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实验小学

联合创作 · 2023-10-10 08:30

优秀的实小团队灵动的实小校园自办学以来,学校以“打造灵动的校园”为目标,规范师德,扎实开展有效课堂的研究;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以“为成功人生铺路,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目标,以实现“创品牌学校”为办学方向,把每个孩子作为可以开发的宝藏,力求实现“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总体目标,努力把学校建成学生“求知的学园,活动的乐园,生活的花园,温馨的家园”的灵动校园。践行的幸福德育学校建立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学科渗透与活动有机整合,构建了“幸福德育”,在快乐活动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完善品行。扎实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学校完成市级立项课题研究 7项, 引导教师通过参加课题研究来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一批师德高尚、教育技能过硬的教师正在茁壮成长。半日教研:学校坚持将课堂作为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倡导“以教助研、以研促教、聚焦课堂”,特定每学科半日教研日,强化了常规教研管理。通过教材教法、学科知识的学习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七色花”学生评价:努力探索适应课改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符合学生的个性创设了“七色花”学生评价,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获得学习的快乐。校本课程:学校积极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充分利用好每节课的40分钟时间,开发了围棋、书法等校本课程。浓浓的书香校园学校开发了书香校园,就如一首创业诗,打通了师生阅读的通道;犹如一首进行曲,演奏着师生悦读的篇章;校园处处飘逸书香。愉悦的特色活动社团活动:开设了书法、篮球等多个社团,让更多有特长发展需要的孩子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天地。快乐课间:阳光体育快乐大课间活动是学校的活力窗口,确保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学校文化发展的内涵还尚待提高,精致化、特色化办学目标有待进一步挖潜。2. 师资队伍发展虽然较为稳定,对省市级名师的培养力度不够。3. 灵动课堂建构没有形成传统,常规化不高。4.幸福德育的养成工作的落实不够,书香校园建设力度不大,课题研究群体活动欠佳,学生评价实施不够扎实,社团活动覆盖面窄,学生活动系统性较差。学校面临的挑战1.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虽然已认识到了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但并没有从本质上把握学校品牌的内涵,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没有制订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切实可行又有一定高度的品牌建设规划。2.学校教师年龄结构集中化严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出现高原现象和学校层次性工作开展的一定难度。3.技能课教学教师偏缺,制约了学校的特色发展。4.经费等条件不足制约了学校品牌发展。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开创“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名师兴校”的办学理念,按照“管理力求人本化、德育关注个性化、教学追求高效化、科研倡导全员化、队伍建设优质化、环境体现人文化、办学力争特色化”的总体框架,秉承“明德、博学、善思、敢为 ”的校训,把学校办成“以科研为先导、以书香为依托的幸福校园”,倡导“酷爱读书,崇尚文明,勇于探索,追求健美”的学风,将学生培养成会乐学尚德、懂自主探索、讲文明诚信、善学习积累、乐思辨创新、勤强身健体的阳光学子,最终实现“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会进步”的办学宗旨。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促使学校科学发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精神。以国家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二五规划”为契机,把握机遇,适度超前规划,促使学校跨越发展。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使学校健康发展。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手段,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促使学校内涵发展。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促使学校特色发展。积极探索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提高办学效益,提升办学品位,建设优质教育的特色学校。学校发展目标定位总体目标县实验小学发展的目标定位:“目标引领,内涵蕴育,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在人文修养方面有较大提升,3年成为杭州市内知名、有一定影响的示范性和实验性的名校。学生发展目标:关爱一切学生的发展和关注学生一切的发展,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着力培养灵动可爱,身心健康,品行高尚,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富有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能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需要的幸福人。教师发展目标:着力建设“求真、务实、勤奋、创新”的育人氛围,形成“敬业、善导、合作、创新”的教风,具有“勤于反思、互动合作、多元个性”的作风,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教育理念新、文化素养高、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整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发展目标:建立并不断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努力形成现代学校管理新模式。增强德育目标意识,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努力凸现学校德育特色。完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积极争取上级的关心和支持,绿化、美化、优化校园。办学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成为“杭州领先、省内知名”的品牌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锐意进取,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性学校;模范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探求新时期办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成为辐射改革成果,输出办学经验的示范学校。培养目标——实验小学的教育是指向“幸福童心”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主体性和社会化的发展教育;是努力践行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学校通过有组织的认知过程与环境影响,养成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文明行为规范的现代教育。学校通过这样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智能和人格和谐发展,使实验小学的学子具有:灵动的才智+健全的人格。分阶段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有力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切实加大教师群体和名师培养力度,不断挖掘学校特色,深入实施有效课堂和幸福德育,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学校成为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上和谐、持续发展的市级知名特色学校。坚持“面向特色学校、面向教师发展、面向课堂教学”和“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发展方向,坚持“在和谐中求发展、在扎实中求实效、在求实效的基础上创特色”和“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提炼,在提炼中拓展,在拓展中前行,在前行中寻求突破”的学校发展工作目标,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持续推进学校教育创新。