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县普兴镇初级中学
基本内容现有教学班13个,在校生690余人,教职工42人,均为一线专职教师,其中本科学历32人,有县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各1人,市青优1人,县青优1人,县优秀教师6人,县优秀班主任2人,县师德先进个人2人等。我校校址的前身,可追溯到清朝初叶,为江西人入川所建,故名为“江西会馆”,面积约一亩,内修文庙等殿宇(称文昌庙),距今约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内迁至川,以原馆为校址,办成官学堂,名为“新津县立第四国民小学”,教授国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收归人民政府办学,更名为“新津县普兴小学”,对校舍逐年进行维修、改扩建。办有1-6年级,开设语文、算术、珠算等课程,1968年秋,文革开始后,学校更名为“新津县普兴五.七中学”(简称“普兴中学”),开办初中和高中,附设小学班。1978年秋,更名为“新津县普兴中学”。1979年,停办高中,又更名为“新津县普兴初级中学”。1978-1984年间,学校班次一直保持在12-14个之间,附设小学班3个,学生约五、六百人。1984年春,根据国务院体制改革精神,领导班子实行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实行校长负责制,经学校教师民主推荐、县政府批准,任命邓祥友为校长。学校新建了使用至今的教学楼,学生终于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同时,全校师生一起动员,肩挑、背扛、人抬,历时数月,把现新校门堡坎处的小山包铲平,修成了原学校200米运动场(现内操场)。88-90年,修建了现教师住宿区,改善了教师住宿条件。同时,学校加强了内部管理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开始迅速提高。1990年,兰元茂担任校长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全校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师、中专的上线人数步步攀升,在全县各中学中崭露头角,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学校校园建设也快速发展,进行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改建,在现校门的坡地上,新建了两楼一底的实验楼一幢。1995年,时值成都市“普九”东风,在学校东侧外部征地1.7亩,新建了综合楼一幢,各功能室的内部设施配备齐全,教学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完善。1999年,新校长廖理军上任,他审时度势,及时明确了普兴中学办学发展方向,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进一步规范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2004年2月,出台了《新津县普兴镇初级中学管理条例》,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位居全县前列,连续多年受到县教育局的表彰,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2000年,新津县精简机构、撤乡并镇,学校更名为现在的“新津县普兴镇初级中学”。2001年,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学校筹资新建了学生宿舍楼,极大地改善了住校生的住宿条件。2005年至今,成都市全面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我校被列为新津县首批建设单位,办学硬件条件再一次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提升。镇政府划地20余亩新建300米运动场;市政府投资新建一幢功能楼,各功能室按标准化重新配置了一流的设施,改建校门,校园文化建设也全面展开,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有了更大的提高,2008-2009学年度,我校各项指标综合考评名列全县前茅。
浏览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