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第十中学
地理位置苏州第十中学(现名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坐落于古城区东南的孔副司巷,原清代织造府址(本部)和 相王弄(南校区)内,是一所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省属重点中学。历史她于1906年由王谢长达女士为振兴中华创办,时称“振华女学”,取名“振华”,旨在振兴中华。学校创办伊始,就得到了堪称现代教育奠基人的章炳麟先生、 蔡元培先生的鼎力支持,并亲任校董。此外,社会贤达、各界名流李根源、叶楚伦、竺可桢等出任校董,过问校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评价说:“振华是数一数二的学校,是振兴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锋”。1917年王谢长达三女王季玉硕士由美学成回国接管校务,学校成绩斐然,声誉日著,中外著名学者如章太炎、胡适之、吴贻芳、贝时璋等以及美国教育家杜威夫人、法国孟纳博士、美国陀开大学教务主任罗索博士及夫人、英国剑桥大学院长佛莱女士先后莅校指导讲学,对学校成就倍加赞誉。 校园景观学校环境优美,西花园为清代织造署旧址,当年康熙南巡曾在此驻。现存遗迹多祉轩内还保留着顺治四年(1647年) 《织造经制记》等珍遗碑刻;耸立于假山池塘中的瑞云峰,名冠江南,历经沧桑,英姿依旧;振华时期留下来的建筑物如行政办公楼、大礼堂、长达图书馆(蔡元培先生题匾)等业经修饰,旧貌换新颜;振华校友留下的纪念性建筑已已亭、凝怀亭、来今雨斋、摩崖石刻、紫腾棚等更为西花园绿景添彩。沿革至今,更具规模,学校建筑面积已达 30536平方米, 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37%,是苏州“ 园林式”学校。校名由来振华女中1953年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接办后,曾先后易名为“苏州市女子中学”、“江苏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江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59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 1963年又被指定为全省示范学校。1970年起改名为苏州市第十中学。2008年5月,苏州市第十中学更名为“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成为苏州市第二所以“江苏省”冠名的中学。校友苏州十中创办至今,跨越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不同时代。学校培养的学生中,英才辈出,其中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物理学家何泽慧、何怡贞、胡淑琴,医学和妇产科专家王淑贞、沈骥英、顾乃勤、彭大恩、石四箴,农牧专家沈骊英,建筑学家顾添籁,作家杨绛、子冈,翻译家严维民等。校友来访事迹费孝通教授多次回母校探望师生,“苏州市第十中学”校牌,“图书馆”三个字都由费老亲笔书写。1993年10月他又一次回到母校,看到母校的变化,欣喜写下“后生可畏,超过前人”赠给学校。 他给母校的题词“严谨求实”一直激励着师生继承传统,开创未来。1994年6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为十中师生赠条幅“英才出于少年,全校皆是俊杰”,激励着全校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他在十中所作的“ 科学的挑战”的演讲,将永远鼓舞广大学生在科学道路上探索追求。1995年 12月,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杨乐教授的报告使十中师生极受鼓舞,他要求同学们“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要完全照书本和老师讲的,要注意全面发展”,“做学问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是对同学们的嘱托,对未来的期盼。 学校业绩九十年代以来,苏州十中成绩更加卓著,连获殊荣。1996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1992年至今学校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三次蝉联省级文明单位。1999年又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该校还是全省科普教育基地,学生的科技小发明在全国获银奖,同时获宋庆龄奖学金,并到香港、台湾作交流。该校从1979年以来一直是省、市两级田径传统学校,1987年又经省教委批准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并被授予“江苏省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及“ 全国先进体育传统学校”的光荣称号。学生竞赛新时代的十中学生在国际性、全国性及省、市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的有千余人次。其中,何斌、马宏舟、谢峰三位同学在三届全国数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入选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倪强同学参加在赫尔新基举行的第 2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荣获银奖第一名,实现了苏州历史上奥林匹克竞赛的零的突破;余煦翔同学研制的“钻头刀具磨刃器”在 1996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银牌,在全国第 11届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二等奖,他的名字和事迹被编入《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 1998年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称号,且被命名为江苏省科普基地、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对外交流为了使学校教育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近几年,学校加强了对外交流活动。1992年学校被指定为对外开放学校。1993年以来,学校与日本金泽市北鸣中学、英国尼科尔森中心、美国波特兰市杰克逊中学、加拿大皮尔逊学院、新加坡好几所中学等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关系,学校师生多次组团和他们进行互访,至今学校仍有两名教师在美国纽约任教, 一对美籍教师在该校执教。通过互相交往,增进了了解,交流了信息,促进了发展。 师资2000年8月,苏州市第十中学与原苏州八中合并办学,成立了新的十中,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现十中已是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在苏州市最具规模的中学,全校师生正朝气蓬勃,脚踏实地地迈向新的世纪。
浏览
1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