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宁海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11 01:05

学校概况南京市宁海中学始建于1912年,其前身可上溯到1890年(光绪16年)的文正书院,宁海中学成为名校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校名先后变更为“江苏省第四师范学校”、“江苏省南京中学”、“南京市师范学校”……“南京宁海中学”。几度风雨,历经沧桑,宁海中学形成了“勤”、“诚”、“勇”(校训)和“团结、创新、勤奋、向上”的优良校风。南京市宁海中学六十年代是江苏省18所示范中学之一;97年被重新命名为江苏省重点中学,98年顺利通过江苏省国家级示范高中的评估验收。宁海中学校友人才辈出,政治家(如汪道涵、谬鲁言、谭言群、熊向晖)、科学家(徐克勤、武衡、业治铮、陆元九、顾元徽、杨力路、陶诗言、汤定元、陆孝彭)、文学家(唐圭璋、张锲等)、艺术家(舒强、张水华、王萍、尤小刚、张卓娅、卞留念、曾联松、吕斯百等)、教育家(班华)以及千万计的各级各类人才,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校友汪道涵先生、熊向晖先生先后为校题名、题词;校友、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9人联名写信,勉励学校师生勤奋学习、勤奋工作,报效祖国。学校弘扬优良传统、着力教育创新,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贯彻“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以人为本”的方针,重视提高办学的品味、育人的品味、成人的品味。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学校优质的教师群体中有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2人,70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56人具有中学一级教师职称,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教育硕士学位的15人,在读硕士学位的有12人,今年又引进了新毕业的研究生10人。现有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优青12人,区学科带头人7人,区优青20人。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891人,40个教学班。校园占地77亩(本部50亩,龙江分校27亩),学校是南京市首批教育现代化工程学校,学校的教育质量位居市区前列,2000年在非省重点中学生源情况下高考本科升学率为78.8%,是“省教育先进集体”,办学特色鲜明。80年代创办的高中美术班为全国的艺术教育创立新的模式,获得国家教委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赞誉,美术班毕业的398名学生中有372名进入高等美术院校深造,近八年高考本科升学率均为100%。其中相当一批在全国一流的美术院校学习,如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交大、复旦大学、无锡轻工等。现校长为郭其俊。基本情况宁海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它的历史可上溯到1890年的文正书院,学校曾是江苏省首批18所示范中学之一,历经曲折,1997年重新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98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办学一百年来,学校人才辈出,校友汪道涵先生、熊向晖先生先后为校题名、题词,有12名校友成为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学校是中国特色教育项目学校、全国中小学党建工作科研先进单位、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京市文明单位。学校初、高中分设,本部为高中部,位于宁海路,高中专任教师152人,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2人;70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56人具有中学一级教师职称,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教育硕士学位的15人,在读硕士学位的有12人,今年又引进了新毕业的研究生10人。现有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优青12人,区学科带头人7人,区优青20人。各学科专任教师配置合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高中部现有校级领导6人,中层干部15人,下设二室五处三部。共有教学班40个,在校学生共计1891人,平均每班学生47.3人。学校面积为26772.4平方米,生均面积14.2平方米,校舍面积为26062.5平方米,其中有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还有1234.68平方米的图书馆、4000平方米体育场馆及有300米跑道的塑胶田径场;另外还有3000平方米的公寓式学生宿舍和800多平方米的食堂,生均校舍面积13.8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7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40082907元,生均教学办公设备7121元。学校绿化面积81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学校宣言我植根于六朝古都之中心城区,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清华大学生源基地。办学百余年,我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立美二十载,我彰显了鲜明的美育特色。追昔抚今,当确立“宁静致远、海纳百川”为校魂时,就意味着我的梦想又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度飞扬。“宁静致远、海纳百川”,是心静坦然的大气度,是包容万物的大胸襟,是精深悠远的大智慧,是宏伟高旷的大境界。它呼唤我行动起来,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示范为基本特征和领先标志,以特色为基本取向和发展动力,努力用美的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灵魂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培养德智双全、身心两健、艺术见长的新型人才。我将永远以“博爱”为底色,以“宁海教育——卓尔不群”为追求,谨记“大诚、大勤、大勇”之校训,不忘“刻苦成就事业、现在创造未来”之口号,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全心缔造我的美好愿景——“办江苏一流教育、创华夏品牌学校”。