品牌突围——突破常规的发展,建构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理想坐标。品牌推进——对推进的层面对特色工作进行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制度设计与实施。品牌锻造——锻造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范式。校园活动智慧书屋提高校园文化的艺术品位和个性风格从普通到优秀的实践范式,不断提高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水平。每月一节努力创建多元的校园文化,设计每月一节:1月采蜜节;3月美德节;4月读书节;5月艺术节;6月儿童节,7、8月实践节;9月科技节;10月体育节;11月英语节;12月智慧节。特色工程打造体育、艺术、科技教育齐头并进的办学特色,争创特色学校让特色成为学校最好的品牌。快乐社团扩大社团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展特长,发展兴趣。课题研究依托课题研究,建设成具有本校特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科研网络体系和课题群系,打响具有本校特色的科研品牌。主题推进教研以纵向携带式开展主题推进教研,通过“三课三活动”,探索激发师生自主学习动机的途径、手段、方法。实小论坛以小学课程改革实施为依托,反思课堂教学,总结实践经验,通过论坛,进行共享,加快自身专业成长。半日教研以“高效课堂”的深化研究为动力,落实教学常规要求,每位教师在学科半日教研活动中进行常规教研,在磨课中成长。校本课程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学的创新发展,以校本教材保持教学质量的螺旋式循环上升。基本策略牢固树立“静下心来”的工作理念深入持久地推进师德建设工程,引导教职工把主要精力集中投入到教育事业上,真正做到静下心来办学校、静下心来教书育人。排除各种干扰,老老实实按教育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踏踏实实提高育人质量。全面贯彻落实“八个一”的工作要求把确保师生安全与健康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把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把加强干部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把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把规范办学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把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抓手;把优化物力资源配置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把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强化教育质量意识,促进学校发展坚持把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质、健美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把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坚持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一次艺术节、一次书画展和一次科技节活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扎实推进体育艺术和科技活动的开展。促进学校“规范+特色”发展、学生“合格+特长”发展。推行“四个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建立科学的质量目标管理体系,通过实施长远目标和年度目标,推行目标管理;强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推行制度管理;加强学校工会组织建设,组建重大事项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推行民主管理;注重细节管理,追求管理的实效,推行精细化管理。落实“五大措施”,提高育人质量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德育实践为重要载体,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优化教学管理为着眼点,以高效课堂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建设校本教研制度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以特色学校的创建为着眼点,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以提升教育服务品位为增长点,以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优化育人环境为保障,提高育人质量。学校管理特色项目科学管理机制创建。具体目标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激发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年争创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学校,积极创建省市级的荣誉称号。加强目标管理,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管理强调民主意识、开放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反馈,形成有利于教师、学生自主发展的氛围。加大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力度,加强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依法治校的力度,建立适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各项保障机制。秉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传统,沿着“保平安、抓质量、创特色”的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办学成功”。具体措施加强班子队伍建设:领导班子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工作主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学科指导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形成合力。实行三级网络管理:指挥层面由校长决策,管理层面由教导处、政教处(大队部)、教科室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措施做相应管理,操作层面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具体实施。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办学章程、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师工作职责的有关规定,加大依法治校力度,校务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人事、经费、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等保障机制,党支部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充分发挥学校各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学校管理按上级主管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做到教学行为规范化、财务管理规范化、财产管理制度化、收费管理政策化、校务管理公开化。德育工作具体目标在开展“幸福德育”的前提下,通过“实小校园“养成教育”工程”帮助学生初步具有“五爱”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品德,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文明守纪、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立、自强、团结协作、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意志品格、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强化对教师群体的师德教育和对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在管理上强调科学性、艺术性、感情联系三举并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德育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测评力度,同时不断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引领作用,促使师生行为规范的不断提升。具体措施1.加强常规教育,培养文明学生(1)深化爱国主义传统教育。通过主题班队会、参观展览、观看影视、读书征文、演唱革命歌曲等途径,结合重大纪念日、节日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集体、爱家乡、孝敬长辈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狠抓养成教育。