品格则是他生命当中的一个锚。但仅有这些不是人生。在电视中,看到一个留洋海外的耄耋老人,听着故乡的小调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们会深深的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学生、未来的世界公民,在培养他们具有民主、法制、创新等公民意识的同时,故乡情结、中国印记同样重要,甚至应该来的更加深刻。育人原则:无功利、无类别、无差生、无缝隙、无痕迹无功利是一种教育良知的话,有教无类则是一种社会需求。同样,在农村做教育久了,就会得到一种体验,面对孩子和家长企盼的眼神,做教师的不仅要看到“好”孩子,更要看到“差”学生;不仅要在眼中有生命,更要在心中有生灵。有了上面的体会,无缝隙的实现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在具体实践中做到:用心将每个“小”事情做好,“润物细无声”便会成为自然而然。学校气质: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知书达理得胜人---以此为校风伴随得胜地区在经济发展、人居氛围、文化认同感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有福读书”已不再是昔日农家孩子的期盼和渴望。今日的得胜小学,是每一个孩子、教师追逐自己的梦想,释放自己的潜能,绽放自己的光彩的地方。理应舍却繁华、远离尘嚣;淡泊名利、追寻理想。“博学于文”彰显的是知性智慧、书卷气韵;“约之以礼”诠释的是达观开朗、礼和谦美;“知书达理”是我们传承华夏一脉,继续做好“中国人”的责任。“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知书达理得胜人”,需要每个人在品质和气质上的修炼,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校园风气。学校品行: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以此为校训“学校教化千秋事,师生风流万古情"。学校是创造梦想的地方,梦的基座是价值观。如果一定要在所有的汉字里面来找到这个价值的基座,那么就是这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伴随了历代中国人的人生经历。“人文校园”中,时时刻刻都在解释这几个字。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渐渐知道:有四个字告诉我们什么是做人之德。孝,就是要孝顺父母;悌,就是要尊敬师长;忠,就是要热爱校园、关心集体、热爱家乡、忠于祖国;信, 就是要说话诚实、对待同伴要言而有信。还有四个字说的是行事之本。礼,就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就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就是清清白白的辨别;耻,就是切切实实的觉悟。孩子们用白话文理解了这几个字。等到他12岁、13岁,文言文可以的时候,他就会读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篇)。再长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会理解: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耻,是为国耻( 清.顾炎武)。慢慢的,他还会探讨“士”是干什么的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篇)。我们可以年纪很小,但志气很大。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校训,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会在他或者她的心灵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随孩子们的成长,渐行渐远。学校境界:人文校园 首善之地在我们坚持以理性追寻理想的办学实践中,人文校园里可以让对人的关怀无所不在,影响家长、辐射社区,得胜人可以带动一方文明,得胜小学可以成为得胜地区的首善之地……这是我们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二、 办学策略:开放 融合 探究人文当我们用心去发现并解读得胜和得胜学校历史的时候,当我们的分析认知,启示于出土文物的特点、参考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立足于人性关怀的视角,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开放,是得胜文化留给我们如何对待新生事物的典范;文化共繁荣,融合是人们生活、发展的进程;想象无止境、探究是进步的动力;光明在人心,人文是人类社会共同奋斗的旗帜。开放、融合、探究、人文,是得胜先民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今教育的要求。将此作为得胜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学校将从儿童的世界和视角出发,做真正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的事情。