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学校

联合创作 · 2023-09-23 05:33

基本内容是年至民国26年,每年招收两年制新生1班。分校辟有农场、工场,师生共同种植粮菜、饲养鸡兔蜜蜂、自制生活、教学用具;创建义务教育区,开办义务小学五六所,吸收贫苦农民子女免费入学;向周围农民宣传卫生防疫知识,教师既教又耕,学生既读又耕,勤俭成风。民国16年,易名上海中学乡村师范部。民国17年,改招四年制新生。民国21年6月,改为江苏省立黄渡乡村师范学校。民国26年,日军入侵,校舍被毁,学校移地无锡、镇江后解散,部分师生撤至安徽、江酉,参加抗战。民国35年春,易地至安亭兰塘昆青嘉三县联立乡村师范学校废址复校,招收一年制速师1班,及三年制简师2班,并恢复附小,分设两部。全校师生以不怕苦、不怕难、不怕忙、不怕荒为信条,募集资金,创建校舍。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师生中广泛传播革命思想,并团结师生,办好学校。学校继续发扬“教、学、做合一”和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传统,开辟农田,组织曹王社教服务团,在望仙、安亭、天福庵、黄渡、方泰等地开办暑期儿童补习班。民国36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动学生,开展反迫害、反贪污、要民主、争自由的斗争,罢课半月。解放前夕,又组织领导全校师生开展保卫校产、校舍,防止敌特破坏的护校斗争,学校完好无损。解放后,面临严重春荒,全校师生垦荒种地,生产自救。9月与震川初级中学合并,易名为苏南黄渡师范学校(简称黄渡乡师),设师范、初中两部。1950年,青浦、松江、嘉定三县简师和青浦职业中学并入。是年秋,易名为苏南安亭师范学校(简称安师)。全校师生积极投入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运动,经受锻炼,开办冬学、民校。把文化送至农村,并支援农民抢收抢种。在二三年内,学校不仅为专区各县乃至西北边疆、东南海岛,培养了一批以吃苦耐劳著称的乡村教师,还输送了一批党政机关干部,时有“嘉定干部学校”之称。教师除上好校内课程外,还长年累月徒步数十里,去各区辅导在职教师。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扩大耕地,种植粮棉,饲养禽畜,建造石灰窑和砖窑。是年,易名为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1964年,易名为上海市安亭半农半读师范学校,招收三年及四年制中师生。1966年,学校停止招生。1971年与上海市第六师范在外冈上海社会主义学院院址合办上海郊区师资培训班,1972年复称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1973年,由公社选送,开设两年制中师1班。1977年,招收高中毕业生两年制中师11班。学校重视教育科研,组织教师深入小学调查、研究各科教学规律,编印《小学教育研究》,并出版各类专著20册、论文150余篇。1979年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1980年改为4年。1983年,校长许汝礽,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教师。1985年,安亭镇昌吉路小学改为该校附属小学。1986年,学制又改为3年。1987年,在校学生27班,1191名(其中3个班是嘉定县委托办的),教职工161名,其中教师97名。解放时,学校占地49.4亩,有瓦平房和草房92间,图书千余册,风琴4架。至1987年,学校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其中有大礼堂、办公楼、文艺楼、学生和教职工宿舍楼、教学楼、实验楼、食堂以及阶梯教室等。校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实验仪器价值7万余元,钢琴28架,风琴37架,手风琴39架,体育设备价值1.7万余元。民国11年~1987年,共毕业学生8107名,其中民国11~26年毕业369名;民国35~38年5月毕业287名;1949~1987年毕业7451名。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