实施实小校园“养成教育”工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细化,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有意识地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环境卫生的维护和分工要进一步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位,让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使校园真正成为育人的土壤。推行领导班子值周、红领巾礼仪岗、每周评选流动红旗制度,重点对各班的“五项”常规:“文明礼仪、勤学习、守纪律、两操、安全秩序”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周进行总结,评出“流动红旗”。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小使者”主题教育活动,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日常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1)班级环境美化。班级环境要做到美化、育人化,充分发挥班级中队角、黑板报的育人功能。开展班级黑板报评比,创设“洁、齐、美”的环境。倡导全员参与,突出人文关怀。体现学校特色,班级特色。(2)少先队组织机构制度化。在少先队的各部组织中,建立各部工作制度,各成员严格遵守本部制度,更好地完成职责,体现少先队的风采。(3)宣传栏、广播站节目多样化。宣传栏每周换一次主题,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四播放,各个板块安排合理,使之成为学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3.开设心理咨询课程,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教师,进行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帮助学生增强认识自我,调控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4.强化“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要积极开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推广、交流成功的教育经验,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校外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补充和扩展,要充分发挥各活动站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学校要充分发挥社区知名人士、家长助教团的作用,经常聘请他们来校讲座,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学工作特色项目“四个载体+三项行动”高效课堂具体目标转变观念,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倡导有效性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语文课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大量阅读的兴趣,从而使之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数学课着力培养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同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能通过授课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科学课注重培养学生爱科学、探索奥秘的兴趣,并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想问题,树立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良好素养,同时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使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卫生和劳动习惯。英语课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地方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强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科学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美术课注重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一些专项发展、有潜力的学生。音乐课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校本课程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美,培养阅读诗词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具体措施1.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搭建平台,创造竞争机制,把教师的精力引导到如何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强化过程管理,注重精细化管理。2.遵循教学规律、原则,运用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方法、手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3.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因人而异,多把尺子衡量不同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4.开展“三课(常规课、示范课、研究课)三活动(优质课竞赛、半日教研、月教学反思)”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成长、健康成长、共同成长。5.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真正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6.抓实教研工作,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科研特色项目主题推进教研。具体目标建立高效、创新、全员的教科研管理体制,开展对省级课题的成果反思、推广工作,扎实进行省市级课题的研究争取杭州市、浙江省科研成果奖1-2项,力争在杭州市教科研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争创杭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1.积极探索,为形成有鲜明学校特色的教育研究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围绕整体优化、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从我校已有的发展基础出发,走自己有特色的教育科研之路。2.改善教育研究的软硬件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建成学校校园网及电子资料库,电子阅览室,建成教师阅读吧。办好学校网站和实小论坛。3.提升教育科研课题的层次,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深化教师教学策略培养课题研究,力争课题在省市级获奖,每年完成一辑课题研究成果专集。4.加强对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建立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制度,把成果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5.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科研队伍,培养一批教育科研骨干,以此带动全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科研,提高科研素养。培养和表彰一批教育科研名师和先进个人。具体措施以优质发展为方向,提升教科研运作水平;以教育创新为手段,提升教科研竞争水平;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教科研引领水平;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升教科研实践水平;以专业指导为重点,提升教科研服务水平;以教师培养为关键,提升教科研动力水平;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提升教科研效能水平;以制度规范为保证,提升教科研管理水平。1.优化科研机制。基于“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这样的理念,积极推行“导、研、评协同促进”和“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科研机制,使学校教科研工作运行更为有序。发挥教科研项目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整合教研、科研力量,强化教研活动专题化、课题化,强化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机制。2.落实科研服务。制定教师教科研培训计划和内容,进行较规范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加强教研活动,促进教学优化,改进教学方法,形成研究的气氛。