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四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14 13:36

历史沿革一、前46年的发展足迹——从福州商立小学堂到私立福商中学 (1906—1952年1月)碧光亭1、创建时期(1906—1937年)  福州第四中学前身福州私立福商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在我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一些地区,新式学堂相继创办,近代教育事业逐渐兴起。清廷下兴学诏后,各地掀起兴办学堂的热潮。福州商界巨子张秋舫、罗筱坡,鉴于南台地广人稠,学校寥寥,乃创办商立小学堂,收学生百余名。其各捐巨资,建校舍于大庙山,常费由商会支付。首位校长汪涵川、继任郭梦熊,均有声士林,校誉以著。校长继郭者为李秉干、陈颉云、李秉章。后李秉干复任校长,因经费困难,商会议停办,校务停顿多年。  民国十一年(1922年)闽有军事,校舍驻兵,破坏不堪言状。时商会长罗勉候(系创办者罗筱坡幼子),毅然绍先志,筹光复,改校名为“福州总商会商立小学校”,仍聘郭梦熊为校长。唯办学经费由商会拨给及伪教育局补助,月仅百余元,深感困难,无由发展。民国十六年(1927年),本省教育搞整顿,本校立案迟迟未办,补助费被裁,郭校长益难支撑,旋即辞职,由商会会长郑守馨暂兼校长,维持三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夏,聘林志纯为校务主任,从事整顿发展。民国二十年(1931年),聘为校长,增筹经费,添设班级,校事始有生气。约在民国二十年9月前后,商会改组,公决本校应脱离商会,另组校董事会,嗣改名为“私立福商小学”,学生约三百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25日,校董会呈准立案,同年6月20日,学校亦奉准立案。至1937年,为创建时期,班级增到小学部12班,幼稚部2个班,学生数增到800余人。校园扩充至越王庙,校舍新建的有“文虎堂”,建筑费大部分为华侨胡文虎捐款。继建低级部教室,抗战开始中途停工。图书万余册,报纸杂志保存尤称完善。仪器标本略可供给中学之需。校经费咸赖校董事会临时筹划,董事长罗勉候大力资助。  此时办学特色有四:第一、立校精神:“乐观、自学、改造环境”之确立;第二,学生学业水准之提高与运动之普遍;第三学校与家庭联系之密切;第四,教师与学生声气之和谐。创建时期之成绩,无论物质或精神,皆凭勇气与实干而获得。  2、发展时期(1937——1949年8月)诗楼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冬,罗勉候董事长逝世。1939年春,林志纯校长离任升学。此时维持艰巨局面者,靠校董事会王梅惠董事长及董事林弥巨、罗郁坦,还先后任校长吴梓享、杨伯祥,以及全体教师。1941年福州陷敌,校舍被焚一座,图书、仪器扫劫尽空,其它物资损失不可胜计,犹幸立校之精神未堕,同事之毅力不衰,是以再接再劢,敌退即复校,声誉未尝不与时俱进。1943年福州再度沦陷,校务中辍半年。1945年夏,敌去又复课。同年秋,林浩藩继任校长,旋即抗战胜利。本校转入发展时期,申请办初中,奉准立案,于1945年9月3日招生,报考者颇为踊跃,招收初中两个班级,学生计113名。1946年自沪购科学仪器及图书归,规模略具。1946年秋,奉准增办高中,发展为完全中学,命名为“私立福商中学”。由林浩藩任校长。当时小学部有6个班设一主任,中学部主任由校长兼任,有初中2个班,高中一个班(1947年2月高中又招收1个班)。中学部的教务及训育职务,由林贞志担任。办学经费除各董事捐资外,每学期向学生收取学费,以维持校务进行及教师工资支付等。1947年春,添建校舍一座,命名为“众志楼”。  1947年8月,林浩藩被伪福建省教育厅委任为省立福州中学校长。董事会改聘杨伯祥复任校长。当时已有初中三个班,高中两个班共有学生200百余名。小学部照办下去。中学部由林贞志任教务主任、陈伦任训育主任、郑万鹏任总务主任。全校有教职员工30余人。其中有一位地理教师系中共党员,被密告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1948年2月,林浩藩返任本校校长,杨伯祥改任中学部主任,小学部主任由许世桐担任。此时,中学部有初、高中毕业班,中学部师、生三百余人。1948年夏,董事长王梅惠在津逝世,8月15日召集董事会,公推罗郁坦(系罗勉候儿子)为董事长,并分别呈奉伪教育厅(露戊感厅教乙13142号)代电及伪福州市政府(露戊庆市府教17292号)指令,准予备查。1948年12月12日福商中学首次举行建校42周年校庆纪念会。  这时期学校办学的主要情况:对招生、教学、行政、纪律、学籍、课程、收费等作了全面规定。实行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修业学制。学校管理机构逐步健全,规章制度初步建立,教学设备日臻完善。师生同甘共苦,情感融冾,学生有礼貌、活泼、勤奋、友好。教职工团结协作、克服困难、任劳任怨、严格治学的精神突出。办学水平较高,校风良好,校誉不断提高。  3、转型时期(1949年9月——1952年1月)登高亭福州解放,学校续办,49年9月5日召开教职员工大会,议设福商学校校务委员会,为校政决策最高权力机构,并决定积极推行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林浩藩仍任校长,但他忙于筹办福建省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又为市政协委员,身难兼顾校务,同年底,他辞去校长职务。1950年董事会改聘教师郑贞年继任校长,教务处主任陈伦,总务处主任林贞志。军管会派工作组莅校,开展政治学习,整顿校务,对全校教职工进行思想改造。后福州市人民政府派陈造成同志来校领导,在教职工和学生中继续开展政治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改变了师生的精神面貌。1950年5月,在学生中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福商中学支部,当时有团员10余人,李联明任团支部书记。1950年9月成立福商中学学生会第一届学生会委员共三人程子琨任主席。1951年9月本校建立少年儿童队,聘请团员担任辅导员,总辅导员是教师许萍心。  