办学理念经过百年的文化积淀和创新,该校形成了“用美的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灵魂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的办学理念。“美”是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前提,集真善美于一身,是人类最高的、终极的价值追求。美也是文化的最高境界,用“美的教育”来培养人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职责。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具有民族灵魂的现代公民”。要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强化忠心报国、勤劳俭朴、艰苦奋斗、宽厚仁德等中华传统美德,让每位学生都有一颗“中国心”。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开放大局不可逆转,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0年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跨越,20年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是要培养20年后国家的栋梁。宁海校风南京市宁海中学校风:文 正 “文正”是宁海中学文化之根、精神之源。文正明道:才德兼备;宁海流风:文治教化。吸引与教育学生,“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以“文”育之,以“正”德之。教之以文化,道之以德正。文:“格物、致知”。即物穷理,为人行事做学问,决不糊涂。能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并形成能力,进而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正:“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培育自身人文情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宁海中学的道德修养忌“躁心浮气,浅衷狭量”,提倡“海纳百川”的胸怀,“正”的深层追求是齐家、治国、安天下。宁海校长郭其俊同志1984年9月参加工作,2006年3月至今任宁海中学校长。1998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被评为中学数学特级教师,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科学技术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1995年被表彰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4年被表彰为南通市名校长,2005被表彰为全国百名优秀明星校长。学校美誉度美誉是学校的社会认同和赞美。校长作为省四星级高中验收专家组成员,参加省内四星级高中验收,每年对全省校长培训班及外地校长培训班作讲座10多次;书记获全国首届名书记称号,并在表彰大会上发言;学校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科研先进集体,中国特色教育项目学校;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团数十次;每年均有数十篇宣传报道见之于新闻媒体。学校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重视特色发展。2001年11月我校成为清华美院生源基地实验学校。清华、南艺等高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来该校授课。目前学校以教育质量的持续性发展为工作主要目标,各项管理追求更严、更实、更细,以求实创新的精神,使学校的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学校是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国家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南京市篮球特色学校。学校位于高校密集的鼓楼区,与江苏省省级机关毗邻,社区环境十分有利于学习。校园占地77亩,环境优美,有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其中包括现代化体育馆,全塑胶田径运动场,图书电教中心、科技实验中心和新建的7层学生宿舍楼。宁海中学正在邓小平通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来规划自己的未来,决心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把学校办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中学。学校工作转星以来,学校以“打造品质教育、提高办学品质”为诉求,以“创建五星级高中”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一、探索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学校管理品质党委坚持中层以上干部每月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把“思想大解放、教育大发展”作为锻铸干部灵魂的思想主线,在干部队伍中大兴“学习之风”、“和谐之风”和“求真务实”之风,形成了“一心一意谋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喜人局面,获得全国中小学党建工作科研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行政积极参加南京市“一主两翼”等现代学校制度的实验和探索,努力提升学校的管理品质。在行政管理上实行学生处巡班、教务处巡课、总务处巡园;在德育管理上注重养育习惯与养育心理相结合;在教学管理上实施正课辅课一体化、教案学案一体化、考试训练一体化;在生活管理上强化宿舍管理、午睡管理和食堂管理。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12条”的基础上,完善“班主任常规管理10条”,出台“后勤教辅人员常规管理10条”,形成教育与教学、一线和后勤全方位的品质化常规管理体系;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让数据贯穿始终,用“进口”量“出口”,形成品质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现有“美术班和宏志班”等项目的基础上,开展“名师引进与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形成品质化项目管理体系;在“充分使用现有中层干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任职目标制、追究制、轮岗制等制度,在突出年级部管理的同时加强班级组和备课组的建设,形成我校品质化的组织管理体系,获得“中国教育名校”称号。