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白县龙潭中学
学校前身龙潭中学前身是文龙书院,建于1846年,1906年改办博白第二高等小学堂。1932年秋,有识之士梁璋武在地方父老的支持下,在文龙 书院内,创办了龙潭初级中学。梁任校长,并聘来刘文冠、何耕残、林为柱等;招收100多名学生,分两个班;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公民、动植物、图、音、体等课程;经费来自没收博白双旺匪首龙 三十八的部分田租和在龙潭圩亭收盐捐、猪捐。因报县立案未获批 准,于1933年冬停办艰 苦 创 业(1943─1949年)1940年农历9月16日,文龙书院举行秋祭,地方父老在聚会时,商议兴学事宜,一致认为龙潭远离县城,交通不便,青少年外出求 学诸多困难,以致地方人才缺乏,文化落后。于是,决定重办龙中。1942年春,开始募捐资金,修缮原文龙书院作校舍,招收一班升中补习班,请张声宜任班主任。1942年冬筹备就绪,正式向博白县政府呈报立案。经费由县库拨发,添置费由地方筹集(将文龙书院田租收入的一部分拨给龙中,还安排龙中收取龙潭圩亭盐捐,每担收一碗)。1943年2月,县政府任命张声宜为代理校长,廖国教为教导主任,聘请梁英、张达津、林德辉、冯君、李振兴、张其胜为教师;招收初中新生106人,编为第一、第二两个班,于 2月开学上课;5月初奉省令准予立案,5月16日补行成立典礼,定是日为建校纪念日。1943年2月,陈咏(陈达裕,龙潭地下党支部书记, 公开职业 是东岭小学教师)与从龙潭高小考上龙中的进步学生梁祖泽、钟善娥(女,1945年12月于双旺邦杰村牺牲)、邹优想、张达秀、邹林、黄汝明,原升中班的优秀学生刘明荣、张强及周复昌等同志组织了“秘密读书会”(即党的外围组织),传 阅进步书刊,传播进步思想,联络进步同学,发展进步势力。1943年冬,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巡视战区驻 扎龙中时,对学生作了“发扬客家精神,坚持抗战到底”的讲话。1944年1月张声宜辞职回家,梁泽昌接任校长。梁留任廖国教、 梁英等教师,先后聘来罗远益、罗远义、陈然祖,黄辛波(中共党员)、倪雄生(中共党员)、陈晓颖(中共党员)、陈隆桂、梁景燧等一批进步教师和职员廖家杰(中共党员)。陈咏通过梁泽智(梁泽昌胞妹,中共党员)的关系进入龙中做图书管理员。时任中共龙潭支部书记。1944年夏秋间,先后发展梁祖泽、张强、钟善娥、 邹优想等同志入党。由陈咏组建龙中第一个师生党支部并任龙中支部书记兼任中共龙潭支部 书记。1944年秋,在党支部领导下,学生剧团下乡巡回宣传演出,激 发人民大众坚持抗日,坚持进步。成立龙中护校队,梁祖泽任总指 挥,黄辛波负责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在护校队中又以党员为核心,组织比较坚强的20多人为秘密游击小组。1944年11月17日,日寇入侵龙潭茅坡,140 多名师生由武装起来的护校队员的护送下紧急疏散到双旺进行上课,护校队员继续军事训练。日军撤退后,师生回校复习考学期试。1944年12月,中共博白县委为准备抗日武装起义,在双旺由熊福芝同志主持,陈办的有龙潭中学、沙河中学、东平国民中学的党员积极分子参加的革命青年骨干训练班,学习有关起义的文件和接受发动群众起义的任务。1945年2月27日,有71名护校队员, 自带长短枪46枝参加桂 东南抗日武装起义。倪雄生任博白民主抗日自卫队青年支队队长。陈咏任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黄辛波任第三中队副队长。1945年,调走梁泽昌,调李继章来任校长。李留任廖国教,请张声宜任教师。后,廖调凤中,张声宜任教导主任。教师有张朝文、黄柳珍(女,中共党员)、罗南煜、潘荫彬、陈然祖、张达昭、李继筹等。李曾主编《铎声》周刊,由教师撰稿,交流学术思想。并编印龙中校刊,内有李继章、张声宜、罗南煜、曹为钧等人的文章,朱为珍、赖慧鹏为校刊题了词。校刊有校史、校训、校歌、教育方针和师生名录,是一份有价值的史料。1945年─1946年,博白反动派在县内进行清乡点甲,搞白色恐 怖;在学校搞高压政策,严防学生赤化.李继章奉命严禁学生阅 读进步书刊。先后利用童军队长张达炎、李善发明查暗访学生行动,压制和监视进步学生。龙中学生参加抗日武装起义后,党和“读书会”的活动曾一度 中断。1945年下半年,梁祖泽(时任南区地下党支部副书记)指示在龙中读书的周复昌重建龙中马列小组“秘密读书会”。1946年春,江清(博白县委委员)布置刚考上初八班的卜功筹协助发展龙中“ 读书会”。在同学中公开组织是历史研究会和时事研究会。主要活动是学习时事,学习历史知识,宣传共产党的思想,散发革命传单, 侦察敌情。“秘密读书会”会员有周复昌、黄汝明、庞波(庞宝腾)、 张达秀、陈运洲、卜功筹、卜功寿、周深谋、邹颖安、邓昌荣等人,到1949年3月,“秘密读书会”会员发展到38人.“秘密读书会”一 建立就在党的领导下,以各种方式同反动派进行斗争。在党所领导的学生运动中,广大师生自动发起捐衣献药运动,支援地下斗争,粉碎反动派内战阴谋。如:龙中教师柳玲捐了被、服等衣物。1947年春,博白县县长罗中天巡视到龙潭,在大会上公开宣布 将龙中、沙中、凤中改为私立,把节约下的教育经费,一部分用于 建设博中,一部分用来“巢匪”。罗中天的讲话激怒了龙中广大师 生。“读书会”立即发动和组织进步学生,以“龙中文学研究会” 的名义,在龙潭圩张贴反对将龙中改为私立的专刊,并与博中进步 学生联系,在《博白日报》发表《绝不让博白教育开倒车》及《再 论不能让博白教育开倒车》等文章,反对将龙中改为私立,力促各 方父老和社会舆论支持反对罗中天。数月后,罗中天调离博白,龙 中又恢复公办。1947年冬,李继章宣布解散“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 解散后,部分成员于1948年春加入“读书会”。1949年3月,陈科普、 朱光瑟与地下党设在龙潭联络处的负责 人庞永祚取得联系。先后开过“群鹰座谈会”和“石马座谈会”,共有38人参加。座谈会由陈科普主持,在会上主要发言者有刘观晓、周宗源;主要内容是讲解放战争形势,动员同学以散发传单、损赠衣物、参加革命队伍等各种形式支持革命。1949年5月,龙中校警李阿镜拾获一份革命传单上送李继章,李 即与伪龙潭区区长刘树昌密谋,出动伪警搜查学校,当场抓走“读 书会”骨干分子周宗源、陈科普、朱光瑟、庞宝经四人。事发后, 学治会负责人宣承安(“读书会”会员)和一些“读书会”会员商 议,拟以学治会名义,组织全校学生游行示威,抗议非法捕人,要 求无条件放人。邹应春闻讯,即向地下党组织汇报请示。