校务委员会定期开会听取学校各部门工作汇报,并研究、布置工作,由校长领导各处分工执行。办学经费主要来源:由校董事会筹捐一部分,向学生收取学杂费一部分;还有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拨款补助。  1949年福州市商业职业学校从大庙山迁出后,大庙山上的“钓龙台”、“钓龙井”、“全闽第一江山”碑刻、“诗楼”、“去毒社”、“登高石”等多处名胜古迹,景色优美,与福商校园连成一片。  1950年学校根据上级要求,成立校防空指挥部,设指挥员负责防空事宜。还有成立爱国卫生委员会,负责学校环境卫生工作。  1950至1952年春,每年春、秋两季,学校的均招收新生。此时初、高中共有九个班,学生四百多人,教职工25人。在师生中着重进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分清新旧社会本质的教育,结合三大运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进行阶级斗争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根据上级指示,号召学生参军,不少学生积极报名,经组织批准:董汉铭、林颐潮、林毓熙、周贞琴等7名学生参军了。学校还侧重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组织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青年英雄事迹,组织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章程》,明确团的性质,争取加入。钓龙井1949年教学存在混乱状态,如体育课每周虽安排两节,但没有保证,时而停课,充为他用,教材、教法基本沿用旧的一套。后来逐步建立新的教学秩序,制订教学常规,更新教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此时,董事会董事长罗郁坦于1951年离任,由黄俊霖接任至改为公办董事会取消。学校民主党派有民盟、民革,成员人数很少。  这时期学校办学特点是领导、老师重视思想改造,逐步树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新的办学理念;也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渗透各项工作之中。校务委员会成为学校最高领导机构,学校重大措施经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执行。教学逐步克服转型初期混乱状态,开始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教法。开始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等新的教育理论。认真贯彻福建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本省中等以上学校校规暂行规定》和教育部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为后来改为公办,建成社会主义的新型学校创造了条件。  二、后54年的发展历程——前进中的福州第四中学(1952年2月—2006年)  1、初步建成新型的社会主义学校(1952年2月—1966年5月)黄如论百万奖学基金雕塑1952年2月13日,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市文教局派工作组到校,组长徐柏林宣布:私立福商中学收归公办,改名为“福州市第四中学”。任命郑贞籛为校长,郑贞年为副校长。原私立福商小学不办,归并台江第四小学。教师、职员、工人、学生均由该校接收去。当时,福州市第四中学有九个班,学生四百多人,教职员工25人。工作组改公任务完成后撤离本校。后派驻校卓代表兼任副校长,负责传达、贯彻上级的指示。1952年6月18日,市文教局指示:“私立四端初级中学”、“私立榕工初级中学”和“开智中学高中部”归并本校。(四端中学有学生6个班,300人左右,教职工13人;榕工中学有学生60多人,职员1人;开智中学高中部学生3个班约一百人,教师1人,归并本校)。同时本校被命名为《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教职工达39人,学生数达860多人,1953年全校班级数26个,学生总人数发展到1275人,寄宿生数260人,教职员工92人,住校员工35人。1958年7月,按福州市教育局指示:福州14中学部份师生并入本校。  改公后董事会消失,学校直属省文教厅和市教育局领导。1952年4月,成立福州第四中学第一届校务委员会。同年8月成立教育工会。1953年,成立中共福州四中党小组,1954年上半年,建立中共福州四中支部,张肇德任支部书记。从此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后书记继任者为胡华(1957—1958),陈德邵(1958—1964),副书记张巽(1958—1965),1965年刘清枝任书记。支委先后有:张巽、林君秀、王水兴、马永琰、莫犀。1964年党员已增至17名。干部配备作了调整,先后任命14位中层以上干部,建立了一整套行政组织人事管理制度。1952年8月,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福州第四中学总支部,下设13个分支部。1956年扩展为团委会,林青同志为首任团委书记,继任者陈世钦。从1957年至1966年福州四中共青团员人数,每年都有400名左右。1952年改为公办后聘请教师吴祥杰任少年儿童队总辅导员,继任者有许一志、潘爱钦等。1952年2月民盟福州四中小组成立,1956有盟员14名,成立民盟福州四中支部。党支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好,常应邀派党员参加民主党派活动,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1959年成立政治处,主任由党支部书记陈德邵兼任,副主任张巽,继任者林青、林君秀、陈依铨、许一志。教务处主任继任者有高仕琰、曾万颐、王水兴、李明俊。总务主任继任者有刘捷标、王科甲。1960年王水兴任副校长,1966年调离。  工会成立于1952年,申请入会者有80人,推选陈伦为主席。