在这里,“开放、探究”是健康的人格,学校的教学必本于此;“融合、人文”是主流的文化,学校的教育必位于此。三、积淀办学特色为了让学校尽快跟上新区教育的步伐。近年来,我们新一代得胜教育工作者通过积极探索、积淀打造、总结提炼,逐步形成了四大办学特色:植根华夏文明,突出“本土”文化特色;讲求底线宽容,突出“本域”管理特色;注重品行锻炼,突出“本根”德育特色;基于全人质量,突出“本真”教学特色。(一)植根华夏文明,突出“本土”文化特色活的文化不能死的理解。植根华夏文明、解读得胜文化,进而建构新时期的学校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1.发现并寻找得胜文化(1)地名的由来缸窑遗址和缸窑村刘胜抗倭和得胜村(2)学校的历史1946年建校:由林家草堂发展为一所中心校、七所村级小学整理出了历任校长、历任教师的资料搜集了很多老照片、老笔记本、老证书等2.解读并读懂学校文化(1)回答了什么是文化身边的案例、身边的人物、身边的事迹文化决不是艰涩的语言和繁杂的体系。校园中,它是远远的一个人走来,他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2)明确了育什么样的人从身边的“成功”看教育;从自己的现在看过去;从孩子的未来看现在3.让文化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一是:根据教育的三个主题(做人、做事、生活),确定了三个年度主题:书香、艺术、人文。二是开展两个实践:(1)让人动起来得胜小学少了谁都不行(2)让环境活起来我们的展板、橱窗、活动是给谁看的。校长、老师最应该在乎的是谁?(二)讲求底线宽容,突出“本域”管理特色得胜小学“本域”管理的特征在于:既要有立场、更要有善恶,做到有底线的宽容。1.底线在于制度:简单、实用、有效(曾发表于大连教育)一是确定确定底线,既规定员工纪律、明确岗位职责。让师生知道至少要做到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二是指出发展方向,既要提升专业素养(包括道德品质和专业能力),又要讲求工作绩效。三是确立激励机制。依托活动,让理念和意识转化成行为。2.宽容在于人文:关怀、感召、表达(发表于中小学管理)“宽容:可以不大气,不能太刻薄”一是关怀从尊重开时,对象从老教师开始,细节从每次谈话开始。二是感召从推心置腹开始,介入艺术的力量,通过有效宣传实现真情感动。“感动,就是滋润心田,防止心灵被沙化的那滴泪水,上善若水嘛”三是表达从活动开始。3.效益在于行政:团队、效能业绩是谁的业绩?整天忙碌为了谁?业绩的背后是团队。学校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可以堪称一流。因为这里有顶尖的副校长,有默默辛劳的中层干部,有朴实纯朴的教师队伍,有活泼开朗的学生,有勤劳憨厚的广大家长。一是利益共享、奉献共担是对团队文化的体现。二是权力下放、分层负责是对效能行政的保障。三是横向业绩、纵向提高是对行政干部的要求。(三)注重品行锻炼,突出“本根”德育特色(曾发表于大连教育)小学阶段,德育的本在学生、根在品行。“本根”德育的核心是有效,逻辑起点是通过有效宣传实现真心感动,呈现方式是校园中、知书达理已蔚然成风。1.良好习惯养成:少讲大道理,多提细要求如何能让做的比讲的好,关键是让老师知道: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怎么作。记得住、做得到是关键。一是共设四个习惯,每个习惯,只有12个字。二是引导到位。由志愿者组成的文明礼仪引导员。三是反馈人性。劝喻信。2.品格培养:通过感动让孩子知道感恩一是主题明确。共有四点: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善待同伴、注意环保。二是教化有效。体现在时间保证、艺术介入、事例真实。三是升华课程。入学课程、活动课程、入队课程、毕业课程。(四)基于全人质量,突出“本真”教学特色“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要求我们在培养全面人格、提高学习质量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四个要素:课程、课堂、评价、特长培养。1.关注课程设置,探索“弹性”整合(尝试中)向整合要时间;用时间促自主。核心是弹性:内容弹性、形式弹性、时间弹性。一是全域课程整合;二是班组时空整合;三是教师职能分类四是开发校本课程。主题为:得胜情结、中国印记、世界公民2.关注课堂效益,探索“有氧”品质(发表于课程教师、将刊登于中国教育报)(1)理念提出—关注适性有氧—注重生成双效—注重双赢(2)模式建构—关注过程内容:有氧增益时空:双效合理约束结构:疑、思、讲、议、练结合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效益评价—关注品质缘于生本、焦于生命、基于生活、成于生动、重于生成、优于成长3.关注评价功能,探索“生成”促进(长达八年的数据积累、六年的跟踪观察)插入统计图:一师一图、一生一卡一是变横向为纵向;二是由分数到幅度三是由结果看过程(关注过程不是不对,但很容易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搞成为评价而评价,徒增负担)4.关注特长培养,探索“适性”发展一是成立若干社团。二是开发特色项目。(1)乡土课,奏响文明序曲(2)班本剧,演绎多彩童年(3)童子礼,涵养道德根基(4)方块字,写好中国印记(5)深阅读,浸染人生底蕴(6)自然操,舞动天地情怀(7)大讲堂,带动一方文明“文化育人”解读之一什么是文化2009.09学校既然提出了以“文化育人”为得胜教育的办学宗旨,我们就有责任让得胜小学几代人的教育理想从天上回到人间。