党指示不宜游行示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党设法通过各族乡亲父老 出面担保放人。结果被捕四人全部获释,“读书会”也不致暴露。1949年9月,充当反动鹰犬的李善发,借打弹子之机, 打击支 持进步学生活动的潘荫彬、陈然祖两位老师。“读书会”成员闻讯 后,马上组织男女同学围攻痛打李善发夫妇。反动当局无可奈何, 只好宣布调查处理,敷衍了事。李自知理亏,逃出龙潭张家祠居住。1949年12月1日,龙潭解放了。不久, 龙中校务委员会成立, 张声宜任主任委员,李福全等任委员。从此,龙中进入了新的历史 时期稳 步 发 展(1950─1965年)1950年2月,林时接管龙中并任校长.当时龙中主要校舍有老文 龙、新文龙,具有5班学生用的课桌椅、架床和教师的办公桌、椅、床。主要图书有《万有文库》、《中学生文库》,还有些动植物标 本和挂图,有近100亩水田、坡地和山岭,(北接校舍, 南至石马井,东抵大岭,西到亚龙子周围),这片土地原是文书院所有。土改时,土改工作队把亚龙子(原是佃农)耕作的土地、山林和坐落亚龙子的大塘及乌鸦塘耕作的土地交由兴华乡分配。教师主要有:潘荫彬、陈然祖、范今富、李福全、卢其文、黄 逑贤、陈谟材、张达西、霍凤琴、张九庚等人,后调 来冯宝虎、 庞华山、刘景槐、冯朝辅等老师。请张声宜回来任副校长,任卢其 文为教导主任(一年后,卢其文与黄逑贤对调职务)。招收第14班,加上原有的第10、11、12、13班,(解放前共招13班,毕业9班,未毕业的有4个班共128人)共5班,180多人。如何改造旧龙中,创建新龙中?林时校长主张学习解放区的优良教育传统,培养师生热爱劳动的观点。并划定6亩坡地、8亩水田 作劳动基地分给师生种菜种杂粮,让师生在劳动中,学会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收获劳动果实,改善生活。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第一个有着深远影响的举措。解放伊始,土匪暴乱,不甘心失败的敌人,收集国民党的残渣 余孽和地方恶势力结成匪帮,把“攻占龙潭,血洗龙中”的标语贴 到龙中围墙。部分学生不敢返校,新招的第14班学额也不足。面对 这一现实,林校长一面派教师分赴龙潭、虎岭、大山、双旺、松山 等乡村发动学生返校,一面做好保卫龙中的准备,请政府拔发枪支 弹药(领来台枪两支、七九步枪两支、驳壳枪一支、手榴弹一批),雇佣有作战经验的林宗荣、黄金彪守卫学校,还与公馆驻军联系,请在必要时赶来支援。3月,面对部分学生日吃四两米粥,三斤红薯, 二条萝卜干及 无鞋穿的苦况,学校倡仪组织“爱生委员会”,向教师募集财、物 、米(当时教师工资不发货币,每月发300多斤米)用来帮助困 难的学生,面对教师的爱,学生则以尊敬教师和艰苦奋斗的行为报 答教师。从此,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创立了尊师爱生的好风气好传统。师生拆毁文昌神台、神像、各族牌位和魁星楼, 还到兴华、 东岸拆除沙坡庙、阿波庙,把材料运回建校。4月,师生共同努力在膳堂旁边挖掘龙中第一口水井, 井水可 供200多人饮用,解决了当时师生的用水困难。5月4日晚,学校举行“五四”文艺晚会。晚会期间,区公所突 然派人通知,大股土匪已集结在离龙潭圩20多华里的虎岭乡河面面 前前坝村,情况危急。学校立即召开骨干教师会议,认真分析形势,商量对策,决定誓死保卫龙中。立即成立护校队指挥部,选派好指战员,联络员,分发好枪支弹药,分头把守四大城楼,严阵以待午夜时分,李继英股匪放哨到老文龙后背岭,并在双巴岭用机枪扫射区公所,遭到区中队的机枪有力还击后仓皇溃退。与此同时,解放军460团也围歼了面前坝的土匪。5月间,成立龙中新民民主主义青年团(1958 年改为共产主义 青年团),曹善安同学为第一任团支书,程昌武为副支书。曹参军 后,由程任团支书。1951年李玉林接任团支书。11月,师生上街下乡进行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鼓动人民积极 参加支援抗美援朝的活动。12月,学生热烈响应祖国号召,踊跃参军参干。庞正尧、庞宝 经、钟德彰、周烈谋、周丛彪、林德娟等参军;宣复来、詹德明、 沈维琼、李天明、周爱昌、廖家鸿、张达钿。沈维洲、沈维强、张 达义、郑贤才、邹颖华、卢道来等同志参加县委工作队。1951年1月,学校组织师生到松山、双旺、久福、大坝、青山、那毫、白树、茅坡、虎塘等地演出反封建反帝内容的歌剧、街头剧和独幕话剧。事务主任卢品佳、体育教师林为柱筹划和开辟体育场地、自制 山羊、跳箱、鞍马、吊环、爬竿、单双杠等教具,丰富了体育内容。成立并培训了当时在县有一流水平的篮球队、体操队和田径队,培育了一批体育人才。5月,教师踊跃参加爱国捐献,支援抗美援朝。7月,执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改春季招生为秋季 招生。实行校长责任制,分设教导处和总务处。9月,县总工会指定张达西、陈谟材、 王祥松(中心校教师) 筹建龙潭教育工会,张、陈、王三人于10月被批准为工会会员,正式成立龙中基委会,张达西任基委会主任,开始吸收工会会员。工会基委会主任,后改为工会主席。10月,龙中土改宣传队到龙潭、松山、大垌、那卜、沙陂进行宣传,深受群众欢迎。1952年2月,林时校长到建中乡参加县土改工作。4月,张达西 到富石乡、九龙乡参加土改工作。6月,黄逑贤率领部分师生参加蕉 林乡、东岸乡土改工作。8月,教师集中容县进行思想改造学习,学习党的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批判剥削阶级的思想和“亲美”、“崇美”、“恐美”思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人民教师必须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习结束后,张声宜副校长调到博白中学任教师,林校长到武汉学习苏联教育,1953年4月调到容县中学工作。9月,又有一批学生参军、参干。参军的有:曹善发、周善忠、张达琦、谢允奎、邹颖辉、李玉林等;参干的有:周业昌、庞继增、庞宝瑛、庞美境、朱捷等。10月,张达西任龙中副校长,主管全面工作。