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区新华中学
发展思路新华中学从办学的第一天起,就有了明晰的发展思路,即使是在"寄人篱下"的时期,全体新中人也是满怀信心,从不气馁,从不懈怠,从不满足,朝着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乘风破浪,奋勇前进。2 新华中学(4张)006年,达到重庆市重点中学标准,验收授牌;中期目标:2007年--2010年,建成基本合格的现代化示范高中,力争成为重庆市示范高级中学;远期目标:2010年--2015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的示范高中,力争成为国家级示范高级中学。终极目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学校的关键。新华中学一直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引进、培养和稳定工作,通过强化管理逐步调整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使师资队伍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硬件设施黔江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区教委高度重视新华中学的发展,从调整布局、整合资源入手,利用原城厢中学、地区农校、地区电大地盘等资源和新华中学良好的办学信誉,整合成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并把新华中学的发展纳入黔江区教育"十五"发展规划,5年来,黔江区政府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新征土地70亩,使校园面积达到160亩,新建了10000平方米土家特色教学楼、7600平方米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科技楼,20000余平方米渝东南最好的塑胶标准运动场。今年6月28日,黔江区政府又将拥有艺术楼、风雨操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较齐备的黔江师范划入新华中学,作为该校的初中部。至此,新华中学已成为渝东南地区规模宏大、硬件设施一流的高完中,成为了重庆市重点中学。师资力量学校广纳贤才,面向全市、全国招聘优秀教师,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地域、多民族的教师队伍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让四面八方的优秀人才汇集新华中学,自2000年以来,学校从湖北、四川及市内周边区县等重点中学招聘了12名骨干教师,在西南大学、重师大、西华师大、湖北民院先后招聘了38名优秀大学生。同时黔江民族师范划入新华中学,一大批讲师到新华中学任教,特别是艺术教师的加盟,必将为新华中学的教育增添新的亮点。 辉煌的办学业绩 建校以来,新华中学过关斩将,教学成绩排名始终居于同类中学榜首,办学质量正在接近市级重点中学水平,办学特色更是独具风格。学校连续多年获黔江区教育工作年度考评一等奖。2003年被区教委命名为"高中示范学校"、"德育示范学校"、"文明礼仪示范学校"。2004年市教委、市综治委授予该校"安全文明校园"称号,黔江区委、区政府授予该校"区级文明单位"、"重庆黔江·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先进集体"称号;被区教委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2005年,更是新华中学创造辉煌成绩的一年。中考创下了优生总数全区九连冠的佳绩,高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谱写了新华中学高考的辉煌篇章。2005年高考囊括了黔江区理科前三名,一位同学(陈高)理科综合考满分300分,上线率87%,录取率82%,升学率、录取率均居黔江区第一。 有了明晰的发展思路、一流的硬件设施、雄厚的师资、强大的发展后劲,新华中学的腾飞决不是梦,新华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现任校长胡发跃,男,1966年生,土家族,重庆黔江人,中共党员,重庆师范大学政史系本科毕业,获史学学士,现为中学政治高级教师,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长。胡发跃校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勇于开拓、锐意创新。从教22年中,在高三毕业班第一线任教11年,1994、1997、2001、2003、2005年获高考学科创优奖;1995年获黔江县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获黔江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获黔江区普法先进个人;2006年获重庆市校园安全先进个人,黔江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获黔江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3-胡发耀1994-2013方亚平发展历史1994年8月中旬 黔江县教委决定在城区新建一所中学,定名为“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华中学”。缓解“读中学难”矛盾,满足家长、学生就读理想中学的愿望。8月20日 县教委调黔江中学副校长方亚平组建新华中学,并主持该校工作。9月5日 新华中学在黔江县委党校租房开学。教室2间,办公室2间,招聘教职工陆荣臻、兰艾琼、张玉蓉、马勇、杨元华、陈军、杨素红7人,招收初一新生108人,开班2个。11月13日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暨黔江军分区阅兵式在原县委前面黔江广场(现民族中学处)举行。