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中学
基本内容 上海市浦东中学创建于1907年,是沪上创建最早的一所完中,创始人杨斯盛。历史上的浦东中学因校风纯朴、师资精良、教规灵验、设施一流而人才辈出,曾享有“北南开,南浦东”之盛誉。著名校友有:张闻天、蒋经国、蒋纬国、潘序伦、范文澜、罗尔纲、王淦昌、陈芳允、叶君健、马识途、谢晋、庄士平等。在海内外一大批科学家中,院士级大师有20余位。殷夫、胡也频等近20位革命烈士也曾在浦东中学就读。2010年六月,浦东中学被命名为浦东新区第二批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中文名: 上海市浦东中学 简称: 浦中 校训: 勤朴 创办时间: 1907年 类别: 公立高中 现任校长: 吴源 知名校友: 张闻天,蒋经国,谢晋 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浦东 学校简介 环境 浦东中学占地50多亩,环境雅致。4栋风格各异的教学大楼和“故居”、“革命烈士纪念碑”、“杨公斯盛造像”、“炎培亭”等人文景观错落有致,透示着历史名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2006年新区政府拨巨款对学校进行全面的改扩建,一所古朴而又现代的新校园已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荣誉 该校校风质朴、严谨。近几年来,该校先后获得浦东新区文明单位、浦东新区首批德育基地、区三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浦东新区健康校园、上海市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规模 浦东中学高中部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864人。高中教师66名,其中高级教师22名,一级教师34名,中 高级教师占教师数的85%。学校现有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级骨干教师13名,上海市名师(后备)4人。 崭新 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下,2005年该校作为“创建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之一(新区计十所),启动了历史名校重振雄风工程。目前我校创建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工作已通过规划评审、中期评审和终结性评审。浦东新区已将浦东中学、川沙中学和高桥中学列为重点扶持的三所高中学校。学校正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积极扎实有效的行动,推进历史名校振兴工程。历史名校浦东中学必将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浦东大地。 学校特色 柔道 历史上的浦东中学具有多姿多彩、卓有成效的办学特色或亮点。体育便是亮点之一。该校柔道队自建队以来,在市级有关竞赛中成绩斐然,现系浦东新区柔道特色学校。2007年暑期,作为东道主,该校成功举办了“百年校庆——‘世平杯’上海市青少年柔道比赛”(庄世平,三十年代校友,香港著名实业家,杰出侨领,捐资30万港币于母校发展体育事业),荣获高中组团体冠军。 艺术 另外,该校的“纸工艺”不仅在市、区级比赛中屡屡获奖,而且已在区内外不少学校辐射推广;学校 “殷夫社”的文学创作,(殷夫系该校20世纪二十年代校友),“也频原创诗歌朗诵社”(胡也频系该校20世纪二十年代校友),“课本剧社”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20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话剧团的保留节目)均具传承意义的办学亮点。 学校历史 浦东中学 浦江东岸,白莲泾畔,六里桥堍,绿树掩映中矗立着一群古朴典雅的建筑,这就是创建于1907年正月、曾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盛誉的百年历史名校——浦东中学。 走进浦东中学,校门上镌刻着首任校长黄炎培先生题写的校名:校门内“毁家兴学”的校主杨公斯盛亲立之校训“勤、朴”二字赫然醒目,言简而意蕴高远。苍松翠柏间,“杨公斯盛造像”伫立远视,慈蔼儒雅,经百岁却品格常新。校园深处,“炎培亭”、“杨公墓”、“五卅惨案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碑”诸多遗迹昭示着学校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优良的革命传统。静幽古朴的“杨斯盛故居”门前,树立着“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石碑——这是百年名校仅存的一栋百年建筑。 1907年,杨斯盛捐银三十余万两创立浦东中学,聘黄炎培先生为首任校长 杨公斯盛 生于1851年,川沙青墩人。幼年父母早亡,家贫失学,13岁流落上海滩为泥水匠学徒。杨公勤奋正直,虚心好学,深得工友信任,也受到英国人阿摩尔思重视,为莫逆之交。杨公虽识字不多,却能操一口流利英语。