张继承前任办学 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组织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学习苏 联凯洛夫、普希金的教育学;引进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实 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序,分科成立教研组,强调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编写教案,期初订计划,期终写总结,提倡互相听课,举办观察课,推广五段教学法,实行五段记分法,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强调贯彻教学的目的性、直观性、科学性、量力性、巩固性诸原则,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1952年,在亚龙子村东边用泥砖、木板等材料建成一座楼棚式 大便处,改善了学校的卫生环境;在老文龙西北面建成一座砖木结 构的瓦面平房,有四个教室,八间教师住房。学校图书馆、物理、 化学、生物实验室均设在这里。同年,县拨来一批实验仪器和实验 药品。1953年1月, 未参加容县思想改造学习的教师到南宁参加思想改造学习。2月,武汉通信学校来校招收周善德、吴启超、张达璃、 张达丽、张达川入伍。4月,毛主席发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伟大号召。 从此,龙中坚持不懈地开展“创三好”活动,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 秀人才。7月,根据上级指示,龙潭初中学生到合浦县报考高中。上级抽调潘荫彬、余瑞澄两位教师到高等学校工作,调卢奇文、陈谟材支援沙中。在这之前先后调走陈然祖、冯宝虎、冯朝辅、庞华 山等教师。因此,教师奇缺。为解决师资困难,学校从中心校和学校干事中抽调和选拨冯学昌、李毓萁、张九庚、陈明文等担任教师。县也先后调来了李德权、陈洛夫、徐积弥、雷光伟、黄家茂、李毓东、刘陶仁等教师.这年在北校门西边建造一幢泥砖结构的“工”字形(两头是学 生宿舍,紧接是教室,教室中间是教师住房),装有天花板的瓦面 平房,勉强可供两班师生使用。1954年2月,继续学习苏联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 积极推行 劳卫制预备级体育锻炼;强调课堂教学的计划性,反对放羊式;提 倡启发式,反对填鸭式。3月各科教学活动频繁, 听课由校内到校 外。9月,张达西副校长和部分教师到博中参观,听行政介绍, 听 公开课,学习博中的教改经验。地理科开辟地理园地,设置风向标、百页箱、量雨器、温湿度 计,实行天天轮人观测记录,指导和培养学生测报天气知识和兴趣,使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生物科组织课外“米丘林”小组,进行月光花嫁接红薯的高产 试验,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9月,县委为了加强对龙中的领导,派共产党员黄国祥任龙中校长并参加龙潭区委,加强了学校的领导力量。这年在现老大楼北面东侧,建成一幢泥砖结构的“工”字式平房,两头是学生宿舍,紧接教室,中间为过路厅,两旁各有一间教 师住室。(这幢房在85年筹建新教学大楼时已拆除。)1955年1月,全体教职工集中容县参加肃反工作, 重点批斗梁 为栋,还批斗了廖国教。2月,苏方菘任专职人事干事兼团委书记。 龙中从此设置人事 干事,加强了党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共青团的领导。(历届人事 干事任期:苏方松1955─1958年,林国液1959─1962 年, 张达良 1963─1966年。)建立民主生活制度(行政领导每月一次,教师每期一次)。开 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了部分教师的思想改造。各班建立读报制 度,加强时事政策的学习。教职员工写自传,审干工作开始。12月,根据上级布置,在校内进行肃反广播宣传。刘陶仁上吊 自杀。1956年7月,县批准招收两个高中班,招生范围包括沙河、东 平、松山、龙潭、那卜五个区。学校改名为“博白县第二中学”。8月,调来苏日清,刘运沂、 黎雁阳三位高中教师。 1957 ─ 1958年又先后调来谢元徽、陈家民、刘卓云、黄汉海、阙之禄等一 批高初中骨干教师。下半年,黄国祥校长亲自带领师生开凿第二口水井。高一、二 班学生奋战三个昼夜,新井竣工,井水清澈,出水量大,可供近千 人饮用。10月,学校完成教职员工的工资定级工作。11月,学校组织学习中共八大文件。建成老教学楼东北角一幢泥砖结构苏式“工”字形平房,可供两班师生使用,现已拆建灯光球场。年底,建国后龙中第一届党支部成立黄国祥任支部书记。1957年5月, 学校组织学习《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 整风反右文件。8月,全体教职工集中容县参加“反右派斗争”, 重点批斗张 达西。博白县政府要求撤消龙中高中部,合并到博中办。 师生不同 意合并,并积极向上反映,取得县委同意。11月县政府副县长张平到校听取并采纳了师生意见,后撤消合并文件。10月,黄国祥校长到北京行政学院学习。周贻德任代理校长。1958年2月全体教工集中容县参加整风学习,进行打擂台竞赛。回校后,立即开展教育大革命,大办猪场,大办农场,开荒扩种至长须陂、红坎,约有500亩。3月,李毓东、张达西被定为“右派分子”,前者被开除公职,后者受到“撤职、降薪、留用”处分。全国开展除“四害”活动,全校停课三天,师生站在山头上用 燃放鞭炮、呐喊等方式以驱赶麻雀。9月,王祥励由博中以副教导主任职务调来龙中工作。11 月被 吸收为中共党员。9、10月间,师生学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大跃进期间,全校师生参加过砍 木烧炭炼钢铁,“移禾密植”搞高产试验,看电影“放卫星”(即 通宵达旦看电影),到红旗场植树造林,开凿西牛水库渠道等活动。同年在近乌鸦塘处建成泥砖结构平房一幢,可供两班学生使用。这年,巨龙公社书记卜功寿主持,把学校南面至石马井的水田 划给兴华大队,把原属兴华大队的坐落在龙中北校门外现龙中路东 面至兴华大队部一带的山坡和现龙中大操场(原是坡地)兑换给龙 中。这年审干工作结束。1959年春,师生参加虎头水库工程劳动。上期,拆除原学生食堂,用废旧材料及新砍部分桉树作行条, 建成龙中大礼堂。当时县只拨款1000元。3月,成功地演出歌剧《刘胡兰》。7月,高一、二班毕业,龙中学生首次参加高考。 高考成绩占 全区70间高完中的第46名。1960年2月,王祥励任副校长,黄汉海任副教导主任,与周贻 德、卢品佳等组成新的领导班子。