新华中学全体师生120余人参加了大会。1995年8月5日 县委书记杨廷寿、县长马平亲自召开专题会,研究新华中学建设问题,当即形成《会议纪要》。并把设立新华中学写入黔江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8月28日 学校设立教导处,张治文任主任。8月10~25日 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陈秉亮、宋永珍、李长均、夏德瞿,县教委主任阮平等领导,多次督促筹办进度。县计经委、县建委等单位也及时批复相关事宜。9月1日 秋季学期开学,招收初中新生4个班,学生228人,在县党校、县图书馆各租教室2间、办公室2间。10月8日 中共新华中学支部成立,由方亚平任支部书记。10月1日 共青团新华中学委员会成立,邹琼任团委书记。10月28日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从黔府97号文件通知,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同意成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华中学”。1996年8月21日 黔府人〔1996〕9号文件,县政府研究决定:方亚平任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华中学校长,免去黔江中学副校长职务。8月26日 招收初中新生4个班,学生231人,学校在县党校锅炉旁自搭2间简易教室,又在县图书馆租2间教室和1间办公室。9月15日 四川省委托重庆市代管黔江地区,从此,学校开始接受重庆市管理。当年 学校达10个教学班,学生672人,教职工31人。1997年6月18日 重庆市直辖后,黔江地区由四川省划归重庆市。 学校正式由重庆市所属黔江地区黔江自治县管理。7月1日 全校师生组织收看中国从英国收回香港,并对其行使主权的实况。7月10日 学校首届初中118名学生毕业,达到县重点中学高中录取分数线52人,上中师、中专线18人,升学成绩排名全区同类中学第一名。8月23日 学校又在县党校食堂自搭2间简易教室,在县党校食堂上面租5间单人宿舍,1间作教师办公室,另4间打通改成2间教室。8月29日 秋季学期开始,招收4个班,学校达12个教学班,学生798人。10月 中国教育工会黔江自治县新华中学教育分会成立,王明碧任工会主席。11月23日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经国家组织检查验收合格。新华中学“双基普实”(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扫除文盲,普及实验教学)各项任务园满完成。12月16日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扶贫攻坚经国家组织检查验收合格。1998年2月20日 重庆市政府授予黔江自治县““双基普实县”。2月23日 重庆市报国务院批准 撤销黔江地区,建立重庆市黔江开发区。3月23日 重庆市政府授予黔江自治县“越温达标县”。5月4日 石君任共青团新华中学团委书记。6月18日 重庆市黔江区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7月10日 学校第二届初中生毕业,上县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89人,上中师、中专分数线15人。学校升学成绩位居全县第一名。8月26日 邹琼任教导主任,同时任新华中学支部副书记。8月28日至9日2日 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石登相、黔江自治县副县长夏德瞿、县教委主任阮平先后到师范、地区农校协助给新华中学租房上课。1999年7月 学校初中升学成绩再次位居全县第一名。9月 在黔江开发区管委会、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怀下,经学校领导的艰辛努力,学校最后得以在地农校、地电大租到教室8间、办公室2间,解决初一新生6个班、高一新生2个班在此上课。8月18日 县教委下达新华中学开始招收高中新生的计划110人,8月21日完成招收高中新生123人。11月 曾燕斐等学生写信给国务院,反映学校“长期租房上课,路难行”的实际情况,朱镕基总理十分重视,亲自批复当地尽快解决。12月20日 全校师生观看中国从葡萄牙收回奥门的盛况。12月30日 学校部分师生参加自治县和开发区组织的“黔龙闹春,迎新世纪”的文娱活动。2000年2月28日 春季开学,学校实行分块教学:以县党校、县图书馆为一块;黔江县城厢中学为一块;黔江地农校、电大为一块的3个地方办学的历史。5月4日 黔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召开召开专题研究解决新华中学办学条件的现场办公会,研究决定新华中学合并城厢中学,报开发区管委会审批。6月25日 国务院国发〔2000〕88号文件,批复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发〔2000〕28号文件):撤销黔江开发区,设立重庆市黔江区,行政规格为正厅级。8月8日 黔江开发区、自治县两级教委和新华中学、城厢中学的领导开会讨论具体事项。8月28日 黔管委〔2000〕95号《批转关于新华中学与城厢中学合并的实施意见》。两校合并后,方亚平任校长,舒显祥任党支部书记,蒋荣、钟世敏任副校长。9月 区政府将综合中专原地农校和地电大的校产划拨给新华中学,使学校才结束租房的历史,终于有了自己的家。9月2日 邬忠余任总务处主任。9月10日 重庆市人事局、重庆市教委授予方亚平为优秀教师。9月16~20日 新华中学长方亚平参加了中共黔江区委第一次代表大会。9月21~27日 新华中学教师蔡诗翠、张明洪、向开红三人参加了政协黔江第一届会议,被选为区政协委员。9月 黔江区委、区政府成立后,区教委从调整学校布局,整合资源,将城厢中学、地区农校、地区电大校园合并,设立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月底,学校发展到32个班(高中6个班,335人)学生1858人,教职工156人。