1957年学校行政合作于下杭路工厂创办托儿所,有保育员2人,儿童8人,1962年会员发展到113人,陈伦调离后陈德邵兼任主席,张光宇为副主席。  1952年合并时,教职共39人,到1965年教职工达120多人(校办工厂工人不计在内),是逐年增多。也进行组织处理,对不适合当教师的人,先后3位清理出教师队伍。  1953年成立10个教研组(即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地理、历史、体育、艺术、美术和音乐)。这时期人事相对稳定,干部、教师配备较健全。校领导深入教研组、班级做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并理论联系实际,改造自己思想,教职工素质得到提高。领导又重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教职工积极性得到调动,绝大部份教职员工,工作热情高,干劲足,积极响应党支部的号召,做到团结、互助、不计名利、真诚奉献。  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如下措施得到提高:(1)在市教育局支持下,在本校办中师培训班。培养了胜任初中生物、物理、俄语教学的教师数十人(除为本校培养外,也为兄弟校培养)。(2)以老带新,请骨干教师帮助新教师,在职培养提高业务水平,采用了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议等方法。(3)鼓励在职自学进修。因此,这期间本校自己培养了24个教学骨干,并把27个未达到大专水平的教师提高到相当大专水平。分年龄状况分析,这时期教师老、中、青约各占三分之一。  1952年,政务院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明确规定中等教育“应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以便为升高等学校或参加建设打好基础”。1957年,毛主席明确指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央又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本校党支部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在自己思想深处闹革命,批判旧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新的办学指导思想。批判教师中“只管教不管导”的思想,增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批判旧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批判教学上“三脱离”的现象(即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提倡思想上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新中国,树立劳动观点,热爱劳动人民,向劳动人民学习。提倡业务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此,常组织教职工参加政治活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①德育工作:  认真结合党在各个时期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各项政治运动,进行富有成效的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50年代,在学生中开展学英雄活动,通过报告会、团、队会、班会等形式进行学习,保尔·柯察金、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的楷模。校园里充满着浓厚的政治气氛,“听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这时期师生共同心声。1963年3月,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在全国青少年中引起巨大反响。学校深入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学雷锋、见行动”等活动。本校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  这时期还掀起上山下乡教育,毕业生先后共组织三个队:罗源的燎原队、古田的星火队、崇安的前兰队,分别由本校教师陈世钦、黄培泉、陈邦平带队,市委授予上山下乡大红旗分别出发。  学校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组织师生参加挖晋安河,到鼓岭种桑树,到农村支农劳动,并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与社员交朋友,培养工农感情和劳动观念。在校内结合扩建校舍,盖“跃进楼”和“团结楼”等,组织师生以建校为中心的劳动,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同时,学校重视常规教育,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会议制度,明确班主任职责,抓好班集体建设,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重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作用,通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天天向上”。  ②教学工作  学校工作逐步确立以教学为中心,树立教学以课堂为基础的办学观念。