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周南中学
学校简介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坐落着一所三湘名校、省属重点中学--长沙市周南中学。1905年朱剑凡先生毁家兴学创办周南。学校校纪严、校风好,是“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师资力量雄厚,有特级教师5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市级骨干教师35人,70%的教师拥有中高级职称,一批中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学校注重发展学生特长,音、体、美特长生入校后有专业教师指导,是全国中学生排球协会挂牌的“副主席级”排球项目学校。男排女排称霸全省,囊括了湖南省和长沙市的全部冠军,队员全部特招上大学。艺术教育硕果累累,2003年湖南省“三独比赛”5人获省一等奖,获一等奖人数在全省所有中学中居第一。2003年音、体、美考生一次性上本科线26人,上线率达95%。跨入新千年的周南人秉承着“团结务实,创新进取”的优良传统,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正以崭新的姿态,迈着矫健的步伐,把周南建设成为“校风优良,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历史周南中学暨周南女子中学。周南女子中学是教育家朱剑凡创办的朱剑凡为宁乡人1905年留学日本归国认为女子沉沦黑暗非教育无以拨高明于是不顾清廷禁止女校明令毅然献出泰安里私宅卖掉宁乡全部田产捐银近12万元办周氏家塾最初只收本族亲属后扩大招外姓女生当时湖南还没有女子中等学校1903年的影珠女校是一所乡村小学随后的湖南第一女子学堂1904年即奉令停办1907年禁令放松朱剑凡取诗经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之义于1910年正式定校名为周南女子师范学堂附设小学和幼稚园设置缝纫音乐体育等专修科有学生400余名1916年改为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成为湖南第一所正规女校该校强调启发学生的觉醒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鼓励学生立志求妇女解放办学宗旨为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为社会改造和建设服务凡未婚及订婚未嫁者都可入学贫因学生可在校半工半读该校自开办到1916年共培养五个班的师范生均先后从事教育工作其中蒋葆荪蔡玳荪在长沙办幼幼小学王钰办培德女校李宗莲在湘潭办自得小学陈舜琴回麻阳在边远县城也办起女学。名师名徒周南女中师资力量雄厚培养了大批妇女人才如向警予、蔡畅、陶斯咏、丁玲、劳君展、廖静文、曹孟君等被誉为中国妇女运动先驱的中共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向警予就是该校师范科毕业生向警予、陶斯咏和蔡畅亦被称为周南三杰著名作家丁玲也是该校学生该校拥有一批知名教师如徐特立、张唯一、周以栗、陈章甫、吴芳吉、李肖聃、唐梅村等五四运动中该校学生办起周刊女界钟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唤起妇女冲破古人四德的樊篱新民学会有女会员19人周南师生占13人朱剑凡毁家兴学呕心沥血培养人才的事迹在校内广泛流传该校创作了纪念朱校长的歌建有剑凡堂校容校貌学校人才培养规模日益扩大,学校分南北校区,84个教学班级,5000多名学生,尤其是北校区占地415亩,校园建筑恢弘大气,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学校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超、师风高洁、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学校通过强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倡文明好学之风,走博学多才之路”的办学特色更加凸现,教育质量不断攀升。除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以外,近几年高考、中考,学校稳定保持在全市前茅的水平。“不让学生仅拥有一间教室”的课程改革理念,保证了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各方面素质明显提高。今日周南,已成为长沙市基础教育的一个新的亮点。国际部周南中学国际部以周南中学为主体,通过与美国国家教育基金会、加拿大公立教育联盟、澳大利亚大学信息中心、英国剑桥教育集团等国外权威教育机构的合作,引进优质国外教育源头资源和项目,全力打造湖南省乃至全国一流特色国际高中。IEP国际高中课程是美国国家教育基金会开发的,针对非英语母语国家高中学生量身制定的课程。