2001年1月3~4日 校长方亚平参加了黔江区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区委书记张宗海作题为《加快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黔江教育的全面振兴》的讲话。区委、区政府作出《关于实施科技兴黔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月8日 中共重庆市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方亚平为优秀党政领导干部称号。2月20~23日 区人大第二次会议,区委、区政府把新华中学创市级重点中学的建设,纳入《黔江区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4月 渝怀铁路动工修建。6月20日 黔江教发〔2001〕146号文件通知,同意新华中学聘任吴仕清为办公室主任。6月24~26日 初中毕业生参加重庆市联招考试工,在全区前1000名中,新华中学占248人,上黔江重点中学分数线121人,首次突破100人大关,排名全区同类中学第1名。上本校高中录取分数线253人。8月20日 合并后的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第一届工会委员会成立,舒显祥任主席,王继太任副主席,况永宪、田桂凤、陈军为委员。同年 中国先在广东等地出现“非典型肺炎”,后迅速向全国传播。学校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及时采取“控制外来人员,有可疑的人隔离,每天上报”等措施,进行防止工作。全校没有发生因此 死亡的现象。同年 根据区上安排,学校开展了讲政治、讲思想、讲团结的“三讲”教育活动。2002年3月6日 黔新中〔2002〕1号文件,向区教委申报新华中学为重庆市普通高完中。3月12日 黔江区教委以黔江教文〔2002〕17号文,授予新华中学“示范高中学”称号,并向重庆市教委申报。7月7~9日 新华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上重点大学本科分数线5人,上一般院校本科线40人,位居全区同类中学之首,实现了“开门红”。8月20日 胡发跃任新华中学副校长。8月19日 黔教工发〔2002〕9号文件,批复学校新建党支部,由舒显祥任支部书记。9月2日 喻宗学担任新华中学副校长。11月7日 中共新华中学总支部成立,由舒显祥担任总支部书记职务,方亚平任副书记。党总支下设:初中支部、高中支部、后勤支部等3个支部。11月12日 渝教基〔2002〕74号文件批复:黔江新华中学为“重庆市普通高完中”。12月 部分学生给区委书记刘学普写信,反映长期到校上课路难行的实际情况,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题召开会议,研究新修新华中学到谭家湾的路,解决新华中学行路的困难。同年 根据区上安排,学校继续开展“三讲”教育活动。2003年1月 投资700万元新建的渝东南最大的教学楼11000平方米,年底投入使用。5月 学校对教育教学专题研究很有特色,英国驻重庆领事馆总领事艾琳女士专门来校访问。同月 黔江区法院安克建被聘请为新华中学法制副校长。6月24日 初中毕业生参加重庆市联招考试新华中学居黔江区榜首。7月20日 高考成绩揭晓,高中毕业生237人参考,上重点线15人,一般本科线69人,上重庆市新闻线82.5%,仍排名同类中学第一名。8月25日 邹琼任新华中学副校长。12月31日 黔江区编制委员会《会议纪要》,同意将新华中学按副处级单位对待,其主要领导纳入区委管理。同年 新华中学第一期48套教师广厦工程竣工。同年 全国性出现禽流感疫情,学校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及时进行防止,每天按时报防止进展情况。2004年2月 新华中学升为副处级单位,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由区委、区政府任命。同月 吴仕清任新华中学副校长,黔江教发〔2004〕41号文件批复,王继太为办公室主任,龚节亮为办公室副主任。3月 重庆市市教委主任欧可平等领导来校检查“创重”工作。4月30日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黔江区新华中学创市级重点中学领导小组”,区委副书记龙大奇任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国华和分管副区长刘承升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委。5月 学校教代会组织教职工分配第一期集资房。6月26日 区中考成绩出来, 新华中学初中毕业生685人参加重庆市联招,在黔江区前1000名中,新华中学占289人,居全区第一。7月24日 高考成绩揭晓。高中毕业生342人参加高考,上重点线25人,上重庆市新闻线71.5%。9月10日 国家教育部授予方亚平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9月26日 学校部分师生参加了“第一届中国武陵山文化节暨武陵山区民族之花”活动。11月14日 区委书记刘学普,副书记、区长张宗清到校检查指导“创重”工作。12月 邹琼被重庆市教委、市教育工委授予“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同年 根据区上安排,学校继续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2005年3月 400米环形塑胶跑道,人造草坪运动场投入使用。4月 何明任中共黔江新华中学总支部书记。5月2~6日 顺利地承办了黔江区第四届人寿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同月 建筑面积为7600平方米的科技大楼竣工。6月28日 黔江区委、区政府行文决定把原黔江民族师范学校的资产整体划转给新华中学。同月 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在全区前1500名中,新华中学占245人,居全区第一。7月22日 高考成绩出来 新华中学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囊括了黔江区理科前三名,一名考生获理科综合满分300分。