教师努力学习苏联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推广“五个教学环节”和五个教学原则(“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原则、巩固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借以改革教学方法,逐渐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现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领导深入教研组,大胆领导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了新的教学秩序,完善教学常规,增添教学设备。同时认真组织实施上级颁布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规定。明确各学科教学目的与任务。对教学管理提出四项规定:即教师应有教学计划,订出进度表;课前要写好教案,备好课;每课应布置一定作业,并要批改;各学科每学期平常考3-5次。  1954年本校教职工学习贯彻全省中教会议精神,也是贯彻政务院公布《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精神,大家明确了中学教育应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积极稳步地提高教育质量;明确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教学质量重在备课等主要内容。因此,本校作出了教学工作的三个规定。即:《认真执行教学计划》、《认真执行备课的五个要求》及《认真运用教学原则的意见》。强调了教学的计划性;强调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指示性文件;强调了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加强教学直观性,教师可自制教具。这使本校执行教学常规更加正常化;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  1955年以后本校开始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总结与交流,每年都召开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促进各学科教师总结、交流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部份教师还把经验写成论文向报刊投稿。  1955年9月全体教师学习了《福建省中学、师范学校学生成绩考查暂行办法》后,本校开始停止了原用的“百分制”记分法。改为使用苏联的“五级制”记分法。该记分法使用至1959年,本校又改为“百分制”记分法,直至于今。  1958年3月,本校大张旗鼓地学习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时,不仅在思想上树立新的办学观念,而且在教材内容和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教材补充了农业生产及发展的知识内容,方法上使教学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起来。开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和学术观点,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建立了农业及工业的劳动基地。  1959年由于师生劳动时间过多影响了部分学科的学习成绩。因此本校党支部迅速抓了教学上一些方向性问题,深入分析本校上一阶段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后,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提出(1)总结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2)迅速建立社会主义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3)落实教学管理的“四个环节”(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与辅导)和“四级教学工作计划制”(即校级、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4)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5)在党的领导下,在教学相长的原则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团结的师生关系。为扭转一些教师曾一度忽视大纲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现象,大力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学科的教学任务,以及明确每一课的教育教学任务。确保毕业班的升学率不断上升。1959年本校物理科高考总平均分成绩居本省第二名。1961年本校生物高考成绩居全省前列。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校自1952年以来,各个时期均遵照上级的统一规定设置。(其中在1954年取消外语课。1958年恢复外语课,1958年至1960年本校各班均设俄语课。1960年以后初一及高一各班开始上英语课,以后各班均上英语课至今)。  60年代初期,组织教职工学习,贯彻《中学五十条》,进一步树立“以教学为中心,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坚持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念。千方百计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提出“精讲多练,反复巩固”的口号。由于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本校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当时在高考的总平均成绩赶上了全省先进水平。本校撰写的《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文,刊登于中共福州市委、市教育局主编出版的《教育工作经验选辑》中的第一篇。