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双凤中学
基本内容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翻开历史画卷,自宋代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双凤亭”题诗吟赋,留下历史回声,皆因这里是“二程文化”的发源地。 理学缘“双凤”,弹指一挥间。“二程文化”,延绵千年。她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双凤中学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 双凤中学位于滠水河畔,“双凤亭”旁,秉承遗风,人杰地灵。学校从2000年成立时的4个班,16位教师,146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24个班,144位教师,1400多名学生。10年间双凤中学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办学之路。 “一校三区”,起步维艰。 双凤中学原名实验中学分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2000年8月学校开办时,老师上课无教室,学生住宿无寝室,师生用餐无食堂,可谓百无一有,举步维艰。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校以原黄陂粮校为学生生活区,解决了学生的饮食问题;租借前川街原东风小学校舍和区特教学校学生宿舍,虽然实现了上课有教室,就寝有居所,却也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散乱格局。就是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双凤中学开始扬帆起航。 校园独立,乳燕腾飞。 2004年5月双凤中学乔迁,终于有了自己的独立校园。虽然校园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规划有序。虽无流光溢彩,美伦美奂之景,却有朴实无华,简洁高雅之美;虽无杨柳依依,翠竹声声之秀,却有银杏展枝,丹桂飘香之韵;虽无回廊亭阁,曲径通幽之静,却有清风送爽,书声琅琅之气。年轻的学校,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彰显着勃勃生机。 搬进新家,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致力于为师生创设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相长中同质共进。”的办学理念,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沈 庆、詹雪峰、祝成俊、潘 涛、吴志勇、雷国民、陈喜娥、罗慧文等一大批青年教师业已成长为黄陂区教学能手,学校的“顶梁柱”。八零后教师喻 进,系湖北省、武汉市作协签约作家。她在《芳草》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知名文章。 学校重教学质量,更重素质教育。我校教师自编自导的英语小品在武汉市中学生英语小品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黄陂区政府举办的“与奥运同行”木兰山地质公园登山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在黄陂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学生文艺汇演中荣获二等奖。在武汉市中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 15名学生荣获一等奖;30多名学生荣获二、三等奖。多年以来,我校学生升入高级中学的比率均为100%,升入省级示范高中的比率从 2003 年首届毕业生的 16.82% 到 2011 年的28.35%,几乎年年位居黄陂区同类学校榜首。一批年轻人, 经营着一所年轻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扶摇直上,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勇于创新,成果斐然。 创新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双凤中学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民主管理上做文章,在内涵发展上动脑筋,在教育科研上下功夫,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一是尊重教师学生,走民主管理之路。通过民主管理端正党风和政风,努力营造校风正、教风纯、学风盛的校园风气。二是建设学习型组织,走智慧管理之路。我们努力把教师带入“学习型组织”,用全新且前瞻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团队的共同愿景。三是创新教学方法,走科研兴校之路。 学校始终坚持走科教兴校,质量强校之路。2002年9月学校承接了武汉市“十一五”课题——《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该课题已于2005年10月结题。其成果被武汉市各初中学校运用。2006年至2008年学校又先后承接了《借鉴洋思“教学经验”,促进我区初中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和《初中学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这两项国家级、区级课题,国家课题已于今年八月结题。 教育科研促进了有效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自2003年有毕业生以来,连续八年升省级重点高中的比率为全区第一,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98人次,获省级奖182人次,获市级奖622人次。我校07届毕学业生宋依凡,系2010年北京大学首届校长实名推荐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08届毕业生吴雨阳,系2011年北京大学保送生。08届毕业生但振康,在2011年高考中以684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实践表明: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改变教学观念,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学会”为“会学”。 创新教学方法我们收获了教学质量,创新管理方法我们提高了管理效率。学校自创办以来荣获各级各类荣誉八十多项。近几年,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黄陂区“文明单位”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多次被区教育局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学校被武汉市教育工委、武汉市教育局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学校党支部又被武汉市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我们在“二程文化”的发源地,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将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时代英才,熔炼一所高档次的名牌学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献绵薄之力。 用远大的志向,坚实的脚步,不懈地追求理想。
浏览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