新班子建立后,着手建立严格的 规章制度,把培养教风、学风、纪风放在首位;重视发挥教研组、 班主任、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每周政治 业务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以老带新、鼓励教师函授、进修等各 种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对学生进行端正 学习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教育,做到全校一盘 棋,目标一致,步调统一,齐心协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 年高考名列广西第38位。5月,王祥励副校长被评为自治区教育 先进工作者,并出席自治区文教战线先进代表大会。县共青团工作会议在龙中召开。接着,团广西区委领导同志到校指导工作。年初,县拨款10000元, 玉林地区行署专员邹优宁以龙潭是老 区的名义拨来65000元,合共75000元,筹建龙中教学大楼。后又追 加4000元。请博中何廷章老师设计和绘制大楼图纸。开学后动工兴 建大楼,由卢品佳主任组织施工,挖土、运料、筑墙等任务主要由 学生负责,只用少数工人作技术指导。师生还到博白那林砍伐木料,自砍自运,历尽艰辛。在兴建大楼期间,邹优宁专员同夫人钟崇英女士曾多次到校视察。工程历时一年多,1961年竣工使用。教学大楼全部用石灰、黄泥、河沙三合土夯筑,简朴而雄伟壮观,主楼三层,东西两侧两层,9个教室,4间大宿舍,23间教师住房和办公室,是当时县内学校工程最大的唯一一幢大楼。3月,根据龙潭区委指示,龙中附设小学速师一班,学生30多 人,由李继源任班主任,本校部分教师兼任功课。 5月,县委副书记梁庆轩到校听高三班黄汉海的语文课,听课 后同师生座谈,并指示“语文课要多讲语文知识。”暑期,宾业雄、朱汝林等老师带领部分同学参加博白第一座水电站(绿珠江)建设。 1961年1月周贻德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7月,龙中高考、中考成绩突出:高考占全区120多间高完中的 第13名,化学成绩仅次于玉高,排全区第二名,文科古文排地区第 二名,文理科作文排地区第三名;中考占地区70间中学的第二名。 10月,由玉林地区教育局主持召开的、有区教育厅领导、各地 市教育局长、各重点中学校长和玉林地区高初中领导参加的化学教 学现场会在龙中召开。苏日清老师主讲高中化学研究课,廖家炎老 师主讲初中化学研究课。主讲化学的还有玉林高中李伯铭、石南高 中陈兴旗老师。会上苏老师介绍了“识、熟、用”的教学经验,王 祥励副校长在教风、学风方面介绍了“如何办学”的经验。教风要 求:“真、严、细、实”(认真教学,严格要求,精雕细刻, 刻苦 踏实)。与会者对龙中的办学经验和化学教学经验作了高度的评价。 1962年1月,参加县运动会,高中男蓝、男排均获第一名。 参 加县学术竞赛作文比赛,卜国怀获第二名,廖家强获第三名。获总 分全县第一名。 这年高考取得较好成绩,周琼昌、卢品胜考取武汉大学,中考 名列全地区第三名。 组织师生学习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指示,对师 生进行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教育。 1963年2月,教师学习和贯彻《全日制中学工作暂行条例》。 3月,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 全校开展“学雷锋,做好事,创三好”的活动,促进了学风、纪风的建设。 这年高考有13人考取大专院校。 1964年4月, 龙中男子排球队代表玉林地区到百色参加广西青 少年男子排球比赛,黄汉海任领队,林为忠任教练。荣获第三名。 师生开展学习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把学习王杰与学雷锋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教风、学风、纪 风的建设。 各科举行公开课、观摩课;交流教学经验和班主任经验;指导 学生总结和交流学习经验,推广学生的优良学习方法;严格执行课 程表、进度表、作息时间表;认真抓好后勤工作。工人林日诈等改 建炉灶,增加蒸饭量,保证了师生800多人的热水、开水免费供应。 7月,有30人被录取上大专院校。其中周善丰考取北京大学。 中考名列全县第一。 冬,参加县举行的初中运动会和学科竞赛,初中篮球队获全县第一名;陈中获初中作文竞赛第一名,朱其一获高中作文竞赛第一 名。 1965年7月,高考成绩特别突出,高12、13班, 除个别政审不 合格者外,全部考上大学。考上重点大学的有科技大学的张兴强、 北京政法大学的林为辉、北京大学的林宝贵、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张 九桓和刘敬俊,华南理工学院的盘芝明和林宝剑,武汉大学的卢道 全。中考成绩也很好,除个别同学外都考上高中或中专。 这年空军体检合格的有李彪、刘贵胜、李肇南等三位同学。 10月,自治区在南宁召开高考指导经验交流会,我校代表应邀参加,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得到与会者的好评。公馆中学、山口中学、博白县中学等兄弟学校来校取经。 四、“十年”磨难 ( 1966─1976年) 1966年3月,师生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高潮。 6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全校掀起“大鸣大放、 大字 报、大辩论”,县委派工作组进校;行政领导靠边站。全校停课闹革命。 7月,停止高考、中考。 8月,全校教工集中玉林参加文化大革命学习。王祥励、 郑庆 意被斗,阙之禄被出专栏批判。 9月,周贻德、王祥励、黄汉海、张达西、黄逑贤、苏日清、 晏忠、郑庆意、阙之禄、谢元徽、李毓萁、张仲龄、霍风琴、梁鑫、廖家炎等教师分别被以“走资派”、“叛徒”、“大地主”、“ 大右派”、“国民党要员”、“反动学术权威”、“富农头”等罪名强迫劳动,丧失人身自由。 红卫兵破“四旧”,摧毁文龙书院的画栋雕梁,查抄“黑帮”的家,部分教师被抄走证件、照片、图章、器饰和书籍。部分红卫兵代表到北京。 10月,部分教工和大部分学生参加“大串联”。 1967年2月─3月“复课闹革命”,师生陆续回校。4月,师 生分裂成两派:“龙中革联”和“井冈山兵团”。 11月,博白武斗开始后,龙潭中学的两派各占校舍为据,但没 有发生武斗。 1968年春夏季,龙中干事张达琛被龙潭民兵无辜枪杀。6 月, 龙潭革委会纠察队、民兵数百人荷枪实弹围攻龙中,师生被驱赶到 学生食堂软禁达八个小时之久。