8月28日 学校部分师生到体育馆参加黔江建区五周年庆祝文娱演出活动。9月 秦大鹏任黔江新华中学副校长。9月23日 重庆电视台20周年重庆在黔江举行,新华中学600名学生组成的方队演出成功。得到台庆负责人高度赞扬,并表态送整台道具给学校。烟草公司给学校捐款8万元,作文娱活动会经费,区长张宗清表态:区庆五周年庆祝大会,新华中学代表队坐前面。9月26日 黔江区建区五周年庆祝大会在体育馆进行,新华中学代表队演出成功。12月30日 重庆市教委授予新华中学为“重庆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称号。同年 新华中学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资产3000余万元,教职工315人,教学班71个班,其高中39个,初中32个,职业教育5个班,在校学生4528人,初中学生2007人,高中学生2571人。同年 根据区上安排,学校开展了“学、查、改”的教育活动。2006年5月2日 渝怀铁路货运通车,全校师生都为此感到十分高兴。5月 由区体育局、区教委主办的重庆市“百事球王争霸”五人制足球比赛中,新华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二分别夺得了黔江赛区三个年级组的第一名;在黔江区第五届“中国人寿杯”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新华中学高中组夺得了团体第二名;在“黔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生展演活动中暨第二届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大赛”中,新华中学学生表演的小合唱等五个节目夺得了第一名,综合成绩名列城区中学团体第一名;在黔江区第六届中学生片区(城区)篮球赛中,新华中学高中女子队了夺得了团体第一名,初中男、女代表队均夺得团体第二名。5~9月 黔江区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发生百年的旱灾,全校师生参加了抗旱救灾活动。6月26日 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带领市教委等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来校视察,对学校的“创重”工作和学校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市政府全力支持新华中学“创重”,给予学校1000万元的经费支持。7月 中共黔江区委书记洪天云,副书记、区长杨宏伟,副区长刘承升到校对创重工作进行检查、指导。7月10日 高考总成绩揭晓,新华中学600分以上突破13人,最高分李灯桥同学662分,上重点线85人,比2005年增长了2倍多,6人被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录取;文科生熊锦、米贤坤获数学满分150分,高考上线率、录取率均居全区第一位。这一辉煌成绩,超过了渝东南片区的酉阳一中、彭水中学。7月17日,重庆南开中学校长宋璞与黔江新华中学校长方亚平在黔江共同签署了两校友好协议,重庆南开中学同意在教育科研、师资培训、高考信息等方面给予黔江新华中学帮扶。9月 规模宏大,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7600平方米的科技楼投入使用,成为新华中学集行政办公、实验、电教和图书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同时宽敞明亮、整洁卫生、设备齐备的区内一流的36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投入使用,解决了学生用餐难的问题。10月25日 区教委主任高峰来校视察工作,给予学校130万元用于更新实验、电教、图书等设备。9~12月份,由学校办公室牵头,各处室全力合作,规范整理“创重”资料298卷。到12月中旬,学校“创重”迎检工作准备就绪。11月2日 渝怀铁路客运通车,该校学生上大学读书,既减少费用,又省时间。11月6日 重庆市教委教学仪器管理处处长余跃带领南川市、武隆县、石柱县、彭水县、黔江区教委分管领导和教仪站负责人检查了黔江新华中学的实验教学工作,新华中学一流的设备、科学的管理、健全的资料、规范的实验,受到检查组的, 赞誉,为黔江区获得渝东南片区2006年中小学实验教学考核第一名,做出了重要贡献。12月22~24日 “市级重点中学”验收组专家对新华中学“创重”进行评估验收,一致认为该校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市级重点中学的要求,宣布新华中学通过市级重点中学的评估验收。12月8日、28日 中共黔江区委书记洪天云,副书记、代理区长杨宏伟分别视察新华中学工作。当他们了解到新华中学经历了6年租房办学艰辛,在短短的几年就发展成为黔江区规模最大、办学业绩突出、社会效益良好的学校时,他们表示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学校的投入,把学校建成名符其实的重点中学,办成人民更满意的学校。12月26日 振兴建筑公司总经理黄长华与学校签订协议,每年拿10万元奖励贫困优秀大学生。同月 新华中学成功通过市级文明单位验收。被市精神文明办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同年 新华中学教育科研成绩显著,学校被中央电教馆评为“十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先进学校,方亚平校长被评为先进个人。国家“十五”重点课题《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教育及其研究》成功申报并顺利开题。2007年2月1~5日 校长方亚平参加黔江区第二次党代会。2月2~7日 教科室主任蔡诗翠参加政协黔江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政协委员。