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第三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20 04:39

衡阳第三中学Ⅰ、校貌一、在硝烟和战乱中跨过岁月的沧桑——烽火连年,辗转湘南。衡阳市三中前身为衡阳市广德中学,于1931年7月由美国教会出资兴办的一所教会学校,校址最初为衡阳市城北区(现石鼓区)杨家坪。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日机轰炸,学校被迫辗转湘南。1938年迁至衡南车江,1939年迁桂阳,1942年迁郴州市,1944年粤汉沦陷,被迫退至临武。1945年抗战胜利,复返郴州市,师生们就在山谷之中,丛林深处,架起帐篷,支起锅灶,传授文化知识,追求科学真理,直至1946年才返回衡阳市原址——杨家坪。1947年美国教会筹募银洋万余元,修建了教学楼一座二层,共教室八间和一幢临时学生宿舍,当时仅为初中六个班的建制。二、在共和国前进的凯歌声中走过昔日辉煌——为图发展,两度动迁  新中国成立不久,经省教育厅批复衡阳私立广德中学于1952年11月更名为衡阳市第三中学。1954年因经济建设需要,衡阳电厂扩建需占用部分校舍,而地处江东晏家坪的省商业职业学校要迁往南昌,经市政府决定,市三中于1954年春搬迁到江东晏家坪。此时学校已初具规模,蓄势待发,当时共有16个班,并向县区招生。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市政府1958年决定在衡阳市茅坪(现东风路)筹建新三中,经过两年筹备和基建,一座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1960年市三中随之迁入新址。背靠湘江,前临国道,校内花圃俨然,绿映红墙,正因交通方便,地域优越,校舍规范,市三中迅速成为全市一流的初级中学。三、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迎接机遇与挑战——两度整合,再度发展  198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政府对全市进行了数次布局调整,市三中在布局中再次得到整合和发展。  1983年市政府决定将原十八中合并入市三中,2006年2月决定将原冶金中学初中部合并入市三中,至此,市三中从1960年搬迁新址时的16个初中教学班发展成拥有43个教学班,2763名学生的完全中学。学校校园的占地面积由26400m2扩大到现有的37000m2,建筑群体(含教学、办公、实验楼及学生宿舍、食堂)共计17136m2,运动场地6520m2,固定资产为1281万元。  2003年及2005年学校先后评为市优秀学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共有16人先后评为省市级劳模、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师。自2000年以来,市三中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的教研教改课题项目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共有24人次获得19项三等奖以上的奖励,其中周彦、刘红云、刘素芬分别在全国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指导和全国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初中组获得一等奖和优胜奖。Ⅱ、校魂一、以爱国求知、授业解惑为宗旨——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1948年下期,地下党员郑健安从东北来衡,时任广德教导主任,以传教做掩护,在广大师生中讲述解放区见闻,宣传革命道理,鼓动迎接解放。学生李在芹、钱炎龙积极北上迎解放,1949年随南下工作团回衡,复以流亡学生身份赴桂林进行地下工作。在校学生陈广、康惠林、刘祯祥在郑的教育下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1952年毕业于广德的胡鸿兴、成君贤、顾汉凤等同学一并考入军事干部学校,献身于国防事业,其中胡鸿兴现任职于国防科技大学享受正军级文职待遇。1958年毕业于三中的李湘沅同学,后考取武汉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衡阳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南华大学党委书记职务。二、以强化师资、强调素质为手段——海纳百川,百花齐放  历任校长都把强化师资作为重点,特别是文革结束,百废待兴,他们以海纳百川的气魄,用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谐的工作环境,从全国各地引入众多优秀人才,如北大刘健宏、武汉大学刘学圃、华东师大陆善彩、湘潭大学余天祥、湖南大学廖家祥……。这批骨干教师为当时市三中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历年来共有七人调入高校任教,六人考入研究生深造,两人参加援藏支教工作,五人因地下党员身份而离休。目前市三中共有教职员工173人,其中专任教师131人,占总人数75%,高级教师45人,占教师总人数34%,其中本科学历72人,占全校教职工人数42%。其次,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强调素质教育,也成为该校另一特色,琴棋书画,蔚然成风,校园文化春意盎然。从广德中学的“铁流社”到三中“沁园文学社”,聚集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从广德中学文艺队的“乡里妹子进城来”的秧歌剧喜迎解放到文革前夕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不忘阶级苦”,在市礼堂公演,文艺活动一脉相承。三、以德艺双馨,全面发展为目的——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市三中历任校长中从谭月笙到王晨牧,从伍季雄到廖炳辉均是知识渊博、业务精湛、思维敏捷、年富力强的教育专家,因此他们一贯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生动活泼,知识传授一定要触类旁通。同时几度创办了各种特色班(文艺班、体育班),为全市创建特色教育提供了经验。自2000年以来连续举行了全校“艺术节”六届,形式多样,内容活泼,参与人数多,深受师生欢迎,并涌现出被衡阳市评为“阳光女孩”的李茂雁等文娱骨干。  1958----1962年学校兴办的酒厂和养猪场闻名全市,因而困难时期,三中师生的生活明显好于其他学校而被世人慕之。  1971年三中在酃湖乡兴办农场一所,占地面积达132.6亩,经师生努力,辟为耕地54亩,苗圃50亩,教室、宿舍1800 m2,学生边劳动边学习,收益菲浅。从广德到市三中,学校共培养高中合格毕业生4980名,初中合格毕业生17345名。Ⅲ、校誉一、用勤奋打开智慧之门——高考中第,力拔头筹。1971年市三中开始招收四年制初高中连读。至1977年恢复高考,市三中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得到验证,赵平波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雁城第一人。1978-1980年共有25人先后被清华、北大、浙大、天津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其中8人去海外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直至2002年匡肖乐以中考920分列全市第一名后在市八中毕业考入复旦大学。二、用汗水浇灌明星之花——群众参与,训练有素。体育运动曾是市三中最具特色的一项活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业余训练持之以恒,1973-1975年连续四次以绝对优势获得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在1974年湖南省第三届全运会上杨少权、游玉佩双双获得100米短跑冠军,创造了一个省全运会男女百米飞人同来自一所学校的奇迹。另外在男女篮球、男子足球、乒乓球等项目中先后获得15项全市冠军,王济贤、涂玲丽、屈和平等人被省、部队体工队吸纳为专业运动员。三、用刻苦铺就成才之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  作为以“普九”为主要任务的初级中学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的同时,市三中特别着重向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一贯强调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从而在各条战线上都涌现了各具特色的优秀人物。如1975年毕业的周湖北同学通过自身艰苦创业成为广东优秀民营企业家,1977年毕业的万灵辉(女)在中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功,1995年毕业的欧勇军被辽宁省评为“十大杰出青年”,1984年毕业的刘宏伟被评为全市“十大优秀民警”。  斗转星移,岁月如逝,市三中即将迎来其80岁的生日,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全市学校的合理布局,学校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必定能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在重塑辉煌中前进!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