纠察队和民兵查抄师生宿舍、教室,受损严重。7月,龙中师生十多人被纠察队押解到张祠审问。 8月,全县中学教工集中学习贯彻中央《七·三布告》, 王克 钰老师被批斗。 工宣队、贫宣队进驻龙中。王克钰被迫害上吊自杀,四名学生 被开除。 高14、15、16班,初54、55、56、57、58、59班学生毕业离校。 9月,龙潭中学革委会成立,张武进任革委会第一副主任, 邹 良荣、李德法(学生)任副主任。 恢复高、初中招生,高中招三个班,初中招四个班。 掀起斗、批、改高潮,教职工16人被游斗或大小会批斗,有的 被打伤。 10月,师生支援社队秋收冬种一个月。教师刘卓云被批斗,受迫害上吊自杀。 1969年1月高17班、初60、61、62、63班毕业离校, 高中招三 个班。 秋季,各公社办高中,在龙中读书的外籍学生回原籍就读。改 完中为高中,初中由各大队办。学制缩短为两年,砍掉史、地、图、音四科。 冬季,开展学军活动,每人自制木枪一支进行军事训练。“武 装”步行到“三堡嶂”军训。 组织部分班级师生到茅坡参加抢建水轮泵站;到南坡参加修建 磨刀石水库。 1970年7月,“文革”后首届高中生毕业。 8月,张武进调离龙中,江朝有、 蓝立中先后调任龙中革委副 主任。 批“智育第一”,宣传黄帅造反精神。 1971年5月,组织师生挖平老教学楼北面山头, 上山打柴烧石 灰,筹建灰砂球场四个。74年下期全部完工使用。 7月,实行开门办学。 9月,“工宣队”领导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11月,师生听传达关于林彪叛国事件的文件。 1972年,江朝有、蓝立中先后调离龙中,朱汝垣任龙中革委会 主任,叶振章任副主任。 9月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龙中举行, 龙中代表队获团体总 分第二名。 10月,拟订学校学习和生活纪律制度。 1973年,掀起学“朝农”、“屯昌”经验,在离校8 公里的羊 耳夹办龙中分校,设两个班。主要任务是开荒种植。每周从校本部 轮流两个班的师生到分校,边上课,边劳动。此外,学校还与附近 生产队实行校队挂钩。龙中被树为县中学学农标兵。 参加县中学化学比赛获第一名。 龙潭圩镇和兴华大队借用乌鸦塘教室办初中班,75年暑期交回。 1974年叶振章调往合浦,朱为坚任校革委会副主任。 3月,师生听“马振扶”事件传达。开始反“回潮”, 接着进 行“批林批孔”、举办教工“儒法斗争史”学习班。 9月,传达中共中央1974年23号文件, 组织学习毛主席军事著 作,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 1975年,部分班级师生继续到羊耳夹分校上课。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全校师生搭茅棚露天住宿,露天上课。 8月,朱汝垣调离龙中,罗国杰任龙中革委会主任。 抓好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恢复和发扬龙中的优良校风。 抓好课堂教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恢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秩 序。 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 师生参加公社组织的吊唁活动及追悼 大会。 10月,参加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庆祝活动。11月,学习毛主席关于批判“四人帮”的指示,批判“四人帮”的反动谬论, 清除“四人帮”的流毒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批判“读书无用论” 和“迟归(务农)不如早归(不读书)”的错误思想。 团总支部组织成立“龙中文艺宣传队”,成功地演出歌剧《园 丁之歌》。先后到胡椒场、西牛水库、白沙、久福等地进行宣传演 出。 五、继往开来 ( 1977─1993年) 1977年下期,撤消羊耳夹分校。 11月,恢复高考制度,组织“文革”后历届毕业生上高考复习 辅导课,准备参加“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重视双基教学,调动 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补缺、补漏”工程建设。12月,组织 学生参加高考。有85人被录取上大学,录取人数居全县首位。程春 雷、蔡锦青、赵杰分别考上重点大学。 1978年初,撤消“龙潭中学革命委员会”,恢复“博白县龙潭中学”。3月,任张达良为龙潭中学副校长。 开始批判“两个估计”,逐步平反冤假错案,调动教师积极性。 团委会组织团员青年学雷锋,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和向团十大献 礼活动。 7月,张达西恢复工作回校上课, 担任高二级重点班语文课和 班主任,兼任语文基组长。 8月,罗国杰调离龙中,庞军任龙中副校长。 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抓好科室办公,落实老师岗位 责任制。科组、教师之间开展“爱护学生,教好功课,以身作则, 努力工作,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的竞赛活动。 整顿纪风、学风,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作出明确规定,学习风气空前浓厚。 10月,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召开新老 师座谈会,公社党委书记叶高志同志到会作了讲话。 这年高考有70人考上大学。其中被录取上重点大学的有周英武 (北京航天大学)、张本(湖北财经学院)、郑华生(北京师范大 学)。 1979年春,党支部、行政组织学习和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精神,学习“四项基本原则”;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法制和纪律教育。 4月,县拨款10000元,学校自筹7000元开始建第一幢教师宿舍(11间平房),1980年10月完工使用。 添置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实验教师一人。 