当下,出于教育工作者的理性,我们必须先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文化;二是育什么样的人;三是如何通过文化来育人。今天,我们试着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文化?它是随便一名教师步入校园,他的衣冠鞋袜,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当他接受到第一个学生问候,是因为习以为常而默然视之,还是还一个眼神、报之于一个微笑;当他看到地面上一团废纸,是弯腰捡起,还是跨步而过?烟瘾成癖的他是否注意时间、地点、场合?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他会搀那个孩子一把吗?几个学生疯作一团,他是赫然制止,还是熟视无睹?他与同事、领导、客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接过学生的作业本?他桌面是否乱作一团?如果他在会议室、办公室等公共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教工权益,而在自己家的私人领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在教室中、课堂上、家访中,他尊重过自己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吗?他对社会上的农民、劳工等弱势群体以礼相待吗?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校园中,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偷安,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尊重我们工作的环境--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抛开艰深的学术定义,我实在觉得,文化不过是学校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人累计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学校点点滴滴的育人实践当中。什么是底蕴呢?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层层传递,因为人人耳濡目染,教师、学生也自然而然的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嫣然形成,就是文化、就有了底蕴。上面的语言是对文化一种简明扼要的阐释,下面的每个镜头则需要大家一起对“文化”进行细细的品读。镜头一:穿裙子的农家妇女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教师来访,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什么样的裙子或裤子代表什么符号因为时代的变化和条件的制约,但是在她的心中无疑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教师呢,当一个家长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前来拜访或者打来电话,我们是否也能以“礼”待人。记得在一次家访结束后,孩子的母亲满怀诚意的到学校送给老师一篮子自家产的花生,这位老师将花生收下,然后一定在蓝子中放回一点自己的东西,几串葡萄、几本书刊。就是当时什么也没有,也赶紧回个电话,于是又有了“另一次家访”。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能让送礼的家长空着手走开”。我想,我们可以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举手投足之间,做到无处不是“礼”。所以,“礼” 是文化。镜头二:墙角的蔷薇花拖拉机等现代农具虽然已经十分普及,但乡间的小路上仍可以看到耕牛的影子。简陋的农舍错落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中,孩子的父亲扶着犁具沿着耕牛的足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他的简单的家,墙壁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这位父亲不见得知道亚里斯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墙壁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相比于他的家,我们的墙上、我们的走廊、我们的校园。有多少地方盛开了一簇簇美丽的蔷薇花?我们可以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我们在起居进退之间,却可以做到无处不是“美”。所以,“美” 是文化。镜头三:屁股下的报纸一次研讨课上,听课的老师随手将一摞报纸垫在屁股底下,谁也没有在意。一个孩子走过来,红着脸双手送给老师一个厚厚的椅垫。转身离去的时候,将那摞报纸轻轻的放在班级的图书架上。他的举动也许是为了尊敬老师,而额外尊敬老师的屁股。