学校工会坚持服务大局,服务教职工,既提升教职工师德水准又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既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又协助学校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既关心名师成长也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获得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的荣誉称号。二、完善教师发展机制,提升教师资源品质流的师资是一流教育品质的保证。学校努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扩大优质师资队伍,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学校积极构建团队合作模式,共同设计,协同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师的整体品质。重点抓了“三培训”:(1)干部自律培训。学校对党员干部提出了“三得四先”的严格要求。“三得”即:平时工作能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能够豁得出来;“四先”即:思想领先、发展争先、工作抢先、群众优先;学校坚持群众评议制度让领导接受群众监督。为促进干部的自律,学校除每学期要开展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的活动外,还组织教师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测评的意见与干部见面,以便促进干部整改。学校党委还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师生对学校干部的意见,接受其合理化的建议,这些活动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干部自律。(2)开展师德培训。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德的体现。为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学校还努力做到“三不、三公开、四规范”(即不进行有偿家教,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乱编、乱印、乱用资料、乱收资料费;校务公开,收费公开,大宗物件购买公开;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规范,考纪考风规范,师德师风规范)。(3)教育技术能力和学历教育培训。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历等级,学校积极组织信息技术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学历进修。三、明晰教育价值诉求,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学校努力发挥教育满足需求与引领社会的双重功能,坚持“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一心为人民群众着想、一定让人民群众满意”,做到促进学生快速、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升学或就业愿望的有机统一。积极实施多元智能评价和多层次选择,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让能跑的孩子跑得更快,让能走的孩子走得更远。坚持德育为首,既“养育习惯”又“养育心理”。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既“养育习惯”又“养育心理”,在城市独生子女心理咨询方面,成绩突出,学校心理咨询室被评为南京市首批示范心理咨询室。突出课程改革,在“负重拼搏”中“负重攀登”。学校从国家意志的高度和以为了人的终身幸福着想为出发点,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展校本研修,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学生长远发展和眼前成绩的有机统一。学校每年综合考试合格率均超99%,本科上线人数超过80%,学生在理科奥林匹克竞赛中也是获奖频频。五年来,共13人考取清华大学。三年获南京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比最高奖——综合奖,二年获推进奖和特色奖。学校完成结题的省级课题有3个,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重点课题1个,其中一项成为南京市委组织部专项拨款研究项目。重视体卫工作,变“特色项目”为“特色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篮球”已成为传统项目,高中男子篮球队获江苏省中学生篮球赛第3名,学校还获南京市健美操大赛一等奖和国家体育总局无线电测向分区赛80米波长团体第一名。原高一(10)班陆欣荷同学被选为08奥运会志愿者。四、加强学校环境建设,提升后勤服务品质校舍建筑、学校场地、教育设备设施等现代化的办学硬件是品质学校的物质基础,而学校的后勤服务能否跟上更是衡量品质学校的标杆。学校地处中心城区,比邻省委省政府,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学校一方面向高空发展,适时兴建了教学大楼,另一方面把原有设在本部的初中部停止招生,至2008年7月底,初中统一交分校承办。同时学校营造温馨平安的校园环境和后勤服务于一线教师的氛围,让师生在学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提升校园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改善办学环境中确实需要不少资金,但我校认为依法治校,依规办学最重要。为此,我校制定了“收费许可证制度”、“收费公示制度”、“收费审批制度”、“收费管理制度”、“收费责任追究制度”、“收费社会监督制度”等,严格按照物价局批准的收费标准收费,在接受了国家审计署为期一周的审计后,在学校财务管理和会计室的工作得到肯定。办学特色一、用“百年名校推新工程”建构的文化特色学校推新工作坚持“人本立校”,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学校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师生生命的成长。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离开了人的发展谈发展,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实现百年名校学校发展的过程,就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奠基的过程;就是以教师为本,为教师的发展助力的过程。