8月,张威任龙中第一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1月,玉林地区化学现场会议再度在龙中召开,苏日清、廖家 炎、张九旭三位老师上研究课,地区教育局领导对龙中化学教学经 验给予高度评价。 党支部继续组织师生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澄清思想认识,拨乱反正,把师生思想统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来。 这年高考有43人被录取上大学,其中重点大学1人。 团委书记谢廷良被评为1979年度县“优秀团干”。 1980年上期,认真总结过去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落实班主 任工作职责;加强科组建设,强调严格按照教学常规,备好课、上 好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作业、考试及学术竞赛等提出具体要求。 8月,恢复招收初中2个班,招收龙潭校区初考高分学生。并抽调部分初中教师任课。 10月,团县委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龙潭召开,会上谢廷良代表龙 中团委作经验介绍。到会代表还观看了校团委组织的“科学晚会”。龙中团委被评为先进团委。 团委书记谢廷良被评为县 “优秀团干部”。 1981年2月学习贯彻“中央关于调整、改革、整顿、 提高”的 方针。学习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反对自由 主义》、《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等文章。以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 工作。 3月,开展“爱生活动周”,听取学生意见, 密切师生关系。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 建立和健全学生考勤制度、好人好事表扬制度,学生请假制度、教职工请假制度、校务会议制度。 4月,试办学生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5月,总结学雷锋经验,开展“五美”教育。 8月,张威副校长调离龙中。 9月,在校学生增至1160人。 为提高领导班子工作能力和业务 水平,领导班子加强了政治和业务学习,重点学习《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谈校长工作经验》。并要求抓教学的主要领导平均每周听 课2节以上。 定每周星期一晚组织教职工进行政治学习。 对学生进行五个方面的教育: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教育;③共产主义道德教育;④劳动 教育;⑤纪律教育。 1982年1月,第一届职代会召开, 中心议题是讨论通过学校规 章制度。 2月, 师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学习贯彻教育部正式颁布的《中学生守则》。 3月,县教局拨款1万元,学校自筹5千元建第二幢教工宿舍 10 间平房。 7月,庞军调离龙中,李奕富任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主管龙中全面工作。 8月,张达良赴北京参加全国勤工俭学工作会议。 高考有40人录取上大中专,其中王运强、周贻文分别考上重 点大学。 9月,党支部组织师生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加深对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认识。在学生中加强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的理 想、道德、纪律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继续学习和推广廉江语文教学经验以及东平初中语文教 改经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倒满堂灌。学习广雅中学认真 落实“双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综合解题能力经验。 建立教师学习室,配置教师每人一块小黑板供教师上课使用。 冬,县教局拨款1万元,开凿一口69.70米深水井,83年开始使 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师生饮用水问题。 1983年3─4月,学习《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不断 改进学习方法;举行“文明礼貌”月总结表彰大会。 在武汉大学工作的校友卢道全回校对学生作学术报告,勉励学 生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掌握技能,报效祖国。 县教局拨款2万元,学校自筹1万元建平顶教学楼一幢。( 9 0 年改为教工套间宿舍) 8月,教工集中县城参加“文革处遗”学习, 成立“处遗”领 导小组。 李奕富调离龙中,张达西任校长,周琛谋任党支书。 高考有36人考上大中专,其中梁岸、李登峰、吴志东分别考上重点大学。 9月, 组织教师学习《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学质量的几 点意见》、《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 向的十项规定》。 推广初中李继成老师“培养和提高学习几何证题能力”的经验;公社教育组组织初中老师在我校举行语文、英语观摩课。 张达西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听了全部老师的课,并将听课情 况向全体老师通报,充分肯定了教学过程的成功验验,指出存在问 题。 取得县体育卫生合格证书。 团委会主办出版《龙中青年》小报。 新建33间学生浴室,基本解决学生排队洗澡的困难。 12月,平反了在“文革”中被打成“三反分子”、“历史反 革命”、“叛徒”的教职工,对受迫害致死的教职工给予昭雪。 学校团委会被评为先进团委会。初中学生卢道永获县教学竞赛 甲等奖。 