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丹城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15 05:05

丹城中学创办于1981年,原校址设丹城东门,占地面积17.62亩.首届招初高中8个班:96年学校布局调整为纯初中。现有26个教学班,学生1050人,教职员工127人,中学高级教师22人,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15人,市名师1人,市骨干2人,教坛新秀38人。2004年9月迁入新校区,占地面积4731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801平方米。新校区坐落于象山县县城中心,东连高教园区,西接人民广场,南临殷夫公园,北靠象山港大道。学校以美丽幽静的环境和先进现代的设施而享有“花园学校”美誉。象山县丹城中学创建于1981年9月,原校址设丹城东门,占地面积17.62亩.首届仅招初高中8个班(高一2班,初一6班),有学生448人,教职工25名。校长周义华。后来学校规模扩大,1983年增至22班,学生1210人,1984年秋达24班,学生1330人,校长周定谟。1985年开始增设高中职业班1班,1986年全校已拥有初中12班,高中5班,职业高中班3班,学生1155人,校长周文魁,为全县发展较快的一所完全中学。1991年,初中12班,高中增至12班,学生1442人,教职工104人,校长钱星常。1996年学校布局调整,变成了纯初中,共20班,有学生1317人,教职工80名,专任教师57名。2003年有24个班级,共有学生1396人,教职工99名。校长钱英承。投资3680万元的丹城中学迁建工程,占地面积81.2亩,建筑面积17000m2,2003年11月25日开工,2004年9月已交付使用。学校现有30个班级,学生1681人。拥有4幢教学大楼,建有5个现代化教学实验室、2个计算机房,2个语音教室,1个电子备课室,16个多媒体教室,36个教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课件点播系统。运动场地装备有塑胶跑道,可同时容纳6个班级上体育课。另外劳技室、图书室、餐厅、宿舍等一应俱全,是一所现代化教学设备武装的学校。教职工121名,专任教师98名,其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9人,中级技术职称的69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63人,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4.29%。丹城中学多次被评为县、市级先进集体。1995年被县委县府授予“象山县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1年被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连续几年来,丹城中学中考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居全县同类学校首位,并且每年都有多位应届毕业生被镇海中学、效实中学等省级重点中学录取。学生在全国、省、市、县各类竞赛获奖的名次及人数也名列前茅。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声誉。丹城中学全体教职员工牢记“学校无小事,件件是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严谨博学、务实创新、培优促特、争创一流”的办学宗旨,学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为动力,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创造出更优秀的成绩,迎接新的挑战。领导班子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教研计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的原则,继续发扬求真、务实、负责、尽职的工作作风,以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为主线,创优管理,完善机制,从而实现学校教育规范、和谐、快速、科学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安心于教育,服务于学生的责任意识。2、以特色打造品牌,以文化提高品味,以师资促发展的意识。1、继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2、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一课四研为载体,努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3、进一步探索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4、扎实做好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的制订和分年度发展性项目的实施。5、以活动为载体,以四节为平台,使德育教育主题化、活动化,更富有实效性。6、进一步完善学校后勤管理机制,积极争取室内体艺馆建设工程立项。1、100%的师生基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2、师生违法犯罪率为0。3、初三中考总体成绩保持在县前5名,后20%比例控制在10%以内。4、学生巩固率、升学率100%。5、积极开发1至2本校本课程,第三轮全员研教、校本研训参与率100%。6、体艺2+1参与率100%,学生国家体质健康率90%以上,社团学生参与率80%以上,学生实验开出率95%以上。7、学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率0,安全隐患整理率100%,安全教育开课率100%,安全演练率100%。8、年度教育、教学安全等各类督导评估考核保持优秀。1、根据《象山县学校教育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广泛发动教师,认真制定《丹城中学三年发展规划》,确定学校三年发展性项目的年度实施细则和自我评估体系。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支过硬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不断发展,凝聚教师人心,争创一流学校的关键,每一位班子成员都要明确责任目标,起好表率和带头作用。3、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2012学年我校将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钦佩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4、继续做好校园文化年度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度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性作用,以展现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主体,以建设优良校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和谐、文明、规范的校园氛围为抓手,突出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逐步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化风尚,以此促进师生的健康发展,实现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总体目标。5、继续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校的管理思路,继续探索以德治校,以情聚人的管理方式,继续营造情感与制度,激励与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工会要建设好教师活动室。多组织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有益于教师团队合作的各项文体活动。工会要继续关心退休、困难教师的生活和健康。1、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学科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探索班主任与课任教师的德育合作方式,加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研究,发挥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两大功能。进一步发挥家校联动作用,进一步健全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培训并壮大德育工作队伍。2、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努力拓宽育人渠道。如:开展“秉承传统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校园读书活动,唱响红歌、演讲比赛、校园广播等,为师生搭建了解、学习、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平台。开展“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以丹城中学学生一日常规为抓手,通过检查、考核、评比、反馈等方式,使学生时时关注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培养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质量”为主题的人格教育,通过法制讲座、消防演练、知识竞赛、安全温馨提示等让学生体悟人生、品味生命的珍贵,开展“健康的心理、火红的青春”为主题的青春心理健康教育展示活动等。3、以四节为平台,以社团为载体,积极开展以“陶冶艺术情操,展现学生特长”的各类体艺活动。社团活动必须要定时间、定教师、定场地、有组织管理。要做实做好体艺2+1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4、规范学生体检档案。积极做好学生体检后的分析和跟踪,健全和完善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和预警机构,切实搞好各类流行性疾病的防控工作,降低学生的近视新发病率。1、深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实国家德育课程,严格执行课程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减负增效的措施和方法,确保音、美、体、计算机、综合、校本课程等开课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开发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2、抓常规落实,教学常规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全体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教学常规,教务处应经常性地组织小型多样,有针对性的常规检查,并及时地将检查结果公开。督促好出现问题的整改,并要在业务考核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加强年级组和学科组的质量调研和分析,在组织质量调研后,必须召开相关教师、年级组长、分管领导参加的质量分析会,集体分析、排查,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3、继续推进“一课四研”全员研教教学模式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转型,促进高效课堂的逐步实现。4、坚持以校为本,组织开展新知识、新技能、新手段的培训。认真落实省培计划,组织好新课程的培训工作,创造条件为全体教师提供必要的外出培训学习机会。5、必须认真落实后20%学生的帮教工作。学困生的转化仍是2012学年教学的重点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教师必须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6、继续抓好省市县课题的申报工作。高质量完成到期县市立项课题的结题报告,积极要求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选择课题或撰写教学论文和心得感悟。1、要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建立层层分解的责任机制。后勤工作必须要重点工作重点抓,常规工作规范抓,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的推进。2、着力推行“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问题要纠偏,结果要兑现”的目标管理策略,建立完善学校工作目标,了解、监控和考核奖惩机制,突出责任意识,提升落实意识,强化质量意识。3、更加规范地落实安全日志管理制度,扎实做好安全教育进课堂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防范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认真组织好开学安全教育和每学年至少一次的紧急疏散演练,有效提升学校处理突出事件的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制度和各项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工作档案建设。学校荣誉省示范初中示范家长学校校长寄语校长现代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被教育的对象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小家庭,而是过早的融于大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拓宽,对比和分析能力在不断增长,价值取向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教育不再是灌输而引导,教育不再是说教启发,教育不再是模式是塑造。作为教育者要站在明天的角度看今天,教育不能再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