3月26日 黔江区“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黔江新华中学召开,中共黔江区委书记洪天云、宣传部长任光明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黔江新华中学在师生中深入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系列活动,大力推动了全区读书活动的开展。4月 黔江区“文艺家进校园”活动在黔江新华中学启动,黔江区知名文艺家屈银安、张玉林和李卫东,先后为新华中学师生作了文学、音乐等方面知识培训,丰富了校园文化,提高师生的文艺素养。4月30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黔江新华中学为市级重点中学。6月15日 黔江新华中学邀请了市教委、区外重点中学、黔江区四大家及各部门领导和区各级学校参加了挂牌仪式,出版了《新中画册》,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大力提升了学校形象和声誉。6月25日 中考优生人数继续名列全区第一,创下了“十连冠”。7月26日 高考成绩出来 新华中学高考囊括了黔江区文、理科状元,其中文科状元熊锦以654分成绩雄居渝东南片区榜首,排名全市第6名,被北京大学录取;理科状元龚华以656分成绩获渝东南片区第二名,被上海交大录取;其152人分别被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科大、北师大等大学录取,升学率达91%,谱写了新华中学高考的又一辉煌篇章。8月20日 刘兵兵、邬忠余任新华中学副校长。9月10日 副校长吴世清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0月,在重庆市第三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中,由新华中学初二、高一、高三900名女生组成的表演方队,担任了序幕《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表演,表演出色,充分展示了黔江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土家苗寨的民族风情,赢得了掌声和好评,新华中学被中共黔江区委、区政府评为“重庆市第三届农民运动会筹办工作先进集体”。12月 湖南、贵州两省部分地区发生特大冰暴灾,学校组织师生力所能及地支援灾区群众。同年 根据区委安排学校党总支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2008年3月 学校聘请澳大利亚利易利硕士作客座教师。特邀美国泰山硕士、澳大利亚利芬夫妇外籍教师来新华中学教授外语课。同月 黔江区公安局、区教委为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4月 黔江区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黔江新华中学举行,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长何事忠,中共黔江区委书记洪天云参加启动仪式并视察学校,对新华中学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5月12日 四川省汶川等县发生特大地震(8.2级),新华中学党政工团联合向全体师生倡议,为5·12灾区人民捐款,共筹资金10万元,通过红十字会,捐给四川省北川县中学用于重建。7月 高考新华中学有89人上重点线,理科最高分为646分,文科最高分为630分,有25人总分超过600分,这成绩刷新了黔江新华中学高考的历史记录。9月 在黔江区教工委、区教委组织的黔江区教育系统“祖国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歌曲大合唱比赛(中学生组),黔江新华中学获第二名。10月 由国家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决赛在武汉大学举行,黔江新华中学高三(1)班张弘琼、张正两位同学代表重庆市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张弘琼夺得了全国二等奖,张正夺得了全国三等奖;校长方亚平、教师庞一明、王图笔和郑乐明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11月 在黔江区教委、体育局组织的2008年黔江区中学生篮球联赛,黔江新华中学初中男子组获第二名、高中男子组获第三名。同年 新华中学被列为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学校,这是黔江区中学中第一个获得此项目的学校,该项目主要是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同年 新华中学黄子碧老师参加了重庆市高中英语教师优质课竞赛荣获二等奖,余波老师参加重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荣获三等奖。同年 新华中学在黔江区政府、区招办的大力支持下,投资40万元,在60间教室安装了监控设备和广播系统,新华中学成为黔江区的第二高考考点;投资200万元,建设60间多媒体教室。2009年3月 黔江新华中学在“三八”妇女节组织了女职工到武隆仙女山开展了庆祝活动。5月 共青团黔江新华中学委员会被评为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单位,团委书记石军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团干部。6月 在黔江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新华中学中学组获两个第一和两个第二,学校获团体第一名。同月 中考继续保持全区前列。7月 黔江新华中学高考1010人参考,857人上线,上重点线75人,8月 黔江新华中学积极参加了中共黔江区委组织开展的“红歌唱遍武陵山活动”,以黔江新华中学教师为主体,由中共黔江区委书记洪天云亲自带队访问了武陵山片区各弟市县,受到了武陵山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高度称赞。