1984夏,拆除老教学楼砖木结构楼板,全部换上钢筋水泥结构 的楼板,用费超万元。 8月,张达良调离龙中。9月张达西退休。张九耀、王祥启任副 校长。 组织教师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 部分教师家属农转非。 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自觉、自治、自理”的“三自”能力。参加县田径运动会获初中组第三名;高中学生周勇获县化学竞赛甲等奖。 1985年5月16日,举行建校42周年庆祝大会, 校友庞波(庞宝 腾)、余金权等分别讲了话,校友周复昌(广西农学院副教授)作 学术报告。 党支部吸收王祥启等五人入党。 第二届职代会召开,通过“十项规章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 党支部组织师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改革课堂教学,学习推广刘业伦、李国秀的教学经验。贯彻落实体育卫生工作的两个《暂行条例》,坚持“两课”、“两操”、 “一活动”制度。 8月,李时德从合浦调回任副校长,后任校长。 周琛谋调离龙 中。张九耀任党支部书记。 9月,教职工欢度第一届教师节。县教局、公社党委、 政府领 导来校慰问教职工。 10月,继续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努力改善教师生活,调动 教师积极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要求各科组每月出版一期墙报,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开辟第二 课堂。 高中95班学生詹明荣获自治区化学比赛第一试区甲等奖、全区 三等奖。 学校行政、教导处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大力支持教师参加电大、函大等业余进修。 12月,举行第十一届学校田径运动会。 张九耀、林为衍被评为县优秀党员;庞继达同志被评为地区教 育战线劳动模范;张九耀、王祥启、庞继达等老师被评为县先进教 育工作者;语文科获县先进科组乙等奖。 博白县政协主席黄国祥陪同校友广东省政协主席梁威林、广东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温戈到校指导工作。 1986年3月,召开教代会,讨论学校工作计划及各项规章制度。 3月,张达良调任龙中副校长。 10月,新教学大楼动工兴建。1987年11月交付使用。新建教学大楼共四层十九间教室,八间间房,总面积2326.6平方米。总投资 28万元。其中上级拨款10万元,国营白平农场捐资4万元, 松旺、 双旺、大坝、沙陂等乡镇捐资共1.1万元。 这年,获得自治区颁发的体育合格证书,获得县“职工之家合 格证”。王祥启、李继斌老师获玉林地区“五讲四美为人师表”积 极分子奖;颜玉洲老师获自治区工会工作先进个人奖;罗昌明、梁 春兰老师被评为县“五好家庭”。 1987年,李时德调离龙中,张九耀任校长。 1月,教工听传达中央1987年1号文件精神,师生开展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学习活动。 2月,全体党员听传达中央2、3、4号文件精神。 建立和试行教学工作的“量化”管理制度,计量评定学生操行。继续实施和完善《学校十项暂行规定(试行草案)》、《龙中十项制度》、《龙中十项纪律》、《工作定额奖励制度》、《清洁卫生 检查制度》。 9月,成立45周年校庆筹委会。 10月,荣获县教育成果一等奖;化学科被评为县先进科组。 11月,校友张九桓(出使泰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回校向师生 作报告。 12月,成立校办工厂领导班子,委任厂长、副厂长。教师职称 评议结束。学校工会荣获县“优秀教工之家奖”,工会主席颜玉洲 获县“优秀职工之友”奖;张达良、张九耀被评为县“优秀党员”。学校荣获教育成果一等奖;学校文艺宣传队参加县中学生文艺调演获组织奖,优秀节目奖;团委会被评为地区先进团委,化学科被评为先进科组。学生宣宏获县化学竞赛高中组甲等奖,李书仕、周勇青获高二级化学竞赛甲等奖。 1988年5月举行龙潭中学建校四十五周年庆祝大会。 前来参加 庆祝活动的有博白县委书记阙之宝、县长张九先、副县长余金权、政协主席沈维洲等领导同志。参加校庆活动的各地校友代表共 300多人。庆祝大会由张达良同志主持,校长张九耀作《龙潭中学简况》报告。校庆期间收到各单位、校友及社会贤达捐款14000多元。 南宁校友赠电影机一部、柳州校友赠彩电一部,桂林、广东、玉林及其他各地校友赠送物品一批。校庆前夕,梁威林同志为龙潭中学题写校名。 9月─12月, 党支部继续组织师生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精神, 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强调教师严格按 教学常规教学,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张九旭、庄启俊老师获县教改先进教师奖,张九旭撰写教学论 文《对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和分析》获县一等奖。 1989年3月,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工会主席、科组长、政治教师、班主任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德育教学大纲》。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 4月,开展新教师“汇报课”活动。 5月,举行“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纪念活动。 同月,报教育局批准成立政教处。 6月,梁朝京老师撰写的论文《谈谈求异思维的培养》在湖北 大学《中学语文》发表。 8月,张九耀、王祥启调离龙中。廖兴廉任副校长, 张达良任 党支部书记。廖兴廉副校长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团委书记 庞继达被评为“全国青年思想教育先进工作者”,张九旭、黄世兴 被评为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 11月,梁朝京老师撰写的论文《如何确定朗读中的停顿与重音》在江西师大《读写月报》发表。 