坚持“特色兴校”,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特色是学校独特个性的鲜明体现,是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争创一流的学校,就一定要有公认的优势特色,没有特色就必然缺少竞争力。坚持“质量强校”,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行动指南。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办学的永恒主题。学校崇尚“在高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轻负担,在国际化视野下铸造就民族魂”,在办学目标的引领下,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实现学校的发展。学校推新工作还寻求理念、三风、形象、目标和规模上的定位。理念定位:用美的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灵魂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培养德智双全、身心两健、艺术见长的新型人才。三风定位:以“文·正”为校风,以“尚德博闻、不隐无屈”为教风,以“学勤好问、内修外服”为学风。形象定位:特色型、示范性学校,即高层次的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高质量的普通教育示范学校。目标定位:办江苏一流教育、创华夏品牌学校,恢复校名为“江苏省南京中学”。规模定位:高中每个年级普通班8个班,美术班6个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校文化战略纲要》,在精神、执行和形象等方面做出了思考和疏理,形成了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二、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的德育特色学校崇尚“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把“育人”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确立了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观念,下大气力抓好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德育工作,以“一崇”为境界、以“四精”为抓手,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步入新的境界。“一崇”即“崇尚崇高”。以崇高的人,崇高的事、崇高的情感来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这是学校育人的鲜明特色。这种崇尚崇高的特色见诸学校庄严典雅的各种设施和布置之中,见诸校领导的讲话之中,见诸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文件之中,更见诸各项活动、仪式和集会的设计之中。学校把国旗、国歌、国徽,还有国家语言(普通话),这些国家的基本标志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特别注重强化学生的国家观念,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效力的思想。学校倡导全体师生,都应有努力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追求。“四精”即:一是组织精干。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骨干教师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实行班主任、学生处、学校“三级管理”负责制,定期分析研究德育工作,按时布置阶段性任务,并负责检查考核。二是计划精炼。学校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大纲要求和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了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传统教育、理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三是活动精心。常规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如利用周一组织升国旗仪式,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利用团队活动、班会活动进行法制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结合重大纪念活动和青少年自身特点,寓教育于活动中。四是评比精细。学校制定了详细实用的德育量化评比细则,对德育活动实行过程管理,对每一次活动有布置、有记录、有结果、有总结,防止走过场,做表面文章。三、用传统优势生发的美术特色1986年创办高中美术班之初,学校的办学定位在少数具有良好基础和培养潜力的学生身上,前三年的招生人数每年不超过二三十名,以后虽有所扩大,但每年也只招收一个班。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又适时的由精品教育转向规模教育,近五年来,逐年扩大招生人数,扩建教学设施,以高质量的教学与较大规模的办学优势互补,开创了我校美术教育的新局面,使他们在江苏省内继续占据了中等美术教育的制高点。十几年的百分之百升学率和考入名牌美术院校的业绩,铸就了宁海中学高中美术教育的鲜明特色。打造优质美术教师群体。该校在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对教师的培养提高舍得投入,积极创造条件,保护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该校美术教师队伍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多年来,该校教师分别在清华美院、中央美院、首都师大、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院校进修、深造。他们认为,对教师的评价应以学生的评价为根本,以教学的终端显示为依据。该校在编的美术教师只有十名,在用好自己的教师的同时,他们还采取灵活的手段聘用优秀的美术教师为我所用,这些教师也为本校的美术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坚持优化灵活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以他校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以主体,兼聘其他优秀美术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办好高中美术班的重要法宝。潜心研究教材教法。潜心研究教材教法。注重美术特色的课程设置,着力研究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我校特有的美术校本教材,并不断补充和完善。