无疑的是,那摞报纸在课余时间一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礼物。因为那上面有字,好多好多的字。字,代表知识的价值。这时,我才猛然反思到:我们的那些杂志、那些报纸都去了哪里?是厕所的便池、废品收购站、还是老师的心里。我们可以不去理会仓颉为什么造字,他的字给世界带来什么。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书本中有知识。而且我们都是传播知识的人!所以,“知识”是文化。镜头四:轮流去春游当满载学生的大客车缓缓的驶出校园,车上的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开始了梦寐已久的春游行程。操场上恢复了平静,两个孩子探头探脑、却又无可奈何的从楼外的厕所中走出。经过短暂的询问,我明白了一切。他们的家中有兄妹三人,但每次春游,却只能去一人。这次,轮到在我校五年级就读的大姐姐去了,而二妹和最小的弟弟虽然不甘情愿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出现了刚才的一幕。我问他们:你们恨你们爸爸妈妈吗?他们却一致的摇头。面对他们稚嫩的脸庞,我的心阵阵酸楚。的确,他们的家庭很贫穷,如果此时的“贫穷”是他们无法回避的“价值”的话,他们对这种“价值”而引发的“秩序”,和对“秩序”的坚持,却又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校园中,每天的升国旗仪式是否有仪有式、每次教师研讨是否有研有修、每节课堂教学是否有活力和激情、每次主题活动是否有意义和成效,不都是学校育人活动的价值所在吗?支持和维系这些价值的“秩序”不正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力量之源吗?所以,文化是“价值”和“秩序”以及对二者的“坚持”。镜头五:农村人的习俗公元2009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初一,临近中午,很多老师来请假。细究原因,因为今天是“鬼节”。在现代人眼里,这些教师简直“农民”极了,这些“农民”简直“迷信”极了。而只有对他们深深的了解之后,你才会感觉到:虽然得胜和大都市近在咫尺,但这里的文化和城市文化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背面,是有原因的。在这些受过教育和培训的教师身上,所谓“迷信”,不过是在无可奈何中面对茫茫世界的一种自救方式,为无法理解的宇宙寻找一个能安慰自己的一套密码检索。学校也是如此,虽然被界定为城市学校,但它特有的教育规律和教育方式仍然需要我们去遵守。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我们很难说文化有高或低,厚或薄,好或坏,它是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文化,是对日常规律的一种约定俗成,是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研训方式。这种方式有理由存在于特定的地域、历史、经济、生活条件中。镜头六:教室里的泪水与歌声那是一个以“爱心捐款”为主体的班队活动。在辅导员老师介绍完主人公事迹并即将开始的捐款仪式之前,音箱中响起了“爱的奉献”那委婉而触及灵魂的音乐旋律。老师和同学们随着大屏幕上的字幕自觉不自觉的唱了起来,这是爱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我忽然发现身边的同学有点异样,侧目看他,发现他已经泪流满面,我握紧了他的小手。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队列中的许多孩子和老师也在拭泪。此时,我如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奥运会开幕式晚会”能让人震撼,为什么“512地震中”最美丽的警察、最伟大的教师,在一年后仍让人感动。这次活动的成功要得益于老师的创新,这种创新不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教育艺术吗?那么,我们平时育人活动中的种种艺术都做了什么呢?它可以使快乐或者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快乐和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如果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为临场的每个人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爱和感动。文化洗涤了他们的灵魂,慰籍了大家的心灵。它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心门,走出去,找到同类。创新了艺术形式的他会偶然发现,他的体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体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这是集体的力量,让个人理性创造和张扬得以最终融合为集体的粘合剂是文化的作用。所以,艺术是文化,基于创造的创新也是文化。镜头七:带烟囱的三轮车一个异常寒冷的清晨,一辆带烟囱的三轮车驶入校园,车门打开,一位母亲背着他的儿子吃力的走入教室,将孩子轻轻的放到座位上,转身离开,一切是那样的自然而然,以至于她没有和任何人说一句话。