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加以教学上的多练引起的“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过重,疲于奔命。1964年本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要求教师做到:(1)认真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2)学习毛泽东选集,以“实践论”、“矛盾论”指导改进教学方法。(3)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安排好思想教育、劳动和教学工作的时间,提出控制学生的每日活动总量,把课内外活动总量控制在8小时以内;控制各科的作业份量,基本上每科的上课与作业时间比例按不同学科控制在1:0.5及1:1之内。(4)教学中抓住课文中的主要矛盾,分清主次,重点突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举行教学观摩,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从“精讲多练”转变为“少而精”和“讲练结合”。(5)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习惯。同时本校对新来的教师规定要参加学科教学的小循环(即从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或大循环(从初一到高三),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③劳技教育、勤工俭学  本校成为市教育系统的先进单位,经常接待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同志莅临参观,经验总结曾在全国、省、市有关刊物上发表,如1955年《人民教育》第10期,刊登新华社记者,对本校“少先工厂”的活动照片及报道。本校为了自己能提供结合教学的生产劳动基地,于1954年创办了植物园地及少先工厂。少先工厂主要工种是组装无线电收音机,于是购买各种型号的收音机几十架,还有大批零配件、工具等等。产品具有当时国内科技先进水平,一时引起本市教育界的重视,报纸作了报道。科普作家高仕奇、女作家谢冰心,先后来校参观,师生深受鼓舞。1958年全校师生曾投入大炼钢铁。其后利用那些砌炉的砖块,在校内建了烧耐火砖厂,但不久下马。当时学校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方针,在国家发出“全民大办机械”的号召下,创办了“福州四中机械厂”,在上游造船厂的支持下,很快初具规模:有8部机床,钳床、钻床等基本设备20多台,开工生产时成为本市中学规模较大的一所校办工厂。1958年为了有自己的农业劳动基地,决定办农场。在福州鼓岭开辟荒地一百五十亩,种桑四万五千株;在义洲借用农民几亩水田种水稻,同时在帮洲挖了一口鱼池,又在义洲彬社挖了二口鱼池放养了鱼。接着转到三叉街先锋大队,借用农民水田种植二十余亩水稻。1959年又在远洋种了一片洲田,最多时可收成七、八万斤粮食。在59、60两年,全校师生得到校办农场的粮食补贴。又利用这些粮食养猪、鳮、鸭一百多头,建成了农、林渔、牧综合农场。为每月教师聚餐提供了粮、肉、鱼、菜,改善了师生生活。1962年10月25日,由于当时教学和生产双丰收,举办了《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校庆活动,以勤工俭学的农产品为主大宴宾客和校友,共计数拾桌。本校总务处、校办工厂、农场、食堂均是市教育系统的先进单位。  各教研组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校工农业生产基地的工种,结合学科中特定的章节,举行现场教学。生物组按照课本要求,做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实验,举行了“甘茹”等章节的现场教学。还生产磨菇、灰黄霉素、白木耳、农药九二○等。市教育局先后四次在本校开现场会。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加强了实验教学和自制大量教具进行直观演示教学。1957年物理、化学做到可二人分组实验。1958年化学组有了二个分组实验教室,生物组做到4人分组实验。  ④体育活动  本校改为公办后为了上好体育课,购置了平衡木、单杠、双杠、鞍马、天梯、弹簧板、秋千架等体育机械设备,53年参加市编体育课试用教材和推行福州市中学以上学校“体锻标准”活动,并进行“分科授课”的试验。例如上体操课则由专长体操技能的教师负责讲授教练,田径课、球类课也都是如此安排的。这种“分科授课法”,在市里举行过观摩,在校内讨论过利弊,试行不久,终于停止了试验。1954年,使用王占春等编写的体育教材,学习苏联体育教学法,分为:开始部份、准备部份、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个环节进行讲授。同时本校组织师生一起参加(劳卫制)与(劳卫制预备级)锻炼。体育组经常和十四中学体育组进行集体备课,并借用十四中学操场(晒粉干场地)练习投掷手榴弹、铁饼、标枪等,(曾经发生过一次学生因投掷手榴弹伤害事故)。1956年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联合华侨中学、十四中学在师大操场,举行田径运动会。后来校领导发挥群众的智慧,克服本校场地小,山坡多的不利因素,开展小球活动,把乒乓球列为本校重点体育项目,学生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一支较强的乒乓球代表队,在多次比赛中,赛出水平,博得省、市体育课人士的重视赞扬。1958年本校高中学生廖文挺、初中学生林希孟被国家体委召进京培训,成绩出色,多次出国比赛,获得好名次,受国家领导人接见、表扬。1961年,廖文挺、林希孟返回母校,还邀请国家主力队员郭跃华同来表演,传授球艺,为提高本校乒乓球队员技术水平打下基础。本校的水球队也闻名于本市中学。1961—1962年,因我国遇上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困难,师生体质有所下降,学校对学生每天体育运动量不得不控制,所以暂停了部分《劳卫制》锻炼。