1990年8月,廖兴廉任校长,颜玉洲任副校长。 学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制订德育量化管理细则,狠抓学风、纪风。开展“一五”普法教育,被评为“一五”普法先进单位。 10月,第四届教代会召开。 12月,高中116 班钟辉同学参加全国数学比赛荣获国家级丙等奖。学校荣获县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语文、英语、政治、地理、 历史、数学、化学、生物等科组获县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语文、 英语获一等奖。黄宗豪老师的教学论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获县 一等奖,周保谋老师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化学辅导员。 建好北面围墙和北校门,动工兴建高级教师住宅楼,破土扩建 大运动场。 8月,文科复习班高考成绩显著,录取率为50%。 12月,高中116 班梁辉龙同学参加广西化学奥林匹克赛荣获一 等奖。 1991年3月─5月,梁朝京老师撰写的论文《语段导读三则》、《思维流向例释(一)》、《立论思维的拓展》先后在《语文教学 论坛》、《中学文科》发表。 1992年8月,廖兴廉调离龙中,颜玉洲任校长, 周联谋任副校 长。 学校党支部和行政注重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建设,分别召开 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加强群众组织建设,调动师生员工教书 育人的积极性,发挥当家作主的作用。同时把教学工作摆在主要地 位,重点抓“三考”(即高考、中考、会考),加强校风建设,制 定校训:“承先启后,任重道远”;校风:“尊师爱生,团结进取”;教风:“管教管导,为人师表”;学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制订了《教职工工作补贴原则》、《教职工奖惩原则》,以及《财会管理制度的补充规定》。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9月,开始筹备建校五十周年庆祝活动。成立校庆筹委会,并决定将九三年五月十六日的庆祝大会提前到五月一日召开。县分管教育的余金权副县长对五十周年校庆活动作了重要提示。 10月至12月,张达良支书、周联谋副校长等先后到南宁、 桂林、柳州、玉林、北海、博白等地,联系各地校友,征求举办五 十周年校庆活动的意见。为搞好校庆活动各地校友会、校友纷纷出 谋献策。 12月,张平老县长、林时老校长专程到校指示要认真编写好《龙潭中学校史》。 龙中第一幢三房两厅的教师高级住宅楼竣工,并交付使用。24 户教师喜住新楼。 这年高考数学、化学、政治、语文、物理、历史等学科获县教 学成果奖。 梁朝京老师主编的《高中语文语段导读》、《文言文自读津梁》分别在辽宁出版社和沈阳白山出版社出版。刘美存老师编著的《写议论文材料精编与运用》在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1993年1月,安装使用无塔供水器。3月,向各地校友发出校庆 请柬。4月,陆续收到各地校友寄回的“校友简况”及礼物。 召开校庆动员大会,请张达西老校长作动员报告。会后,师生 总动员,狠抓纪风、学风,做好工作迎接校庆。 灯光球场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400 M半圈式跑道的运动场工 程基本完成。龙潭镇党委、政府组织镇初中师生、糖厂干部职工及 本校全体师生修好学校至龙潭街校道。 学校领导努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学校勤工俭学推向市场,开发勤工俭学项目。 5月1日上午,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内操场隆重举行。参加 庆祝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校友、师生共1000多人。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各级领导、各地校友代表和嘉宾有:广东的温戈、庞震、邹颖 文、周华昌,南宁的温科英、刘明荣、周复昌、卜国球、陈达理、 张兴强、陈名晋、戴宗华、李玉林,柳州的雷光龙、张重友、刘章 光、陈强棠,桂林的龙有玉、李险峰,四川的颜玉澄,玉林的范豪 光、沈维球,博白的黄道伟、余金权、朱明、沈强、沈维洲、凌世 耀、李书成、林国液、林时、廖家强、张九耀、庞军、张达西、张 达良、颜玉洲等、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校友烈士的遗属黄幼波、 黄烈棣。 参加庆祝大会的还有学校服务范围的松旺、双旺、沙陂、大坝、龙潭等五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大会由张达良支书主持,颜玉洲校长代表学校作工作汇报。县委书记黄道伟代表县党委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各地校友代表:温戈、庞震、刘明荣、林时、颜玉澄、范豪光、龙有玉等同志先后在大会作了发言。下午,部分校友在接待室举行座谈会,对办好龙中、办好教育,振兴博白经济出谋献策。 庆祝大会收到各单位、社会各界人士、校友赞助现金14.5万多 元(含本校教职工捐款),赠物价值约5万多元。其中,南宁校友捐 款20209元,桂林校友捐款1628元,柳州校友捐款230元、赠电脑打 印机一部价值17000多元,梧州校友捐款 2310 元, 玉林校友捐款 8497.88元,北海校友捐款1050元,合浦校友捐款1630元, 博白校 友捐款17008元;罗世营、 陈科凤校友夫妇赠中英文打印机一台, 价值2万多元。还有镜屏、书画一大批。 龙潭中学创办至今已50年了,到1993年5月,共招收初中91 个 班,初中复习班2个班;高中133个班,高中复习班32个班。总共招 生一万多人。毕业学生分布全国各地,有的还担任着重要的领导职 务。莘莘学子在社会各条战线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出重大贡献。校园照片(25张)
浏览
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