三十岁后始独立经营承包建筑,当时外滩江海关即由杨公承包建筑,业遂日盛,一举成为沪上建筑巨子。 杨公平素敬贤礼士,结交新党,思想进步。时值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西洋列强得寸进尺,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杨公受挚友黄炎培影响,感慨自身“幼年失学,不获读书”,同情“乡邻子弟失学之苦”,决意“兴教育为救国”,捐银三十余万两创立浦东中学,占其家产总值三分之二。加上其他善款捐助,杨公家族只剩十分之一家产,仅能维持生活而已。杨公自述:“值此国步艰危,不可终日,听名人言论,必以兴教育为救国第一……此区区家产与其传之子孙,使贤者损志,愚者益过,何如移作兴学,完我国民一分子之义务。” 1906年12月,浦东中学校舍建成,杨公斯盛聘李平书、秦砚畦、黄炎培、顾冰畦、陆逸如、张伯初、孟子铨为校董。 1907年3月8日浦东中学正式开学。延聘黄炎培先生为首任校长。 1908年4月30日杨公积劳成疾,不幸辞世。临殁遗嘱子孙“不得干预校产校务”。还忧虑教室黑板有些反光,一再叮嘱“校中黑板必须改良!” 1911年5月,清政府追授杨公斯盛盐运使衔,并列入国史馆列传,誉之为“慨磬巨金,广建学校”。1914年,四方人士纷纷募捐为杨公建铜像,连袁世凯、黎洪元两任大总统也为此各捐一千银元。杨公造像始终为广大返校老校友景仰追思。时至今日,每年清明,学校全体师生都要举行祭扫仪式,缅怀杨公崇高品格,传承先烈革命精神。 黄炎培 上海川沙人,字任之,别号抱一。早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清末举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应杨斯盛邀请,参与创办浦东中学,任学校首任监督(校长)。旋投身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运动,历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等职。后出国考察,寻求教育改革途径,倡导职业教育,以“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宗旨,创办中华职业学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职业教育。“九?一八”事变后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七七”抗战后,任国民参政员,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为首任主席。1945年访问延安,与毛泽东主席有过著名的“窑洞对”长谈。同年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任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要职。尽管公务缠身,却心系浦中,1959年亲笔书函母校,留下珍贵思想和文迹。 百年前的现代中学: 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 浦东中学是沪上最早创办的现代中学之一。早期的浦东中学占地六十余亩(操场占地二十余亩),设施俱全。据黄炎培先生回忆:“浦中校舍由我设计草图,杨斯盛先生以专家资格亲自督工,学校布局,错落有致,中间是最宏伟坚实的大礼堂,可容千人以上座位,东西各建匡字型的两层楼,楼上楼下各容几十间教室(内含实验室、宿舍、办公室)。两个匡字型向大礼堂对抱着。一边是小学,一边是中学,容量较大。后边两座饭堂,再后面是风雨操场。礼堂前是很大的运动场,设有各种运动器具。校舍以北是杨先生别墅,花木满庭,下临白莲泾,清幽绝俗”。 当时浦中教学设施为国内一流。在实验方面,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其中仪器设备、标志药品,一应俱全,多为进口,并设有专职管理人员。还设有画室、木工教室等,重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普教与职教的并重。在体育方面,晴雨操场、足球场、篮球场、垒球场、游泳池、网球场等场地齐全;单双杠、秋千架、各种球类,应有尽有。还有气势恢宏的图书馆,藏书丰富。《上海市地方志》载:“建成于民国12年的浦东中学图书馆,至民国21年,藏书达2万余册。”与当时的大学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 上世纪二十年代校友,原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同志曾说:“我在浦东中学——当年算是全国最好的学校”,这当然也包括了对办学设施的评价。 浦东中学自创办之初,对师资选任十分严格。黄炎培先生在《八十年来》回忆中说:“我和伯初是直接受杨先生委托的。各科教师,由我严格选聘。”此后历任校长,如秦砚畦、秦景阳、朱叔源、顾珊臣、沈岪斋、姜琦等先生皆十分重视师资选聘,包括外籍教师聘用。数学教师周翰澜、王季梅、许松云,物理教师张靖远,化学教师陆咏秋,都是学有专长,颇负盛名之辈,后来都先后任大学教授。美籍英文教师孟保罗,丹麦籍德、法文教师葛麟书诸君俱备丰富教学经验。 据二十年代浦中教师徐传烈回忆:“国文教师工力浑厚,对经史子集,对答如流。数理化教师非但教科书能正背、倒背,而且对有关教学资料也熟门熟路。”三十年代校友叶馥荪也说:“母校教学水平很高,特别在外语、汉语、数理化方面”;“当时理科班所用数理化教材都是外文原版制”,足见彼时师资力量的雄厚。