IEP国际高中课程班不局限于同某一所国外中学的合作、也不是某一所国外大学的预科教育,而是在国内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测评体系,实施有特色的升学辅导,以美国一流大学的录取标准作为考核学生学习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依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高中基础文化课程(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IEP国际课程(基础英语、学术英语、TOEFL、SAT课程、精英计划课程、美国AP等学分课程),顺利完成课程的学生能入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一流名校。发展前景辉煌的昨天展示百年名校风采,创业的今天再谱新的乐章。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三湘名校正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机遇和挑战。朝着学校确定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世纪、新阶段的目标而快速迈进,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周南颂晚清末造,世乱时艰。内则民生涂炭,国事蜩螗,外则烽火绵连,虎狼踵接。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矣。然朝廷之歌舞升平,市井之醉生梦死,依然不改其故态。究其原委,无外乎政治制度之黑暗及文化科学之落后,然两者又皆与中国教育之积弱相牵。中国教育体制之僵化,教育观念之陈腐,教育手段之简单,可谓由来已久,其所施于中国社会之影响,不啻釜底抽薪,雪上加霜。于是,有心有识之士,多倡教育救国之说,办学育才,一时蔚为风气。然可喜可慰之余,亦有未免于可惜者,是基础教育之薄弱及女子教育之偏废也。宁乡朱剑凡,明室后裔,陕甘提督、名将周达武之子,素怀教育救国之情,长抱启迪民智之念,而于男女平权尤具深切之关注。游学日本归来,乃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零五年)毁家兴学,创办周南女学于长沙“蜕园”,初名“周氏家塾”,以避朝廷女禁之锋。光绪三十三年,朝廷格于形势,允开女学,乃取《诗经·周南》之女性象征意义,改名周南女学堂,周南之名,自兹芳馨远播,历久弥香。自晚清迄于民国,虽屡经时局动乱、风云熙攘,周南仍以其弦歌不辍为社会培育英才,奇功大勋,当铭青史。一九四九年后,江山鼎革,弦管重调,周南于一九五一年由省厅改编为省立中学,学校之私立性质,从此转换。一九六八年,学校男女兼招,女校风情,遂成陈迹矣。改革开放时期,学校锐意进取,社会声望日隆,招生规模遽扩,乃于一九九八年设立周南实验学校于湘江西岸之望月湖,同年更增建剑凡中学,以便生源分流。一校三址,弦歌互答,星城传为美谈。而周南管理之有方,以简驭繁、政通人和之绩效,更为时流所推许。星移斗转,河山共日月同新,世易时迁,观念与市场并进。新世纪以来,国家改革开放之势,已成拍岸之惊涛,周南科研课改之题,每结累枝之硕果。兼以新老交替,帷幄重开。学校奉以人为本之宗旨、行做大做强之方针,全校师生,意气风发,以焚膏继晷之勤,励追日拿云之志,文、理、体、艺,并驾齐驱,每动征鞍,锦标尽握。是以万家子弟,皆以负笈周南为荣,三湘父老,争以交誉周南为乐。周南师资阵营之强大,生源质量之扩增及社会对周南之需求,已非昔日之蜕园所堪承纳,遂有拓展之思。幸蒙省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扶持鼎助,得以择地于城北经济开发区芙蓉北路拓建新校,占地415亩,斥资2.4亿,三易寒暑之后,新校之芙蓉,终告出水。漫步校园,游目之处,每令人骋怀,建筑或典雅或雄奇,设施既先进亦完备;周边青山环绕,草木葱茏,朝霞影里,国旗劲拂,夕照光中,钟楼矗挺;书声鸟语,万籁和鸣,大自然之蓬勃生机与校园人文之深厚底蕴交相辉映,诚乃读书养心、洗尘远俗之胜境,亦必为卧虎藏龙、腾蛟起凤之渊薮也。副省长亲临新校动工典礼剪彩,市委书记寄语“周南明天会更好”,市长赐题“名校之花”,如此殊荣厚爱,能不令我周南师生奋然前行、卓然高举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愿我周南师生同心同德,自重自强,乘时代之春风,展雄飞之羽翼,横绝沧海,搏击云天。请看明日之周南,必是杏坛之极品!校训“诚朴、健美、笃学、奋进”的校训表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周南学子的殷切期望,应当成为每个周南学生的座右铭。诚朴,坦诚而朴实。我们心地坦荡,待人诚挚。不斤斤计较私利,不孜孜追逐虚名。以满腔的热忱对待他人,以务实的态度探求学问。力戒虚浮的外表,崇尚真理的质朴。健美,健壮而美丽。我们有健康强壮的体魄,经得起风吹雨打;我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受得住生命旅程的颠簸。忧国忧民的情操,文明礼貌的语言,端庄大方的仪表,是心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形成了周南学子的风貌。笃学,专心好学。为中华之崛起,为理想的实现,我们潜心攻读,相互切磋。钻研科学的理念,学习广博的知识,发展实践的技能。善思考,能创新。不因环境优裕而懈怠,不为外界干扰而分心,把握青春宝贵的时光,铸就毕生事业的基础。奋进,奋发进取。我们朝气蓬勃,永葆青春。胜不骄,败不馁,在困难之中不怨天、不尤人;受到挫折不悲观、不停顿。集合在党的旗帜下,为着祖国的富强,奋进终生。校歌如图
浏览
6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