11月 黔江新华中学被西南大学授予“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西南实验区示范基地”称号。同年 黔江新华中学积极参加各级各种优质课竞赛,其中杨梅参加了重庆市初中语文教师优质课竞赛获三等奖,高长青参加重庆市初中地理教师优质课竞赛获二等奖。香港方项目负责人罗范椒芬女士两次到黔江新华中学指导英语教学,市教委受港方委托安排重庆建新中学常年指导黔江新华中学英语教学。黔江新华中学在渝东南率先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每间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一线教师配备了教学用手提电脑,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结束了学校教师依赖一支粉笔教学的历史。黔江新华中学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在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和学生生活区等地方设置名人名言和警示语,新建了爱生亭、尊师亭、读书亭,在教学楼前增添了8座名人雕塑和200平方米的浮雕,学校在打造数字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方面走在渝东南前列。是年 方亚平校长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秦松柏被评为黔江区“十佳教师”,秦绍军被评为黔江区“师德标兵”。同年 全校开展“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2010年2月26日 在学校党总支统一布署下,7个支部开展了教育教学技能竞赛,通过竞赛评选出了学校管理标兵、班主任标兵、教师标兵、新教师成长示兵,通过树立党员标兵,以点带面,在全校掀起争当业务能手的高潮,同时,学校党总支建成了党支部示范林。3月11日 知名教育专家冯恩洪受聘新华中学名誉校长,当天举行受聘仪式,冯恩洪教授欣然接受了黔江区人民政府颁发的聘书。并作了博得满堂喝彩的《现场学术报告》和《深情寄语学生》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4月14日 上午大型校园演讲《让生命充满爱》原创人,著名演讲家邹越来黔江新华中学演讲,他的激情演讲感动了在场的家长、学生,很多人潜然泪下。邹越老师受聘担任新华中学的德育顾问。4月11日,全国知名教育家冯恩洪先生欣然接受黔江区人民政府的聘书,成为我校的名誉校长,对我校办学思路的引领、管理水平的 提高、办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月 学校与石会中学、黑溪中学、沙坝中心校结成集团学校,捆绑发展。学校充分发挥集团的龙头作用,组织开展了学生管理现场会、优秀班主任座谈会、初三英语优质课竞赛、中层干部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整个集团在学生管理和留守儿童管理方面富有特色,在年终检查中深受检查组的好评,也得到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认可;集团学校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居全区集团学校首位。5月 针对全国校园伤害案件频繁发生,学校成立了安全稳定办公室,负责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同时设立了校警察,招聘20名校园保安,在重要场所和地点安装了40个摄像头,校园安全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了校园安全防范不留死角。5月,学校被授予“后坝山歌传承基地”,唱后坝山歌成为我校特色6月 学校大门竣工交付使用,校门的竣工标志着学校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升了学校的形象。同月 由重庆市环保会与英国总领事馆共同组办的2010年“国际气候酷派——绿色校园行动”中,新华中学高一女生景易琼被评为“青少年气候大使”是黔江区唯一获此殊荣者。7月5日 高考成绩揭晓,新华中学高2010级 1030名学生参考,600以上人数达18人,上重点本科硬线94人,上线人数957人,上线率93%,重点硬线人数,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8月 3日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图书大楼动工修建。9月学校成立督察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和纠正,对教育教学中突出的人和事及时表扬,教育教学管理尽一进规范。11月6日 市教委依法治校检查验收小组对我校依法治校示范校进行验收,检查验收组我校几年来依法治校方面的成绩进行高度评价,特别是在寄宿制学生管理方面在全市有特色。同日 区市政园林局将新华东路改道的广玉兰等树,送到学校栽在校大门下方的围墙边。11月27~28日 学校在职教师388人参加继续教育《国学经典》考试。12月2日 区委、区政府召开干部大会,市委组织部领导宣读市委文件,原区长杨宏伟任中共黔江区委书记,吴忠任区委副书记、区长,原区委书记洪天云交流到国家扶贫办工作,。当年,高中新课改在高一年级全面展开,为了适应新课改培训的要求,学校以高中新课改为契机,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首先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和校本教研对全体教师进行一轮新课改培训,据统计,今年教师到市内外培训达120人次,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和提高了理论水平;其次开展优质课竞赛进业务大练兵;各年级备课组首先在备课内进行公开课,推选一名优秀选手参加学校初赛,初赛以学科为单进行,初赛成绩前10名参加学校决赛。