还把农场收获的粮食补贴给师生。1965年市教育局、市体委发出《当前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本校体育组认真学习,贯彻《通知》。要求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应钻研教材,明确基本要求,掌握动作要领与保护方法。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年龄,场地设备,季节特点,进行教学。  在卫生保健方面:改为公办后增添了新的医疗设备,医务室有高逵医师和曾韵芳、张宝榕二位护士,后来高医师退休,调进郭瑞玉医士,曾、张两位护士相继调到他校。卫生保健工作坚持以“以预防为主”,师生订了“爱国卫生公约”。本校有寄宿生,卫生室备有临时病床几架,作为临时观察学生病情用,遇有重病通知家长转院,平时对学生诊病设有病历卡记录,供复诊参考。医师、 医士还兼教生理卫生课和兼任寄宿女生指导员,定期向女生开设卫生常识讲座。并且要执行上级布置的各项保健工作任务。  ⑤校园建设  这期间有较大变化,得到改善。福商中学改为公办时,大部分校舍建于清光绪和民国年间,是二层木构房,唯小礼堂一座二层砖木结构,底层为礼堂,站立可容500人,二层为教室,大的二间,小的二间,系1930年胡文虎先生捐建叫《文虎楼》,另一座木构二层房叫民主院,上下四间教室,其余都是小开间民房。教学设备很少,大件有钢琴一架,图书有史书一部分、万有文库一部,课桌椅、办公桌椅一部份,另有电话机一台,一些实验用品。四端初级中学并入福州四中时,校舍系下杭路曾氏支祠围隔为教室,另有潭尾街19号和上杭路132号民房两处。1953—1954年间曾家要求该两处民房归还他们,当时市人民政府文教局以该校向国民政府省教育厅立案时明文列为校产,作为学校经费收益项目,拒绝要求,后经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不予归还,仍属福州四中校产。1961年因基建需要将潭尾街后座与北坡《开闽山馆》房主王怀互换。下杭路校舍后改为教职工宿舍,1958年改为校办工厂厂房。教学设备归并时只有少数课桌椅、办公桌椅,教学仪器全无。榕工初级中学只有学生并入福州四中,无校产和设备。  三校合并后校舍紧张状况突出,1954年市教育局拨款,拆除民主院,建三层砖木结构24间教室一座,称为《东风楼》,同时征用北坡杨家居民桃园空地一块,地上作物赔偿人民币2500元,作为平整东风楼基础堆填土方用。1956拆除第一宿舍,建砖木结构二层8间作为理、化、生学科实验室。1958年至1962年拆除光明院、文虎楼(和平楼)、女生宿舍、新民院,建三层砖木结构12间教室楼,称为《跃进楼》,连着建一座四层楼作为办公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称为《团结楼》。1962年后,搭盖木构大礼堂。  教学设备1952-1966,图书共有一万余册。物理、化学、生物等科老师,普通应用直观演示教学方法,于是除学校增添一些大型较制作的设备外,大家克服困难大力自制多种教具,配合教学以改进教学方法。各教研组情况如下:物理组教师在陈汉凯、冯子齐、曾光钰等人协作下,五年间自制了示教板180多面(其中不少是电动的)。使力学、声学、光学、电学等部分教学效果好,其中自制的“内燃机原理”教具,被选送到全国教具展览会展出。其他如“通电自感现象”等教具被列为省优秀作品。当时物理组添置的仪器有:安培计、伏特计、示波器等,为了配合教学,还购置二架报废的摩托车拆开进行讲解。数学组教师陈云祥等根据立体几何的内容,制作了整套铜钱的立体几何教具模型70多种,还自制了适用的挂图,并自制了配备一个班学生用的测量仪等。化学组教师王勋等自制了许多适合化学教学的教具,如:电动的分子形成示教板、导电实验器、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模型、酸、咸、盐关系活动板等20多种。生物组教师通力协作自制了大量的模型教具:电动教具15种,其中《植物的传粉与授精》、《植物的新陈代谢》电动模型,参加1965年市教育局主办的自制教具评比中均获一等奖。幻灯片上百片,其中曾万颐老师制作的 《植物“茎”的结构与功能》一部幻灯片,被当时省教育厅幻灯制片厂定型出版,向全国发行。生物教学挂图四十幅。这期间由上级拨款添置的教具有显微镜10架,显微幻灯机1架,人体各器官模型一套等。地理组自制了大量的地理教学挂图及模型,其中郑昌议老师用纸浆泡制的《中国地理等高线模型》等教具在教学中起了良好作用。本校于1965年举办了教具展览会,当时市委宣传部鞠恒尧副部长亲临指导,并得到市教育局通知全市各校各科有关教师前来参观指导。  ⑥优秀毕业生  本校招生范围面向台江区,学生来源主要是上杭街、下杭街、三保街、 大庙路、延平路以及帮洲、义洲一带的学生。在1956年以前采取单独招生,学校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优先录取工农子弟入学。1956年以后,均由福州市教育部门统一举行高、初中入学考试,统一定录取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额满为止。这期间本校编班的原则是,同一年段各班学生,按入学成绩、学生骨干、性别等方面总的数量、素质综合平衡、合理地分配,各班男、女搭配比例大致相等。一般按45-50人编为一个教学班。  这15年间,初、高中毕业生近万名,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了发展,有一大批成为国家的杰出人才。如校友陈良惠1999年成为我国工程院士、半导体光电子学家。在各类科学院、研究院(所)工作的校友,成为研究员的有:陈与楫、叶荫民、邹治文、汪训一、杨日英、林永华、赵景曾、钱午巧、张瑞尧、林功实、陈震、王洪涛、刘世雄、江爱栋等。在大学、学院工作的校友,成为院长和正教授的有:吴松刚、王和鸣、潘荫华、张学健、朱立文、邱锦辉、唐文基、林永堃、何柏霖、陈定玉、王植榆、王一鸣、张冠禄、郑安、陈大良、杨璧南、丁道滢、邱如卿、严可安等。在人民政府机关工作的校友,成为副厅级以上干部的有李联明、申学光、马长冰等。在社会其他行业工作的校友,成为专家、名人、董事长、总经理的有:郑久成、林道侃、林正平、林毓熙、贺永绥、林善民、姚金泰、叶茂春、杨璧方、刘湘如、杨理正、梁桂元、陈瑞国、金丽森、翁金榕、陈炳、林希孟、廖文挺、程天琦、陈琳、黄玉立、陈力天、林公武、吴虬生、毛雪凡、吴革生等。成为民营企业家的有:周安达源、高信坚、陈天彬、黄彦耕、欧阳利善、李桂华、张炳霖等。