在这个间隙,我好奇的参观了一下三轮车上那特殊的发明。原来在三轮车里装了一个小铁炉,用煤燃烧取暖。经事后了解,这位母亲的两个孩子都患有先天性智障并且行动不能自理,在与孩子的父亲离婚之后,独自照顾自己的孩子,并用村里的扶持金买了一辆三轮车,用于接送孩子上学,并有了她那独特的发明。也许她清楚的知道她的孩子可能什么也学不会,但她仍然每天坚持让孩子上学,风雨无阻。目送着那辆漆着鲜红油漆的三轮车渐行渐远,我的视线也逐渐变得模糊。原先的那份好奇与惊讶以逐渐被这位母亲的责任和她们母子为适应生活的方式和态度所替换。所以,文化是责任、是对生活的态度和情趣。……在这里,我们回忆了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断,在此时,我们保存了记忆中的一种种元素,这种保存不单纯是为了怀念过去,恰恰是为了创造未来,因为没有过去的人必然会失去未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记忆和创造,就一定会使我们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绘制成一幅有意义的拼图。这种拼制的过程,更是文化!“文化育人”解读之二育什么样的人育什么样的人,理论上,谁都明白何去何从。事实上,要真正的搞清楚,并进行正确的选择,是很艰难的。这种艰难缘于方向不明或者方向错误。所有的技术层面的困境,诸如教师专业发展、德育目标、德育方法、课程建设、教学策略、模式等等,根子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过去的教育实践,其方向是跑偏的。这里,我们不妨抛开技术层面以及资金、环境等物质层面,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考虑社会需要,以生命的最优发展为目标,将学校的育人功能逐步深入到教育理念的审视与重建。立于当下、审视过去也就是立足今天,研究过去。现在的人总是喜欢向前看的,这倒没什么错。遗憾的是我们在不经意间忘记了过去。正像有句名言说的: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走。既是如此,还有谁愿意回顾过去走的怎么样呢?审视一:多亏过去“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这是中国老人们最引以为自豪的一个念想,农村的老人感慨最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了一辈子,唯有“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这件事是最成功的。这些过去的孩子,因为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分配工作,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命运的垂青,大多收入可以,每逢春节回家过年,多少有些衣锦还乡的感觉。家中老人自然安逸、有点自豪和炫耀也不为过。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知识这东西,学到一定程度(哪怕是死记硬背,考上大学为目标)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至少在20世纪是这样。所以,好好学点知识是没错的。审视二:很多“差”学生都发家致富了改革开放之初,没有什么背景而最先发家的那些万元户,还有现在已经成为乡里富豪的那部分人,在当初老师的眼里大多是“差生”,学习成绩差、遵守纪律差。至于为什么差,当初是百思不得其解,教改了,引入了新的思想,可以分析一二。因为不“听话”,不顺从,别人都不敢做的,他敢;别人都完成作业,他不完成。现在回想起来,他的时间肯定没闲着,他淘气了(创新的玩),他乡间地头跑了(社会实践)。因而,虽然学习差点,但诸如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实践能力等发面得到了开发。所以,和知识想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孔子的“慎思明辨”永远不过时。马丁.路德.金加以诠释:教育的目的无他,就是教会一个人如何评估事证,如何判断虚实,如何厘清真假,如何分辨事实和虚构,进而去创新和实践。审视三:“天经地义”的大家发财城镇化建设,带给百姓的好处是可以预见的。预见的远近程度不说,但钉子户、假离婚、今天栽树明天移……凡此种种,在利益面前,道德的底线是那么的低,大家发财已变成“天经地义”。正在产生和构思这种行为的人,在几十年前,不都是祖国的花朵、校园的好学生、家中的好孩子嘛。那时的他们不都是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吗?所以,即使我们的学生得到一流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却不知正义感、廉耻为何物,如果他善于思辨却无法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分界,如果“道德”在他的价值观里没有一个指导的地位,我们只不过在培养将来很有智谋、很有能力算计他人、损害社会的人罢了。站在未来、重构现在。有一本书名为《与未来通行》,讲的就是一个思想超前的人如何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超人的故事。