我校每年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以后,都必须经过大学教授们的充分论证后才能使用,教学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每学期都要聘请多所高等艺术院校的专家反复推敲,使我们的教材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鼓励每位教师自主创新,相互借鉴,时刻吸收高校教授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我们始终坚持占领着美术教育的制高点。积极寻求外脑和外力援助。积极寻求外脑和外力的援助,不断开拓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渠道,让社会上专业人员为我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我们借助清华美院、南师大、南艺、江南大学等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为该校特色教育注入新的元素。每年的寒、暑假,举办“冬令营”“夏令营”,聘请高校的专家和学者为学生作讲座、上课或活动辅导,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信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办学绩效有言道,天道酬勤。五年来,他们狠抓校本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均井然有序,出现了师生同甘苦、共奋斗的喜人局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办学绩效。学校规划有了新取向规划的终极意义就是建立品牌。学校认真制定了以“争创五星级高中”为重要取向的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和百年名校推新规划,目前,规划正有条不紊地得以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学校招生分数线有了新标杆学校因学生而存在,没有学生,学校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五年来,学校高一招生分数线逐年提高,2008年高一普通班分数线已超过了主城区同层次的四星级高中,美术班分数线领先第二名100多分。学生道德素养有了新提高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全部意义。五年来,学生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在汶川大地震中,学生捐款7万4千多元;不少同学获区德育一枝花,贝多同学受索尼公司邀请,访问索尼总部。学校教学质量有了新突破公平、质量、效率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规划的关键词。该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2008届取得“二本线358人。二本达线率77.9%、二本完成率143%,2名同学达清华大学分数线;包揽全省美术统考前3名,为南京赢得唯一的省考状元”的优异成绩。学校特色建设有了新亮点特色是生命力更是竞争力。五年来,蝉联五届全省美术统考状元;新世纪以来,共有24名同学考取清华大学,与清华大学再签生源基地实验学校的协议;美术专业训练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精品校本课程。学校干部队伍有了新发展干部是方向、是灵魂。五年来,因班子团结和谐、负重拼搏,不仅出了成绩、出了经验,而且出了干部。先后培养了教育局书记1名、校级正职校长2名、教育局局长助理1名;提拔副校级干部4名。学校师资建设有了新成效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三年来,一名老师被评为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一名老师被评为江苏省“三三三”工程学科带头人,一名老师被评为南京市拔尖人才,二名老师被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5人,在读硕士学位的有12人,今年又引进研究生10人。学校教育科研有了新成果教科研是教师成长的捷经。近年来,完成结题的省课题有3个,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3个,老师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奖300余篇,其中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开各级讲座、公开课150场次,学生获奖约500人次。学校服务水平有了新成绩服务水平是现代学校品质化的重要特征。食堂每天为高三教师提供早餐、晚餐,获得师生的广泛认可;学校环境越来越呈现绿化、香化、美化、人文化的特点,被评为南京市百家优美校园;工 会关心教职工生活,荣获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的荣誉称号。学校美誉度取得新提升美誉是学校的社会认同和赞美。校长作为省四星级高中验收专家组成员,参加省内四星级高中验收,每年对全省校长培训班及外地校长培训班作讲座10多次;书记获全国首届名书记称号,并在表彰大会上发言;学校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科研先进集体,中国特色教育项目学校;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团数十次;每年均有数十篇宣传报道见之于新闻媒体。学校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重视特色发展。2001年11月我校成为清华美院生源基地实验学校。清华、南艺等高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来该校授课。目前学校以教育质量的持续性发展为工作主要目标,各项管理追求更严、更实、更细,以求实创新的精神,使学校的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学校是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国家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南京市篮球特色学校。学校位于高校密集的鼓楼区,与江苏省省级机关毗邻,社区环境十分有利于学习。校园占地77亩,环境优美,有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其中包括现代化体育馆,全塑胶田径运动场,图书电教中心、科技实验中心和新建的7层学生宿舍楼。宁海中学正在邓小平通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来规划自己的未来,决心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把学校办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中学。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