3.加强学习反思。鼓励教师不断自我充电、自我加压、自我提高,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撰写经验总结或论文,力争获奖或发表。要经常结合课题研究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示范、观摩、评价反馈,把研究落实到教学中去。4.扩大科研参与。进一步整理、修改学校科研管理制度,规范课题研究各环节的工作,搭设科研舞台,鼓励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5.开展科研指导。聘请专家指导科研工作,组织落实课题研究人员、地点、时间、经费,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确保各级课题较高质量地结题。6.加强课题管理。以学校主攻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每学期完成课题研究课,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定期进行小结。通过课题研究,全面带动教育科研工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兴教”、“兴校”、“兴师”的助推器。7.硬化科研队伍。加强对教科研骨干和广大教师的教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素质,激发教师教科研的内驱力。通过有效载体开展科研思想和科研方法的学习和普及,使教师在常态的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几种常规的教育研究方法;积极引导校长、科研骨干教师从事教科研活动,发挥引领作用;开展现代教科研方法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对课题负责人进行教科研能力培训;加强学校青年教师科研力量的发现与指导。重点开展以校本为主的培训,采用专题讲座、沙龙式研讨、课堂教学观摩、成果交流等方式,使不同层次的教师的科研能力均得到提高,促使教师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8.活化科研方式。创新是教育科研的生命。教育科研要立足于基层,积极创新教育科研的培训方式、创新课题研究方式,才能有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让教育科研真正行走在课堂。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科研价值观。从为课题研究而研究,为屈从于外部评价或外部影响力而搞科研,转向以学校发展为本多元整合的教科研。通过教科研的校本化运作,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推动教育实践的创新,同时引导教师参与教科研,提高科研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其次,转变教科研思维方式。要从单一的实证研究的方式,转向含实证方式在内的多元研究方式,更多地采用以实践为中心的人文解释主义的研究思维方式。第三,转变教科研活动方式、方法。从传统单一的教育实验研究、经验总结研究,转向校本行动研究,如案例研究、实地研究。第四,转变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从单一的写研究报告的表达方式,转向针对教育情景的多种表达方式,如教育日记、教育案例、教育叙事、调查报告等。9.走进课堂做研究。进一步引导教师紧扣“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这一主题,逐渐学会从教育管理、绩效评价、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整体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即牢固树立“决胜课堂”意识又不囿于课堂教学本身;关注草根研究,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一些微型问题的研究,以日常教学为研究载体,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分析,同时又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概括、提炼,撰写课例,推动教科研活动进课堂的实践;以“课题引领”、“群体协作”、“名师带动”等方式,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10.实施成果推广。利用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实践,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并逐步向外推广。师资队伍特色项目名师团队。具体目标通过名师引领,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发挥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形成校级骨干教师群体;要求教师向高层次学历发展;培养小中高教师达10人;培养省市名师、杭州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淳安县教坛新秀若干名。1.教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及有关配套法规,根据学校实际,逐步形成体现我校教育特点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框架,使教师的任用考核、培养培训等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2.教师队伍规模适度扩大。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精神,积极调整充实学校教师队伍,扩大学校教育教学规模,使教师队伍的数量满足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3.教师队伍结构努力改善。经过三年的苦心砥砺,使学校拥有一支学历、能力等各方面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4.教师队伍建设特色明显。全面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鼓励支持教师从事学历进修,提高学历进修为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开展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比活动,建设和发展一支我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大力宣传名师,骨干教师的事迹,提升学校形象工程;组织课题攻关,逐步形成教育实践、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的合力,提升学校教学研究层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参与培训与教师职务聘任、续聘挂钩的制度,强化评优激励机制,对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强教师自主发展、自我提高的内驱力。5.教师队伍信息技术培训不断加强。加大计算机培训力度,力争全体专任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00%的教师能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6.教师师德水平进一步提高。党员教师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成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具体措施1.建立“教师成长吧”。坚持“立足校本、讲求实效、按需施教”的原则,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培训目标,努力构筑以“享受读书幸福、提升生命质量”为核心理念的读书工程,落实读书工程的具体方案,采取“营造学习氛围、提供交流平台、品味大师读书”等措施,使教师感受校园生活的精彩,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2.制定好校本研修计划,充分发掘各种教育资源,通过专题报告、专题教研、互动式协作、教师技能培训、网络研修等形式,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行为能力,完成新教改态势下的教师培训任务。争取出系列化的校本教材。3.进一步深化用人机制改革。使学校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能力等各方面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大力培养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建构名师团队。在名师的指导下,每位教师制订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校竭力为各个年龄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岗位成才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机会。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师德表率作用、业务辐射作用,签订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协议并予以实施,通过传、帮、带、联合研究、岗位实践等方法,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5.引导教师开展过“五关”活动。合格教师要过好“思想品德关、教学技能关、教材教法关、教育管理关、教育科研关”。6.