通过多种方式的练兵,教师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据统计今年教师上公开课348节,优质课62节,教师每人平均听课20节以上,当年校园平安稳定,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2013年,开办渝东南唯一一个学校开放书屋,学生可以自由借取书籍。办学文化校训明德至善,承良鼎新。2006年,制定了黔江新华中学训。明德至善,承良鼎新,出自《大学》,明德至善,“大学之道在明德,在素民,在止于至善”。勉励师生员工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承良鼎新:“承良”,继续、接续优良之意,包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继承古今中外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继承新华中学的白手起家、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鼎新”,革新、创新,不断创造新华中学发展的新业绩,让新华中学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创造中,永远傲立于改革的前沿,鼎立于发展的巅峰。“明德至善,承良鼎新”作为黔江新华中学的校训,它的深远意义有三:一、体现了德育目标首位的要求。这无论是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还是针对当今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都是十分必要的;二、蕴涵了继承、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无论是古今中外业绩辉煌的国家、朝代,还是有作为的地方、组织、团体、单位,无不得益于承良鼎新。中国历史上汉武帝非常重视更化鼎新,因而成就一代霸业;日本明治维新,使得小小的岛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超越了发达的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三、鼓舞、激励黔江新华中学的师生创造人生的新业绩,为新华中学的发展建功,为中华的富强立业。校风讲规则,明礼仪,尚健康,求进取。古人云,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这道理浅显之极,故自古流传至今,无人怀疑,也不容怀疑。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若都不守规矩、不遵守起码的生活规则,人也就回到了非人的动物种群之中,除了生存之本能,也就没有了更进一步属于人的东西。所以,过人的“生活”,其前提应当是“守规矩”——遵守最起码的社会行为规则。亚里士多德有言,法治者,社会既有良法且社会活动主体又能普遍守法也。因此,既要健全制度,制度“良法”,又要普遍守法,遵章办事。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一个国家、民族、地区,鉴于百礼仪水平的高低,是其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就个人而言,礼仪是一面镜子,照出你的修养,是人的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中国是礼仪大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继承和发扬先辈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应当把弘扬中华民族礼仪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并在社会实践中,加强礼仪修养,身体力行,为提高社会礼仪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崇尚健康,既包括对身体、心理健康和言行文明的追求,又涵盖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的塑造。常葆进取之心,立足工作、学习岗位,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心态,相信自己,永不言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无愧于青春年华,无愧于人生!教风学高身正,启智育人。师者唯有“学高”才可“传道、授业、解惑”;师者唯有“身正”方可立已树人,古人说过:修身之后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学高身正就是“修身”,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只有自身发展了才谈得上启迪学生智慧,才能完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大业。故学校用“学高身正、启智育人”为教师的教风。学风在学善疑,自强不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方能“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家之篇”,它是求知最好的基石。“学则须疑”,求知还要具有怀疑精神,否则就会陷入盲从,陷入迷信,就不会有创新和发展,正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自强不息:就是自己努力,发奋图强,一息尚存,追求不止的意思。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己要自力更生,处于弱势不自卑,遇到挫折不言败,身处逆境不自弃,获得成功不自满,开拓创新不止步。学校以此为学生的学风。
浏览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