成为中学特级教师的有:陈日亮、林策、雷鸣、张顺花。成为军队副师级以上军官的有:刘建华、夏陆春。成为全国和省级劳模的有:吴熙、林知沂、陈金水、郑一民等。荣获国家奖励者有:陈梅梅、郑碧琴、胡宁等。  ⑦办学特色  校风:创新、严谨、团结、求实;教风:创新、求实、严谨、互助;学风:勤学苦练、刻苦钻研。1959年成为福州市重点中学。1964年成为福建省重点中学。  2、“文革”时期本校基本概况(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本校是5月份市教育系统最早进驻工作组的学校。在5月末6月初,先后有二位语文教师被迫害自杀身亡,(“文革”后已平反)。6月以后,学校乱哄哄,7月以后“停课闹革命”,8月红卫兵师生叫嚷“杀到社会上去!”到9月前后,1800多位学生,各自成立了一百多个红卫兵造反组织。本校117位教工竟有42人被送进“牛栏”,70多人被抄家。学校党、政组织机构处于瘫痪状态。  1967年,党支部书记刘清枝、校长郑贞籛都“靠边站”,二位校长分别被打成“走资派”、“叛徒”。部分红卫兵造反派组织夺了本校的领导权。校内“大鸣大放”大字报贴满墙壁,小字报满天飞。这些造反组织在社会上都和相应组织挂钩,取得支持,壮大声势,在校内扩大势力,占据山头。各组织对校内、外问题观点不一致,于是争吵,直到打群架。校内楼房被部分造反派组织占据,利用课桌椅、橱柜设置“防御之事”,学校被迫停课,师、生进行大串联。  1968年“工宣队”、“军宣队”先后进驻本校,与本校造反派组织代表,组成“三结合革命委员会”领导学校工作。教职工被集中搞“计、批、改”进行“计私批修”,教工个个在小组检查,接受批判过关,校中层以上干部要在大组检查,接受批判过关。紧接着搞“清队”,对所谓“站错队”的进行自我检讨接受批判。当时本校出现一股“斗、批、走”的冷风。  1969年本校部分造反派“夺权”,收缴了“三处”的印章,处改为组。后来搞复课闹革命,批判“师道尊严”、“智育第一”,推行“语录进课堂”、“小将上讲台”。学生不尊敬教师,提出要培养“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学生,不要“五分加绵羊式”的学生,因此学生破坏纪律、谩骂老师的事件经常发生,甚至鼓吹“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等谬论,造成学生不读书,搞开卷考试,可以交头接耳。又搞开门办学到农村去。这时期教育、教学质量低。  1970年上级派林家银来本校任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1972派姜如恭来任支部书记,1974年调走。1972年派汪诚群和1973年派汤义同来任革委会副主任。校革委会负责处理日常事务。1970年根据上级布置,本校对学生的管理实行部队建制,全校学生总数达2144名,按年级编为6个连。连设连长、指导员各一人。按班级共分为36个排,排设排长。按上级指示,本校要到福州市郊区北峰,创办分校,校革委会选定下寮公社九峰大队的“九峰寺”作为分校校址,并在寺旁建二层四间土木结构的教室一座,单层食堂膳厅(兼作礼堂)一座,养猪场平屋一座,单层教工宿舍一座,学生宿舍在寺大殿里,单层教学科研办公用房一座,厕所一个。利用远洋农场的小马达改为发电机,自行发电照明、锯木,至1972年改用公用电,还修1公里路便于通汽车。土地面积共5亩,校舍建筑面积总计3147.04㎡,师、生轮流行军去分校学农劳动,边劳动边上课。(至1977年师、生搞撤回,均在本部上课。1978年上半年分校停办,农场土地及教室等设备全部归给九峰大队)。  文革十年期间,青年团组织停止活动。少年先锋队称号被取消,以“红小兵”组织所取代。学生会组织被取消。  文革初期,本校正常秩序就被打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偏离正常轨道。在停课闹革命阶段,干部和教师被迫停止工作,学生由“工作组”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以及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评“三家村”》等。同时学生走向社会“破四旧”,在校内揪斗“走资派”,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权威”。接着“夺权”、“大串联”、“文攻武卫”,学校一片混乱。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人过问,放任自流。  1968年复课后,思想政治教育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主要内容,向学生进行“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教育,“两条路线斗争史”的教育。“念念不忘无产阶级专政”,“一个路线、一个观点要天天讲月月讲”的教育。  1969年和1970年还进行“上山下乡”教育,“做可靠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教育。  1973年8月以后,“四人帮”把招生考试交白卷的树为“反潮流英雄”,提出要反对“师道尊严”,反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复辟”。这样使正在逐步恢复的教学秩序又陷入混乱,大反“师道尊严”,把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的各项有效的规章制度都视为“回潮”、“复辟”、“关、卡、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进入困境,教育质量进一步下降。直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学校的混乱局面才宣告结束。  1969年复课闹革命后复课情况:学生不但学文、也学军、学工、学农。开设的文化课有政治、语文、数学、工基(工业基础知识)、农基(农业基础知识),音乐和军体课。由于班级(排)多,教师人数有限,每位教师一般每周要上24节课,同时不能按原任的学科任教,基本上所有的教师都要教政治和语文。当时政治无课本,一般是学习有关的报纸“文革”的社论和中央文件等。语文课基本上是教成政治课,一般不讲语文知识。数学课教一些“文革”前的初中课本中的简易部分内容,其他是生产实践的内容,如丈量土地、测量等农用数学。