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师范学校

联合创作 · 2023-10-17 07:48

基本内容 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创办于1956年,占地面积200余亩,系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阆师校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20世纪八十年代,学校曾两度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在九十年代,学校两次参与国家教育合作项目。1994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领导组织的中师标准化建设评估检查,总评为达标优秀学校。1999年被四川省教委命名为“校风示范校”,1997、2000年两次被评为“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获“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殊荣。1985年以来连续24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 在全国师范学校改革调整中,阆师校坚信“大浪淘沙始见金”,?在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指引下,抢抓机遇,迎难而上。 学校坚持“立足基教,面向农村,服务社会,全面育人”的办学方向,根据全国师范发展趋势和我校办学实情,实施“改革活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质量立校”的治校策略,确立了走综合性办学之路创办大专院校的发展思路:以老牌师范教育为依托,培养合格的大中专学历的幼儿园、小学师资,为基础教育服务;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实用型人才;以职业培训为基础,面向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普教为后盾,凸现艺体特色为使命。同时,为了适应综合性办学格局,学校改革机构设置模式,建立校、处(部)、专业(年级)三个层次的网络化管理体系,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运行机制和程序化、规范化、课程化的“三化”管理流程,逐步向高校机构设置模式靠拢。十年沧桑砥砺,一朝春花秋实。2002年学校成立了西华师范大学阆中初等教育学院;2006年,阆师校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小教大专办学水平评估;2008年,学校引进了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资源,整合了阆中初中优质教育资源的保宁中学,并成立了阆中师范少年军校和阆中唯一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而今的阆师校由以前单一的师范板块发展成师范(大、中专)、职教、普教、培训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办学格局。为把南充建设成川东北科教文化中心,南充市决定在未来十年内再新建5所高校,阆中师范学校被规划为专科院校。 创新教学模式,走科研兴校之路。针对多元化办学现状和大专院校的奋斗目标,学校确定了“做强职业教育,做精普通教育,做活成人教育”的教学思路,立足各教学部特点,狠抓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师范、职教部抓住职教攻坚机遇,挖掘学校全国重点中等专业的优质资源,办好小教大专各专业,加强双语幼师培养研究工作,积极拓展非师范职教专业,加快省级重点职教基地和各专业的建设,深入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多种办学模式。普教部充分利用成都七中优质资源和我校优质艺体资源,办好初高中直播实验班和艺体班,打造中学教育精品和艺体特色。成教部加强与高校合作,拓宽成教学历函授教育专业,充分发挥国家职业鉴定站、普通话检测中心、幼教培训中心的作用,面向社会拓展长、短期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业务。一流的学校离不开一流的师资。学校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大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名师工程”,从而造就出一支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学科配套的集教、研、管为一体的师资梯队。学校现有高级讲师80人,讲师11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24人,并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特级教师4人,有2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8人次在全国竞教中获一、二、三等奖,64人次获省、片区、南充市一、二、三等奖,有18人担任全国、省、市各学科教研组长或学科带头人,20余人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教师。学校先后出版专著和参编著作30余部,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经验论文1100余篇,其中国家级169篇,省级616篇。还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系列科研课题,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的教研成果受到省内外同行的关注。1996年完成省级科研课题《中师改革与发展》,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完成南充市科研课题《成功学习策略》,被评为南充市校本课程开发二等奖;2005年,学校承担的省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南充市结题,被南充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2006年,完成了阆中市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件系列》;2009年,南充市普教科研课题《艺体特色高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研究》又通过了结题,并获阆中市校本课程成果一等奖;同年,《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经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专家委员会评审,批准立项实施。阆师校也多次被评为南充市和阆中市教研、教改工作先进集体。 “辛勤育桃李,繁花秀巴山”。在五十多年的办学中,阆师校一贯以“治校严谨,质量优异”而著称。学校以做人教育为基础,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教育教学中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培养青年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以丰富多采的社团为辅助,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才干;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公关意识,从而造就“品德高尚、求实勤奋、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阆师的毕业生因其广闻博知、敬业爱岗、技能过硬而走俏社会,不仅成为服务区内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并涌现出廖学琼、何守章、王扶成等31位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353位省、市、县优秀教师,为川北10余个县(市、区)的基础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成为成都、攀枝花、绵阳、重庆、广州等各类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所青睐的人才。 而今的阆师校通过走师范、职教、普教、培训四位一体的多元化发展之路,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校现有五年制小教大专(文科、理科、英语、学前教育方向)和三年制计算机、数控、机电、平面设计、音体美、旅游与酒店管理以及各类培训、函授等十余个专业。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5000余人,各类函授生1000余人,成为阆中教育界名符其实的一艘“航母”。 