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二十七中学
学校简介[2]济南第二十七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始建于1958年。学校占地面积8091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864.39 平方米。目前学校共有28个教学班,在校生978人,教职工137人,教师本科率为94%。在“坚信尊重是最好的教育,一切为学生的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下,学校不断探索现代管理制度,提升教育品质,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和谐校园、人文校园、学研校园,引领校风、教风、学风,努力向创“精致优雅、内涵深厚、崇知尚礼、敬业友群的具有鲜明棋文化特色的泉城名校”目标迈进。学校勇于创新,大力推进制度改革,率先在市中区推出了首席教师评聘制、名师梯队建设工程,为人才成长、教师培养搭建了舞台。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重视课程改革,倡导质量立教,科研兴校。率先在全市实现了班班多媒体,率先进行合作学习课改实验,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学案引学---思议导练”。并被评为市中区有效课堂研究优秀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师精心编写的学案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为落脚点,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学会合作、善于表达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追求新知、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校致力于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十大教育改革创建行动”及21个社团活动的蓬勃开展,进一步丰富了“素质教育”、“教师发展工程”的内涵,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积淀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以棋育人、文棋并重”的围棋特色办学,弘扬了民族文化,充分开挖了围棋启蒙益智、冶情炼志、修身健身的育人功能,广泛开展的围棋文化普及活动,多年蝉联全国、省、市围棋冠军,扩大了在全国的影响,成为我市特色办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作为市中区京剧进校园唯一的一所试点中学,学校以“熟悉京剧,尊重艺术,传承文化,提高素养”为宗旨,以音乐课堂为主阵地,以多元活动为载体,以师生参与实践体验感悟京剧文化的魅力、提升师生人文素质为价值取向,由点带面学做演一体化的教育形式、主题系列化层层推进的各类京剧体验活动,使京剧艺术成为二十七中校园文化的新亮点。学校科技艺体活动蓬勃开展,倡导“学科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爱科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全国省市组织的发明创造、无线电测向、航模等竞赛活动中,学生频频获奖。学校篮球、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也成绩斐然,始终位居全国、省三甲。学校历史济南二十七中学建于1958年7月,位于纬三路70号。初期,在校生10班518人,教职工29人, 建筑面积1316平方米。1990年,在校学生24班1850人,有教职工141人(专职教师93人,高级教师33人)。学校被济南市委市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严、实、活教风和严、勤、钻、恒的学风,以及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以养成尊师爱生、严守法纪、团结友爱、勤奋学习、谦虚谨慎、勇于进取的校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明显成绩。1987年中考升学率为99%,比1981年和1982年分别增长3.9%和7.4%。 1987年在全国政治小论文比赛中,范立砾获二等奖。1989年于睿坤被评为山东省三好学生。1990年于睿坤获华东地区中学生知识竞赛三等奖,时丁被评为省三好学生。教师先后有18人次获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教师程显庆的论文《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在教学中试用》 在1985年全国物理教学研究会上获三等奖,1989年被评为市中区拔尖人才。教师史恩萍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1989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书记周茂祥1984年被评为泉城园丁,1987年被评为市政治思想先进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3]
浏览
3评论