工基和农基也多是生产实践的内容,涉及极为简单的理论知识。音乐课多由一般教师负责,由教师给学生教唱革命歌曲和革命样板戏。军体课一般是军事操练。1970年校革命委员会增设“教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学和教务工作(后改称为教育组),教改领导小组由革委会主任、工宣队队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师担任,开始进行一些正规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制订学生证,建立学生学籍档案,重建图书室等,其中本校学生证和学籍卡片的建立,为全市各中学之首,得到上级表扬。这时期教育组还做了下列几点工作:(1)大力组织学生学习毛主席著作,每一个班级都有学毛著小组并定期举行讲用会。(2)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有书法、珠算、唱革命歌曲。“农基”课外科技活动,有栽培联合国粮农组研制成功的“691”水稻,用单株插秧法插秧,收获时比同一条件下用当地品种栽培的水稻产量翻了一番,当农民前来购种,供不应求;有栽培“草菇”,利用夏季收获剩余的稻草来栽培草茹获得成功。(3)要求教师组织教学实践小组进行实践活动。如1975年生物科部份师生与长汀大队干部共同开展科学种田活动,开辟农业试验田十亩,进行“赤霉素的培养与制造”(即“九二○”),和“杀螟杆菌的培养与制造”的试验均获增产,受上级表扬,多次在长汀大队召开了队校挂钩现场会。数学科教师带领学生到郊区,参加土地面积复查丈量,有的到郊区红星农场测量果园面积,进行“果树合理密植栽培设计”。有的学科还开设专业课,如数学科编写了《农村应用数学》、《线性规划简介》等有一定价值的书。其中《农林应用数学》一册由市教师进修学校翻印向全市中学推广。  体育方面复课后,体育课忽视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强调队列训练。1973年5月本校参加市体委、教育组联合召开的中学体育教研组长座谈会,进行初步交流中学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业余训练经验。同时12月体育组长又参加在市27中学召开的推行“体锻标准”现场经验交流会,取得经验,回校推广。复课后卫生保健工作:医务人员轮流跟班级上北峰分校,边劳动,边医疗,着重防治师生中暑、感冒、腹泻和一般外伤止血等症。复课后美术课没有写生教室,也没有教材,究竟怎么教无所适从,进行系统“双基”教学,说是没有为政治服务,感到茫然,只好编凑一些实用美术和临摹教材,美术字、标语、宣传画放大。版报刊头复制品之类内容进行教学。音乐课也没有教材,教唱抒情歌曲,说是资产阶级幽灵未散,人心惶惶,为稳妥起见教唱“语录歌”,兼教五线谱基础知识。  这时期在错误路线引导下,在“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破坏下,本校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文革前初步建立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遭到严重破坏。本校财产大量损失,教学仪器、标本、挂图等用品、图书、中西乐器、广播喇叭、彩旗、文艺演出服装、道具、体育器材等散失净尽;教室许多门、窗连同玻璃被拆走;许多课桌椅、办公桌、椅被搬走,物资损失达百万元以上。  3、改革开放以来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再度振兴,恢复为省重点中学。这段时间,学校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在新班子领导下,努力工作,各项工作颇起色。1985年学校再度组成新的领导班子,逐步形成了“团结、文明、勤奋、求实”的新校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德育更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三结合”教育更取得显著效果。  1992年,在上级党委关心支持下,重新调整了学校的领导班子,新班子建立后,致力于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把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成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坚强堡垒,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993年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对学校内部体制进行全面改革。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学校提出了“心齐劲足、深化改革,把四中办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高质量的省级重点中学”的办学总目标,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还确立了以教育教学科研为先导的方针,大力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还重视抓好活动课教学,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经过全体教职工的艰苦奋斗,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校园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新盖了两座“日升楼”、一座综合楼、一座“求实楼”,建筑总面积达8600多平方米。添置了大量的仪器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同时还恢复重建了十几处文物古迹,广植树木花草,扩大绿化面积,美化了校园环境,初步构建成“花园式”学校框架。
浏览 1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