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基教,面向农村,服务社会,全面育人”的办学方向,以“改革活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质量立校”的治校策略为导向创办高等专科院校,以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为目标塑造复合型人才。 办学思路:坚持一个目标,建好两支队伍,营造三方和谐,打造四项品牌。 办学目标:以师范教育为依托,培养合格的大中专学历的幼儿园、小学师资,为基础教育服务;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实用型人才;以职业培训为基础,面向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普教为后盾,凸现艺体特色。通过走多元化办学之路,从物力、财力、人力、智力发展壮大自己,增强综合办学能力,力争把学校创建成全日制高等专科院校。 培养目标:确立“厚基础、高素质、有特长、宽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合格+特长”、“学历证书+等级证书和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  训:日新厚德弘毅自强 阆师人核心价值观:责任正直服务卓越 学校精神: 爱国爱民爱家爱校的理想观?开拓进取创造革新的能力观 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人格观?团结互助友爱互携的人际观 遵纪守法文明待人的道德观?民主意识学术自由的思维观 专业设置 1.幼儿教育学 了解现代教育、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结合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将理论的阐述和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 2.幼儿卫生保健学 深入了解并掌握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幼儿健康评价的方法、常见心理问题的矫治、营养需要及膳食的配制、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及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等知识,能正确和理解幼儿卫生保健领域存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学生从事托幼机构保育实际活动的专业素养。 3.幼儿心理学 了解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及幼儿的活动心里。能依据幼儿特点,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初步具备幼儿园基层岗位幼儿教师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 4. 幼师英语 根据幼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知识、语音知识、日常用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和综合阅读、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音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5.幼师英语口语/听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创造让幼儿听的机会,激发幼儿注意倾听的兴趣,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的英语语言价值大小的重要指标。 6.幼儿英语教学法 了解我国幼儿英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知道幼儿英语教学是可行的,明白幼儿英语教学与幼儿英语教学法的关系,了解我国幼儿英语教学法的目标。 7.幼儿园实习指导 理论:了解实习过程与组织管理、保育实习、教育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全部内容的概括和一般方法。实践:从幼儿园实习入手,指导学生在实际环境中的实践,参照国家中级保育员职业资格标准,突出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8.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理论:通过幼儿教育指导的发展、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以及各领域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幼儿园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注重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反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实践:根据幼儿园课程模式的相关理论及案例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跟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形势。 9.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内容,掌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规律,学会用所学专业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管理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0.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实践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兴趣,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与开展教科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以个个是主人,人人能创造”的教育理念,激发幼儿探索、参与,使环境创设融入教育性、情趣性和操作性为一体,成为幼儿展示自我的窗口,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11.键盘 让学生通过键盘乐器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掌握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在幼教工作中键盘乐器的实际运用能力,将演奏技能从边弹边唱、即兴伴奏、移调以及相互配合等综合应用能力上体现出来。以获得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 12.声乐 为了适应社会幼师人才培养的需求,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还要养成良好而有规律的练声方法和有规律的练声习惯,同时配合学习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来加强学生的读谱能力、听辨能力节奏感、音高及音乐感受和表现力的培养等内容。 13.舞蹈形体(幼儿体操/舞蹈) 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14.美术 掌握简笔画线条简约、流畅、夸张等技巧,能独立完成黑板报和墙纸的构图,并在完成儿童画时,能做到线条流畅,形象准确,色彩搭配合理,装饰效果好。 15.手工(玩具制作) 要求学生掌握纸工造型的方法、步骤,各种形象的折法,面具、丝网花的制作方法以及立体织工的各种形象折法,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作品。 16.教师口语 通过有序而又严格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语音的标准程度和规范程度,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17.儿童歌曲/舞蹈创编 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结合幼儿歌曲规律,通过对幼儿歌舞基本理论以及大量实例、教案分析,从理论知识到技法指导、自成体系、指导具体,力图使学生对于舞蹈创编的形成和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有效提高幼师专业学生对舞蹈素材的实际掌握能力、分析能力、组合能力,突出实效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18.艺术基础与欣赏 提高学生对音乐、美术方面的欣赏水平,了解美术、建筑艺术、景观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影视艺术等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艺术形式作简单介绍。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