完善教育教学奖励办法。坚持把教育教学成果列入“两评(职称、先进)一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之中,注重导向引导,鼓励脱颖而出,形成对优秀教研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系列管理机制。校园建设特色项目智慧书屋。具体目标1.“锦上添花”后期工程建设。及时添置和维护教育教学设施,形成具有标志性和凝聚力的校园中心,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优化育人环境,让校园充满活力,给师生以舒适、健康、自然、艺术的享受。2.“智慧书屋”创设。达到“校园要有书香味、教师要有文化味、学生要有文明味”的要求。3.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根据校园特有的教育功能,给师生创设幸福愉悦的工作、学习环境,让校园文化体现教育的现实意义。4.“五个校园”建设。具体措施1.注重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布局和装饰力求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创造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形成具有标志性和凝聚力的校园中心,努力创建多元的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的艺术品位和个性风格。2.加大投入,尽力完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设施标准化建设。3.加快校园文化的后期完善建设工作。4.“健康校园”建设。加大力度进行健康教育。5.“平安校园”建设。每日进行校园安全检查,进行每天5分钟安全教育,让安全意识植入每位师生的心中。6.“绿色校园”建设。进一步重视校园绿化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校园,逐步把校园打造成为陶冶学生的“绿苑”。创“省绿色学校”。7.“人文校园”建设。学校概况、校园文化、办学经历、学科建设、成功理念、特色展示、师生成就进行展示。8.“数字校园”建设。加快班班通网络建设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具体实施步骤第一步,优先发展①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整体形象。②巩固和发展县级“平安校园”成果,创办“数字校园”。③加强教室文化、走廊文化、橱窗文化的建设,达到规范化的要求。④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推行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精细化管理。⑤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品德示范力、情感亲和力、学识影响力、工作推动力。⑥强化常规督导,提高“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执行力度,提高教育质量。⑦学生个性特长艺术修养得到发展。第二步,全面发展①完成学校的布局调整,实现特色资源整合。②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达到标准化建设。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教师素养,实施“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战略,打造学科配套、结构合理的队伍。④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分步实施,使学校成为生活、学习、工作的家园。⑤分步实施,逐项落实教育质量目标体系的指标。⑥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指导、有效学习的达标程度。⑦全面实施课程计划,促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同步发展。第三步,特色发展①加强教师队伍特色建设,打造品牌教师(文章获奖发表、赛课获奖、指导学生参赛获奖)。②创办“人文校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和档次,使学校成为师生的乐园,提升书香校园。③教育质量、教科研水平、办学水平达到县内小学前列。④学生艺术修养较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⑤收集整理和发掘校本文化资源,出版校本教材,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⑥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服务等方面形成特色,创造实验小学教育品牌。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系统主要内容组织保障(学校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保障);队伍保障(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的保障);学校条件的保障(学校的硬件建设的保障);制度保障(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的保障)。分类介绍1.强化意识: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职工,人人都要明确学校的三年发展目标,个个都要有为达成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意识。2.保证财力:多方面筹措资金,切实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应有的经费保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3.明确责任:从校长到教职员工都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各司其责,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分工协作。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学校和个人的目标实施进展,对实施情况良好的教师及时进行表扬或奖励,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5.提供机会:尽量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为教师搭建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并根据情况提供适当的培训费用。6.加强监督:发挥学校党支部和工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利用教代会等途径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吸收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7. 重视宣传: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对学校发展与品牌建设的认识和思考通过学校多年来的发展和品牌创建,对学校品牌建设的认识和理解也在逐步深化。一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教育规律,违背教育规律,要把科学办学和遵循教育规律培养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要立足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是学校特色品牌的基本要素,教学质量是学校特色品牌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并及时输送到各个就业岗位是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的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就是学校的品牌。所以,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必须首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教育培养的目标、方法、内容、机制、措施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行优化规范,形成先进稳定的教育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合格的人才。三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要着力关注教师和校长的成长。学校文化品牌离不开品牌校长和品牌教师。一所学校首先要有一位办学理念先进、文化底蕴深厚、有威望、有思想、懂经营、善管理,或者德高望重、或者年轻有为的校长。赢得教师才能赢得21世纪的教育,建设一支具有优良师德、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个体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参与。现代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学校品牌建设必须敞开门打造。教育在积极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也必须广泛地吸引社会的参与。学校特色品牌打造的方向、目标和阶段性进展应该及时与社区、学生家长等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当学生家长和社区把学校当作可托付的朋友时,学校品牌才会越来越牢固。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