此外学校广泛邀请名家演讲。杜威、蔡元培、陈独秀、郭沫若、恽代英、华尔德、茅盾、章乃器等中外饱学之士都曾到学校与师生面对面交流。 百年前的教学理论: 以学生、社会之需要设定学制,确立教学目标,设置教材和课程 浦东中学起初中学实行五年制,后改为四年制。1916年8月实行文、理分科,1919年又改为五年,并且为学年制,为减少留级生在时间上的过多损失而每一学期升级一次。1923年实行三三制新学制。1924年为适应青年学生的个性爱好及社会需要,以便因材施教,高中分设升学、普通、职业(设教学、商业两系)三科。1924年开始实行学分制,初中凡习满168分为毕业,高中习满150分为毕业。凡提前习满毕业学分者,即可提前毕业。另,凡学生对某一必修课程确有相当程度,得由学校特许免习,并仍给以学程应得之学分,以资激励。这样的学制显然为学生早日成才提供了鼓励和支持。 另外,学校附设“特别班”,专门招收当时文化落后的边区、内地旧制中学或程度相当的学生。二十年代校友罗尔纲初进浦中时,乃英文白丁,经学校特别补习,旋考上北京大学,治学不辍,成就卓然。他回忆道:“我的家乡广西贵县……我读的旧制中学,英文、数理化等科教师常常请不到……浦中在高中设置特别班……他们可根据短缺的课程选读高中各级课程,上课随班听讲,宿舍则另在一处……我在校时(1925年)这个特别班几乎都是广西、广东、四川的学生,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这是浦东中学对边区、内地的旧制中学生一极大的栽培。” 浦东中学早期的“课程中特别着重数理化,设有专科”,但“重理而不轻文”。初、高中的学科设置分必修和选修两类。至于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范围,得因学生学习能力,不受年级固定课程之限制。1924年5月学校各学科教授研究会为使学生选课时,事先了解有关学科之内容,以决取舍,特编订各学科教材纲要(内容包括:每周教授时数及学分制、教学年限、选习程序、教学目的、教材纲要等),汇印成册,提供系统提要简介,俾供学生选择。 因“鉴于注入式教学法之效率过低”而“竭力提倡自学辅导法”。所谓“自学辅导法”就是“学习、工作由学生自动为之,教师仅负辅导补助之责”。各科教师为研究改进教授方法,分别成立各种教授研究会,每月定期研究教学方法,有时邀请校外专家商榷讨论,还审定学程标准、教授用书、编制教材纲要、期刊等。 当时理科除数理化必修外,选修课程有: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微积分;高等物理、高等化学,教材多系英文原版。文科除国文必修外,选修课程有:阅读、修辞、作文、应用文、中国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字学等。外文除英文必修外,选修的有:德文、法文、日文及英文阅读、修辞、作文、应用文、英美文学史等。社会科学除了中外历史、地理、时事等科必修外,选修课程有:政治学、哲学概论、伦理学、人生哲学、法学通论、社会学、经济学、商业概论、商业实践、簿记学、银行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及珠算、打字等。还设置书法课和医学常识、性教育等课程。 丰厚盈趣的学识滋养任凭学生择取,可谓“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此等课程设置,中西合璧,开风气之先,为学生提供了探求知识、发展能力、张显个性的广阔领域,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百年硕果: 勤朴育人,英才辈出 浦东中学自创立始,师生勤勉,校风质朴。学校虽处十里洋场之侧,申江繁华之都,却乃是一方修身育人净土。至二三十年代,学校育人成效声誉日隆,蜚声海外,与上海中学、苏州中学、扬州中学并称“江南四大名校”。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赤心报国、勇赴国难的革命志士,何挺颖、胡也频、殷夫、邓拔奇、王长庚等十四位烈士是最杰出的代表。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包括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国民党知名人士蒋经国、蒋纬国;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专家钱昌照;“两弹一星功臣”、“863计划纲要”4位创始人中的两位中科院院士王淦昌、陈芳允;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罗尔纲;会计泰斗潘序伦;银行家、侨界杰出领袖庄世平;教育家王艮仲、董纯才;文学家叶君健、卞之琳、马识途;中科院院士周明镇、赵宗燠、夏坚白、董申保;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学生、物理学家施士元;党的高级干部李一氓、王翰、朱良;著名导演谢晋;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惠兴;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孟晓犁;诗人桂兴华等优秀人才。至于各色职业人士、优良市民更是不计其数。
浏览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