重建一:别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为何育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至少是家长的角度,思考如何育人。因为真正百分百、甚至是百分之二百的希望孩子好的是家长和孩子自己。当然,每一所学校和绝大多数老师也都是希望好好育人的,只不过考虑的是全体或者是大多数学生而已。既然如此,为何育人,应该很明确:健康长大、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这些都是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的初衷。无疑,学习好是首要的;再有就是听话、懂事、孝顺等好品德。因为只有实现这些目标,孩子将来才能独立,父母的投入才会有回报。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少喊一些口号,多替家长和孩子的未来考虑,明确育人方向,尽可能多的让每个孩子最大限度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就是考虑到培养“懂事明理顺从忍耐”学生群体的同时,还要照顾到“独立自主有思想能行动”的个体的培养。重建二:结合社会的需要,思考育好人的标准是什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回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来,我们真读懂了这句话吗?不见得!先从理论上简要分析一下。改革之初,邓小平有过一段话,大意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长期以来我们是不清楚的。”如果看懂了这句话,并且认可邓小平的这个判断,那么,我们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清楚的吗?不能!连“什么是社会主义”都不清楚,“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个目标又怎么可能能清楚?换个角度说,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争议颇大。培养“有道德”的人,是不是难免会陷于空洞?再从实践来看,“片追”长久不衰,“减负”口号从毛泽东时代喊到了今天,“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我们的教育真的是按照白纸黑字写的那样,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吗?所以,只有把握20年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能显示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才能建立正确的育人标准。一是从当今社会城市化趋势看今后需要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开发区,城市化越来越明显,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培养的人要具备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在农业经济体制下,农村生活的人,基本上依靠经验生存,如种地,父一辈子一辈传承,有了经验,靠力气生活。而城市生活的人,有三种主体,靠知识吃饭的人,如教师;靠智慧吃饭的人,如管理者;靠技术生存的人,如工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我们得胜小学的学生,未来如果不具备城市生活的能力,在经验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只能靠力气生存,生存的质量低下。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这就是我们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培养知识性的人,能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学习一些在城市生活中可能用到的知识。二是从财富占有方式看今后需要什么样的人。人类共有四种财富占有方式:奴隶社会对奴隶的占有就是对财富的占有;封建社会对土地的占有就是对财富的占有;资本主义社会对金钱、资本的占有就是对财富的占有;而当今社会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人对知识的占有即是对财富的占有。这样的人有全新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性大脑,表现出对知识的占有,对创造力的占有。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培养具备创造能力的人。三是从教育发展史来看今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人类的教育发展史经历了三个阶段:传递价值的阶段,如孔子、老子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在传递价值。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知识逐渐增多,人们把知识写下来,形成了教科书,使统一授课成为可能。教育就发展到第二个阶段----传递知识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当今社会进入了知识爆炸阶段,社会科学的知识每20年翻一番,理工科知识每5年翻一番。今天的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能力,多高水平,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知识,教育随之进入第三个阶段-----传递能力阶段。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培养能够举一反三,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重建三:出于为学生未来人生奠基的小学育人功能观,最迫切的育人方向是什么现有教育体制下,大学教育提前为学生考虑4年可以、普通高中教育提前为学生考虑3年可以,职业教育提前考虑2年足够了、而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则必须为学生考虑一生,是最难的。因为难,所以有意义,因为有意义,所以责任重大。不知道是什么促使马丁.路德.金在一九四八年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一个人深刻的思考,并且善于思辨。但是如果教育停止在这里,那么教出来的很可能是一个危害社会的人。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人,通常就是最善思辨但是毫无品格的那个人……我们必须深深记住:头脑聪明是不够的,头脑聪明加上品格,才是真正教育的目的。思辨能力、知识、行动力等等,都是闯荡开拓的动力,但是没有一条船可以没有锚。品格,就是锚。没有锚的船将随风势飘荡不知所终,没有品格的人才也会使社会暗夜盲行,迈向触礁沉沦。所以,对于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得胜小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无疑是最重要的。至于培养什么样的品格、如何培养?让我们继续通过第三次讨论再加以明确和实践吧!“人文校园”解读之一尊重人性 做有道德的教育2011.03之前,学校开展了一项系列教育活动,主题是“寻找身边的感动”。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对老师、学生、家长中,典型人物和事迹的梳理、总结,并以汇报会的形式,促进老师爱岗敬业、讲求奉献,教育学生奋发图强、刻苦努力,影响家长关心教育、支持学校。这种考虑其实没有错,几个学期过来,效果也挺好。直到去年12月的一次学生访谈,遇到了我校六年级、市三好学生获得者小平原,我最初的观念发生了转变。没想到这名老师、同伴心目中的好孩子,在我面前,竟毫无想象中的开朗乐观和无拘无束,神情紧张的背后甚至还有一点点忧郁。谈话中,小平原告诉我,自己的家乡在河南西部的一个小山村,很早以前,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好多同村的叔叔大爷一起到一个叫大连的地方,帮人打工挣钱。他在三年级以前从没出过村子,每天除了上学、玩耍之余,帮奶奶做些农活、生火做饭。直到长满10岁的那个春节,好久没回家过年的爸爸妈妈要带他到传说中的大连去上学。小平原舍不得离开家、离开奶奶,还有那些小伙伴。奶奶就安慰他,下次冬天的时候还可以回家过年。然后给他一个亲手缝制的布书包放在行李里,跟大人一起来到得胜。渐渐的,他才知道,爸爸在火车站做装卸工,好多天才能回家一次,妈妈在附近的一个服装厂干活,经常加班到深夜。自己放学后,除了写作业,还要做饭给自己和妈妈吃……而且,他已经三年都没回到家乡,也再没能见到自己的奶奶,不久前,他的奶奶永远的离开了自己。听到这里,我问小平原:如果当年不到这里来读书,今天将会怎样?我期待的回答是,这里有春游、秋游、有计算机、有大屏幕等等。但是他却低声说,“其实我还是很想老家,如果留在奶奶身边,她有我做伴,就不会死了”。我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对小平原来说,再好的学校、优异的成绩、老师的表扬、同伴的羡慕,都不足以弥补他的失去和永远的心痛。如果我们做教育,还简单的停留在“追求所谓的成功和享受成功的喜悦”的话,我们也失去了对孩子、对人性,更深层的了解和体会,最终归于浅薄。一心一世界,是我此时最深切的内心体验。情怀感召:顽石也可以有温度学校中,需要每位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炽热的情怀。为了让这种信念和情怀植根于每个人的心里,让大家对校园有了家的感觉,让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有了温度,进而使每位老师深知作为师者的“正直品质”和“做好该做的事”,我们提出了“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很优秀”的校园流行语。在管理实践中通过人文情怀感召,让师生感动。“艺术无论悲喜,都是最能接触人类灵魂的东西”。循着这样的轨迹,我们用心去体会和理解,逐渐寻找到“让人听一万遍都不会厌烦的音乐”,提炼出“真正可以穿起人心的那些语言”,总结为“可以让文字也具有温度的思维方式”,汇集成“每个人生活中都值得怀念的瞬间镜头”。例如:——每月工作例会、学年总结会上,出现在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眼前的是:摒弃了诸多艰涩的文字和语言的罗列,展现在眼前、流淌在心间的,是发生在校园时空里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朴素的回忆、感人的画面……我们要向大家宣示:得胜的教育每年都有成功,得胜的人们,时时都产生感动,这里面凝聚的是大家的智慧、集体的汗水,尽管有的大家知道,更多的是大家不知道。——我们还要让老师回忆起,教师和教师,个人和大家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当老师退休前的座谈会中,学校送给他的是一张光盘,里面记录着他在学校的一个个镜头,哪里有他(她)熟悉的办公桌和教案本,有他熟悉的同事的音容、学生的笑貌,有他创造和得到的一次次荣誉……我们不仅要让老师感悟到什么是缘分,懂得怎么珍惜;要让这名老教师,在退休以后,能记住、并感谢,自己的命运中有这样一段经历。“相逢是首歌”在他(她)的心中,吟唱一万遍都不过分。——在教师的眼中,还要有这样的画面:农家的孩子因为没有录音机而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听力作业;好多的孩子是在低矮的角落里、残旧的饭桌旁,书写老师眼里应该是不怎么多的作业;春天里,好多孩子因为父母不给钱,而无法登上开往“发现王国”的大客车;父母在外打工家的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为了给生病的奶奶做饭,而用麦秸点燃炉火,那天真的笑容却绽放在蓬头垢面之中……背景音乐,我们选择了“春天里”。我们要感召大家,让我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我们有能力做到的,做好!用心底的“敬畏、悲悯与包容”去播撒下人文的种子,我们不仅要眼中有生命,更要在心间有生灵。用心哺育:一花一果“任何教育的成功,最终一定是德育的成功”。学校德育,说到底,就是经营人心,完美人格的工程。“一心一世界”。校园中,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各有不同,尊重这种不同的前提是读懂。于是,我们在校园中传递了这样一句话“用心哺育,一花一果”。“学校教育就是产生爱和传递爱的过程”。为了让这种“爱”来的真实,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我们不妨回到人类生理成长和文明进步的原点,从走路开始,要求每个人都“面带微笑,走好今天每一步”。进而在习惯养成和品格熏陶上下功夫。首先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对此,老师要有这样的思考“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学校送给老师一句话:少讲大道理,多提细要求。实践中,我们的文明习惯坚持12个字“物放有序、面带微笑、彬彬有礼”。物放有序,有标准、有检查、有评比;面带微笑,从校长和教师开始,谁没做到,个别发现、当时指出;彬彬有礼,面对国旗、队旗敬队礼,师生第一次见面鞠躬礼,平常遇到眼神相望、点头示意,谁没注意,当时指出。课堂习惯坚持12个字“举手示意、静静倾听、大声发言”。作业习惯坚持12个字“及时完成、本面整洁、字迹工整”。这两种习惯要通过听课、教导处作业检查、作业评比等手段进行督促和评比。生活习惯坚持12个字“早晚刷牙、睡前洗脚、衣服干净”。这个习惯既是给学生提的,更是给家长提的。对于品格形成,重点内容是公民意识,关键措施是熏陶。为了保证过程和效果的简单有效,核心内容确定为12个字“孝顺父母、尊敬老师、注意环保”,落实起来靠活动,逻辑起点是通过有效宣传实现真情感动。——每天班级晨读、每次班级家长会议之前,教室音响会响起“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屏幕中会出现任课教师课堂教学之外的种种奉献,漆黑的楼道中有老师上班时的步履蹒跚,学生午餐时老师一个一个人的悉心呵护,老师手中捧着厚厚的作业走在下班的路上……我们要让学生感悟到:除了课堂外,在他的记忆中,老师还有这样的身影;要让家长感悟到:除了自己的孩子,除了孩子的分数,老师还有这些工作要做。——每天放学前的夕会上、每次班级家长会议之前,教室音响会响起“跪羊图”那千古不衰的乐曲,屏幕中会出现孩子父母、爷爷奶奶田间耕作、准备晚饭、整理家务、照顾孩子的一桢桢、一幅幅平凡而伟大的画面……我们要让学生感悟到: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大人的无私付出;要让家长感悟到:他们的辛苦,孩子没有忘记,学校也没有忘记,并努力将它播撒在孩子的心间。——当学生毕业时,母校送给他的是一张光盘,里面记录着母校和母校的老师与同学,那里有他的高兴、也有他的委屈;那里有画面、更有声音,入队时高唱的队歌、行进时齐唱的校歌、比赛时加油的呼声,那是他今后人生旅途中无论何时,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的童年啊……我们要让学生因为经历,而有记忆;因为母校,而让记忆更加深刻;要让他们知道回忆,知道感谢,懂得感恩。“让我们荡起双桨”可以唱到哪里都不过时。总之,尊重人性,做有道德的教育。让理想照耀校园,让对人的关怀无所不在,让身处校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让每一颗心灵都拥有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世界,是我们最执著的教育追求!
浏览
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